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1
热点学术问题笔谈“金庸・武侠・雅俗文化”问题笔谈 编者按:在当代中国,一个人因其作品而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颇耐人寻味,更何况是在向不入高人雅士之目的通俗文学领域,“金庸现象”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关于金庸及其武侠小说,在几次“热”潮过后,特别是在学者文人参与讨论之后,分析阐释的余地似乎不大;而俟“热”潮消退,再组织这一组笔谈,又似有炒冷饭之嫌。
不过,正如宋人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往往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方能避免更多的意气之争、情绪化的价值评判,从而更加客观、深入。
组织本次笔谈的初衷便在于此。
参加笔谈的多为研究古典文学且知识储备和识见又不囿于此的学者,故能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审视金庸小说的价值、地位,更多持平之论,其中不乏见解深刻的文章。
中图分类号:I 0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667(2001)0520001208调和鼎鼐盐梅手——金庸作品雅俗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 洪 金庸作品褒贬不一,一个重要分歧点是其雅俗的属性。
虽然据此以定褒贬的方法颇为可疑,但分说其雅俗则确属必要。
金庸的小说从根本处看,属于通俗文学应属无疑。
其理由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从文类的角度看,武侠小说特别是白话武侠小说,其根本属性是通俗的,这是因为:凡“武侠”一定要写依靠个人的武力来伸张正义的故事(虽然正义的标准不一),这本身就是对大众渴求社会正义心理的迎合。
这种社会心理具有相当的普泛性,也具有值得同情的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是对此的迎合决不是,也不可能是深刻的①。
凡“武侠”一定要写超人②,包括力量、武技的“超”,也涉及机遇、运气的“超”。
此类超人的形象,可以使民众在阅读中满足种种白日梦——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白日梦,现实中难以满足的欲望之梦,等等。
这种功能无疑会受到相当普遍的欢迎,但也注定了它的浅显品性。
金庸既然选择了“武侠小说”作为逞才的园地,也就宿命地接受了(其实也是情愿的)以上属性。
鉴赏历史的传奇化,传奇的历史化——金庸小说中的原型艺术改造刘志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摘要:金庸小说影响之大,众说纷纭。
金庸小说的魅力仁者见仁。
本文试从金庸小说中对原型的借鉴和改造入手,品读金庸小说的魅力。
关键词:小说;原型;生命力“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鸯”和《越女剑》,金庸小说自创作以来就深受读者的喜爱。
无论是神奇玄幻武功,还是荡气回肠的爱情,或是美丽温柔的女性,亦或是可敬佩的英雄男主角。
它都以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感染着读者。
金庸小说的武功描写既与我国传统的武功有联系,如太极拳,又有作者的完全虚构,如辟邪剑法。
在亦真亦幻的武功世界里,金庸尽量真实地“记录”现实存在的武功,让读者有现实关照。
但在虚幻的江湖世界里,足够的想象才能增强小说的魅力,所以有了胡家刀法、夫妻刀法、如影随形腿、天罗地网等部分武功。
金庸的小说武功最具深刻性的当属武功透露出的文化意蕴。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金庸小说就有运用儒家经典来命名武功名称的。
如“养吾剑法”,其中“养吾”便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易经》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其中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九宫等。
金庸小说就有八卦掌、两仪剑法等武功。
金庸小说武功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这对于我们研究金庸小说是一个新的天地。
貌如天仙、聪慧善良,是金庸小说女主人公的典型特征。
我们在品读金庸小说时,或为女主人的美丽所吸引,或为她的伶俐折服。
而这些形象塑造的成功同金庸创作对人物形象的模仿和改造有关。
香香公主的美貌倾城倾国,她在小说中被这样描述:帐下诸将见到她的荣光,本已心神俱醉,这时都愿为她粉身碎骨,心想:“只要我的首级能给她一哭,虽死何憾?”兆惠见诸将神情浮动,正要斥骂,那斩杀亲兵的军事见她愈哭愈哀,不禁心碎,叫道:“我错杀了,你别哭啦!”拔出佩刀在颈上一勒,倒地而死。
(《书剑恩仇录》第十四回)这至美的容颜,其实源于《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论金庸小说中的禅宗话头李洪武金庸小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禅宗思想体系,有禅宗历史、禅宗公案、禅宗话头、禅宗义理、禅宗的神通妙用和证悟知解。
其中比较具有美学内涵的,是禅宗话头。
/话头0,就是在禅定境界中,含有一个古今中外、人人要求解决而又不能切实解答的问题存在,即/疑情0。
渗透了话头,就悟入了佛法知见,人生就得到了彻底的解脱。
禅宗中著名的话头有/我是谁0/如何是西天祖师西来意0/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0/万法归一,一归何处0等等。
金庸小说中的禅宗话头,主要有/我是谁0/什么是达摩祖师西来意0/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0等等。
这些话头在作品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禅宗话头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欧阳锋是金庸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外号/老毒物0,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夺得/天下武功第一0的名号,其种种恶行,莫不以此为旨归。
