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5
花生的种植方法花生,又名土豆、花子、地瓜子等,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丰富的作物,其种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广大农民朋友进行种植。
下面将介绍花生的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是种植花生的关键。
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这样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在选择土壤时,可以进行土壤检测,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进行良好的田间管理是保证花生生长的重要条件。
在进行种植前,可以进行耕地、施肥等工作,确保土壤肥沃。
在播种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一般在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
播种时,可以采用直播或者穴播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
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再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花生的健康生长。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采取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可以选择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保证花生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整洁,防止杂草对花生的生长造成影响。
最后,合理的收获方法是保证花生产量的关键。
一般来说,花生的生长周期为120-150天左右,当花生果荚变黄后,即可进行收获。
在收获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果荚,可以选择人工收获或者机械收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方式。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果荚的晾晒,保证果荚内的花生籽干燥,有利于储存和加工。
总之,花生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进行适宜的土壤选择、田间管理、防治措施和收获方法,就能够获得丰收的成果。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花生种植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小麦套种花生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
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实现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的基础。
目前适合我省小麦套种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的种植方式主要有:大垄宽幅麦套种、小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和小麦30厘米等行距套种。
1、大垄宽幅麦套种
小麦畦宽90厘米,畦内起宽50厘米、高8~10厘米的垄,垄沟内播一条20厘米的小麦宽幅带。
麦收前40~60天,在垄上覆膜套种2行花生,垄上行距30厘米左右,穴距15~18厘米,每667米2播8230~9880穴。
此方式适合年积温较低、无霜期较长的鲁东地区。
2、小垄宽幅麦套种
秋种时,用不带犁铧的犁扶一小垄,垄距40厘米。
垄沟内,用一宽幅耧播一条5~6厘米的小麦宽幅带,小麦行距34~35厘米。
于麦收前20天左右,在垄上用花生套种耧套种1行花生,穴距16~18厘米,每667米2播9300~10500穴。
该方式适合于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短的鲁中、西部地区。
3、小麦30厘米等行距套种
小麦30厘米等行距播种。
于麦收前15~20天,在麦行间平地(不起垄)套种1行花生。
穴距19~22厘米,每667米2播1000~11500穴。
该方式适合于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短的鲁中、鲁西部机械化较为发达的地区。
- 1 -。
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农业篇花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它的营养价值高且口感鲜美,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制作中。
而在农业方面,我们也可以用科技手段来改善花生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就是其中一项有效的技术。
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是将花生种子种植在由两条小垄组成的双行沟中,行距通常为40厘米,花生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
相比传统种植方法,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下,使用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可以增加10%的产量。
这是因为通过种植在小垄上,花生的根系能够更加深入地生长,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浇水和施肥。
此外,由于花生之间的距离更加合理,可以更加快速地采摘花生,节约了采摘时间和劳动力。
但是,在实践中,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为了取得最佳的种植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小垄的制作。
小垄应该高约10厘米,宽约20厘米,有利于花生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其次是科学施肥。
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需要有很好的肥料配合,增强作物的生长活力。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能够保护环境。
最后是灌溉管理。
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坚持少量多次地及时浇水,避免长时间的积水和缺水。
总之,花生小垄双行种植技术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现代化花生种植技术。
