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区现有林分类经营的类型划分
- 格式:pdf
- 大小:395.58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次生林类型及经营方式【摘要】黑龙江省的次生林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以上,对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木材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我省目前实施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方案提出四种主要的次生林经营方式。
【关键词】次生林;森林经营;重点生态公益林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林业省,林分面积和蓄积均居全国之首,在我省的森林资源中,天然次生林面积占一半以上,分布广大的次生林中蕴藏着丰富的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资源,对维持我省的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经营好现有的次生林,是直接关系到全省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黑龙江省次生林资源现状1.1次生林龄组结构我省的原始森林遭到大量破坏是从20世纪初修建中东铁路开始的。
经过帝俄和日本地国主义者掠奇性的采伐使森林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针叶树逐渐减少,同时具有较强萌生能力的阔叶树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植被的总体特征发生了变化,次生森开始形成。
建国后随着一系列林业法规的实施,制止了森林的继续破坏,次生林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开始由逆行演替向进展演替的方向发展,由此次生林进入了恢复发展的阶段。
据黑龙江省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我省次生林龄组结构为:成熟林面积、蓄积仅占10%左右;近熟林占20%左右;中龄林占40%左右、幼龄林占30%左右。
由此可见次生林龄组结构极不合理,可用资源和近期可用资源所占比例小,幼中龄林的次生林所占比例大。
而这正是我们结合当前我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方案采取何种手段经营的主要对像。
1.2次生林的树种组成根据对黑龙江省次生林区的调查,形成我省次生林的主要树种情况。
黑龙江省次生林区针叶树种仅占次生林面积的6%,蓄积的9%;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珍贵树种更少,面积占次生林的1%,蓄积的2%。
而所占比例更多的是柞、白、椴、黑、杨等阔叶树种,占次生林面积的90%以上,占次生林蓄积的近90%。
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次生林树种比例,保护好现有的散生成熟的单株珍贵树种,做为天然种源,增加珍贵树种的面积,降低其它利用价值较低的阔叶树种的面积。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分析森林经营分类是指对不同类型的森林进行分类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森林的特点和用途,将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经营类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目标。
森林经营分类可以根据多种因素进行划分,如森林类型、森林结构、生态环境等。
常见的森林经营分类包括保护林、经济林和特种林等。
保护林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地球生态平衡而成立的森林。
这类森林主要用于保护水源、防风固沙、保护陆地生物多样性等目的。
对于保护林的经营管理,应注重森林的保护、恢复和改善。
经济林是指通过种植的方式获得经济效益的森林。
这类森林可以分为经营性林木、食用林木和药用林木等。
经济林的培育和经营主要包括科学种植、合理管理、有效利用等方面。
特种林是指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建立的森林。
这类森林主要包括风景林、旅游林、科普教育林等。
特种林的经营管理应注重特色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
森林培育是指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手段来改善森林的生长状态和生态环境的一种活动。
森林培育的目标是实现森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森林培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苗木培育、造林和抚育等。
苗木培育是指对树木种子进行选育和培育,培养健壮的幼苗。
造林是指将培育好的苗木种植到指定的地点。
抚育是指对已经种植的树木进行管理和保护。
森林培育需要根据不同的森林经营类型制定相应的培育方案。
对于经济林,需要合理选择和经营林木种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产量。
对于保护林,需要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恢复和改善森林的生态系统。
对于特种林,需要注重景观建设和文化保护。
在森林经营分类和森林培育分析中,还应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和培育措施,才能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刘于鹤【摘要】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
由于林区长期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森林抚育严重滞后,使林区陷入了“两危”处境。
为恢复林区资源,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但工程重点没有放在森林培育上。
当前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林区资源恢复可能有一定好处,但从长远考虑必须积极加强森林经营,因为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
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
对天然林应当进行分类管理。
要走出困境深化改革是前提,加强森林培育是基础,发展林业产业是关键,国家政策扶持是保障。