欧阳锋失去自我,是因为想得到5九阴真经6。
5九阴真经6是武林宝典,武林人都想得之而后快,连黄药师也不例外。
欧阳锋捉住黄蓉,逼她写出真经内容,他用黄蓉说的假经文练功后走火入魔,失去了自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十余年来走遍了天涯海角0,不住思索/我是谁0。
欧阳锋老年丧子,疯疯癫癫,孤身一人,受尽折磨。
失去儿子是欧阳锋心中一段永远的痛,疯癫之际,他把郭靖当成儿子,把黄蓉当成儿媳。
后又收杨过为儿子,让杨过叫他/爸爸0,令人可笑也觉心酸。
欧阳锋收杨过为儿子后,时时保护杨过,并将自己的绝学倾囊相授。
第二次/华山论剑0,洪七公使出了他/打狗棒0中的绝技,欧阳锋一夜之间/须眉尽白0,终于思得良策,洪七公由衷佩服:/老毒物欧阳锋,亏你想得出这一绝招,当真了得!0这时作品这样写道:/欧阳锋听他连叫三声-欧阳锋.,突然间回光返照,心中斗然如一片明镜,数十年来往事历历,尽数如在目前,也是哈哈大笑,叫道:-我是欧阳锋!我是欧阳锋!我是欧阳锋!你是老叫花洪七公!.两个白发老头抱在一起,哈哈大笑。
0欧阳锋知道了/我是谁0,纠缠半生的痛苦,临终之前终于得到了摆脱,其欣悦之情不言而喻。
论金庸小说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指男童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倾向,对母亲的依恋是其表现之一,而作家创作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多与其童年时的经历有关。
金庸童年时代有两位重要的女性陪伴,生母徐禄死于金庸十三岁那年,而金庸对生母的爱与思念在他的小说中也有多处体现,继母顾秀英只比金庸大几岁,在金庸童年时是他们家的丫鬟。
她生性温和诚实,与金庸关系极好,是他小说中许多重要女性人物的原型,笔者认为,金庸于童年时代经历的两位女性是他创作中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来源。
标签:金庸;俄狄浦斯情结;母爱;死亡引言:金庸作为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领域的一代巨匠,在华人圈中具有罕见的影响力,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一個作家的童年对其日后的创作影响巨大,而金庸童年时期的经历同样影响了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风格。
本文以此为基点,分别讨论金庸小说中所蕴藏的俄狄浦斯情结与他生母和继母的关系。
正文:俄狄浦斯情结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以古希腊传说中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命名,指的是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
在作家金庸的作品中,这种情结大量存在,甚至在部分作品中作为一种主要情感线索存在。
笔者认为,这种情感取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金庸先生童年时经历的两位女性,她们的形象与小说中的人物构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
一.从徐禄与徐潮生看金庸笔下的母亲形象徐禄是金庸生母,在金庸十三岁那年因战乱患病去世,而徐潮生则是金庸长篇小说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主角陈家洛的母亲。
徐潮生与徐禄相似点甚多,第一,两人同是徐姓,同是浙江海宁人士,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姓名身份上的趋同是两人最表面化的共同点。
第二,两人皆是早亡,且死于他们的儿子(金庸和陈家洛)记事以后却未成年之时,这段时间孩子对丧亲的记忆会很深刻,而心理往往也不如成人一般强大,母亲更容易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第三,两人都与海宁著名景观之一的海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徐潮生生于涨潮之日,故而得名,主角陈家洛有一回回到海宁,“……已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戌门。
“绰号”命名蕴藏的修辞方式分析作者:白倩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1期摘要:绰号现象古已有之,现在仍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作为一种并不肤浅的民俗和有趣的文化现象,“绰号”的命名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对“绰号”的发展及历史源流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绰号”命名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绰号命名的语言艺术,倡导提高国民素质,让绰号现象向文明方向净化。
关键词:绰号;命名;修辞方式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18-02“绰号,又叫诨名、外号”,即据某人身上所具有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而取的一个有特殊意味的“名字”。
绰号在民间广泛运用,产生历史久远。
其发端有“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诨号之始也”之说,足可见其历史悠久。
据清代史学家赵翼《陔馀丛考》云“诨名自汉以下均有,至宋而众,两宋人物因‘互相品目’而多诨名,其普遍性已灼然可见。
”绰号最早见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汉代的士族风气,读书人相互取用调侃性绰号的现象有增无减。