通过科学的施肥管理、精细的灌溉方案以及制作良好的小垄,能够取得更加丰富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我们期待这一技术在未来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为花生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花生主产区主要种植模式简介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4期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花生亦是我国第六大优势作物。
200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37.8万公顷,居世界第2位,产量达1470.8万吨,居世界第1位。
我国花生种植区域广,东起黑龙江省密山市,西至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市,最南端到海南省三亚市,最北端到黑龙江黑河市,分布的南北跨度超过34个纬度,东西跨越58个经度。
种植花生的海拔高度从低于海平面以下154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云南玉溪地区。
由于受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我国花生种植模式的多样化。
我国花生主产省份包括豫、鲁、冀、辽、苏、皖、粤、闽、川等省,其中2009年豫、鲁、冀、辽四省花生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已占我国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以上。
本文重点介绍了豫、鲁、冀、辽四省份的花生种植模式。
一、国内花生种植方式分类花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种植方式、植株配置方式和栽培方式等。
花生适宜的种植模式应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田间管理。
(一)种植方式1.平作即地面开穴或开沟播种,行距大小可调整,便于安排,不受起垄限制。
平作的优点是利于抗旱保墒,减少了起垄工序,省时省工,宜于密植,但排灌不方便,昼夜温差小。
平作是旱薄地花生产区的一种种植方式。
在无灌溉条件、干燥、土壤肥力低的旱地或山坡地,排水良好的沙地、土壤保水性差、水分容易流失的条件下,适宜采用平作并密植。
2.垄作是将花生播种在垄上。
起垄播种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提高地温和昼夜温差有利,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同时排灌亦较方便,能防止积水烂果;在丘陵地上起垄还可相应加厚土层,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有利于荚果发育。
垄作可分为单行垄作和双行垄作两种。
3.畦作亦称高畦种植。
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降雨量较多,易受涝害,尤其是水稻、花生轮作田,更容易积水,多采取开沟作畦,作成抗旱防涝、能排能灌的高畦;北方的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土层浅,易涝的丘陵旱地,也有高畦种植的习惯。
地膜花生的种植技术
地膜花生是一种在播种前在田间铺设塑料薄膜的种植方式。
它的主要优势是减少了杂草的生长,提高了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地膜花生的种植技术步骤:
1. 地块准备:选择适合种植花生的土地,耕地并平整表面。
2. 薄膜选择:选择透明、抗老化、透气性好的塑料薄膜。
薄膜宽度一般选择1.2-1.5米,长度根据地块大小而定。
3. 铺设薄膜:将薄膜铺设在准备好的土地上,边缘用土埋入固定。
确保膜面平整,没有褶皱。
4. 埋管灌溉:在薄膜下面铺设喷灌管或滴灌管,与稻草绳或镀锌铁丝固定在薄膜上方。
5. 播种:沿薄膜两侧开一条小沟,将花生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
6. 管理和培育: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并定期追肥。
可以利用薄膜下的喷灌系统进行灌溉和施肥。
7. 除膜收获:花生成熟后,可以直接在薄膜上收获,不需要除膜。
将花生根部和薄膜分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地膜花生种植技术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质等条件进行调整。
同时,需要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并在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花生能用大棚种植吗吗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可以在大棚里种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在大棚中种植花生的好处、种植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1. 大棚种植花生的好处大棚种植花生相比于露地种植有以下几个好处:(1) 控制生长环境:大棚中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发展,缩短生长周期。
(2) 防御虫害病害:大棚可以有效地防止花生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害,保证花生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3) 延长种植季节:大棚中种植的花生可以延长种植季节,提前收获并提供新鲜的花生,以满足市场需求。
(4) 提高产量: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管理,大棚中种植的花生产量相较于露地种植有所提高。
2. 大棚种植花生的要点(1) 选址:大棚应选择平整、光照充足的地块,避免草木遮挡阳光。
(2) 大棚搭建:搭建透明度高、保温效果好的大棚,确保花生能获得足够的阳光和热量。
(3) 控制温湿度:大棚中要控制温湿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热害和湿害对花生的影响。
(4) 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控制适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的肥料留下和环境污染。
(5) 病虫防治:定期巡视大棚,及时发现和防治花生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6) 浇水管理:控制适量的浇水,避免花生根系受潮,导致根部病害。
(7) 形成气流:大棚中设置通风设备,形成适宜的气流循环,有利于花生的呼吸和蒸发。
3. 大棚种植花生的注意事项(1) 防止花生秧苗过密:大棚中要适当调整花生秧苗的密度,避免过密种植,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
(2) 预防花生蚜虫:大棚中要注意防治花生蚜虫的侵害,定期喷洒有关的农药。
(3) 避免贪大求全:大棚中种植花生要避免贪大求全,掌握适宜的种植面积,合理安排管理和收获。
