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25分)

1、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2、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3、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4、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5、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

二、简答题。(42分)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

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同时并存

2)城市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由封闭向开发转变的规律。

3)城市和地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的规律

4)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规律

5)城市规模和城市容量相适应的规律

4、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A同心圆理论是由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5年提出的。同心圆理论既是芝加哥城市形态的一张地图,也是有关城市扩张的动态过程的一个理论图表。B城市的持续发展源于人口的压力,它引发了中心集聚化与贸易分散化的双重过程C城市发展依据竞争进行分配,竞争的结果导致空间与功能的区分,城市最终成为以高度集中的中央商业区为中心,并为其他四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如居住、通勤等同心环带所环绕的同心圆结构

5、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1)促进了城乡人财物的交流,

(2)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

(3)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4)缩小了城乡差别,

(5)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1)加重了城市的负担,

(2)增加了管理难度,

(3)流动人口还对城市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家庭婚姻关系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6、城市生态问题的表现

1)城市人口膨胀

2)城市气候特殊化

3)城市供水紧张

4)城市“热岛现象”普遍

5)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6)城市绿化锐减

三、论述题。(33分)

1、城市社会流动的影响:

积极影响:(1)社会流动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资源;

(2)城市里商业,技术人员等的流动,调节了城市劳动力的结构,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是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释放由社会不公平形成的社会张力;

(4)社会流动特别是向上层社会流动机会的增加,有利于培养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具有化解社会紧张和社会冲突的重要作用;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就越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社会的阶层结构越具有弹性,社会集团性的冲突越不容易产生。

消极影响(1)滋生了新的人口问题;

(2)加重了城市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