唐宋时期经济相对发达,政治开明,文化也较之前代更为繁荣,社会风气更加开放,民间及宫廷内部互取绰号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元明以后,诨名成为草莽文化和市井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取材于宋朝历史的《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绰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现象。
《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事迹,在《宋史》中已经有记载,到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英雄事迹被世人广为传诵。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的篇名记载”。
绰号现象在如今也比比皆是,足坛及NBA球星基本上都有绰号。
“维吾尔人自古以来就有取绰号的习惯和传统,维吾尔民间有这样一则俗谚:‘凡男子都有绰号,妇女都有顶针’。
”绰号的取用以及流行性、通用性囊括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涉及古今中外,它既是一种市井民俗,但也被广泛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如《水浒传》中大部分梁山好汉都有绰号。
试析金庸武侠小说的修辞技巧邓桦【摘要】金庸武侠小说最具文学意义的,便是在创作武侠小说这种消费性很强的通俗文学作品时,并不是抱着随意而为的创作态度,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时时注意将鲜活的创造精神灌注其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并拓宽武侠文学的思想艺术潜能。
其对于中国古典小说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包括用双关语人名及对古典诗词的引录和插叙,非常切合小说当时的情境,不但丰富了武侠小说的思想底蕴,极富哲理性和意味,而且境界深远、不落俗套。
【期刊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8)002【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思想底蕴;修辞手法;双关修辞;古典诗词【作者】邓桦【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47就小说创作而言,“修辞”,广义地说,是指作者运用一整套技巧,来调整和限定他本人、读者、小说内容之间的三角关系;狭义地说,则是特指艺术语言的节制性运用。
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人名双关语和诗词曲歌的引录、插叙[1]。
纵观金庸的十五部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家正是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这两种修辞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美学价值。
小说中人物的命名,从来就是小说修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初步骤,人无名不立,“有名,万物之母也”。
[2]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命名,可以向读者传达丰富的信息,揭示人物的命运,引导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在《水浒传》中,双关语修辞就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例如“一丈青”在早先故事素材里原是一位男子好汉,而小说却把这绰号移用到女中豪杰扈三娘身上。
《三国演义》因是历史小说,因而较少有随意运用双关语修辞的自由,但也不是绝对不用双关语,如第七十二回,杨修猜“鸡肋”的著名段落,就是建立在双关语的译解之上。
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宝钗的名字透露了“木石盟”与“金玉缘”之争,是最明显的例子。
金庸,本名查良庸,中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
1942年就读中央政校法律系,1955年在《新晚报》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7年发表《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声名达到顶峰,时年34岁。
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1967年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并创作《笑傲江湖》。
1969年创作发表颠峰之作《鹿鼎记》。
1972年9月《鹿鼎记》连载完结,金庸宣布正式封笔。
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81年回中国访问,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金庸,并获颁英国政府O.B.E勋章。
1985年被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93年赴北京访问,获国家领导人接见。
1944年第一部生平传记《金庸传》在香港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列为小说家第四名,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很贱,贱在有张无忌的善良,没有萧峰的霸气;贱在有郭靖的执着,没有令狐冲的洒脱;贱出了最完美天物上最和谐的瑕疵。
古龙的贱,贱在他有李寻欢一样的寂寞,没有叶开一样的洒脱;贱在他是陆小凤一样的浪子,而成不了楚留香一样的游侠,贱出了天才心底最深沉的落寞。