(4)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花生的病虫害防治要保持谨慎态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在大棚中种植花生可以优化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延长种植季节等,但也要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合理规划施肥和管理计划。
种植花生的方法与步骤一、前期准备1.1 选择适宜的土壤花生生长需要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深厚的壤土或者黄褐色土。
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
1.2 选购优质种子选购优质种子是种植花生的关键。
优质种子应该是无病虫害、无污染、发芽率高、产量高等特点。
1.3 土地准备在开始栽培之前,需要对耕地进行处理,包括清除杂草和其他植物残留物,并将土地平整化。
二、种植方法2.1 播种时间花生的播种时间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在春季播种比较适宜,最好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播种。
2.2 播种方式常见的花生播种方式有两种:直接播种和移栽法。
直接播种是将花生籽粒直接撒在耕地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移栽法则是先在育苗盘中育苗,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田地中。
2.3 播种密度花生的播种密度应该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亩播种量在3-4公斤之间比较合适。
2.4 施肥在花生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应先施入基础肥料,如有机肥、磷酸二铵等。
随后,在花生萌发之后每隔10-15天左右再进行追肥。
2.5 灌溉花生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开花和结荚期间。
因此,在干旱的季节中需要定时进行灌溉。
三、管理方法3.1 杂草处理杂草会竞争花生的养分和水分,因此需要及时清除。
可以手工除草或者使用除草剂进行处理。
3.2 病虫害防治常见的花生病虫害有白粉病、霜霉病、蚜虫等。
可以采用农药喷洒或者物理防治方法进行处理。
3.3 支架搭建花生在生长期间需要支撑,否则容易倒伏。
可以使用竹杆或者铁丝网等材料搭建支架。
四、收获与储存4.1 收获时间花生的收获时间一般在8-10月份,当花生荚变黄时即可进行收获。
4.2 收获方式常见的花生收获方式有两种:整株拔起和摘荚法。
整株拔起是将整株花生拔起,然后将荚取下;摘荚法则是直接将荚摘下来。
4.3 储存方法花生应该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花生覆膜栽培技术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采用覆膜的方法来种植花生的栽培技术。
通过覆盖薄膜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等作用,有助于提高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1. 土壤准备: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栽培前,进行耕作和杂草清除,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气性。
2. 覆膜选择:选择透光性好、耐腐蚀、耐磨损的覆膜材料,如黑色聚乙烯薄膜。
3. 覆膜操作:在栽培前2周左右,将覆膜铺在土壤表面。
可以使用特制的覆膜机或者人工进行操作,确保薄膜平整且与土壤紧密贴合。
4. 播种:在覆膜上开孔,将花生种子均匀撒播在孔洞中。
每个孔洞约2-3颗种子,间距宜保持20-30厘米。
撒播后,再次覆盖薄膜,确保种子和土壤的接触。
5. 管护:在生长期间,及时给予花生适量的水分和营养,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可以通过覆膜上的孔洞给予水分和施肥,同时要定期检查薄膜的状态,及时修复破损或松动的地方。
6. 生长管理:在花生开始萌芽后,及时进行除草,可以使用人工除草或草药剂进行控制。
如果发现有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 采收:花生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进行采收。
先将薄膜移开,然后挖掘花生根部,将地上部分晒干后剥壳即可。
1. 提高产量:覆膜可以保持土壤温度稳定,并且提供良好的湿润环境,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2. 提高品质:通过覆膜可以减少花生与土壤接触,防止泥土的沾染,有利于提高花生的品质。
3. 抑制杂草:覆膜可以阻断杂草的生长,减少了杂草的竞争,有助于花生的生长。
4. 节约水分:覆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
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花生栽培方式,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杂草的发生,并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这种技术在花生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花生的早熟种植方法引言花生是一种既可以当作主食又可以作为零食的植物。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被公认为一种非常营养的食物。
为了提早收获丰收,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花生的早熟种植方法。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1. 花生适合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上种植。
土壤的pH值应在6.0-7.5之间,不宜太碱性或太酸性。
2. 花生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摄氏度。
种植花生的时候,最好选择春季和夏季这样的季节。
选用适合早熟的品种1. 选择早熟品种是提早收获花生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早熟品种有“复兴”、“早巴三号”等。
2. 在选用花生种子时,要选用健壮、无病虫害、质量良好的种子,并且要注意种子的保存期限,保证种子的活力。
植株的培育和管理1. 植株的培育可以选择直播或育苗的方式。
选择适当的种植距离,一般为40-5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
可以选择开沟或穴播的方法进行种植。
2. 每天保持一定的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湿润。
同时,要注意排水,避免水分积渍导致根部腐烂。
3. 定期除草,保持花生地的干净整洁。
