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63
一、公差与配合二、看图纸“五看”:一看视图,二看尺寸,三看尺寸公差,四看形位公差及基准,五看技术要求。
1)一看视图。
看主视图、左视图及相关剖面图,了解加工工件的形状、加工部位、加工工序;再看图框,知道工件的名称、材质(退火、正火、调质状态的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等)、胶木、尼龙、木材等)、重量,了解该零部件的使用功能及工件的上下道工序;根据图纸检查毛坯是否与图纸相符,和标识是否一致,核对图纸版本及更改信息。
2)二看尺寸。
看图纸的主要尺寸:长度、外圆、内径,并根据尺寸核对毛坯的余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反映问题;看本道工序的加工部分,特别注意一些特殊要求如:螺纹(内外螺纹、左右旋向、螺距、粗细牙、管螺纹、T型螺纹等信息要求)、R角、成形面(锥面、球面)、切槽、滚花。
3)三看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包括内径、外圆尺寸公差,长度尺寸公差,成形面粗糙度公差,螺纹等级公差等。
公差可反映出该部位的重要性、加工方式、工艺方法等信息。
4)四看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主要指加工面(部位)自身的形状误差范围,形状公差主要指加工部位相对于其他加工面的相对误差允许范围,它多以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做为基准面。
5)五看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对加工工艺、加工精度、装配、焊接要求、涂覆、包装、防护、标准等方面做的具体要求。
2、加工前准备。
根据图纸信息刀具、量具、工艺文件、更改信息单。
3、加工工艺。
根据五看所获取的信息确定基本的加工工艺,工艺包括工序和工步。
4、岗位基本要求。
1)工件加工后要进行自检。
2)清理毛刺。
3)做好标识(工件标识、检验标识)。
4)做好防护。
5、形位公差与基准。
1)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形状公差是指被测要素自身的形状公差要求,标注方法一般由公差符号和公差带组成。
位置公差又分定向、定位和位置度三类,是指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相对位置公差要求。
基准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装配基准,往往三者是一致的。
公差配合知识大全,看完记得收藏哦1.什么称为公差?答: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就称为公差。
2.什么称为尺寸?答: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3.什么称为基本尺寸?答:使设计给定的尺寸。
4.什么称为实际尺寸?答:是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5.什么称为极限尺寸?答: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6.什么称为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和最大实体尺寸?答:最大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7.什么称为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和最小实体尺寸?答:最小实体状态系指孔或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最少时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8.什么称为作用尺寸?答: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
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9.什么称为尺寸偏差?答:是指某一个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0.什么称为尺寸公差?答: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11.什么称为零线?答:在公差与配合图解(简称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12.什么称为公差带?答: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见图1图 1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公差与配合1. 引言公差是指零件或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尺寸偏差,配合则是描述零件之间或零件与装配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公差与配合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公差的概念和分类、公差的计算方法以及配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公差的概念和分类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尺寸可能会与设计尺寸存在偏差。
这种尺寸偏差称为公差。
公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几何公差几何公差是描述形状、位置和方向关系的公差。
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等。
2.2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描述零件尺寸大小的公差。
它包括上下公差、半径公差、直径公差、角度公差等。
2.3 表面质量公差表面质量公差是描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公差。
它用于描述表面的平滑程度和质量要求。
3. 公差的计算方法公差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3.1 数值法数值法是根据公差的上下限和设计尺寸来确定公差范围的方法。
例如,如果设计尺寸为10mm,上公差为0.1mm,下公差为-0.1mm,则公差范围为9.9mm到10.1mm。
3.2 统计法统计法是根据大量零件尺寸的统计数据来确定公差范围的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尺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公差范围,使得零件的尺寸分布在设计要求的合理范围内。
3.3 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来确定公差范围的方法。
经验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场合,例如对于复杂零件的公差计算,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难以通过数值法或统计法来得到准确的公差范围,因此需要依靠经验进行判断。
4. 配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配合是指零件之间或零件与装配件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
配合可以根据零件之间的间隙和相对位置关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1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是指零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以使零件相对运动,如套装配合、轴配合等。
4.2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零件之间没有间隙,需要施加力或加热等方式使零件相互嵌合,如轴套配合、轴销配合等。
一、引言尺寸公差配合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零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尺寸公差配合是指在设计和制造零部件时,为了使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有所容限而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正确的尺寸公差配合可以保证零件的装配精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二、尺寸公差的分类1.基本尺寸:在设计零件时,通过计算、测量和实验而确定的尺寸,是设计图纸上的标准尺寸。
2.基本偏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尺寸在其标准尺寸上的偏差限差,基本偏差分为零件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3.公差:是零件的实际尺寸在其标准尺寸上的最大和最小限差之间的差值。
4.配合:在装配和使用中,两个零件的实际尺寸之间所容许的偏差差值。
三、尺寸公差的确定尺寸公差的确定需要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装配要求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因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要求: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确定其尺寸公差,例如要求零件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
2.装配要求:根据零件的装配要求确定其尺寸公差,例如要求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紧密或松动等。
3.生产工艺:根据零件的生产工艺确定其尺寸公差,例如要求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
四、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基本知识1.过盈配合:在装配时,零件的实际尺寸总是大于其标准尺寸,导致零件之间产生了松动的配合。
2.间隙配合:在装配时,零件的实际尺寸总是小于其标准尺寸,导致零件之间产生了松动的配合。
3.过渡配合:在装配时,零件的实际尺寸与其标准尺寸之间具有特定的公差范围,可以选择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4.压力配合:在装配时,零件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使零件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紧密配合。
1.配合的可行性: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零件的精度和公差范围,以确保零件可以正确装配并满足使用要求。
2.配合的经济性:尺寸公差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生产工艺、装配难易度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3.配合的可靠性:尺寸公差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零件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确保零件的长期稳定运行。
公差与配合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螺纹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连接螺纹、紧固螺纹、管螺纹。
2.国标对内螺纹推荐了 13 个选用公差带、对外螺纹推荐了 18 个选用公差带。
3.国标对内螺纹的中径和小径规定采用G、H两种公差置。
以 EI 为基本偏差。
4.评定长度是指评定轮廓表面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一般情况等于 5 取样长度。
5.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有两种,分别是轮廓的最小工程中线中线和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6.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的符号是 Ra ;轮廓的最大高度的符号是 Rz 。
7.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在于限制和减弱其它的截面轮廓形状误差。
8.轮廓中线是评定表面粗糙度数值的参考线。
9.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参数值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
10.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为极限尺寸。
11.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和差称为偏差。
12.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标准公差值逐渐增大。
13.基本偏差a~h(A~H)当与 K--Zc 相配时构成间隙配合。
14.尺寸公差带由大小和位置两个要素确定。
15.Φ45+0.025的基本偏差数值为Φ45—45.025 mm。
16.孔和轴具有允许材料最多时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17.标准公差等级IT01与IT10相比, IT10 的精度较低。
18.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为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19、公差等级代号数字越小,尺寸的精确程度越高。
20、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表明加工越精确。
二、选择题1、加工零件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原因主要是 B 。
A进给不均匀 B刀痕和振动 C 机床的几何精度 D 切削深度2.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 B 。
A 耐磨性好B 配合精度高C 抗疲劳强度差D 加工容易3.表面粗糙度是 B 误差。
A 宏观几何形状B 微观几何形状C 宏观相互位置D 微观相互位置4.选择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