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五、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建设方面将采取加大加快前期工作力度、加快“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工程的建设步伐、抓紧抓好三峡送出的三期工程建设、加快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的送出工程的前期工作、重视抽水蓄能等调频调峰电源的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等措施。

2.电力系统分析

2.1电能生产

我国的发电能源以煤为主,其次是水能,核电的比重很小,2003年全国总发电量中,火电占82.9%,水电占14.8%,核电只占2.3%。中国各地区的发电能源结构也不尽相同,主要受各地区一次能源的制约,过去水能作为发电能源多为就地利用,所以华北、华东、东北水能资源较少,水电比重较低;西南、中南、西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比重较高。中国近年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正在加快西部地区的水电开发,实行“西电东送”,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有可能使发电能源结构中的水电比重有所增加。

电源结构优化的主要策略:

火电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积极采用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高调节性、节水型,以60万千瓦为主的设备;大力开发清洁煤燃烧技术,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鼓励热电联产和热、电、冷技术的推广,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积极支持和花大力气建设矿口电厂,建设煤炭基地的电站群,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变送煤为送电以减轻对运输的压力,同时也可减轻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压力。在交通方便的沿海和负荷中心地区则要建设若干港口电厂和路口电厂。总之,火电的建设任务仍然很重,并且受环保方面的压力也很大,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水电要从主要开发径流电站和调节性能差的电站,转为重点开发年调节以上,特别是龙头电站。过去由于政策导向方面的问题,已建的水电站中3/4都是调节性能差的。要引导电源开发公司优先开发年调节以上的水电站,一定要靠政策,要出台丰枯、峰电价和下游水电站向上游调节性能好的水电站返还部分经济效益等相关政策。

核电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扩大核电建设规模,增大在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到目前为止,作为技术成熟、可大规模建设以替代部分燃煤火电站的、减少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只能是核电站,所以加快开发很有必要。当前关键是要加快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否则其造价过高将严重影响我国核电的发展;要抢占核电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积极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将高温气冷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2.2电能输送

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年5月已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目标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按照国网的提法,“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功能的坚强电网。智能电网可以比喻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电力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计量表、数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快速恢复供电,用户可以参与对电力使用的管理。

根据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初期的智能电网建设的方向是推进特高压建设,智能化的用电端采集系统的铺开,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应用,数字变电站试点的建立,不久前,第一座数字化变电站一中华变已投入运行,这也标志了电网开始全面走向“智能化”。从规划蓝图可以了解到,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在垂直架构上,将由智能装备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