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与法规

  • 格式:pdf
  • 大小:150.3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劳动法: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即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关系: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另一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劳动力特点:存在的人身性、形成的长期性、储存的短期性、再生产的不可间断性、使用的不可分割性、支出的不可重复与不可回收性。

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1、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劳动立法(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建议书)2、来源于非国际劳工组织的国际劳动立法(联合国有关文件、区域性有关文件、有关双边公约)

二劳动立法原则特点:全面覆盖性、高度权威性、相当稳定性。功能:凝聚于统帅、依据与准则、指导与弥补作用。

劳动立法适用范围:劳动法第二条。

我国劳动法事实存在问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改进: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已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最低工资未得到全面实行拖欠工资时有发生(坚决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制定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有效制度,完善立法和工资支付制度),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劳动条件恶劣(加强对劳动定额标准的管理和执法监督力度)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参保,强化企业参保义务与社会保险的征缴力度,逐步解决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足,劳动争议处理效率低(建立完善日常检查制度,与工商部门等联合执法,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调解工作新途径,完善职工维权体制)

三、劳动者基本个人劳动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的权利(平等就业权、选择职业权、职业安定权、公共就业保障权)

劳动者基本集体劳动权利:结社权、集体谈判权、罢工权、参与权

劳动者基本劳动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卫生安全规章、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四、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具用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的用人单位。

劳动法律关系运行法律事实:劳动法律规定,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分为行为与事件两类(事件: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客观对象,与主体意志无关,如自然灾害。行为:只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带来一定法律后果的人的意志的活动,分为合法、行政、司法、违法)

五、促进就业概念:国家为保障公民实现劳动权所采取的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制定就业计划、确定就业原

则、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就业计划、设置就业基金、提供就业服务、实施失业保护)

劳动就业概念: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职业,具有以下特点(主体特定性、社会职业内涵、出自公民自愿)

失业概念: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可就或曾经就业而失去工作岗位的。

失业特点:仅限于有关法规和政策应当保证其就业的公民;必须时未获等就业岗位的状态;不以本能获得就业岗位的原因为限;表现形式仅以显性失业为限。

就业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劳动就业原则:平等就业原则、双方选择~、竞争就业~、照顾特殊群体人员~、禁止未满16岁未成年人~、城乡统筹~

职业培训含义: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劳动资源开发活动。

一种以直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特定需要为目的的定向性培训。通常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化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由有权机构既定的技术标准对被国家规定职业范围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所达到的等级依法进行考试和考核,并对合格者颁发有效技术证书的一系列职业能力认证活动。

六、工作时间概念:又称劳动时间,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生产的时间,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1天、周、月、季、年)必须用来完成其担负的工作时间。

标准工作日:指在一般情况下法律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日是工时立法的基础。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因用人单位生产或工作的特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宜以日计算,需要分别以周、月、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长度(小时数)的一种工作形式。

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以确保劳动者的健康为前提(条件: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及劳动者协商,不得强迫进行);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长度;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禁止安排特殊情况下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广义上,休息时间和休假时间都是劳动者按法律规定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

休息时间:指劳动者依法获得的一工作日或工作周循环周期的不计付工资报酬的自由支配时间。

休假时间;指劳动者依法获得的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计付工资的自由支配时间。

七、工资概念: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立法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原则、工资总量宏观调控原则、依法落实与保护用人单位自主分配权原则。

工资总量及其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非常规性、浮动性、非普遍性)津贴和补贴、企业经营者年新工资、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非工资总额范畴的支付。

奖金: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或增收节支实绩所支付的奖励性报酬,比工资特征有:非常规性、浮动性、非普遍性。

津贴:为了补偿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而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补贴:为了保障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受特殊因素的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有附加性、独立性、稳定性、有限性。

地区或部门(行业)的工资水平调控政策:国家对地区、部门工资水平的调控是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层次,对实现工资总量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和调控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效果,具有关键意义。1、弹性工资计划;2、工资指导线;3、工资控制线;4、工资指导价位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指企业工资总额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按一定比例上下浮动。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最低工资概念:指用人单位对单位时间劳动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工资。要件: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最低工资标准由政府直接确定

工资支付规则:货币支付规则、直接支付~、全额支付~、定期支付~、优先支付~、紧急支付~。

九、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包括劳动纪律。

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效力:1、直接效力:1)劳动过程中的各种劳动行为和用工行为都必须受内部劳动规则约束,全体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权力和义务都应当以内部劳动规则为依据。2)对模范遵守劳动纪律的职工应当给予奖励,对违反的予以惩处,对违反内部劳动规则的用人单位应当追究法律责任。3)职工与用人单位应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

劳动纪律: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全体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