%The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are important ecolo-gy barrier and important timber production bases for China.Because of long term over harvesting and in-appropriate cutting style,along with delay of forest management,the regions are 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To restore the forest resources,national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was conducted,but the forest culti-vation was not the main point.Stopping commercially cutting the natural forest did good for forest restora-tion,the forest management should beenhanced.Exploitation forest scientifically is important measure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Natural forest should be classified managed,and other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发展;思考【作者】刘于鹤【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北京 100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23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五大森工企业集团所构成的林区。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任何一个林区,都是由一个个林分组成的。
森林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林分是一个具体的森林地段,区别林分之间的差异,是通过下列内部特征来实现的。
一、林相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层次状况,也称林层。
(1)单层林:只有一个林冠层的林分,如一般的人工纯林;(2)复层林:有2个或2个以上林冠层的林分,如天然林和某些人工纯林;(3)连层林:林冠层次不清,上下连接构成垂直郁闭的林分,如热带雨林;(4)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主林层,其余林层称为副林层。
二、林龄及其结构林龄通常是指林分的平均年龄。
对于组成林层的各树种,分别求其平均年龄,但一般情况下是以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阶段代表林分的年龄。
表示林分的年龄通常用龄级,龄级是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划分的年龄等级。
不同树种,龄级的长短不同,龄级的产地主要是根据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寿命确定的。
生长慢。
寿命长的树种,如云杉、红松、楠木等20年为一个龄级;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等10年为一个龄级;生长迅速的树种,如杉木等5年为一个龄级;生长很迅速的树种,如泡桐、桉树等2~3年为一个龄级;毛竹一般1~2年为一个龄级。
龄级自幼林起,用Ⅰ、Ⅱ、Ⅲ……等表示。
林分年龄不同,林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通常也可用下列等级表示林分年龄:幼龄林,干材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
林分中林木的年龄结构状况也是林分的重要性质特征。
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同或者彼此之间的差异不超过一个龄级,称为同龄林;同龄林多为人工林,异龄林多为天然林。
三、密度、郁闭度和疏密度(1)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用株/h㎡表示;(2)郁闭度:是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用0~1.0表示,郁闭度反映林冠的闭合程度,在较大程度上决定林分的外貌特征和生产力水平;(3)疏密度:是现实林分的胸高断面积与标准林分胸高断面积之比。
疏密度用0~1.0表示,标准林分的疏密度是现实林分生产力和经营水平高低的反映。
初探森林分类经营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4期吕敏海一、森林分类经营的概念森林分类经营是森林经营者根据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森林按其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及所处的位置、主导功能划分林种,以森林的经营目的为分类标准,将森林按不同经营目的进行分类和空间定位。
在主导分工定向的基础上,按各自的重点目标采用相应的高度发展的科学、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依据生物学和生态系统的规律对森林进行全方位培育、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取得综合效益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法。
实行分类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目前条件下林业企业面向市场取得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森林的结构特点,将森林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三大类型,按照各自的经营目的,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
商品林:属集约经营区,主要培育原材料林、纤维林、短轮伐期林。
用高科技手段,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
重点生态公益林:属保护经营区,这部分森林主要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以追求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般生态公益林:这部分森林主要在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通过适当的森林经营活动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
公益林实行“谁受益,谁负责,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原则。
服务对象明确的,由服务对象对公益林经营者实行补偿。
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
公益林建设应以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保安为经营目的,以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及其自然群落层结构多样性的特性,采取针阔混交,多树种、多层次、异龄化与合理密度的林分结构。
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补植、管护并举,封育结合,乔、灌、草结合,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为主,辅之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商品林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按市场需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我国林分类型
我国的林分类型主要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
天然林指自然生长的森林,包括原始森林、次生林和天然更新的林地。
人工林则是人类通过种植、人工更新等方式建立的森林,主要包括人工林、人工更新的林地、人工混交林等。
在我国,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青藏高原等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林业资源。
