临床预防与健康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97
预防医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1.某市欲开展青少年吸烟率的调查,该调查属于( )A、非典型调查B、典型病例调查C、现况调查D、个案调查E、病例对照调查正确答案:C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0、1、6”, “0”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多少小时内A、72 小时B、12 小时C、24 小时D、8 小时E、48 小时正确答案:C4.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A、ν=n1+n2-2B、ν=n-1C、ν=n-2D、ν=n1+n2-1正确答案:B5.“滥用药物”属于健康危险因素中的:A、生物遗传危险因素B、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C、环境危险因素D、行为危险因素正确答案:D6.某医院抽样调查得 100 名健康人血清胆固醇数值(mmol/L),资料呈正态分布。
经计算平均数为 4.8000,标准差为 0.7920, 则标准误为A、0.0792B、0.792C、7.92D、0.0079E、0.048正确答案:A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B、民族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E、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正确答案:A8.某地区在 1 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A、患病率B、死亡率C、罹患率D、二代发病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A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具有季节性B、具有流行性C、具有地区性D、具有周期性E、具有传染性正确答案:E10.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的差异,现需制订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关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抽样方法最好采取A、机械抽样22B、分层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E、系统抽样正确答案:B11.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发生源时,该污染物( )A、室内浓度往往是低于室外浓度B、室内浓度往往是与室外浓度相等C、室内浓度往往是高于室外浓度D、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浓度无关E、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其他污染物浓度有关正确答案:C12.属于人际水平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是A、社会认知理论B、“知-信-行”理论C、健康信念模式D、社区组织理论E、创新扩散理论正确答案:A13.某病的发病率在一定地域国家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称为A、散发B、流行C、静止D、爆发23正确答案:A14.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理是( )A、毛细血管扩张B、生成高铁血红蛋白C、疏基酶失活D、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剂E、溶血作用正确答案:B15.环境卫生工作的任务( )A、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B、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的应用C、加强农村卫生工作D、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E、A+B+C+D正确答案:E16.小概率事件是指(P 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A、P≤0.05B、P≤0.5C、P≤0.10D、P≤0.20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17.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探讨病因的线索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D、筛查早期患者E、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正确答案:E18.健康咨询的“5A”模式不包括A、评估行为、健康状态、知识、技能、决心B、提供有关健康危害的信息、行为改变的益处C、医生为服务对象制定一个改善行为目标D、帮助服务对象分析行为改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E、安排随访正确答案:C19.筛检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C、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D、验证病因E、评价筛检试验的敏感度正确答案:B20.男,46 岁,从事粮食烘干工作 25 年, 近期出现视物模糊,确诊为白内障。
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连续、循环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的健康管理机构通过实践总结,将健康管理服务分为九个部分,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管理、健康风险分析与评估管理、生活方式管理、亚临床管理、疾病管理、健康需求管理、健康知识管理和动态跟踪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其定义是记录客户的生命体征和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和事件。
健康档案包括健康现状、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族病史、历次体检结果以及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压力调适、生活行为等信息。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包括个人历史医疗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个人健康状况的动态跟踪和记录以及疾病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存档。
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客户的健康历史、现在健康状况以及健康未来走向的预测分析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从多方面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健康信息依据资料,为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做一个自我健康完整记录。
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健康管理的基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人们患病的概率和风险增高,引发健康需求的加大,造成临床医疗负担加重,医疗费用支出增加。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体系,重心下移,从上游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健康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网点多、服务遍及、医疗费用低廉等优势,因此XXX从2008年开始实行门诊首诊在社区,并通过双向转诊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费用成本支出。
家庭医生服务覆盖每个家庭,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也逐渐普及。
此外,城八区试点户籍妇女免费开展子宫颈、乳腺疾病筛查,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加便利化。
医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重要不言而喻,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疗系统的信息化也成为必然趋势。
2003年春季的SARS疫情更是让人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备受重视。
《预防医学》本科课程质量标准课程编号:17012课程名称:预防医学英文名称:Preventive Medicine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学时:72 学时实验课学时:0学时学分: 4 分自主学习:30学时适用对象:XXXX级本科营养专业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
其中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等(10%)、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10%)。
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习、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所用教材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为指导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基本理论,影响人群健康的化学、物理、生物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预防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社会医学的实践。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现场调查的方法、个体与人群健康状况的测量和评价技术以及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细讲、精讲内容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等。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应用现代医学模式,针对人群中健康促进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和环境卫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应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制定防制对策;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预防医学》是由绪论和第一篇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篇临床预防与社区卫生、第三篇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三大部分共同构成一门完整的课程体系。
护士在健康管理中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健康管理领域中,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健康管理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阐述其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及协助患者实现全面健康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是一种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为目标的综合性健康服务。
它致力于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降低患者患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护士在健康管理中起到了承担重要职责的作用。
二、护士在健康管理中所需的专业知识1. 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知识护士需要了解不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具备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能够有效引导个体及群体在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工作。
2. 临床护理知识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临床护理知识,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估和干预。
他们需要了解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机制、病情变化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管理。
3. 健康评估与风险评估知识护士需要具备健康评估与风险评估的能力,能够通过对患者的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的评估,为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进行干预和预防。
4. 护理技术知识除了专业知识外,护士还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如导尿、换药、采血等,以便在健康管理过程中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护士在健康管理中所需的专业技巧1. 沟通技巧护士作为与患者沟通最密切的医疗团队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他们应能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切,有效传递医疗信息,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2. 心理支持技巧健康管理中,护士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与心理上的支持。
他们应具备观察和倾听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运用相应技巧给予积极引导,帮助患者应对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
3. 团队合作技巧护士在健康管理中需要与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医疗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第一节临床预防服务概述一、临床预防服务的概述1.定义临床预防服务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它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在具体的预防措施上,它强调纠正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推行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主要的工作范围是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以及减少导致病伤的危险因素。
“无症状(asymptomatic)”和“健康(healthy)”并非指病人目前没有任何主诉,而是针对某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特定疾病而言目前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这要求医生在处理目前病人疾病的同时,着眼于他/她将来的健康问题。
2.健康管理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健康管理既针对个体,也针对群体;服务提供者主要是健康管理师。
3.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临床预防服务所针对的是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
干预的内容通常有:求医者的健康咨询、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
在选择具体的措施时考虑的是能够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采取的预防方法,即指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并且是临床医生能够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提供的预防服务。
(1)求医者的健康咨询:它是临床预防服务中最重要的内容。
(2)筛检:是指运用快速、简便和体格检查或实验检查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4.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医务人员以其特殊的方式与患者直接基础,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建议也有较大的依从性:医务人员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行为改变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保健的建议,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纠正不良的健康问题,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在我国,健康管理服务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健管家来提供。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全过程,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基础上的、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个性化健康事务性管理服务,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个人和群体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
健康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健康管理针对个人、企业,对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和干预。
广义的健康管理指通过吸纳多行业相关资源,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现代、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在国家层面为全国人民制定一整套完善、强大、周密的健康防御计划。
健康管理的管理学意义在于,研究区域卫生资源的整合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科学调整我国国民健康战略,实现健康公平。
1简介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 Care),其核心内容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美国最初的健康管理(Managed Care)概念还包括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签订最经济适用处方协议,以保证医疗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医疗费用,从而减轻医疗保险公司的赔付负担。
随着实际业务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并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或直接面向个体需求,提供系统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
相对狭义的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指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处方),据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