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现状分析
- 格式:wp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引言如今,日益多元化与碎片化的利益表现,使得各种媒体争夺媒介资源十分激烈。
话语的权威性和传播的效率,在传统媒体中,不断下降。
而新兴媒介则越来越兴盛。
自2006年,微博诞生以来,外界对微博发布内容的关注逐渐增加,追随者也逐渐增加。
作为传播领域的后起之秀的微博强势兴起,是由当前社会的大环境所决定的。
但微博自身的传播特点也是原因之一。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特点和微博的传播特点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微博具有互动性强的传授双方、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草根化的传播主体、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即时化的传播速度。
新闻业对微博的发展已经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本文基于这样的大环境,对微博的传播特征和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微博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怎样应对微博新闻传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怎样利用微博的传播优势,对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传播分析,这些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微博 ,新闻传播,传统媒体 ,碎片化第一章微博的中外发展史微博的概念微博(Micro-blogging} Microblog),2006年,在美国诞生。
由于日新月异的科技,改变了原有的传播规则和媒体生态的互联网,成为新兴的传播形态。
普通民众不但可以近距离接触大众媒介,还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介自由地表达自我。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在英文中用Micro-blogging或Microblog。
Twitter,一个著名的微博网站,也可表示这一意思。
有国内的学者认为,微博是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最近兴起,以Web3. 0平台为基础。
当下, 在海内外新闻传播界,微博这一新兴社会化媒介的探索和研究成为了最热门的议题之一。
但是关于微博的定义,至今学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仍是众说纷纭,。
微博的国外发展史微博2006年从美国起源,Twitter是第一个微博网站,多尔西和斯通、威廉姆斯共同创建了它。
Twitter的主要操作方式是:注册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或彩信)、软件和AP工应用向Twitter发布消息(140个字符以内),该用户的关注者不仅可以即时对一些消息发表评论,还可以及时接收其更新的消息。
用户属性:新浪网与腾讯网虽然都创办于1998年下半年,但是新浪的早期发展实力、人气积聚度均高于腾讯,积累了早期一批中青年忠实用户,如今都已经向中老年转化。
加之,新浪的服务除了新闻以外,以邮箱、论坛、博客为主,犀利的评论也曾经是新浪的风格,这些服务功能也为新浪微博积累下了一批中老年特色的用户。
而腾讯的服务则以即时通讯QQ、腾讯空间、游戏、同学录等为特色,风格上较新浪更为时尚、更“炫”、更符合青少年心理,这些服务和风格为腾讯微博积累了一批远比新浪微博更年轻的用户。
并且,新浪网作为媒体起家,较之腾讯的即时通讯起家,思想上更为深度,人群更为成熟化。
因此:新浪微博:人群偏中青年,职业多为,办公室一族。
思想更为深度,活跃。
以军事、财经、旅游、国内新闻、社会动向等主要关注点。
腾讯微博:人群偏学生化,青年化。
职位多为,学生一族、以15-25为多。
活跃人群为:15-20左右。
以游戏、生活、娱乐为主要关注点。
网站属性新浪微博:媒体属性,以思维深度、报道前沿见长。
且借助新浪网,新浪博客开发一批多行业的知名人士入驻。
腾讯微博:生活属性,为何用生活这个词呢?因为通讯算是生活的一部分,且腾讯的用户从通讯的角度模糊,用社交、生活的属性更为准确的反映腾讯用户的娱乐化,年轻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再分析一下新浪、腾讯微博刚上线主要的用户群体就可以更为清晰的得出区别。
新浪微博刚上线之初,以在新浪开博客的知名人士邀请为主,当时的主要群体是财经、商界、媒体为主。
以意见领袖带活新浪微博的发展。
这一举措也从后来的结果中得到正反馈。
新浪的发展、活跃度、意见领袖人数都大于腾讯。
而腾讯一直作为看到利好项目就跟风进入的性格,在比新浪微博晚一年的状态下腾讯微博上线,当时主要发展的对象是站长、互联网从业者。
我记得当时腾讯微博认证,可直接将个人信息通过某互联网人士认证。
对于互联网、站长从业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宅、吐槽、生活化、自由化。
而正好也是这一批人促成了,腾讯微博后来的基本定位,社交属性腾讯微博,利用腾讯所有的产品打通与微博的连接,例如,微信有微博的快讯。
关于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营销0801 鲍方宇2010年可以算是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当中微博的概念得到了空前的传播,各大门户网站也在这一年纷纷开通微博频道,以新浪、腾讯为代表的微博之争愈演愈烈,相关广告已经铺天盖地甚至走上春晚舞台。
腾讯微博虽然首先宣布用户过亿,但是新浪微博在知名度上却有明显的优势。