而人工林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与天然林相比数量较多。
在人工林中,毛竹、杉木、松树等经济作物是常见的树种。
除此之外,我国的林分类型还包括经济林、风景林、城市绿化、生态林等。
其中,经济林是指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种植;风景林则是指以景观效果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种植;城市绿化则是指城市中为改善环境、美化城市而种植的林木;生态林则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目的而建立的林地。
总的来说,我国的林分类型多样,涉及到林业、环保、旅游等多个领域,对于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和构建美丽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①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深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②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的管理范围内能不间断的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③林业分类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方向不同将森林五大林钟相应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④林班:是在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为林地划分为许多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林班定义的过程称林班区划⑤森林成熟龄:森林成熟是指森林在具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到达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⑥工艺成熟龄:因此将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树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到达最大时的状态称为工艺成熟龄⑦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称为数量成熟⑧商品林:是以生产木材,竹林,薪材,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⑨林钟区:就是在林业局或林场的范围内,在地图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的林班线为界的地域范围⑩作业级:在划分了林种区后需要根据小班特点将它们分别归类组织起来,采取相同的经营目的的和经营利用措施这种组织起来的单位,叫做经营类型或作业级⑪森林采伐量:是指采伐林木的蓄积量或采伐林木所能生产商品材的数量⑫森林资产评估: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公允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行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具有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实体以至预期收益进行的评定估算⑬经济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的状态称为经济成熟,此是的年龄称为经济成熟龄⑭森林经营方案:在一定的林业生产条件和对森林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林业方针及政策为一个林业局或林场拟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施使计划⑮补充竹伐量:对疏林地散生木和采伐迹地上去更新下种作用的母树的采伐利用称为补充主伐,生产林的数量称补充主伐量⑯轮伐期:它表示林木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到达可以采伐利用为止所需要的时间⑰自然成熟:当树木或林分从衰老到开始枯萎阶段时的状态⑱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做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⑲森林资源的作用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森林旅游文化效益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生物多样性资源库提供经济林产品最大的生物生产基地能源作用主要的碳储库维护大气成分的平衡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基础管理利用管理监督管理21法正林的条件:法正林级分配法正生长量法正林分排列法正蓄积量22公益林实行“谁受益,谁负责,社会受益。
关于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分析摘要: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已经不堪重负,林场森林的经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也是有着较高的生态公益功能。
林场在林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显著的地位,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林场无法做到快速高效的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这就造成了林场效益的降低,因此在目前的林业工作中,如何做好林场森林的分类经营是提高林业产品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本文就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对生态公益林实施的经营措施和保护方法进行管理与完善。
关键词:林场分类经营商品林林场在我国林业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分类经营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着林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林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林区在建设之初便是以林场为单位进行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经营,这些林场逐步具有了相应的经营条件和经营基础,也成为我国林业生产行业的中坚力量。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林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对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多方的问题与制约,因此,加强林业经营体制的转变和分类经营是提高林业生产的关键手段,也是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森林分类经营所谓森林分类经营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是现阶段林业行业中所采用的主要经营体制和方法,在工作中是通过发挥其中某一种林种,单一效益为主,兼顾其他各方面经济效益为基础的综合性经营模式。
