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肠梗阻
- 格式:pptx
- 大小:18.22 MB
- 文档页数:31
外科急腹症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症状是:A. 持续性腹痛B. 间歇性腹痛C. 转移性右下腹痛D. 持续性右下腹痛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A. 右上腹疼痛B. 恶心呕吐C. 腹泻D. 右肩部放射痛答案:C3.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A. 胆石症B. 酒精中毒C. 病毒感染D. 药物过敏答案:A二、多选题4. 下列哪些是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A. 腹痛B. 腹胀C. 恶心呕吐D. 腹泻答案:ABC5. 急性腹膜炎的常见体征包括:A. 腹部压痛B. 腹部反跳痛C. 腹部肌紧张D. 腹部叩诊鼓音答案:ABC三、判断题6. 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黄疸。
答案:错误7.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体征是麦氏点压痛。
答案:正确8. 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不会出现腹部肌紧张。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9. 描述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并发症。
答案: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胆管炎、胆石性胰腺炎和胆囊结石。
10. 急性肠梗阻的诊断要点是什么?答案:急性肠梗阻的诊断要点包括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以及腹部X线平片显示肠腔内有多个液气平面。
五、案例分析题11. 患者,男性,40岁,因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
疼痛起始于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
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
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答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阑尾炎。
12. 患者,女性,35岁,因上腹部疼痛3小时入院。
疼痛呈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
体格检查发现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
腹部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有多个强回声光点。
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答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胆囊炎。
肠梗阻是什么?有什么症状?随着现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肠梗阻已经退出高发病的舞台。
但一旦患上肠梗阻,其就不会轻易离去,甚至还会引起较多肠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因其消化系统在不断退化,更易被肠梗阻侵害。
为此,我们应对肠梗阻有一个深度的了解,知道什么是肠梗阻?以及肠梗阻会引起哪些症状?基于此,下文将详细给各位讲一讲肠梗阻,具体见下文。
一、什么是肠梗阻?有哪些致病因素?肠梗阻是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让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肠道、无法正常运行等导致的,其疾病不仅会改变肠管功能和肠管解剖结构,还会引起全身性生理失调,严重时还会引起生命危险。
具体致病因如下:(1)机械性肠梗阻:①肠外原因:肠粘连导致扭转、折叠等现象时会引起肠梗阻。
其中先天性粘连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多为小儿,腹内炎症、腹部手术等引起的粘连导致肠梗阻患者多是成年人,但有少部分肠梗阻患者没有炎症史或者腹部手术史。
同时嵌顿性内疝、嵌顿性外疝、肠扭转、腹快压迫、肠外肿瘤等也会诱发肠梗阻。
②肠管本身因素:结肠瘤、炎症性肠病、放射性损伤、肠结核、肠吻合等因素让肠道出现狭窄时会诱发肠梗阻。
除此之外,闭孔畸形、先天性狭窄、肠套叠等现象也会诱发肠梗阻。
③肠腔内原因:例如粪快、成团蛔虫、异物、大的胆石等也会诱发肠梗阻。
(2)动力性肠梗阻:①麻痹性:例如腹膜炎、某些药物、脓胸、腹部手术、肺炎、腹膜炎、脓毒血症、腹部外伤、低钾血症、腹膜后出血等会诱发麻痹性肠梗阻。
②痉挛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肠道炎症等会让肠管暂时出现痉挛,进而会诱发肠梗阻。
(3)血管性肠梗阻:肠系膜静脉血栓、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等会诱发肠梗阻,且肠梗阻发病频率和民族、年代、医疗条件、地区等有关。
二、肠梗阻会引起哪些临床症状?不同的致病因、病变程度、部位、发病缓急等所引起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但存在共同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无法排便、腹胀、呕吐、腹部绞痛、便秘等。
具体症状如下:(1)腹痛:患有机械性肠梗阻疾病时,梗阻上方的肠道会剧烈蠕动,进而引起腹痛。
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2年经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5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0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均显示肠梗阻征象,敏感性为100.0%,ct诊断梗阻部位:大肠各段和十二指肠21例,手术证实21例,准确率为100.0%;小肠29例,手术证实27例,准确率为93.10%;在梗阻病因诊断上,50例患者有6例肠粘连误诊为crohn病,准确提示病因诊断44例,占88.0%。
结论:螺旋ct对明确肠梗阻部位及肠梗阻的原因以及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等有较高的准确性,是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螺旋ct;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图分类号 r81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1-0078-01机械性肠梗阻是急腹症中常见的一组病症,x线平片检查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方法,但难以推断梗阻原因及是否存在绞窄等,螺旋ct能显示x线平片所无法显示的肠腔外、肠壁、肠系膜及腹腔内间隙等情况,较x线平片有巨大优势[1]。
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2年50例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结果,并与手术探查作对比,旨在探讨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均经手术和临床证实。
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85岁,平均53.3岁。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1.2 方法采用philips mx 2000双层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