在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来自新浪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作为中国的“twitter”,微博在大学生这个主力群体当中的使用现状也就决定了微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由此出发做了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以下内容就是对调查整理结果进行的分析。
一、到底谁才是微博市场的老大?通过谷歌趋势的关注度比较显示:1)新浪微博的百度指数数据远远高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在所有门户微博中呈现“一枝独秀”的状态。
2)腾讯微博的数据和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相比,也处于绝对优势。
3)网易微博相对开通较早,数据却非常“平稳”。
4)搜狐微博在2010年后半年发力超越网易微博。
5)谷歌趋势里显示的图表和百度指数大体一致,只是搜狐微博与网易微博的差距没有百度大。
6)2010年7月份的“测试版事件”导致各个微博的搜索量都出现不小变化,可见政策因素对于微博运营所产生的风险,这也算是一次机遇,挺过去的就成功了,没挺过去的就失败了。
第四题您较常使用的是哪个微博呢?同样,从问卷结果的饼状图来看,和谷歌趋势的结果基本吻合。
所以不管从拿个市场范围内看都是新浪微博占据绝对的优势。
在规模效应的做一下,不出意外,其他的微博很快就会被挤出这块市场。
二、微博——超越媒体的大众交流平台?第七题您在使用微博时多关注哪一方面?新浪微博如同新浪博客一样靠名人路线起家,至今名人们仍然是Timeline上的绝对主旋律。
很多人为了关注明星的动态和名人互动交流而注册使用微博。
微博时代的企业微营销摘要随着微博的持续升温,各种“微形式”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微小说、微讨论、微群、微民充斥着网络,并且其影响力也日渐强大。
相较于国外微博成熟的运营机制和成功的社会化互动营销,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成熟。
但是随着微博的发展和国外微博成功经验的借鉴,相信微博时代企业的微营销即将到来。
关键词新浪微博;微营销;品牌社区;3g;微公益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243-02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micro blog),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发布和分享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而同微民共享的即时通信网络。
1 新浪微博的现状1.1 发展状况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截至2010年10月底,微博用户数已达5 000万,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 500万条微博。
目前是中国用户数最多的微博,公众名人用户众多是新浪微博的一大特色,目前基本已经覆盖大部分知名文体明星、企业高管、媒体人士①。
1.2 优势1.2.1 140个字符的内容比英文所能传达更多的内容新浪微博和twitter虽然都是140个字符,但是140个中文字符要比140个英文字符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所以twitter更倾向于传递简短的信息,而新浪微博用户则可以发布更有深度的内容,比如评论、新闻、,从而囊括了更多的信息量。
1.2.2 现有微民以及庞大的潜在微民仅仅1年,新浪微博的用户就达到了5 000万,随着微博温持续上升,这个数据也会不断更新。
在12月30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发布了“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33.9%,超过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的消息。
1.3 问题1)微博娱乐化新浪微博把自己定位在一款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名人明星微博提供大量娱乐资讯,吸引大量草根微民,从而壮大新浪微博的队伍。
微博搜索排名分析及优化解决方案(排名规律及优化解决方案)一、综述:在传统搜索引擎比较热门的关键字在微博一样的热门,好的关键字你搜索之后,大多数用户的粉丝已经非常的高。
新浪微博用户名是不能重复的。
很多人都会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微博关注,而第一第二页最容易获得关注。
所以很多好的关键字只要你抢注了,关注度和排名自然会提高。
也可以好好利用排名技巧,获得好的排名。
二、微博搜索排名分析:1、微博用户名称相关度用户名和搜索关键字相关度越高排名越靠前。
如果您搜索的关键字就是某微博的用户名,排名会加分,但是不是完全排在第一,还要根据其他数据综合排名。
比如搜关键字“钢琴”,排名第一的是@Edwin埃德文。
而@钢琴这个微博首页无法查询。
2,在设置微博名称时应该考虑目标用户群可能搜索的关键字,找准市场和目标客户群的定位。
3、已关注用户排名最靠前对于您已经关注的用户,会排在最前面,而在已关注用户中的再次排名,规则和总的排名是一样的。
(近期搜索相关)4、微博粉丝、关注数和微博数粉丝越多关注度越靠前,这个指标对于排名影响比较大。
关注数越少,排名越靠前,影响较小。
微博越多,说明微博用户比较活跃,排名就会靠前。
在相同粉丝数量的情况下,就会通过关注数和微博数排名。
所以为了提高排名。
要增加粉丝数量,减少一些关注,多活跃发微博。
正因为如此,购买僵尸粉丝后对排名也是有利的。
5、微博简介以及标签如果微博简介和标签中也有关键字的话,排名会加分。
如果微博质量高的话,即使名称中没有关键字,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排名。