这种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兼顾森林多功能,多种类特点为主的产品经营模式。
在林业工作中,通过将相同的树种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通过其自身特点和经营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并为林业发展和经营措施和手段提出完善基础。
二、林业分类经营现状1.尚未形成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
但是在目前的林业工作中,尚未形成健全的分类经营体制和管理措施。
而传统的林业工作经营方式由于对林业经营管理概念模糊,容易造成混淆的产业现状和概括方式,这就造成林业工作中对于商品产业的林业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各方面的分析和认识中存在着较大的形式差异与价值差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林业的经济属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利益补偿等方面。
林场森林经营措施类型设计1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据林场小班林种、树种、起源、年龄、林木生长状况和培育目标等因素,以小班调查为基础,结合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结果,确定经理期内各小班的森林经营措施类型。
经营措施类型分为11种,详见表4-3。
表4-3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表2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划分结果按照上述划分的11种经营措施类型,依据其对应的森林经营类型分别落实到小班。
经统计,各经营措施类型面积具体情况如表4-4。
表4-4森林经营措施类型面积统计表单位:亩3森林经营措施类型技术措施根据林场的经营现状和森林经营措施划分的类型,提出本经理期内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1)封山育林型的技术措施坚持保护优先,严禁商业性采伐,禁止乱砍滥伐、陡坡地开垦等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正常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类林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
局部封禁,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封山育林,通过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密林疏伐、稀林补植、针叶林补阔等措施,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2)主伐利用型的技术措施对达到成过熟状况的用材林小班,按批准的作业设计开展采伐作业。
采取低影响的采伐作业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产生。
按速生丰产林或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标准要求及时更新造林。
(3)抚育间伐型的技术措施①用材林采用生长伐,间伐强度不超过25%,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②坚持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原则,坚持抚育和间伐相结合。
(4)幼林抚育型的技术措施①前3年每年抚育2次,第4年每年除草、培蔸1次。
成活率低于85%,补植阔叶树。
②封山育林。
(5)封育改造型的技术措施①封山育林;②认真做好封山育林区的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③封育结合,进行积极的人工促进,林内空隙地及时补植并及时抚育间伐。
(6)低产低效林改造型的技术措施低产低效林主要是郁闭度低于0.3,亩均蓄积小于3立方米的中龄林。
对商品林而言为低产林,对公益林而言为低效林。
低产林改造主要采用皆伐方式,进行更新造林;低效林主要通过补植阔叶树的方式对林相进行改造。
关于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分析关于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分析【摘要】林业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国民经济建设,对于促进林业经济开展,改善生态环境来讲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建设水平,可以采取森林分类经营的林业生产方式。
现本文就重点对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指出当前森林分类经营现状及其与林业持续开展的关系,并简单探讨其经营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场;森林分类经营;开展;措施在以往的林场经营中,一般都是以统一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这样虽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化管理手段。
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统一经营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市场需求,也不利于林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此,笔者认为当前林场应该积极转变经营理念。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方式,以此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促进林场和林业的可持续开展。
1.森林分类经营概述这里所指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指按照树种对森林进行分类,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区域,并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来采取有针对性、有规律性的管理,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一种树种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实现林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流程化,从而提升林场的经营效益。
严格来讲,森林分类经营实际上是一种多效益主导利用的经营方式,其并不是要将林场中的所有树种都分门别类的严格区分开来,而是要以某一林种为主,其他林种为辅,从实现多种效益出发,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或者商品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其综合效益。
森林分类经营已经成为未来林场开展的主要趋势,需要引起林业相关部门的重视。
2.当前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现状目前我国已经有局部林场开始采用森林分类经营方式开展营林活动,但是受体制、供需等方面的影响,林业分类经营的效益并不是十分理想,还有很大的进步和改良空间。
具体来讲,当前林业分类经营现状主要表达在以下几点:2.1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机制是实施一项新经营模式的根底保障,假设没有健全的经营管理机制,是很难实现良好的经营管理效益的。