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病虫害防治1. 花生主要的病害有晚疫病、茎腐病、霜霉病等。
及时发现病害的症状,采取相应的药物或生物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
2. 主要的害虫有蚜虫、蚜虫、蝗虫等。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收获和保存1. 一般情况下,花生生长90-140天可收获。
可以适时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当花生的叶子变黄、地上部分枯萎时,说明花生已经成熟。
2. 收获时要小心轻拔,避免损坏花生果实。
将收获的花生晒干,晾干后储存起来,以备日后食用。
结论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用早熟品种、植株的培育和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正确的收获和保存方法,可以实现花生的早熟种植。
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在花生种植上取得丰收。
花生种植方法及种植时间花生种植方法及种植时间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来源之一。
那么,如何种植花生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花生的种植步骤和种植时间。
一、种植前的准备在种植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块。
花生需要丰富的养分和良好的排水条件,而且最好选择土层深厚、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其次,需要进行土壤翻耕、松土等施肥前的基础工作,最好在播种前2-3周进行。
二、花生的播种与修剪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为年底至来年3月,也就是一年中的冬季至春季。
花生的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粒播种,另一种是切花生仁后进行播种。
整粒播种要求种子饱满、无损害、无病害,并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切花生仁后进行播种,一般会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病虫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整粒播种约需要5公斤/亩,而切花生仁后播种约为3公斤/亩。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修剪,以控制花生的株高和总生育力的均衡发展。
在花生从地面发出4-5片叶子后,应摘去顶端的嫩枝,以达到控制株高的目的。
三、管理与施肥在花生生长期间,管理和适时施肥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花生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同时避免长时间浸泡和积水。
施肥方面,花生的施肥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
苗期应适当施用氮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开花期需要加强钾肥的施用,以促进花生的正常开花结果。
同时,在花生的生长期内,还可以进行罕施有机肥。
四、病虫害的防治花生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病虫害,如蚜虫、瓢虫、红蜘蛛等。
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最好选择无公害的方式。
其中,机械方式可通过对花生田进行清除草杂、除虫害等操作来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化学方式可通过使用杀虫剂、杀草剂等来进行防治。
总之,花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较高得经济价值,要想获得好的收成,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把握好花生的种植时间和步骤,加强管理和施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才能收获更加丰收的花生。
早春大棚花生种植效益早春大棚花生种植是指在春季早期利用大棚的优势种植花生的一种农业种植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露天种植方式,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益。
以下是我对早春大棚花生种植效益的详细回答:首先,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
在大棚中种植花生可以有效地保护花生幼苗免受严寒天气的影响,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提高了幼苗的生长速度和种植成功率。
此外,大棚中的温度和湿度可以较好地适应花生的生长需求,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其次,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可以延长花生的生长周期。
利用大棚的保温功能,可以提前开始种植花生,使其生长周期延长。
传统的花生种植季节通常在夏季或秋季,而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可以在寒冷季节提前进行,既能够避免寒冷季节的霜冻和低温对花生的不利影响,也可以使花生的生长周期得以延长,增加了利润空间。
第三,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可以提高花生的质量。
大棚中的环境条件可以更好地控制土壤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为花生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
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使花生的生长均匀,营养充足,从而提高花生的品质。
在大棚中还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和管理,减少病害对花生的影响,保证花生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早春大棚花生种植还有一些其他的效益。
首先,大棚中的种植空间有限,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其次,由于大棚中的生长环境可以更好地控制,可以实现精确的施肥和浇水管理,减少无效用水和施肥的浪费。
此外,早春大棚花生种植还能够使园地土壤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土壤质量和利用率。
总的来说,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延长生长周期、改善花生的品质,同时还可以控制病虫害、节约用水和施肥,并保护土壤环境。
