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高二) 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8.62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高二) 教案教学设计文昌中学闵祥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

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

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语:

一段春江,一处风月,就那么静静的躺在唐诗之中,一

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感知。如果你的微笑里有春江月夜的光华,有悠悠的白云,有游子

思妇的幽怨缠绵……那么,面对变幻无序的人生,面对起伏

不定的命运,你会有更多更好的理解,懂得从容,懂得感激。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

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

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

古绝唱《春江花月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

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目标展示:播放课件

1、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4、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进一步提高审美和鉴

赏水平。

三、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学生眼中的作者:

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张若虚?

生: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一生补充:曾任兖州兵曹。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

就美名,闻一多评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师: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

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成就千古美名。他是

成功的,也是幸运的!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幸运诗人的成

功之作,被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称为“孤篇压倒全唐”的唐

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四、整体感知:播放配乐配画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师:大家初读这首诗就意境和情感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

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生: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生:感觉意境幽美而邈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师结:概括准确,文辞精美。

五、分节朗读并赏析。

现在我们分节朗读体会本诗融景理情于一体,优美深邃、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1、齐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师导:我们知道意象是融合了人类情感的物象,而这首

诗又是怎样整合这些意象

来展现怎样的诗的优美意境的呢?

生:在诗人的眼里,初月是明媚的,高月是皎洁的。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构成一副美妙

的花月图。

师:准确!

生:诗人以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

沙等为意象,构成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彩图:江面广阔无垠,春潮涨起,似与大海连在一起。夜幕慢慢地把整个大地笼罩,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月光的映照下,江面上腾起的

水气似雾似烟,如蝉翼轻纱,久聚不散。月光随波流动,轻

洒银辉,将春江景物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色。江流弯弯曲曲绕

过开满花草的春之原野,月色洒泻在花树上,就像撒上了一

层洁白晶莹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将流霜,不见飞动,洲上

的白沙和月色融和成白茫茫的一片,使人无从分辨。此时此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陶醉。

师: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而是通过诗句的

理解,加之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意境,或复原画面,或再现

场景,再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同学们的理解非常透彻,

文辞描述也很优美!

生:我想说,第一句中的‘连’字不仅仅写出了江水和

海水是水平地连接在一起的,更写出了它们是在同一起点上,就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一样,当哨声一响,“海潮”和“江月”就同时起跑,既第二句中的“共生”。这个字为

静态向动态的过渡埋下了伏笔,第二句诗中的“共”字写出

海潮与江月的出现与苏轼笔下的“水落石出”截然不同,他

们不是附属关系,海潮遮不住江月的光芒,江月也挡不住海

潮的雄伟。

师:好!理解非常到位,而且表述生动、形象。(掌声

鼓励)

师结: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选取春江、潮水、

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构成

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

美恬静而又不乏流光溢彩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我们能

否用两个短语简单概述这幅画面?

生讨论作答。

短语选择概括意境:(真是)空明澄澈,美妙绝伦。

2、师读,生思考: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人不仅是感情动物,还有思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此时此景必

然引发诗人思考。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师:人不仅是感情动物,复杂就复杂在还有思想,此时

此景必然引发诗人思考。谁来分析这诗节的意境?

生:诗人眺望空中孤月,思想飞跃,飞跃出前人思想的

束缚,去感悟人生,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奥秘,道出了“江畔

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哲理和咏出“人生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人生观。而我就全诗理解,诗人并不像古人那样,对人生短暂感到感伤、绝望,而

是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