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与教育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_以_新课程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_的编制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13.24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3期

调查问卷是心理与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但不少研究者设计调查问卷仍处于盲目的状态,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也未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有的心理学研究者注重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去设计问卷题目,忽视质的分析法的应用,而有的教育研究者则注重用质的分析法而忽略用统计分析法。本文试图用质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去探索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方法,供读者参考。

设计调查问卷最重要的考虑是如何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遵循问卷编制过程的基本程序,将质性分析与量化统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以作者曾经编制完成的《新课程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简称“自编问卷”)为例加以阐明。

一、问卷特征的分析

调查问卷特征的理论分析是确保问卷结构效度的基础和关键。例如,在编制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时,首先对“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理论研究,以探索这种问卷的特征。据有关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Teachers'Teaching Efficacy)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由Armor等人在1976年最早提出,其理论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1]P72-79因此,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与一般的调查问卷有不同的特点,其特征主要是两维性、测量性、社会性和时效性。

1.两维性。国外研究者根据自我效能概念包含的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份引申出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2]P88-90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1]P74已有研究多次证明了这种界定的合理性,因此现有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基本上是根据这种界定进行编制的。[3]P569~582[4]P356~372[5]P159~166[6]P115~118

2.测量性。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编制属于心理测量学范畴而不是社会调查学范畴,无论是精确性、量化水平,还是信度、效度水平,要求都较高,应注重采用较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去设计问卷题目。

3.社会性。教师教学效能感属于心理学的情感态度领域,它受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个体素质、教学因素、教师职业因素等诸

论心理与教育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

——

—以《新课程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编制为例

李夏妍

[摘要]以《新课程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编制为例,阐明心理与教育调查问卷编制的科学程序:(1)问卷特征的分析;(2)问卷目标体系的建构;(3)问卷题目的编写;(4)问卷的初试测与项目分析;(5)问卷的再试测与质量检验。这一过程体现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目标体系建构与统计分析相结合。

[关键词]教师教学效能感构建目标体系验证性因素分析

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此外,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测量指标与一般的智力测验指标有较大区别。因此,不能照搬外国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应自编量表,要有中国特色。又由于受社会影响,人的情感态度的复杂性和易变性,其测量指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完全采用心理学量表(如智力量表)的编制方法,要将心理学量表编制方法与教育调查问卷编制方法融合起来,用量化统计分析与质化研究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来编制问卷。

4.时效性。教师教学效能感是与时俱进的。已有研究表明,面临新的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效能感会发生改变。[2]P90由于我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人们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认识相应发生变化,部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之改变。因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应根据人们对教师教学效能评价的改变进行相应修订。

上述第一、第二个特征决定了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结构的国际共通性,第三、第四个特征规定了我国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结构的独特性。问卷设计者应以问卷特征的理论分析为依据,进而建构问卷的目标体系。

二、问卷目标体系的建构

可用目标分解法去建构问卷的目标体系。目标分解法是一种质的分析方法,做法大致是:(1)确定问卷调查的目标(或目的);(2)根据调查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分解出一级指标;(3)根据一级指标的内涵和要求分解出二级指标;(4)依此方法逐级分解,直至形成调查指标,从而建构“问卷目标体系”。

就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目标体系建构而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目标分解法”分别对一级指标“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进行分解,从而形成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图1的二级指标就是末级指标,即是调查指标。在分解目标的过程中,要抓住目标(指标)内涵的本质特征或重点和关键,进行恰如其分的分解和引出,确保问卷的结构效度。

三、问卷题目的编写

问卷题目编写的依据是问卷目标体系中的末级指标。在设计问卷题目的过程中,要紧扣每一项末级指标的内涵和需要,相对应地编写问卷题目。一项末级指标可导出一个或若干个问卷题目,如图1中,根据第一项末级指标,可编写出三个问卷题目。所有问卷题目原则上应与问卷目标体系的末级指标相对应。

可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已有同类问卷(量表)的题目进行选用和改编。若选用和改编他人同类问卷中的题目仍不满足要求,则须新编题目。

根据这种方法,作者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的题目是这样思考和编写的:作者认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社会环境。因此,在一般教学效能感题目的设计上,作者选用和改编俞国良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5]P159-166及王才康等修订的“TES中文版”量表[6]P115-118中有关一般教学效能感的部分题目,并新编部分题目,组合成10个关于学生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社会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的问卷题目,并力图使这10个问卷题目能表达教师对学生主体因素与社会环境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的一般判断,即能反映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例如,选用“TES中文版”量表的题目:“学生能学多少东西主要取决于他的家庭背景”;又如,新编题目:“一个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主要与他的自身努力有关,教师起的作用很小”。

在个人教学效能感问卷题目的设计上,考虑到新课程对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选用和改编俞国良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5]P159-166和王才康等修订的“TES中文版”量表[6]P115-118中有关个人教学效能感的部分题目,组合成14题,并力图使这14个题目能反映新课程对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影响。例如,将俞国良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中关于备课的题目:“我能根据大纲吃透教材”,改为“我能准确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

将上述已编制的10个一般教学效能感问卷题目和14个个人教学效能感问卷题目综合成《新课程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其中,正向题目10题,反向

注:*导出问卷题目有:第1、3、5题图1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目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