读金庸无需理由,只要一点功名之外的闲情逸致,外加一份对江湖传奇的阅读兴趣。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金庸小说之所以不仅要“读”,还要“解”,自然是由于金庸的武侠文本不光热闹,还有门道。
通过虚拟夸张的浪漫叙事透视现实人生的苦乐真谛乃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借光怪陆离的江湖传奇展示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是金庸小说的一大奥秘。
金庸小说的特色就在于为我们向来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一点亮色,使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能实实在在地开怀大笑、激情浪漫的机会,对于一个以食为天、只要填饱肚子活在世上便万事大吉的民族,能够偷着乐的机会实在太少。
金庸小说中武功名称与文化意蕴作者:黄燕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金庸小说中的武学名称入手,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这些名称的分类、发展和真实性,并重点分析了这些武侠名称的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中的武侠名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部分武侠名称包含了儒释道等不同的艺术门类,由此便赋予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侠名称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金庸小说武侠名称分类与发展文化意蕴引言小说中的武功名称尽管是作者的个人创作,但部分武侠名称还是能够找到其创作源头的。
比如,《飞狐外传》中的“乱环诀”,就是金庸从一部关于武术的书籍中随手拿来的一个“诀”字来命名的。
对小说中武功名称的研究是对不同武功代号的一种语言和文化研究。
但研究的目的并非是品鉴小说武功描写的是否精彩,而是要研究武功名称背后的内涵和意蕴。
总而言之,本文从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名称入手,了解其发展、由来和文化意蕴。
一、金庸小说中武功名称分类与发展谈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们首先便会想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话,而这也是对金庸14部经典小说的一种概括,而这些小说中的武功名称就多达400余个。
这些武功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器械类和非器械类,具体来讲,器械类武功又分为刀法、剑法、棍法和暗器等。
非器械类武功又分为心法、身法、拳法和掌法等。
据统计,其中刀法33种、剑法100种、棍法23种、掌法及拳脚206种,奇门武功和内功30多种,轻功9种。
这些武功名称中,部分是真实存在的,部分是虚构而来的,下文将做进一步探讨。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侠名称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数量上来讲,金庸经典小说尽管只有14部,但小说中的武侠名称却高达400多种。
主要是因为金庸可以根据小说人物和武功派别创作出相应的个性化武功;第二,武功名称的来源非常广泛,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阴阳道家,无论是历史典籍,还是文学作品,他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创作出合适的武功名称;第三,小说中的武功名称不仅仅是武功的特殊代号,而更多地体现出了武功使用者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等。
金庸笔下天地会总舵主原型是漳州陈永华“平生不识陈近南,即称英雄也枉然”看过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鹿鼎记》中的朋友们,对陈近南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吧,在书中他是天地会的总舵主,是韦小宝的师父,书透露出陈近南的另一个名字:陈永华。
日前,漳州有关文史专家在角美镇石美找到陈永华的祠堂,经有关专家学者考证,陈永华是“台湾文化教育的奠基人”,也是《鹿鼎记》小说中人物“陈近南”的历史原型。
角美渔村惊现陈永华祠堂石美村位漳州台投区角美镇南边,九龙江北港北岸,是一个有五千多人口的大村子,这里古代水上交通发达,商业贸易兴旺。
现在的角美镇,是由“石角东”三美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历史上,石美与角美及东美都是齐名的一个集镇,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石角东”三美才合并成角美镇。
穿过弯延的村道,来到一座红砖古厝前面,这就是当地陈氏村民的祠堂“宝镜堂”。
据同行的龙海市政协文史委专家陈忠杰介绍,这座祠堂始建于清初,据传堂正面是后壁山,山腰有块大石,大石向“宝镜堂”的一面宽平如镜,堂内原祀陈氏厚山祖,故称厚山陈氏“宝镜堂”,由于年代远久,且保护不力,现只剩最后一堂,“宝镜堂”书于后堂门上。
73岁的村民陈江庆将记者一行引入祠堂,祖龛祀厚山祖和陈鼎、陈永华、陈梦球、陈维衡、陈仕贵、陈还等牌位。
“陈鼎是陈永华之父,陈梦球是陈永华二子,官至七省巡按;陈维衡是陈永华三子;陈还是陈永华之孙,康熙庚辰进士,授广东肇庆府事”陈忠杰说。
“我们这一支全部是陈鼎和陈永华的后裔,目前全村共有300多人。
”陈江庆说,以前祠堂前有为陈梦球、陈维衡、陈还而立的的三根旗杆,遗憾的是,这三根旗杆破四破时全拆除去建仓库、猪舍等,现在许多石构件还散落在村中。
“我们只知道,祖宗陈永华是郑成功的手下,反清复明的,是杀头大罪的,所以听祖上说,在清初时,祠堂里的神牌有立陈永华的父亲陈鼎,也有立陈永华的儿子陈梦球等,但不敢立陈永华的牌位。
”陈江庆说,直到清末时,祖祠里才加立一个陈永华的牌位。
金庸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
