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名词解释word文档良心出品

  • 格式:docx
  • 大小:21.14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文学常识

婉约词派:是词的两大流派之一,内容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风格含

蓄蕴藉,委婉曲折。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首的“花间派”可谓最早的婉约词派,南唐李煜和宋代的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等都是婉约词派的著名词人。婉约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豪放词派: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豪放词派取材广泛,常抒写豪情壮志,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是苏轼, 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豪放词派一直延续到清代, 影响很大。

晏、欧:指北宋词人晏殊、欧阳修。他们的词风都比较婉丽。晏殊的词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自然,号称北宋倚声家之祖。欧阳修的词多写爱情,风流蕴藉,情意绵邈,语言婉丽。

周、柳:指北宋人周邦彦、柳永。他们二人皆精于音律,创制慢词长调。作品的内容多为男女之情和羁旅之思,风格婉约。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曾官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和羁旅行役。多慢词,善铺叙,语言通俗。周邦彦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精通音律,格律谨严,结构曲折,语言典丽,后人称他为词家之冠。

苏、辛:指宋代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有些词作抒写了慷慨报国的爱国

主义激情,也描写山川景物或感旧怀古,赠友留别。其词感情奔放,想象丰富,挥洒自如,并把描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词至苏轼,为之一变。辛弃疾字词多抒写力图恢复的爱国热情,倾吐壮志未酬的悲愤,揭露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也有不少歌咏祖国河山和抒情之作。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多用典故,并常以散文语言入词。

二安: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 故名。李清照词前期多写爱情和自然景色,后期则充满国破家亡的沉痛与悲伤。她的词善用白描,语言清新优美,形象鲜明生动。她是婉约派的著名词人。辛弃疾,词多抒写爱国主义热情和祖国大好河山,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是豪放派词人最优秀的代表。

周、姜:指宋代词人周邦彦、姜夔。他们二人皆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调。周邦彦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结构曲折,语言典雅。姜

夔词多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善用联想暗喻,意境清远,音律和谐。

姜、张:指南宋词人姜夔和张炎。两人都讲究格律声韵,词风相近,故并称

“姜张”。姜夔词多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善用联想暗喻,意境清远,音律和谐。张炎词多反映贵族公子的优游生活,宋亡后则多追怀往昔之作。用字工巧, 追求典雅。

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均为词的别称。因词的句法大都是长短不齐的,

故又称“长短句”。因古人把词作为诗的余绪,或认为词系由绝句、律诗发展而来,

故也称“诗余”。因为词在起初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所以从音乐角度又称之为“琴趣”、“乐府”。

令、弓I、近、慢:唐宋杂曲(即词)的四种体制。令为令曲,即小令,每片四

拍。弓I、近每片六拍,如有需要可增辅拍,辅拍通称为“艳拍”或“花拍”。慢即慢曲,每片八拍,也可用“艳拍”。弓I、近、慢的拍子,不论节拍缓急,一字一声, 不加重叠,字数也无定规。由于拍子多少不同,令词一般短小,弓I、近接近中调, 慢词较长。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在字数多少,而在于音乐的节奏不同。

慢词、长调:慢词是依慢调(一种舒缓的曲调)填写的词,字句较多。长调指长词,系从体制上划分,明代《类编草堂诗余》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慢词和长调虽然字句比较多,但一着眼于曲调节奏,一着眼于体制,意义上有区别。

中调、小令:中调是词调体式之一,因其长短适中,故名。明代《类编草堂诗

余》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小令指词的短小者,《类编草堂诗余》以五十八字以内者为小令。小令也指散曲体式之一,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阕、片:阕,本指乐曲终了,在词中指词的一段。片也指词的一段。词一般分为两片,也有的分为三片、四片,或不分片。

过片、重头、换头:过片,亦作“过遍”,指词的第二段的开头,词的下片和上片声调完全相同者,一般称“重头”。词的下片首句和上片首句句式不同者, 般称“换头”或“过变”。

诗文革新:是配合北宋政治改革而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文风革新,是对唐代古

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以韩、柳文章为号召,以复古为旗帜,革新的对象是西昆体及其影响。前期有柳开和王禹偁,中期有欧阳修、梅尧臣、和苏舜钦,后期有曾巩,王安石和苏轼。革新取得了全面胜利,形成反映现实、平易浅近的文风, 有利地扫荡了西昆体,同时对词赋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白体:是宋初主要效法白居易作诗而形成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李昉、徐铉等人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王禹偁自觉

地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如《感流亡》。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而形成的一种诗风, 还有惠崇

寇准是盟主, 等九僧,还有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内容上写山林之思,艺术

上字斟句酌。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王荆公体:又称半山体,是指王安石晚期所形成的丰神远韵的诗风,政治色彩减弱,注意锤炼,音节和婉,形象清新优美,感情细腻。因王安石自号半山, 被封为封荆国公,故名。

六一风神:是指欧阳修的散文风格特色。议论理明词达,纡徐有致。叙事条

理清晰,简括有法。抒情多样化,细腻厚重。写景历历如绘,情景交融。章法曲折变化,

词句圆融流转。语气平易,风格阴柔。这种风格的形成受到诗化和史化的影响。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故名。

乌台诗案:是针对苏轼的一场文字狱。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发现了苏轼讽刺新法的诗,便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关押在御史台中审理, 经过多方面营救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又因御史台又称乌台,故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对苏轼打击很大,使他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都是唐宋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积极参加者,努力写作内容充实,平易流畅散文,扭转了浮靡文风,影响深远。

西昆体:北宋初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者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因为他们曾互相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故名。西昆派作家都是御用词臣和大官僚。他们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在艺术上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

三苏:指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苏洵,以文章著称。其文语言畅达, 笔力雄健,逻辑严密。苏轼,苏洵之子,诗、词、文都卓有成就。苏辙,苏轼之弟。其文以策论见长,风格与父兄相近。

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他们二人以诗歌齐名,赞扬或批评他们的人,都常以苏黄并举称之。苏轼诗清新豪健,善用比喻夸张,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黄庭坚诗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开创了江西诗派。苏轼、黄庭坚又以擅长书法

齐名,推崇他们书法的人也称之为苏黄。苏轼的书法擅长行、楷书,取法颜真卿、

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

苏门四学士: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他们都出于苏轼

门下,故有此称。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在宋代影响很大。秦观以词著称,多写男女情爱和身世之感,风格婉约。晁补之,长于散文, 比较注重“事功”,语言流畅。张耒,工诗,受白居易、张籍的影响,反映了一定的矛盾,风格平易流畅。

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北宋末年,其中作者不都是江西人,因江西人黄庭坚在诗派中影响最大,故有江西派之称。他们论诗主张多读书,认为诗从学问中来。宗法杜甫,强调活法,要求字字有来历、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常袭用前人诗意而略改其词。崇尚瘦硬风格,常用冷僻的典故,稀见的字面,务求争新出奇。他们反对西昆派的讲究声律和词藻,但没有看到西昆派的主要弊病在于内容的贫乏和空虚,而认为西昆派主要是读书不多,缺乏艺术技巧。因此为了开辟新的道路,便努力在艺术技巧上进行新的探索。这样他们走上了脱离现实的新的形式主义道路。

一祖三宗:一祖指杜甫,因江西诗派宗法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因为他们三人是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人。

北宋四大诗人:指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欧阳修,其诗有的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有的抒写个人情怀,风格平易自然。王安石,他的诗内容充实, 反映了民生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