同时也方便别人通过标签搜索。
所以标签和简介的设置也是很重要。
6、认证微博认证后的微博在同等情况下会排名靠前。
7、微博内容质量、转发评论数等内容质量越高排名越靠前,转发评论数越高排名越靠前。
三、微博搜索排名优化方案1、微博定位对微博有个明确定位——品牌有定位,可以迅速吸引和稳定目标群体,而一个微博有自己清晰定位,可以约束微博内容,使其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微博的功能与应用前景——以新浪微博为例摘要:从直播日本大地震、“我爸是李刚”等标志性社会事件,到关注上海11·15火灾,再到微博打拐解救乞讨儿童等活动,微博正将全民“围观”升华成一种社会普遍姿态的力量,提供关注社会公共事件、讨论社会问题的全新民意传达渠道。
但同时,微博容易散播谣言。
例如金庸“被传去世”。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传媒新事物,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功能与机制。
因此,本文将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博;信息分享;新传媒;信息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33-01——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分享、传播信息以及获取平台,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了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新浪最近公布显示,截至2010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一亿。
在过去的一年,以便捷、实时、高效传播、个性化等特点为招牌的微博风靡中国,从求婚到寻亲,发布新闻到辟谣,影响和改变着国人的生活。
短短140字的微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信息的实时传播微博只有短短的140个字,可以加上一张图或一个视频,信息集中,发布和共享都非常方便。
它使每个人都成为了业余的记者,只要手边有一台电脑或手机,就可以把身边的新闻信息迅速共享。
因此,它既是社交平台又是新的传播媒体。
微博的流行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一些特点,它让信息更实时,信息的传播过程更不容易被修改,它的传播速度更快、规模更大。
但同时,信息的海量传播也带来了虚假信息泛滥。
如作家金庸“被传去世”,苹果的乔布斯寿命只剩6个星期等,还有虚假的“寻亲”、“求助”消息。
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甚至谣言会通过微博快速传播,这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之前由于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转发了“金庸去世”的消息,让很多网友信以为真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发。
新浪微博的现状和未来运营模式探析付昊苏;黄艺【摘要】中国从最早的饭否、叽歪到今天的新浪、腾讯、搜孤,微博网站也有了3年多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有些运行很早却已经黯然关闭,实力强大的新浪微博却异军突起.新浪微博为什么能在中国这个市场独占鳌头?展望明天,新浪微博的前景又是如何?困扰众人的盈利问题又该如何解决?都是这篇文章将要探讨并试图解答的问题.【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1页(P51)【关键词】新浪微博;营销;受众;广告【作者】付昊苏;黄艺【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国内微博发展回顾2007年5月饭否正式上线,是中国第一家引入美国微博概念的网站。
嘀咕网、叽歪网、做啥、忙否等专业微博网站纷纷出现。
2009年,中国的微博客网站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010年,各门户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
与此同时,媒体网站也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客产品,人民网微博2月1日起开始公测,凤凰网微博4月6日开始内测。
新浪微博自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8月28日开始对外公测,11月2日,用户达100万;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
2010年9月9日,《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约为4400万。
新浪微博每天产生的微博数超过300万,平均每秒有近40条微博产生。
新浪微博的优势在制度和技术方面,新兴的微博较之其他媒介,拥有先天的优势。
而新浪微博又为什么能够从他们当中脱颖而出呢?随意和严肃相结合的表达与互动1.个人表达的随意性微博的内容不超过140个字,相当于两条短信的长度,照片只能附加一张。
相比博客的用户通的思考与积淀之后的表达,微博用户往往不需要过多的深思熟虑,可以仅仅表达心情,或者是即时的记录现场。
新浪微博粉丝分析都包含哪些内容?篇一:新浪微博分析报告新浪微博分析报告新浪微博加粉丝,完善个人资料。
最好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或有趣的匿名)、真实的头像(美女、帅锅或有趣的头像)、个人介绍(可以是搞笑的吸引人的)。
真实的信息让人觉得更可信,会大大提高被收听的几率。
通过微博第三方应用(狠狠转、互粉大厅、粉丝大师、互粉加加、互粉小助手、推兔、爱互粉、推兔互粉等。
)来添加粉丝数量。
最好不要用软件,软件刷的粉丝大多是死粉,且用软件刷还很容易被封号。