因此,早春大棚花生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种植模式。
花生的地膜种植方法
花生的地膜种植方法如下:
1. 地面准备:先清理土地,去除杂草、石块和其他障碍物。
然后耕翻土壤,深度约为20-30厘米。
2. 施肥:根据土壤的需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 铺设地膜:在准备好的土地上铺设黑色或透明的地膜,地膜宽度通常为1米。
将地膜紧紧压实在土壤上,确保地膜牢固地贴合在地面上。
4. 开孔种植:在地膜上选定适当的位置,在地膜上开孔,一般每个孔的间距为30-40厘米,孔的大小适当以适应花生的生长。
然后将花生种子放入每个孔中,注意不要堆积太多。
5. 灌溉和管理:根据花生生长需要,适时对种植区域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除草,以确保花生的健康生长。
6. 收获:根据花生的生长周期,一般在栽培后100-120天左右,花生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可以通过轻轻挖起花生根部判断是否已经成熟。
以上是花生的地膜种植方法的基本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_如何种植花生花生在种植的时候有各种管理,在种植的时候有什么管理技术要主要的,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花生的种植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花生种植管理技术<一> 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要获得优质、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
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全土层至少需50厘米以上,耕作层30厘米左右,10厘米左右的结果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
2、播种整地整地是花生丰产的基础,也是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的前提。
花生种子较大,脂肪含量高,发芽出苗需要较多的水分和氧气。
因此,播种前整地的总体要求是土壤疏松、细碎、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使花生的生长发育一直处于适宜的土壤环境中。
花生整地的另一方面是结合耕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地用一袋复合肥(80斤)、1—2袋益生源中微量元素生物菌肥(160斤)。
3、种子准备做好播种的种子准备工作,对于保证一播全苗和提高花生产量、品质至关重要。
(1)选种剥壳前对留种的荚果进行再次选种,选种饱满的双仁果作种。
剥壳后对种子进行粒选分级,首先将秕粒、小粒、破碎粒、感染病虫害和霉变的种子拣出,然后按种子籽粒的大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级播种,但三级种子一般不做种用。
(2)播前晒果晒果能增加种子的后熟,打破种子的休眠性,促进酶的活动,有利于种子内养分的转化,提高种子的生活力;晒果可使种子干燥,增强种皮透性,提高种子的浸透压,增强吸水能力,促进种子的萌动发芽,特别是对成熟度差和贮藏期间受过潮的种子效果尤为明显;晒果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3)剥壳花生剥壳不宜太早。
因剥壳后的种子容易吸收水分,增强呼吸作用,加快酶的活动,促进物质转化,消耗大量的养分,降低发芽能力。
因此,花生的剥壳时间离播种期越近越好。
(4)发芽试验发芽试验是各种作物播种前必须进行的程序之一。
通过发芽试验,一可减少浪费、二可及早采取必要补救措施,经过发芽试验,就可以预先知道花生的种用价值。
种植花生时间和方法
种植花生的最佳时间是在气温稳定在每天15-20之间的春季或夏季。
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一般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或7月初到8月中旬之间种植。
种植花生的方法:
1. 土壤准备: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土层深度足够的土地,进行深翻和耕作,将土壤松散。
2. 种子处理:将花生籽用盐水浸泡8-10小时,以去除种子壳内的雄性不育花朵,再用温水浸泡5-6小时。
3. 播种:将花生籽隔行直排或三角形排列,间距约25-30厘米,每株花生籽之间20-25厘米左右,将花生籽埋在土壤里1-2厘米深度。
4. 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量施肥,除草。
5. 收获:花生一般在8-10月份成熟,收获后晾晒或干燥,储存起来。
花生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坚果类作物,被广泛栽培和消费。
而对于种植者来说,传统的土壤栽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易发等问题。
因此,无土栽培技术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种植方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花生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环境要求在进行花生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种植环境。
无土栽培需要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日照充足、空气流通良好的场地,以保证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长。
此外,还要配备遮阳网、加湿器等设备,以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培养基选择无土栽培不使用传统的泥土作为培养基,而是采用更轻、更透气、更易于管理的培养基。
常见的培养基包括珍珠岩、腐植土、蛭石等,其中珍珠岩是一种理想的无土栽培介质,可提供良好的排水性和通气性,有利于花生植株的生长。
三、营养液供给在无土栽培中,植株无法通过土壤吸收养分,因此需要通过营养液来供给植株所需的养分。
营养液中应包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
合理的营养液供给可以促进花生植株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无土栽培的优势之一是减少土壤传播的病虫害,但因为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霉菌、蚜虫等害虫。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可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手段控制病虫害,避免对花生植株造成损害。
五、生长管理在花生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中,生长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及时修剪、除草、排水等工作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测PH值、光照强度等参数,及时调整生长环境,以保证花生植株的健康生长。