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金庸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
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
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
在香港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他的多篇小说被选入课本。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
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
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金庸博学多才。
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
被誉为“综艺侠情派”。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武侠x⼤历史!⾦庸⼩说时间轴,终于把每部的⼈物关系串起来了武侠x⼤历史!⾦庸⼩说时间轴,终于把每部的⼈物关系串起来了2017-01-29 18:57:38 快议⽣活554年西魏宇⽂泰攻破江陵城(今荆州),梁元帝萧绎留下宝藏在天宁寺,连城诀宝藏来源于此。
1115年完颜阿⾻打建⽴⾦国,黄裳雕版印⾏万寿道藏。
1338年元兵剿灭袁州明教义军,常遇春、彭莹⽟侥幸逃脱。
亲们还有在看⾦庸吗?⼩编最近正在看2017年版的《射雕英雄传》,回想从⼩到⼤,已经看了3个版本的《射雕》,只能说哥真的是⽼了!在⾦庸的武侠世界⾥,有很强烈的历史感,⼩说中的主要⼈物和重⼤事件,⾦庸都将之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做连接。
像是郭靖与杨康的命名,来⾃「靖康之耻」的典故。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情节可说与整部宋史交错在⼀起,这种历史感的铺陈,让⼩说的⼈物更加⽣动,⼩说⼀打开,往往就欲罢不能,越读越⼊戏!近来有⽹友汇整了⾦庸⼩说中重⼤事件的年表,并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并列成时间轴,顿时所有的⼈物的发展⼀⽬了然,只能说太强⼤啦!⼀起来看看: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7年南北朝时期,印度⾼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少林寺⾯壁九年,创⽴中国禅宗。
536年达摩祖师逝世。
554年西魏宇⽂泰攻破江陵城(今荆州),梁元帝萧绎留下宝藏在天宁寺,连城诀宝藏来源于此。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40年侯君集攻破⾼昌国。
694年明教传⾄中⼟。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剑法。
877年丐帮建⽴。
907年唐朝灭亡。
907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
937年段思平建⽴⼤理。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指禅。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朝。
1030年慕容博出⽣。
1038年西夏建⽴。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
I 目 录 引言 ..................................................... 2 一、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来源的广阔性 ......................... 2 (一)以典故入名 ................................................ 2 (二)以动植物入名 .............................................. 4 (三)以数字入名 ................................................ 4 二、金庸小说人物命名与人物形象塑造 ....................... 5 (一)人物命名揭示人物性格 ...................................... 5 (二)人物命名暗示人物命运 ...................................... 6 三、金庸小说人物命名与主题揭示 ........................... 7 (一)直接表现主题 .............................................. 7 (二)间接影响主题 .............................................. 8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1
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探讨 李九光,文学院 摘 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中,
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如郭靖、令狐冲、黄蓉、任盈盈等。这除了金庸深厚的写人功力作用外,小说人物命名的精妙也同样功不可没。金庸小说人物命名的来源十分广阔,这与金庸身上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小说人物的名号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区分符号,而是属于小说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作者精雕细琢的艺术成果,这主要体现在小说人物的命名对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揭示所起到的作用上。一方面,小说人物命名或揭示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命运。另一方面,小说人物命名也直接或间接的揭示主题。金庸小说人物命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明白他们命名的真正意义,也往往就是我们了解这部小说甚至是解读金庸本人的一个关键所在。