我发现想让一个人转发或评论你的微博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微博必须有看点(让别人有耐心看下去)、笑点(让别人对你产生兴趣)、创意(让别人新鲜有趣),或者有活动优惠(大部分网民是爱贪便宜的)。
且不要刷屏,网民是很反感刷屏的,所以一天发3~5条微博就差不多了。
多参加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尽量把自己的曝光度提升。
如:我申请了#第三代搜索技术#这个话题的主持人,那么怎么推广呢?我们可以点击微博下面的推广,也可以通过狠狠转的“我要转发”,其他第三方应用也有这项功能,也可以借助热门话题的力量进行宣传借助话题,如:#第三代搜索技术#话题镶入#360#、#360好搜#、#奇虎360#等这些热门话题中,从而有了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借助引流方式。
添加相应的标签,有助于网民的搜索还有就是借助其他渠道宣传,qq、微信、论坛、软文等。
推广方式很多,我也不多说了。
针对一个兴趣(或一个产品)来发布微博,如果每天都发不同的兴趣(或产品)那样会损失一批粉丝。
明星就可以不在乎这些,但我们不是,所以要多多与网民互动,培养信任度,这样也有助于提高网民的转帖效率。
微博营销,也就是社会化媒体营销,同微信、论坛、博客、sns社区是一样的,他们不同于其他传统营销,它们的内容都是由用户自愿提供的,而不是直接的雇佣关系,这个就需要社交思维。
这种营销方式广泛,易于流行。
我们可以从微博、1论坛寻找潜在用户,让其进入微信进行一对一交谈,从而成为精确用户进行维护。
·160·经营者浅议社交网络的分析工具——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例艾 婧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明确这个框架很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社交网络关系与信息的布局,其中,关系是根本,它对信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只有通过系统的视角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社交网络的整体脉络,了解在不同的关系框架下,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传播与反馈的,并且通过关系与信息工具来分析社交网络的整体布局构造。
其次,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关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建立和维护这两个方面,通过划分关系强度来了解不同网站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关系框架的建立而确定,在某些方面,关系框架不仅决定信息的流向,还在某些方面决定信息的开放度以及内容分类等。
一、三个关系分析工具“三个关系分析工具”指的是社交网络“关系强度”“关系需求”“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工具。
(一)“关系强度”分析工具关系强度,简单来说被划分为强、中、弱,强度是不断变化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作为社交网站的基础,关系强度往往影响各大社交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一般来说,关系强度较弱指偏虚拟化,关系强度较强指偏现实化。
以信息流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关系强度较弱。
第一,以新浪微博为例,在使用期间,用户可以彼此互相关注,因此这种关系是偏弱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强关系存在,在发展初期,关系强度较强的关系不会超过较弱的关系。
第二,以Facebook 为例,Facebook 使用期间,以同学、朋友等现实关系为主,因此是强关系为主的关系强度。
第三,以微信、腾讯QQ 为例,主要是以“朋友圈”来区分关系,譬如腾讯QQ 系统会向客户推荐适合客户圈子的群或公众号,由此可见这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用户把不同类别的关系放在不同的朋友圈中去管理。
第四,不同的社交网络,其内部的关系强度,是有所差别且具有自己的偏重摘 要 社交网络源自英文SNS 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
新浪微波海外用户调查
一、海外用户数量
2011.6新浪发言人表示,10%的新浪微博用户来自海外。
2011年Q2新浪财报,用户数突破2亿
由此可以推算,去年6月份时,新浪微博海外用户数将近2000万。
2012.5 新浪微博声称用户数量为3.24 亿。
)
2012.3 微博注册企业130,565家,其中有1060家注册企业微博来自海外,包括208家美国公司和178家日本公司。
PS: 2011.10 腾讯发布国内第一个英文版微博,而QQ的英文用户已经有百万以上的基数。
二、英文版微博目标用户
2.1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共102万人,其中,居住时间5年以上的有25万多人。
2.2
“发布英文版本并不是为了扩展海外市场,而是为了让国外的公司了解中国的用户。
”海外的服务提供商非常希望通过新浪微博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
作为首批海外合作者,FlipBoard和Instagram就将直接集成在英文版的微博里。
三、微博使用现状
邮箱注册需提供passport,也可直接使用手机注册。
因需实名注册,对海外用户造成极大不便。
现用户多以海外留学生、华裔华侨、中国文化爱好者为主。
汤姆•克鲁斯,比尔•盖茨,艾玛•沃特森等海外名人也都有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