六、收获及后续处理在花生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中,收获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果实,以免影响质量。
收获后,可以对花生果进行初步加工,如晒干、脱壳等,以便更好地保存和销售。
此外,还要进行农田的清理、消毒等工作,为下一季的种植做好准备。
总之,花生地种植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种植者的青睐。
夏播花生种植技术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夏播花生是指在夏季进行花生种植的一种种植技术。
夏播花生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夏播花生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二、品种选择夏播花生适合选择中早熟、抗旱、耐热的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夏播花生品种有姬杂4号、姬隆6号、夏川307等。
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三、种子处理在进行花生种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不完整、有病害的种子。
然后可以将种子浸泡在0.2%的硫酸铜溶液中,消毒处理30分钟。
然后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四、坐床种植夏播花生一般采用坐床种植的方式。
首先在田地里进行翻耕,然后平整土壤,将土壤整理成高约15厘米的床面。
然后在床面上开沟,将种好的花生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然后用土壤覆盖。
五、管理措施夏播花生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花生苗长到10厘米时,要进行中耕松土,去除杂草。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六、采收夏播花生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播种后大约100天至110天。
花生的采收要在天气晴朗的早上进行。
采收之前要先将花生植株拔起,将地面上的土壤清理干净。
然后将花生带壳晾晒2天,再将花生剥壳晾晒7天,使花生充分干燥。
夏播花生种植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对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正确的土壤选择和改良、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坐床种植、管理措施以及采收等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可以获得丰收的夏播花生。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1 建议投北京农业 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肖成海1* 王忠义2 (1北京市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101500 2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 100029)
摘要:花生是密云县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本研究通过分析三种不同花生种植方式(两年三种三收,即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两年二种二收花生)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现,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模式虽然经济效益不及两年二种二收花生的种植模式,但其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显著,建议在密云县库南地区进行推广。 关键词:花生;种植模式;产量; 经济效益
花生是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蛋白来源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作物。目前国内的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值分别名列第七位和第五位,花生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种植面积约500万公顷,总产量在1400万t左右,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粮田套种花生是我国北方冬麦一花生主产区麦油两熟高产栽培主要种植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三个种植模式:1、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种植模式;2、春播花生—秋播小麦—夏播花生种植模式;3、两年二种二收花生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试图找到适合北京密云县库南地区的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又好的一种种植模式,以便引导农民进行种植和推广,使之既能保护环境,又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而增收致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概况 试验于2004—2005在北京市密云县河南寨镇平头村进行,试验地地处潮白河东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雨量不均。年平均气温12℃,≥10℃积温4000℃,无霜期180天,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试验的土壤为潮褐土,土层1米左右,土壤有机质9.32 g/㎏,全氮0.71 g/㎏,碱解氮60 mg/㎏,速效磷35.7 mg/㎏,速效钾67 mg/㎏,表层土壤质地为沙壤,水源条件相对较好。 1.2试验设计 春播和夏播花生品种均为鲁花11,冬小麦为 9428优系,夏播玉米品种为唐玉10号。种植方式共设3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肖成海 通讯作者:王忠义(1965-),男,汉族,北京密云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与了10余个重大推广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部、农业部等的“丰收计划”、“科技进步”和“推广”一、二等奖项5项。2007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现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饲料作物室主任,北京谷物协会监事长。E-mail: wzhy113@sohu.com 2