关键词: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来源;人物塑造;主题揭示
Naming of Characters of Jin Yong's novels
Li Jiugu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bstract: The "snow white deer shot and groaning, laughing leaning book God Xia Pi
mandarin duck" in the novels of Jin Yong's 14, created many classic characters, such as Guo Jing, Linghu, Huang Rong, Ren Yingying and so on. In addition to writing one of Jin Yong deep skill effects, named after fictional contributed equally exquisite. Jin Yong's novels are very broad character named sources, which upon Jin Yong deep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are inseparable. Jin Yong's novels, fiction characters name is no longer just a simple distinction between symbols, but a nove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tistic creation is the outcome of the art crafted, this mainly reflected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named on the theme of the novel's characters reveal the shape and on the role played. On the one hand, fictional names or reveal character, or implied fate of the characters. On the other hand, fictional names are als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veal the theme. Naming of Characters in Jin Yong's novels of Jin Yong's novel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so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their name, it is oft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vel interpretation of Jin Yong and even a key.
Keywords: Jin Yong's novels characters;named sources;characterization;theme
revealed 2
引言 姓名是人类社会最为广泛的社会现象之一。姓名的存在有两个最基本的意义,即区分和表义。[1 ]作为存在于小说文本这个特殊环境中的小说人物姓名,同样具有这两个意义。先看姓名的区分意义,姓名最初的产生就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个体。人物的姓名属于专有名词,姓名具有代表一个人的符号意义。我们说姓名是一个‚代号‛,姓名是一种‚符号‛,就是指姓名的区分功能。如金庸小说《侠客行》中丁珰的两个祖父分别叫‚丁不三‛和‚丁不四‛,很显然就是是为了区分这两个个人而已。再如《神雕侠侣》中的蔵边五丑,‚藏边大丑‛、‚藏边二丑‛、‚藏边三丑‛、‚藏边四丑‛、‚藏边五丑‛命名匪夷所思,却又简洁明了让人过目不忘,也算是把区分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再看表义功能,哪怕是再简单的名字,命名者都寄予它都表达一定的含义。名字常常反映着心理上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追求,隐寓理想抱负或寓意聪慧福寿,这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上的,一是心理上的。有人迷信星宿命运,为了追求五行的盈虚调和,就常常取五行金、木、水、火、土加于名字,借以此来补救‚生辰八字‛的欠缺。诸如名淼的必其八字缺水,名鑫的必缺金,名森的必缺木……。《倚天屠龙记》里有个叫‚万寿无疆‛的寿南山,一看就知道命名的涵义,自是‚寿比南山‛的省称了,希望能长命的意思。再如《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的名字叫‚东方不败‛,意思自然是他的武功是何等的了得,放眼天下,居然没人可以让他败! 金庸是我国小说人物命名史上少数几个命名大家之一。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命名广博繁杂而又各具特色,归纳、总结和提炼他对小说中人物命名的方式方法,可以后来小说家提供更多的借鉴参考依据。另外,小说人物姓名的创作是小说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作者在创造这些人物命名时往往与小说的整体构思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好的小说名字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对于小说主题的揭示都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研究这些众多精彩纷呈的人物命名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金庸小说的内涵乃至金庸本人,这也使得研究金庸小说人物命名艺术更具价值性。
