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答案(整理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

4、地球圈层分化: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后,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

5、土壤: 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也是一个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剖析的自然体。

6、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及储存在海水中的热能等。

7、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五千米,大洋下平均厚度5km.

8、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在一定地形和时间条件下,由气候和生物对母质作用而不断演化和发育的自然实体,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9、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0、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1、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12、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13、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4、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的综合现象。

15、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6、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与冰清

17、地貌: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简答题:

1、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水循环的过程

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条件下水汽凝结发生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水分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地面后又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二是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潜水及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后者即是水分的海陆循环;三是内流区径流不能注入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蒸发再次进入大气圈。

3、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哪几层?及各层的特点?

1、对流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

2、平流层:随高度上升温度不变或微升。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下降。

4、暖层:空气密度小,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高度电离。

5、散逸层:无明显边界,空气极其稀薄,大气质点碰撞频率很小,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大气易逃逸。

4、地下水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并作简单介绍。

(1) 孔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孔隙中流动的地下水;

(2) 裂隙水:在堆积物和岩石裂隙理)中流动的地下水;

(3) 岩溶水:存在于可溶性岩石孔洞内的地下水。

5、简述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由低向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6、简述水平运动的性质

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相邻块体因水平而相互分离、分裂、或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

7、简述地震三要素及震源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震级和震中。关系:震源愈浅,距震中愈近,震级愈大,烈度愈大。

8、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的大规模的的运动.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三类:1)摩擦流(最重要的是风向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密度流补充流):由于风力作用,海水温度,盐度,气压分布等不同使得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海水流动;3)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根据流动海水的温度的高低还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则相反,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

9、构造运动及其特点: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图。构造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特点。

10、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地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千米的圈层称为地幔

地核:2900千米深度以下至地心为地核

11、大气的成分

地球大气是由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

12、风化作用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