个处理,即两年三种三收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两年三种三收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两年二种二收制: 春播花生——春播花生。2004年4月下旬种春播花生0.4公顷,9月下旬花生收获后在原地种小麦0.2公顷,2005年春播花生0.2公顷。2005年麦收后,种植夏玉米0.133公顷,种植夏花生0.07公顷(此部分需要明确实验地的大小,是否有重复)。对作物各生育期主要生物性状观察记载,花生成熟后,收获前分别取样、测产、考种,分析结果。 1.3田间管理 基本按当地大田种植习惯,春播花生亩施有机肥3立方米,磷酸二铵10 kg。4月20日覆膜,23日播种,9月5日收获,期间除草1次,喷施多菌灵防病1次。冬小麦亩施有机肥2方,二铵15 kg,9月22日播种,2.5m畦内机播14行,灌水5次,春季施氮肥硫铵50 kg,6月18日收获。夏播玉米6月21日播种,机平播,随播种施种化肥(尿素)5 kg,生长期内间苗、除草1次,追肥1次50 kg(硫铵),10月15日收获。夏播花生6月21扣膜播种,随施磷酸二铵10 kg,尿素10 kg,生长期内防病1次,10月10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花生种植模式中作物产量分析 2.1.1 两年二种二收模式作物产量分析 表1 春播花生观察记载与考种表
年度 亩 穴 数 亩 株 数 株 高 cm 侧 枝 长 cm 分 枝 长 cm 结 果 枝 数 单 株 结 果 百 仁 重 (g) 出 米 率 (%) 果 亩 产 (㎏) 草 亩 产 (㎏)
2004 14075 22964 35.2 37.1 8 6 10 62.4 72.4 279.3 223.4
2005 13334 23335 39.2 39.5 6.4 4.3 12 70.4 77 312.68 250.1 2.1.2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模式作物产量分析 缺春播花生的数据 表2 小麦观察与考种表
基本苗 (万/亩) 冬前茎数 (万/亩) 返青茎数 (万/亩) 株高 (㎝) 亩穗数 (个) 穗粒数 ( 个) 千粒重 (g) 亩产 (㎏) 22.1 66.3 72.5 99 28.09 24.95 44.8 313.99 表3 夏播玉米观察与考种表 亩 株 数 (个) 亩 穗 数 (个) 穗 粒数 ( 个) 千粒 重 ( g) 单 穗 重 (g) 亩 产 (㎏) 5334 4667 484.2 303.6 117.6 548.8 3
表4 夏播花生考种表 (2005年度) 亩穴数 亩株数 株高(㎝) 侧枝长(㎝) 分枝 数 结果 株数 单株结果 百仁重(g) 出米率( %) 果亩产(㎏) 草亩产(㎏)
13114 24101 32.7 34.6 6 5 9.1 62 53 218.74 207.8
2.1.3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模式作物产量分析 缺这种模式的数据
2.2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2.2.1不同作物的效益分析 表5 春播花生效益分析表 (㎏.元/667平方米)
年度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膜 肥料 水电 机械 人工 农药 小计 果实 草 小计
2004 172 100 20 20 200 5 517 1117.2 134.04 1251.24 734.24 2005 172 100 20 20 200 5 517 1250.7 150.1 1400.80 883.80 注:花生果2元/㎏ 花生秧0.6元/㎏ 表6 小麦效益分析表 (㎏.元/667平方米)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子 化肥 农药 水电 机耕 人工 小计 产量 单价 小计
50 100 5 100 100 80 435 313.99 1.4 439.5 4.55 表7 夏播玉米效益分析表 (㎏/.元/667平方米)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子 化肥 水电 机械 用电 小计 产量 单价 小计
14 60 0 25 100 199 548.8 1.00 548.8 349.8 表8 夏播花生效益分析表 (2005年度) 成 本 收 入 效益 种膜 肥料 水电 机械 人工 农药 小计 花 生 草 小计
172 100 20 40 250 5 587 831.21 124.68 955.8 368.89 注:花生按3.80元/㎏ 花生秧0.6元/㎏ ,(单位:㎏.元/667平方米) 4
2.2.2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表9 2004—2005年三种种植模式效益比较表 单位:元/667平方米 模式 春播花生 小麦 夏播玉米 夏播花生 春播花生 合计 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 734.24 4.55 349.80 — — 1088.56
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 734.24 4.55 — 368.89 — 1107.68 春播花生——春播花生 734.24 — — — 883.78 1618.02 (存在问题:不同处理的春播花生效益不可能一样) 从以上结果看到在两年一核算的周期内,第3种模式即两年二种二收制收入最高,第2种植模式即两年三收花生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纯收入居第二,第1种模式即两年三种三收制“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纯收入居尾。 2.2.3不同花生种植模式的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指防风固沙、覆盖农田土壤,防止扬尘,环境保护方面的效益,狭义的讲是指对农田覆盖的天数。在本研究周期中春播花生—小麦—夏播玉米种植模式的整个生育期总计为511天(春播花生以扣膜第2日算起至收获日为138天;冬小麦以播种后第7日算起至收获日为263天;夏播玉米以播种后第7日起至收获日为110天)。而春播花生—小麦—夏播花生种植模式中春播花生覆盖日为138天,冬小麦覆盖日为263天,夏播花生以扣膜日起为111天,整个生长季总计512天。春播花生—春播花生种植模式中整个生长季仅为266天,其中2004年覆盖日为138天,2005年为128天(见表10)。 表10 两年三种种植模式覆盖日期比较 模式 二年日数 覆盖日数 占百分率 裸露日数 占百分率
1 731 511 69.90 220 30.10 2 731 512 70.04 219 29.96 3 731 266 36.39 465 63.61 从以上结果看在两年的时日内,以1和2种模式覆盖时间为长,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功效为高,以第3种模式覆盖时间为短,裸露日占了63.61%,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功效当然为小。
3.结论 3.1两年二种二收花生模式收益好、但生态效益较低 如果单纯的从某局部地区农户经济利益方面考虑分析,两年二种二收花生模式应是首选。以后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