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2.96 MB
- 文档页数:41
系统工程研究所工程硕士开题和答辩补充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系统工程研究所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同时也为了方便工程硕士学生合理安排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等事项,在学校相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对开题和答辩环节补充以下规定。
(1)开题时间安排:系统工程研究所将每年安排三次会议形式的统一开题,成立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公开答辩。
统一开题时间分别为2月下旬、5月下旬和10月下旬进行,其它时间不接受开题申请。
如果一次开题没有通过,将在下一次进行重新开题。
开题申请必须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前一年提出,最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前6个月答辩通过,否则视为放弃学位申请。
(2)答辩时间安排:根据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举行三次会议授予学位的时间安排,系统工程研究所将每年安排三(或四)次统一答辩,时间分别为5月下旬、9月下旬和12月下旬(根据需要补充一次2月下旬)。
答辩前两个月必须提交经导师审核同意的论文,由系统工程研究所统一安排论文预评审。
研究生必须根据预评审意见修改论文,修改稿需经预评审专家同意后才能提交答辩。
修改后未获预评审专家同意的同学,可在下一次重新申请预答辩。
答辩未通过者,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进行修改,满足要求后申请下一次答辩。
到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时仍未能通过答辩的,不得继续申请答辩,作放弃学位申请处理。
申请答辩时需提交论文相似度检测报告,相似度必须在15%以内。
本规定适用对象为系统工程研究所“控制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程硕士。
本补充规定从2012年开始实施,解释权归东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附:系统工程研究所工程硕士培养流程图图1 系统工程研究所工程硕士培养流程图。
《东南大学异地研究院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印发《东南大学异地研究院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院、系、所,各部、处、直属单位:为加强学校设立的异地研究院(不含在异地设立的具有人才培养功能的研究院或分校)管理,根据国家、省部有关文件和《东南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特制定《东南大学异地研究院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东南大学异地研究院管理暂行办法》xx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主题词:科技异地研究院管理办法通知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主动公开xx年11月29日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高校创新资源优势与政府的政策优势、企业的市场优势高效叠加,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学科、人才和科学研究的优势,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并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我校在异地设立研究院(不含在异地具有人才培养功能的研究院或分校)。
为使研究院管理规范有序,根据国家、省部有关文件和《东南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异地研究院的建立依托东南大学科技与人才优势,结合东南大学学科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广泛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成果产业化,打造应用技术研究、行业技术研发的载体,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科技企业,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
第二章异地研究院的设置第三条异地研究院是东南大学在地方(地级市、县级市)设立的产学研合作载体。
东南大学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在异地设立的研究院分为区域研究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
区域研究院是与地方政府合作而设立的、旨在强化区域合作,其目标是全面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该区域若干个主导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力争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针对地方产业比较集聚的情况,与地方政府、企业或企业联盟合作设立,着眼于提升行业整体实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科技创新。
第四条异地研究院名称:区域研究院:东南大学—(地方名称)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地方名称)(产业方向)研究院第五条异地研究院成立应具备如下条件:1.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总体发展要求。
关于研究生毕业答辩流程:硕士生答辩1、答辩条件:已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已完成实践环节,已交学术报告记录(表格到研究生网-下载区-研究生培养栏下载),开题报告已提交半年(180天)以上。
2、答辩申请:学位论文完成后,(进研究生网—个人信息)填写并打印出2份申请答辩表(注意:答辩时间一定要填,可填一个预估时间),导师批准并签字。
带申请表到健雄院113—2室,由研究生秘书审核签字后,带上2本装订好的盲审格式是学位论文到研究生院培养办(逸夫建筑馆107室)抽盲审。
若不是盲审,培养办将打出成绩单3、凭成绩单,回院里找研究生秘书领取答辩用的表一、表二、表决票和档案袋等。
4、经过1个校内、1个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合格后,方可组织答辩,盲审要等评阅书意见回来并全部通过才能组织答辩,经过3-5个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讨论,投票、表决通过后,答辩秘书填写好答辩决议,将答辩结果输入网上个人信息库,论文电子档以PDF格式上传到档案馆。
5、答辩结束后,将表一、二和学位申报材料:软件验收表、保密表、学位论文5本、2000字学位论文摘要及发表论文的封面、目录、全文复印件交研究生秘书。
6、硕士交5本学位论文,报优秀的多交1本学位论文和优秀推荐表及其他成果材料。
7、答辩结束,立即把答辩结果输入到网上个人信息库中答辩结果录入。
8、需要考博士的同学要保留论文评阅书(表二)及决议书的复印件;需继续进行科研者留存实验原始记录的复印件等。
9、毕业证书制作时间是每年的3月20日、4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制作周期一般为一周时间。
所有的手续办完后到学办(健雄院108室)领取毕业证书。
代领须带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和代领人身份证原件。
学位证书要等学位委员会开过会通过,凭毕业证书和身份证才能领取。
代领学位证须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代领人身份证原件及毕业证复印件。
院分委会开会时间为每年3月初、6月初和9月初(请掌握好答辩时间,以便及时赶上院分委会讨论)。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MK2110数控磨床动力学模拟与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楷体三号加粗) 学生姓名:王亮学号: 201020121 指导教师:赵丽讲师李艳讲师所在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2012 年 00 月 00 日说明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可重点参考该开题报告的内容,排版格式等以机械工程学院要求为准。
文献综述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②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③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④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屈曲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
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①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②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④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2。
