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3版)——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所以,学习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就成为每一个致力于从事现代经济管理和决策,以及经济理论研究实际工作者和学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为初涉经济学的学生较为系统地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经济分析方法,使其能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而能学好其它专业课并为之打下良好的基础。

2.是为学生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

3.使学生了解企业、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理论和实践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容和方法,能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研究经济问题。

4.要求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

5.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6.引导学生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和进行课外科技活动。

(二)素质教育目标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2.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并将其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3.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4.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十分庞大和广泛,贯彻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在微观、宏观、国际三大范围内的普遍运用。着眼于普及、打基础的教学需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集中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上。

1.导论

(1)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2)掌握经济学的定义;

(3)了解生产抉择与资源配置利用;

(4)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5)了解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6)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7)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8)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9)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0)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1)掌握实证经济分析和规范经济分析的方法;

(12)掌握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方法;

(13)掌握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

(14)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

2.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掌握需求的定义;

(2)理解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3)掌握影响需求的因素;

(4)理解需求函数;

(5)理解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6)掌握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7)掌握供给的定义;

(8)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

(9)理解供给函数;

(10)理解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11)掌握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12)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1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弧弹性;(1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15)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16)掌握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7)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计算;

(18)理解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计算;

(19)掌握供给弹性的定义;

(20)掌握供给弹性的计算——点弹性、弧弹性;(21)掌握供给曲线按供给弹性的分类;

(22)掌握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23)掌握均衡的定义;

(24)掌握市场均衡的形成;

(25)掌握市场均衡的变动;

(26)理解税收对均衡的影响;

(27)掌握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对均衡的影响。

3.消费者行为理论

(1)了解欲望的含义;

(2)了解效用的含义;

(3)了解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4)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含义及关系;

(5)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掌握基数效用论下的消费者均衡;

(7)理解消费者剩余;

(8)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含义、特征;

(9)掌握边际替代率;

(10)掌握预算线的含义及变动;

(11)掌握序数效用分析下的消费者均衡;(12)理解收入——消费曲线;

(13)理解恩格尔曲线;

(14)理解价格——消费曲线;

(15)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6)理解市场需求曲线。

4.生产者行为理论

(1)理解厂商的含义;

(2)理解生产与生产要素的含义;

(3)理解生产函数的含义;

(4)了解生产函数的分类;

(5)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6)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7)理解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合理收入;(8)理解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9)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

(10)理解等成本曲线;

(11)掌握生产者均衡的确定;

(12)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者均衡的影响;(13)理解生产扩展线;

(14)掌握规模报酬的含义;

(15)理解影响规模报酬变动的因素。

5.成本理论

(1)掌握成本的含义及分类;

(2)理解成本函数;

(3)掌握短期和长期的概念;

(4)掌握短期总成本的含义;

(5)掌握短期平均成本的含义;

(6)掌握短期边际成本的含义;

(7)掌握短期成本函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