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Ι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文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中文传了几千年,到现在还在用,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我常说,中华文化是个大圆,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迹可寻,而以中文为其半径,半径有多长,这个圆就能画得多大。可是现在的中文面临很多问题,作为一个作家,写诗、写散文,中文该怎么写呢?当然用白话文,不过我还是常读文言,常读古诗。而文言也好,古典诗词也好,对于我下笔写诗为文都很有帮助。在紧要关头,我可以把文体变一下,用文言的简练、对仗、铿锵来应付特殊的情况。所以我的原则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白话是常态,可是我要变化,要浓缩,要加强的时候,会用一点文言的句法。俚语也不是不能用,“俚以见真”,用俚语很真率。“西以求新”,用英文的句法、观念来写,也可以介绍一点新的方式进入中文。一个作家掌握语文的筹码愈多,他手中的王牌就愈多,他的文体就比较有弹性,比较立体。有时候甚至可以把外文融入中国的成语。

很多人都认为“五四”以来我们改用白话来受教育,来写作,文言就可以靠边站甚至废掉了。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言还是有作用的。我们说话要简洁、铿锵、对仗的时候,文言就来了。它改变身份,变成成语留下来了。几千句的成语,我们每天说话躲不掉,要用很多。写文章,大而至于社论,小而止于小品文,甚至于记日记,都避免不了成语,尤其是四字成语。一个作家写文章充满了成语是病态,因为他的文章变成了古人的意见箱,那就很油滑,整篇没有自己的新语法,也没有自己的新思想。可是反过来说,一个作家写文章完全不用成语也简直不可能。要紧的是在这两者之间维持平衡,需要对仗、铿锵、简洁的时候用一点成语,也要用得恰到好处。

我后面举的一些例子都是四字成语。四字成语大概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表示一种价值,一种观念,一种主张,比如“天下为公”,“众志成城”。另外一组是表示一种情况,并不主张什么,比如说“张三李四”,这是一个情况,表示有各色人等,不同的人。比如说“天长地久”、“千方百计”,这不是一种主张,不是一种价值观念,而是一种情况。以情况为主的四字成语往往是对仗的,此外尚有争先恐后、瞻前顾后、鸡飞狗跳、千军万马……随便就可以举出几百句来。为什么开口就“张三李四”,而不是“张四李三”?就是因为它平仄调好了,“张三”平声,“李四”仄声,念起来铿锵对仗,好听。同样的,谁也不会说“千计百方”,“他千计百方要打击我”,人家会觉得好笑。“千方百计”平平仄仄,这就构成了

四字成语的基本美学——对仗、简洁、铿锵。

四字成语往往表示一种状态。“千方百计”表示尽所有的能力,“千山万水”表示路途遥远。一个人出门不会爬过一座山就碰到十条河;不过,表示一种意念、一种价值的四字成语就跟这个不一样。你比如说“天下为公”它就不对仗,它的平仄也不是像这样调配的。“不可儿戏”就不是对仗的,诸如此类。最不正经的成语是什么?“乱七八糟”。按照我刚才说的美学,应该叫“乱七糟八”才对仗,不然呢“七乱八糟”也可以。不过它就不对仗,平仄也不对,所以它本身就是“乱七八糟”。这些常用的成语,你不想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你去想就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顺口的、简洁的、铿锵的、对仗的流传了下来,不顺口的自然就淘汰掉了。

现在的中文很受西化的影响,显得很罗嗦,也就忘记中文本来该怎么说了。比如报上说“美俄关系怎么样怎么样”,本来可以说“美俄关系颇不稳定”,八个字就完了。结果怎么说呢?“美俄关系充满了高度的不稳定性”,这就是罗嗦的中文。我们常常习焉不察,甚至于著名学者、作家都会用冗长、西化的语法来表达思想。因此我们应该维护中文,尽量写纯正有力的中文。

1.下列对“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中文写作,要引用文言和古典诗词,经常读文言文和古典诗词大有帮助。

B.写文章通常使用白话文,需要变化时也使用一下文言文句法,文白互益。

C.写文章白话是常态,但“俚以见真”,适当引用俚语更易于表达真情实感。

D.写文章常常采用白话文,也可适当引用外文,“西以求新”,文章更有新意。

2.下列关于文言、成语在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用文言能使我们说话、表达更为简练、对仗、铿锵,增强语言美。

B.今天我们写文章已经无法完全避开成语,而成语使用恰当,能使语言富有变化。

C.使用成语既可表示一种情况,也有利于表达一种文化价值,因而文章表意更简练典雅。

D.一个作家写文章,大量使用成语能表达新鲜的意思,从而使表情达意更清晰。

3.下列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五四”以来我们改用白话来传授知识、写文章,文言已被废掉,文言在生活中已失去作用,这个问

题很严重。

B.不会用文言文写作,使用白话文又缺乏表现力,这一矛盾令人感到尴尬,这一问题一时尚难破解。

C.文言和白话的关系我们一直没有处理好,致使汉语失去了简洁、铿锵、对仗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也

失去了自身应有的魅力。

D.近代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的影响特别严重,中文表达有意无意间表现出一套西方语法

习惯倾向,显得啰嗦乏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部。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4、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堤堰,决陂塘决:疏浚

B.后安石当国当:掌管

C.众不能诎诎: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恤:体恤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①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②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④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⑤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⑥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