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机关评价参考标准(2016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5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0多年来,妇幼保健机构从“一张嘴,两条腿”的工作方式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防治结合的专业机构;从实践中探索并确立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
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078家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35.1万人,床位数19.5万张,年诊疗2亿多人次,成为维护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力量。
1996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
但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已不符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需求,亟需修订。
2015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明确了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落实功能任务,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对于及时更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二、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有什么特点?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是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评价经验,参考已颁布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特点后组织制定的。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为进一步解读评审标准,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自我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6章68节320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1节277条566款细则,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41条。
第六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条款适用于所有三级妇幼保健院。
(二)核心条款为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正确、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对最基本、最常用、必须做到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妇幼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条款主要是指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须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不是由妇幼保健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见表1。
表1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一)评审结果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附件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为进一步解读评审标准,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自我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供帮助,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围《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6章66节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543款细则,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39条。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条款适用于所有二级妇幼保健院。
(二)核心条款为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正确、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对最基本、最常用、必须做到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妇幼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条款主要是指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须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不是由妇幼保健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见表1。
表1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一)评审结果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附件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6节,设置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版(爱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附件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6节,设置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版(爱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0多年来,妇幼保健机构从“一张嘴,两条腿”的工作方式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防治结合的专业机构;从实践中探索并确立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
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078家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35.1万人,床位数19.5万张,年诊疗2亿多人次,成为维护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力量。
1996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
但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已不符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需求,亟需修订。
2015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明确了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落实功能任务,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对于及时更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二、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有什么特点?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是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评价经验,参考已颁布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特点后组织制定的。
健康促进医院评价参考标准(2017 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评分标准分值成立医院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健康促进医院成立院长或分管院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得1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明确。
1 分。
协调机制每季度召开 2 次工作例会,推进健康促进医院每召开 1 次工作例会得0.5 分,最高 1 分。
1建设。
将建设健康促进医院纳入医院目标责任考核、每纳入一个重点文件得0.5 分,最高 1 分。
1医院发展规划、服务宗旨。
将控烟工作纳入医院目标责任考核和发展规每做到一项得 0.25 分,最高 1 分。
划,有控烟巡查制度、考评奖惩制度、劝阻制1度。
制度建设明确健康促进工作牵头负责部门,明确各个科有文件支持,得 1 分。
1一、组织室职责。
管理( 20将针对患者及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纳有文件支持,得 1 分。
1分)入医护人员绩效考核。
制定全体员工定期接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文件支持,得 1 分。
1继续教育或专题培训制度。
全体员工定期体检,接受健康管理。
有文件支持,得 1 分。
1有固定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全院健康促进与健有健康促进主管科室,得 1 分。
2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
有健康促进专职人员,得 1 分。
每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有人专 / 兼职负责本科室各科室有健康教育人员名单,得 0.5 分。
1组织实施的健康教育工作。
设有控烟监督和巡查员。
有控烟监督和巡查员,得0.5 分。
每年制定健康促进医院工作年度计划。
包括医有年度工作计划,得1 分。
年度计划有重点工院健康促进资源和健康问题评估、工作目标、作领域、内容具体、分工到人、有时间进度表2任务分工、组织实施时间进度等。
符合要求,每项做到得0.5 分,最高1 分。
考核方法查阅档案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健康促进医院评价参考标准( 2017 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 标 解 释评 分 标 准分值定期开展员工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培训, 开展控烟培 每开展一次专题培训得 0.5 分,最高 22 训。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4年版)实施细则为全面推进功能健全、技术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精神,逐步建立我国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妇幼保健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4年版)》。
为进一步解读评审标准,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自我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提供帮助,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4年版)实施细则》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余各级各类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8章78节333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七章共71节290条566款细则,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42条。
第八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条款适用于所有三级妇幼保健院。
(二)核心条款为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正确、医疗保健质量与患者安全,对那些最基本、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妇幼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条款主要是指可能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由国家或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控制,需要审批,不是由妇幼保健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第一章至第七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见表1。
表1 第一章至第七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一)评审结果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公务员体检标准2016细则一、总则(一)《公务员体检标准2016》(以下简称2016标准)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用人机关公务员体检的决定》([2013]2号)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机关用人单位公务员身体健康的决定》([2013]30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 2016年1月1日自此起施行。
(二)2016标准规定用人机关公务员应当接受体检,以保证公务员身体健康,以确保公务员有良好的工作表现。
(三)2016标准由国家健康委及国家公务员局同时管理,国家健康委及国家公务员局应当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地(市)级统筹协调,维护公务员身体健康。
(四)本标准所称用人机关公务员,包括行政机关及其他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体检内容(一)第一次体检公务员聘任时应当接受体检,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心脏、肝脏、肾脏等器质检查和化验检查。
(二)定期体检(三)专业体检当用人单位对用人机关公务员提出特殊情况下体检要求时,应当接受专业体检,体检内容根据情况确定,但必须包括上述第一次体检与定期体检项目。
三、体检结果(一)符合标准用人机关公务员体检结果表明,符合2016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即可认定为省级公务员适任的结论,须由省级公务员招录委员会及其他相关机关出具体检结论证明。
四、其他事项(一)对拒绝体检或弄虚作假体检者,应当扣减相应得分,甚至取消入围资格。
(二)2016标准重视用人机关支出体检费用,每位用人机关公务员不可超过1000元,用人机关体检支出全部费用不可超过6万元,用人单位应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范围内认真审查费用,合理管控体检费用支出。
(三)2016标准规定用人机关公务员体检报告以《用人机关公务员体检表》报告为准,其他体检报告或凭证不受2016标准认可。
健康促进机关评价参考标准(2016版)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评分标准 分值 考核方法
一、组织管理
(20分)
承诺倡导
1.机关/事业单位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机关。
采取签署承诺书或印发文件等形式,承诺建设健康促进机关,得3分。 3
听取汇报
查阅档案
2.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公开倡议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对全体职工发出倡议,得2分。 2
协调机制
1.成立机关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健康促进机关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机关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健康促进机关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得3分。 3
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机关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机关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得2分。 2
规章制度
1.将健康促进机关建设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 将健康促进机关建设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得2分。 2
2.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单位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职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每制定一条得1分,累计不超过3分。 3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 评分标准 分值 考核方法
共卫生事件等。
组织实施
1.专人负责健康促进机关工作,每年接受一次专业
培训。
有专人负责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得1分。 每年接受1次健康促进培训,得2分。 2
2.制定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健康相关档案资料齐全。 有健康促进机关工作方案或计划,工作内容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分工合理,得1分。 健康促进机关建设活动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齐全,
整理规范,得1分。
有健康促进机关工作总结,结构合理,内容详实,得1
分。
3
二、健康环境
(20分)
无烟环境 1.机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机构的办公室、卫生室、所属室外环境没有发现烟头或者吸烟现象,得3分。 3
听取汇报
查阅档案 现场查看 2.机构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 机构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有禁烟标识和健康提示,得3分。 3
3.机构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 机构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得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