一、金庸小说人物命名来源的广阔性 在当代小说作家中,金庸可谓大师级人物,其作品的影响力覆盖整个华人世界。金庸是我国小说人物命名史上命名大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一部《越女剑》,在金庸的的15部武侠小说中,出场的人物之多可谓是浩若星海。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有名有姓的人物共计1421人,其中主要人物的姓名共约250人左右。① 除掉一些历史人物,大部分人物都是金庸命名的,其人物姓名体系的宏大和严整,在我国小说史上除了《红楼梦》之外罕有匹敌者。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命名的来源十分广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典故入名 中华民族有着5000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金庸先生作为一个博学的历史学者,身上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①参考《金庸人名大全》
http://leekai.blog.163.com/blog/static/42048146200872104113330/ 3
能够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小说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功不可没,这点仅从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名号就可窥一斑。[2]金庸小说中有很多人物的名号都是直接取材于古代的诗词歌赋或文化典籍。这些命名在极具诗意美感的同时,又契合小说中人物身份形象,能够与小说浑然一体,精妙绝伦,有的堪称神来之笔,极可玩味。 任盈盈——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句;之十《迢迢牵牛星》中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句;盈盈,有容貌端丽之意,其名字十分符合小说中那个重情貌美的女子形象。 谢烟客——出自全唐诗《游仙二十四首》:‚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句。烟客一词,潇洒飘渺,以此来为《侠客行》中那个隐居在摩天崖的世外高人命名十分贴切。 木婉清——出自‚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水木清华出自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意为园林的花木池水十分幽美。《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描述了一个男子对山涧溪水旁的女子的吟咏:‚有美一人,婉兮清扬‛。小说《天龙八部》中,木姑娘冰清玉洁,柔情似水的确配的上这个好名字。 曲非烟——《笑傲江湖曲》的创造者曲洋的孙女儿,小名非非。‚非烟‛二字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唐权德舆《杂诗》之一:‚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纳兰容若《江城子•咏史》有‚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句。 余沧海——《法言•吾子》:‚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也,况枯泽乎!‛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宋苏轼《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赤壁赋》中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句,意为天地之大,沧海不过一粟,作者用大海里的一颗粟米自比,说明人是何其的渺小。青城派掌门人心胸狭窄,却自命为‚沧海‛,金庸显然是用此名进行反讽了。 钟灵——出自成语‚钟灵毓秀‛,聚集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清陆以湉 《冷庐杂识•神缸》:‚天台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甲於他邑。‛小说《天龙八部》中钟灵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少女,灵气十足。 康广陵——取自‚嵇康‛和《广陵散》。嵇康是竹林七贤,广陵散更是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小说《天龙八部》中,康广陵是‚函谷八友‛之首,人称‚琴颠‛,倒也配的上这个气场十足的名字。 逍遥子——‚逍遥‛取自《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逍遥游》流传于世后,很多人都把庄子成为‚逍遥子‛;屈原《楚辞•离骚》中有:‚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句;刘淇铭也写有《逍遥叹》一词。在《天龙八部》中逍遥子虽出场不多,但那种悠然那种洒脱也深得道家真味。 柯镇恶——《世说新语》:‚桓石虔,小字镇恶‛。《晋书•桓石虔传》:‚石虔小字镇恶。有才干,趫捷絶伦……三军叹息,威震敌人。时有患疟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后遂以‚桓石虔‛来谓镇恶去疾的典故。《射雕英雄传》中‚飞天蝙蝠‛柯镇恶身为‚江南七侠‛之首,一生嫉恶如仇,正应了其名号。 向问天——日月神教光明左使,江湖外号‚天王老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屈原放逐于江南时作《天问》;李白《把酒问月》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词之间流露出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