3 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
东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试行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旨在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根据《东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二条医学院成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本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初步评审等工作。
该委员会由医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研究生代表组成,由医学院院长任主任委员。
当年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于评审前向全院公布。
第三章申请对象及申请条件第三条在校正常学习年限内取得正式学籍、完成注册并符合下列申请条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硕博连读生在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之前,以硕士研究生身份申请国家奖学金;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后,以博士研究生身份申请国家奖学金。
直博生在课程学分修完前以硕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
本硕连读研究生在注册为硕士研究生后,以硕士研究生身份申请国家奖学金。
第四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优良,其中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规格化平均成绩位于本年级前25%。
参加中期考核者必须考核通过。
科研成果显著。
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在本校、本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有助于树立良好社会风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全国性荣誉称号。
2.科研成果突出。
博士生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科研成果(含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A&HCI 源刊上正式发表论文或获得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研成果(含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
博后开题报告篇一:博士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博士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项目名称:博士后姓名:流动站名称:合作导师:开题时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管办制一、立论依据二、研究方案篇二:博士后论文开题报告武汉大学博士后进站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汉魏六朝诗歌传播接受研究博士后姓名吴大顺流动站名称中国语言文学所在单位名称文学院二级学科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进站时间 XX年9月合作导师姓名尚永亮教授填表日期 XX年4月1.项目的研究意义、同类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汉魏六朝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该时期诗歌理论逐渐成熟完备,诗歌题材内容得到极大的拓展,语言、结构等诗歌形式也在频繁地变化,各种诗体纷纷出现。
对该时期诗歌产生的深刻变革,学术界大多从文人摆脱汉代经学传统的束缚而日渐自觉、以诗言情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统治集团对诗歌创作的积极倡导、社会风气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剖析。
从诗歌传播看,汉魏六朝是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并行发展并逐渐由口头传播为主向文本传播为主的过度时期。
汉魏六朝诗风的变化与诗歌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是否有内在的联系?二者究竟是怎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作出回答。
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是文学生成与发展的物质载体,历史对某种精神思想的选择总是受其传播媒介等物质性条件的制约,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也必然对其所传播的内容进行新的选择。
多种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的并存、交替、转化必然带来诗歌文化功能的分化、转移,从而导致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促使诗歌创作观念的变革。
因此,汉魏六朝时期诗歌题材的拓展、诗歌语言、结构形式的频繁变化、诗歌观念的成熟等诗歌领域的变革均与汉魏六朝诗歌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内在的联系:建安风骨的形成与曹氏父子“宰割辞调”尤其是曹植诗歌“事谢丝管”等传播媒介的变化有内在联系。
梁武帝对吴歌西曲的改造以及吴歌西曲在宫廷的盛行引起齐梁宫体诗的兴盛。
宋、齐“乐府”与“诗”分别著录和刘勰《文心雕龙》“诗与歌别”的提出,标志着徒诗观正式确立。
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研究方向、知识域要求与学位和必修课程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学科专业点源于1960年创建的“计算技术及装置”专业,1979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1999年设立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岗,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专业点和本一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网络专家顾冠群教授。
专业点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1人;建有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863/CIMS“网络与数据库”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实验研究基地,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近十年来,本专业点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共15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和江苏省等重要科研项目90多项。
在已取得的成果中,获得国际工业领先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部省级奖20多项,有不少项目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100多篇。
本学科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研究和应用为龙头,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经过40多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计算机学科。
一、培养目标培养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方面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某一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性和系统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高性能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分布对象计算协议工程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网格计算数据库管理系统多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移动数据库系统Web数据资源处理分布式人工智能与多Agent系统三、知识域要求具有坚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理论及方法解决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对现代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系统、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