目前我国林业在森林分类经营方面,就缺乏完善的分类经营机制,甚至连对森林的分类标准都没有完全统一,这就为森林的分类经营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1. 经济林种:主要用于经济目的,如木材、果实、油脂等的生产。
2. 生态林种:主要用于生态目的,如保护水土、环境、野生生物等。
3. 社会林种:主要用于社会目的,如城市绿化、休闲娱乐、道路防风等。
4. 造林林种:主要用于造林目的,如快速绿化、防护林等。
5. 红树林种:主要用于海岸防护和滩涂改良。
6. 人工混交林种:由两种或多种树种混合植被的林种,常见的有杉木-马尾松、杉木-红桦等。
7. 天然混交林种: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或多种树种混合植被的林种。
8. 自然林种:指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森林,没有人工干预的影响。
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浅谈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是指根据森林生态特征和资源利用需求,将林场的森林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管理和经营。
采用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林场森林分类的意义、分类标准、分类经营的方法和实施中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理念和实践。
一、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是一种科学的森林管理模式,在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优化资源配置:林场森林分类经营能够合理规划和优化森林资源的利用,使得不同类型的森林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对森林进行分类经营,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森林保护和修复方案,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性,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
3. 丰富经济功能: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有助于发掘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包括木材、非木材林产品、生态旅游等,从而提高林场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4. 保障生态安全:林场森林分类经营能够有力地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升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态安全性。
二、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分类标准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分类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1. 林种分类:根据森林的树种构成和生长环境的特点,将林场森林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不同类型。
2. 功能分类:按照森林的功能和用途需求,将林场森林划分为水源涵养林、风景观赏林、木材林、经济林等不同类型。
3. 成分分类:根据森林的结构特点和物种组成,将林场森林划分为纯林、混交林、林草混交林等不同类型。
4. 土地类型分类:根据林地的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条件,将林场森林划分为山地林、丘陵林、盆地林等不同类型。
5. 经营性质分类:根据森林经营的目标和管理模式,将林场森林划分为经营性公益林、生态保护林、木材林经营区等不同类型。
第卷第期年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匕林区现有林分类经营的类型划分”赵惠勋周晓峰东习蹦随汰学王义弘周洪泽哈尔滨
摘要依据分类经管的需要对现有林进行功能分类提出功能分类的原则和依据进而提出划分
标
准和
指标体系分析了传统的森林抚育米伐和主伐的应用对现有林特别是天然林适用性较差对其进行新的分类并命名为森林经管类型的划分给出划分标准和指标体系实践中依据不同的功能类型选用巧个经营类型中的相应经管类型
关键词现有林森林功能类型森林经管类型分类经管
分类
号
二一一一他五
以姗
叮森林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依据不同的目的对森林类型进行划分如根据森林的自然历史特点进行的森林分类称为森林的自然分类根据森林发挥的主要功能以及培育森林的目标对森林进行功能分类根据对森林采取经营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类是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本文主要讨论森林的功能类型的划分以及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森林功能类型的划分森林的功能分类是适应我国现行的森林分类经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而提出的是为了方便经营而对经营对象进行的分类同一功能类型的林分在地域上可以是相互连接的也可以相距较远划分出的功能类型多少和各功能类型具体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各地区森林的自然条件经营条件和经营水国家九五攻关专题一一一内容第作者简介赵惠勋男年月生东」匕沐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收福日期年月日责任编辑张玉平森林功能类型划分原则坚持森林可持续发展
森林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其
包含着比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更广泛的含意和
深层次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标理想也是衡量现有林经营优劣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
生态
学理论的升华体现了当代人对森林资源关系上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也体现了当代人与
古代人在森林资源利用和森林效益分享上的公平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戊纽分出少部
分森林和林地进行商品林生产以发挥经济
效益为
主绝大部分森林和林地进行保护性经营加强培育和管护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以森林价
值
不断增长为准则
现有林功能类型划分应有利于森林价值的不断
增长森林价值包括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的
价
值这包括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持和提高有利于林地生产力的维持和最大限度的发
挥及利用自然力是现阶段我国少林
