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收集得全啊!)
- 格式:docx
- 大小:44.45 KB
- 文档页数:25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1、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3、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安1.风雨不动,山势如山(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在第一世界(Ráng)有饥饿,在天堂的旅程中,余和唐被带走(受苦,受苦)。
关于积累和稀疏:有好的年和坏的年(贫瘠的年,丰收的年),(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夏雨和商唐遭受了两种信任和怀疑,忠诚和诽谤,难道没有怨恨(被动的)吗?3.将军刚毅,(身上穿通\披\或身上穿)将军,你亲自穿上坚固的盔甲,拿着锋利的武器,去攻击不公正、残暴的秦朝。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学生用)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要求:先翻译句子然后再推断词义。
☆一、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二、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 1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三、被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2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这四位公子,都贤明聪慧而又宽宏厚道、爱惜人民。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
◆假如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爱惜宝剑而欺骗自己的良心,方正刚正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国事到了这个地步,我顾不得爱惜自己的身躯。
◆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优秀的人才。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的周到极了。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2.安,ān◆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èi◆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
◆听闻左公遭炮烙之刑。
◆你虽然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约,但是外人对你有不少批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情作伪。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读音二:pī,◆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屈原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
4.倍,bèi◆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舍不得,吝惜,爱惜(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5)百姓皆以为王为爱也(吝啬舍不得)《齐桓晋文之事》译文-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的。
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2)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抚慰、安抚)(《孔雀东南飞》)译文: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④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5)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3、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完整版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完整版】1.爱,ài增加:(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土地狭小,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增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⑤动词,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增加:①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3)形容词,吝啬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②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⑥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
增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2)动词③动词,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