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00 ma,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1,球管转速1 s/r。
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60%非离子型碘对比剂100 ml,注射速度3.5 ml/s,注射对比剂后行双期增强扫描。
胆石症(胆结石)一、什么叫胆道系统?(一)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胆道就像一棵树,树干状的胆管构成肝外胆道,树枝样分布在肝内的胆管构成肝内胆管,胆囊像个大梨长在树干上。
胆囊是一梨状的肌膜袋,长约4~12厘米,宽约3~5厘米,容积约40~60毫升,内压约为2.94Kpa(30cmH2O)。
医学上将左、右肝管结合部以上称为肝内胆道系统,它是由肝内毛细胆管汇集成区域胆管、肝段、肝叶胆管和左右肝管。
由左右肝管结合部一下组成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肝总管、胆囊、胆囊管以及胆囊管汇入肝总管区形成的胆总管。
胆总管下段通向十二指肠,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处。
十二指肠乳头处也是胆总管和胰腺管的共同开口,进餐后乳头肌处括约肌舒张,胆汁和胰液便可顺利排入肠道。
(二)胆囊和胆汁的功能1、胆囊主要有两大功能:1)储存和浓缩胆汁:储存胆汁是胆囊的主要功能,它就像“水库”一样,空腹时,胆囊舒张,胆汁进入胆囊。
胆囊壁吸收所储存胆汁中的胆汁分泌与排泄水分和氯化物,可使胆汁浓缩6~10倍。
2)排泄胆汁:胆囊中储存这大量的胆汁,在进食3~5分钟后,由于食物刺激小肠产生一种叫做胆囊收缩素的激素,而产生较强的胆囊排空作用,在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相互协调作用下,胆囊便会排泄胆汁。
另外,胆囊每天分泌20毫升的粘液,以起到润滑和保护胆囊粘膜的作用。
2、胆汁在体内的作用:胆道内流动的胆汁主要成分为97%的水,其余3%包括胆盐、胆固醇、少量脂肪、胆红素及卵磷脂的等。
其作用有:1)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胆盐可将我们吃进的大块脂肪分解成较小的、易消化的脂肪球,而且可以和脂肪结合形成可溶于水的微粒,促进脂肪吸收。
此外,胆盐可以激活胰脂肪酶,加速胰脂肪酶的分解。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肠道缺乏胆汁时就会导致体内这一类维生素缺乏)。
3)胆汁可促进铁和钙在肠道的吸收,有助于预防胆汁缺乏性贫血。
4)维持胆汁酸和卵磷脂胆固醇的比例,使胆汁成分处于溶解状态,可防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肠梗阻严重吗【导读】肠梗阻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当患上肠梗阻就会引发多种的并发症出现,例如腹痛腹胀,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严重时还会因为水,电解质或者酸碱失衡,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而导致死亡的可能性,所以对于肠梗阻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一下关于肠梗阻的相关知识吧。
肠梗阻严重吗肠梗阻是常见的急症外科之一,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造成的一种病变,其统称为肠梗阻。
病情危重,复杂多变。
而其临床表现也比较多样,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肠梗阻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了解一下肠梗阻是否是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呢?肠梗阻在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因为其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就容易致患者死亡。
但是肠梗阻是否严重这种情况,就需要看肠梗阻的分类了,因为肠梗阻有分类是为了方便对病情的认识,指导治疗和预后的估计。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大概地了解一下肠梗阻的相关分类:一、肠梗阻常见的类型有机械性,动力性,血运行等等类型,其可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但是在确诊之后及时治疗还是可以避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的,而危及到生命的。
二、而有时单纯的肠梗阻治疗没有那么及时的情况下会恶化成为绞窄性肠梗阻,需要立即进行手术,稍微严重者就会出现肠管坏死,而在手术当中血液难以维持。
肠梗阻是怎么得的肠梗阻是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而统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之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情况下,或者是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而导致死亡等,肠梗阻目前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
所以肠梗阻还是对我们的生命有威胁的,既然肠梗阻难么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得肠梗阻的呢。
由于肠梗阻种类多样,而为了方便认识病情,对后面的知道治疗有帮助,所以进行了分类,下面我们可以简单地介绍以下常见的几种了的病因。
一、机械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在临床方面,就是由于肠内外,肠壁等处通过机械性的运动而出现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的一个表现。
胆石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导读:胆石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气肿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和穿孔等。
慢性结石……胆石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囊炎,包括坏疽性、气肿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和穿孔等。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也是胆囊结石常见的并发症。
除此之外,胆囊结石的并发症还有胰腺炎、肝脓肿、胆管炎、上行性肝炎、门静脉炎、Mirizzi 综合征和胆囊癌等。
除了慢性胆囊炎(几乎每个胆囊结石患者都合并有慢性胆囊炎)之外,大约20的胆囊结石患者会发生并发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Mirizzi综合征和合流结石:Mirizzi综合征是胆石症的一个少见的并发症。
它是胆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压迫肝总管并引起肝总管狭窄的一组症状。
嵌顿于三管合流部的胆石,称之为合流结石(图1)。
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3个要点为: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结石压迫和结石本身刺激引起嵌顿部位的炎症、纤维化导致肝总管的部分机械性梗阻;反复发作胆管炎或因阻塞引起胆管炎性肝硬化。
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右上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炎的表现。
Mirizzi综合征和合流结石在胆囊造影上都不显影(无论口服或静脉),B超和CT诊断胆囊颈结石的阳性率偏低,故常依赖PTC和ERCP等直接胆道造影确诊。