现实的需要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第卷即积极地培育森林而不是放手地利用森林努力提高森林质量而不是降低森林质量森林的价值增长就是林分组成中珍贵树种比例的增加林木质量的改善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林分密度和平均直径的增加等适用性原则功能类型划分方法应简单明了标准间界限清楚划分出的不同功能类型应便于识别划分出的类型不能过多琐碎商品林尽量集中面积大些也不能过于笼统同一类型间的异质性不应过大技术人员以及熟练工人在现地能易于识别类型从而在生产实践中准确选用相应的经营类型森林功能类型划分的依据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我国森林资源不足既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又要满足日苹增长的对各种林副产品的需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之一是对现有森林进行分类经营把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贡献大的林分划为公益林保护起来用一部分立地条件最好的林分和林地集中进行商品林生产在各层次上区域林业局林场按面积比例进行合理布局和动态管理期望森林发挥的主要功能经营森林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即期望林分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不同的据此可把森林划为三大类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特种用途为主的林分称为重点公益林以利用木材为主或某一经济作物为主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森林称商品林界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森林为一般公益林目前大多数现有林属一般公益林在高层次划分时较多考虑森林的功能林分状况林分状况包括林分的树种组成林龄密度等指标是划分功能类型的基础体现林分现在和未来的价值是选用经营类型的前提如在坡度较小的地形条件下林分组成符合经营要求生长健壮疏密度高生长量大可考虑划为商品林经营在低层次划分日水沐分状况考虑的比较多林分所处的地形地势林分所处地形地势不同所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同陡坡上的林分因土层薄生长相对较差但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明显作用应划为重点公益林在这种陡坡上经营商品林经济上难于取得良好效益生态安全性也差商品林应选择地势平坦肥沃的立地当地森林经营水平划分功能类型为生产实践服务应与当地经济
发展水平和森林经营水平相适应森林经营水平高
的地区类型可分得细一些如商品林可分
出
纸浆
用材林建筑用材林一般用材林等按此选用经营类型森林经营比较粗放的地区功能类型划
分
不宜细可只划出一般用材林经营水平提高后再细划
分
森林功能类型划分的类目重点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牧场防
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
路林
护岸林护坡林环境保护林自然保
护
林城市森林森林公园林陡坡山脊林风景
林卫生疗养林特种林名胜古迹林革命纪念林国防林科学试验林
‘”
林建筑用材林一般用材林经济林生产果
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药材饲
料等母树林包括种子园采穗圃等薪炭林栋矮林柳林等一般公益林包括过伐天然林次生天然林蒙
古栋林硬阔叶林软阔叶林杂木林人工林森林功能类型划分标准和指标体
系
重点公益林凡生态效益超过经济效益的林分或期望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林分以及有重要社会效益的林分划分为重点公益林具体指标如下①防护林起防护功能的森林作
用明显
功
能单一防护林按功能可分为如下种
农田防护林一一位于平原农区农田周围为保
持和改善农田小气候为目的而栽植的林分呈条带状网络状或小块状分布牧场防护林一草原牧区为保持和改善小气候而栽植的
林分
防风固沙林一一在风沙危害较大的地区为改
善环境条件有利于人畜生存和绿色植物生长种植的林分如沙地边界的森
林
水源涵养林一一在江河等水系源头或流域范围内为保证水源充足水量均衡水质良好河岸
稳定防止淤塞而存在的森林源头在集水区内的
所有森林均应划为水源涵养林主支流两侧河流宽度倍范围内的森林也应划为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一一水土流失严重的农区和较干燥的山区坡地为减缓地表径流防止地段或区域水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第期赵惠勋等东北林区现有林分类经营的类型划分
土流失而营造的林分护路林—为保护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不被
风沙雪暴雨等危害以及为维护安全运行
并
改善道路上的视野景观庇荫凉爽等功能的道
路两
侧带状林分林带宽度如铁路两侧
各
护岸林一一保护河岸稳定防止坍塌和河流改
道维护景观廊道良好功能的森林一般在河流宽
度倍范围内的森林划为护岸林海岸林为距海岸
范围内的森林为宜
‘”
护坡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止山坡出现
的片蚀沟蚀滑坡泥石流等的块状林或带状林②环境保护林有重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
森林或有存在价值的森林环境保护林按功能可分为
如下
种
自然保护林一具有长期存在价值的森林保持环境和景观效益以及生物多样性如自然保
护区
林原始森林特殊地段上的森林高山森林分布上限的森林等
城市森林—城市市区和市郊的森林从市区乘车出发加上在林中休息等时间在内一天可往返
距离内的森林一般距市区边缘左右均为
城市森林森林公园林一已命名为森林公园其管辖区内的森林保持景观特色和生物多样性陡坡山脊林一一凡位于坡度以上山脊陡坡土层薄立地条件差其上生长的森
林保护
环境和立地为主风景林—已是旅游区或将可能成为旅游
区
周围风景独特具有自然欣赏价值的森林以是
否
能吸引游人为准并得到社会
公认
卫生疗养林一一疗养院周围林木释放某种杀灭危害人体病菌的森林可起到卫生疗养作用这
类森林多呈小块状分布③特种林具有特殊社会效益的森林特种林
按功能可分为如下种名胜古迹林—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林木和林
分革命纪念林一一具革命纪念价值的林分国防林一一为掩护军事设施和国境线上的森
林④科学试验林包括国家为森林资源清查布设
的固定样地各科研单位学校为科学研究和教学
设立的标准地和固定样地,以及周边林分
商品林
以生产林产品为主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
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具体指标如下①用材林以快速优质生产木材为主要经营目
的要求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用材林按功能可分为如下种
纸浆用材林—为生产纸浆纤维而培育的森林一般是人工栽植的速生树种要求立地条件优
良交通方便有一定规模面积并有良好销售前景的短周期速生丰产林生长量
一
,单板用材林一一选择适宜树种培育胶合板生产用的大经级材原料水曲柳锻树是首选树种要求到采伐利用时蓄积生长量为一,建筑用材林一培育优质大径级材对树种直径材质等都有一定要求目前多在次生林中划定树种组成合乎要求目的树种占以上立地条件良好蓄积生长量一耐
主林层中林木树干及冠形适于培育优质大径级
材的比例不低于一般用材林一未明确最终培育的材种用途和规格这是现有林中按天然林保护工程要求划定的商品用材林中面积比例最大的一种类型划分指标
一般用排外法即按比例划出的用材林中除去上述种用材林以外的林分②经济林林分功能明确单一集约经营程度
高很容易识别不需量化指标
③母树林同
②
④薪炭林同②一般公益林
现有林中除去重点公益材详口商品林外的其它所
有森林划分为一般公益林这是目前森林经营的主要对象因其功能未完全明确按受干扰的程度
和组成再戈分具体指标
如下
①过伐天然林原始林经择伐后形成的林分
原始林主要组成种占蓄积以上并留有主要组成种每公顷至少株胸径以上的大径木林冠郁闭仍具有原始林的森林环境应逐渐过渡
到重点公益林
②次生天然林原始林经多次反复破坏后在
次生裸地上重新生长起来的森林依据现实林分树种组成可划出如下种类型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