Dietrich等认为只有存在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的解剖异常时才可能发生Mirizzi综合征。
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并非如此。
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往往很困难,术后常留有胆管狭窄和瘘管形成等后遗症。
胆总管结石的常见并发症为不同程度的胆管炎和胆管的细菌感染。
其次,为胆石性胰腺炎、肝脓肿、败血症、胆肠瘘及胆石性肠梗阻等。
因胆石压迫招致胆总管黏膜溃疡,进而引起胆总管狭窄者罕见。
在我国,时而可见因胆石压迫引起胆管黏膜溃疡、坏死及出血,而西方国家,胆总管结石患者罕见胆道出血。
此外,胆总管结石引起长期反复发作胆管炎及黄疸者可进一步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
肠石性肠梗阻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肠石性肠梗阻症状,尤其是肠石性肠梗阻的早期症状,肠石性肠梗阻有什么表现?得了肠石性肠梗阻会怎样?以及肠石性肠梗阻有哪些并发病症,肠石性肠梗阻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肠石性肠梗阻常见症状:
肠壁坏死、粪便中见到褐红色果实皮或毛发、急性肠扭转*一、症状
肠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胆石性肠梗阻相似。
开始常为部分性梗阻,当肠石随着肠蠕动下移至肠腔较小的回肠末端时即可出现完全性肠梗阻。
所以梗阻部位也多见于回肠末端,少数病例可见于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部位。
当肠石擦破或压迫肠黏膜坏死后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亦可引起肠扭转、肠壁坏死、穿孔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有时可在呕吐物或粪便中见到褐红色果实皮或毛发等物。
*二、诊断
根据病史,结合X线、内镜及B超检查,诊断一般不难。
但表现不典型者只能经手术而作出诊断。
*以上是对于肠石性肠梗阻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
面再看下肠石性肠梗阻并发症,肠石性肠梗阻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肠石性肠梗阻常见并发症:
肠扭转
*一、并发病症
肠扭转、肠壁坏死和穿孔是本病常见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肠石性肠梗阻症状,肠石性肠梗阻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肠石性肠梗阻”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37卷2013年第9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9S印.2013813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减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古丽娜阿里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山子医院内一科,新疆克拉玛依833600)摘要: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减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r rP)的疗效。
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组,单纯减低剂量地塞米松组30例,地塞米松20m g x4d静脉滴注,4d后停药;升血小板胶囊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口服升血小板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共观察24周。
结果升血小板胶囊组30例完全有效11例(36.7%),有效13例(43.3%),无效6例(20%),其总有效率80.O%。
单纯减低剂量地塞米松组完全有效10例(33.3%),有效13例(43.3%),无效7例(23.3%),其总有效率76.7%。
两组比较完全有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随访升血小板胶囊组无1例复发,而单纯减低剂量地塞米松组完全有效或有效复发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5.84,P=0.02)。
结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减低剂量地塞米松方案安全有效,升血小板胶囊可以减少复发。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升血小板胶囊;地塞米松;紫癜doi:10.3969/j.i s s n.1004-5775.2013.09.015学科分类代码:320.2410中图分类号:R554.6文献标识码:B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 i m ar y i m m une t hm m b o—cyt openi a,I 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临床出血性疾病的1/3。
由于血小板数极低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症状而危及生命,短程大剂量地塞米松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60岁以上老年人合并疾病较多而往往不能耐受足剂量方案。
胆石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用于胆石性肠梗阻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2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患者的肝胆胰脾肾及肠管,沿胃、小肠、结肠做超声扫查,必要时可让患者变换体位,观察肠管是否有移动或固定;记录图像特征,观察肠蠕动及血运情况,确诊疾病类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可见肠道内出现了不均质的强回声团堵塞了管腔,未见肠蠕动和移动的现象,肠管扩张。
10例患者还可见胆囊缩小,胆囊的轮廓及内腔显示不清楚,胆囊残存有结石,胆囊壁与十二指肠的界限不清。
有5例患者出现了腹腔积液。
经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胆石性肠梗阻。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
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胆石性肠梗阻方法简便、安全无损伤,重复性较强,图像直观、清晰,诊断可靠等优点,诊断的准确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胆石性肠梗阻;超声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28-01胆石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较为复杂,病情比较多变、发展较为迅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造成严重的后果[2]法是采用腹部x线摄片,但往往会导致部分病例漏诊,也无法准确的查明病因和病变的部位[3]临床应用,临床上采用超声诊断肠梗阻,超声诊断肠梗阻的方法简便、安全并且没有损伤,可重复进行操作,图像直观、清晰、可靠,同时可对部分患者作出病因诊断,从而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5]超声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20例,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和诊断,确诊疾病类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