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杀虫剂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24.39 MB
- 文档页数:77
果树上常用的活体细菌杀虫剂农药归纳1.1 细菌杀虫剂1.1 bacteria, pesticides细菌杀虫剂是利用某些对昆虫有致病或致死作用的细菌及其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制成。
其作用机制是胃毒作用,昆虫摄人该病原细菌制剂后,通过肠细胞吸收,进人体腔和血液,使之得败血症导致全身中毒死亡。
Pesticide is to take advantage of certain insects have pathogenic bacteria or lethal effect of bacteria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 is made.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stomach poison effect, insect is taken after the original bacteria preparation, the disease through the intestinal cells absorb, into the body cavity and the blood, sepsi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poisoning death.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类,是能够用来杀虫、灭菌、除草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等的微生物的活体或代谢产物,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
活体微生物农药是将能使有害生物致病的病原微生物活体通过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并加工成制剂后作为农药使用。
现对活体微生物肥在果树上的应用作一综述与展望,供大家参考。
Microbial pesticide is the biological pesticide category, is insecticidal, sterilization, weeding, and can be used to regulate plant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iving or metabolite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and living microbial pesticides. Living microbial pesticide is will make harmful biological pathogenic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living by industrial methods multiply, and processed into preparation used as pesticides. Now the living microorganism fertilizer in the review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n fruits, for your reference.目前筛选的杀虫细菌大约有100多种,其中被普遍开发应用的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和缓病芽孢杆菌等。
ECOLOGY区域治理真菌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及产业化现状*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龚银盈,邓百承,杜馨摘要:微生物杀虫剂是农林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真菌杀虫剂具有广谱、安全、可持续等特点,在农林害虫防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防治领域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微生物杀虫剂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昆虫病原真菌;害虫防治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7-0160-0001病虫害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环境也使害虫抗性持续增加,严重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
研制开发绿色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虫剂是害虫防治重要急迫的研究任务。
微生物杀虫剂因其高效、绿色、可持续等特点,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
一、微生物杀虫剂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微生物得到商业化生产。
国内登记在册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类323个, 病毒类74个, 真菌类44个[1]。
其中,苏云金杆菌产品登记有200多个,占到生物杀虫剂的95%以上,防治对象主要包括鳞翅目昆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和鞘翅目昆虫甲虫等。
然而目前已有害虫对Bt产品已产生耐药性的报道,同时,研究发现Bt杀虫谱也越来越宽广,打破了其对鳞翅目昆虫有毒,而对哺乳动物和非靶标生物无毒的认知,安全性受到挑战。
昆虫病毒作用对象大多为鳞翅目类昆虫,包括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昆虫病毒杀虫剂环保无毒,但存在杀虫谱窄,对强紫外光、环境pH值、温度等因素敏感的问题。
二、真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因其感染昆虫谱广、无耐药性、持续效果好等特点,长期以来得到广泛关注。
但对比于其他微生物杀虫剂,由于真菌杀虫剂在菌株选育、工业生产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产业发展缓慢。
目前真菌杀虫剂中完成登记注册的主要有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厚孢轮枝菌(vertillium chlamydosporium)和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拟青霉(Paecilomyces)、汤普森多毛菌(Hirsutella thompasonii Fisher)、蜡蚧轮枝菌(verticillum lecanii )等[2],防治对象为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昆虫。
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及其应用周汝德(大理农业学校,云南大理671003)摘要:在分析微生物杀虫剂在我省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微生物杀虫剂的类型,重点阐述了微生物杀虫剂的杀虫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杀虫剂;原理;使用方法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农业害虫的制剂,属于生物防治范畴。
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不破坏生态平衡,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植保工作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微生物杀虫剂作为商品生产。
我省目前还没有规模化的微生物农药生产厂家,微生物杀虫剂在生产上还很少推广应用,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微生物是一类看不见或看不清的生物,微生物杀虫剂属于微观世界的生物农药,人们对该类农药缺乏感性认识;二是与微生物杀虫剂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普及工作比较薄弱;三是微生物制剂在生产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四是微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有药效慢、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的缺点,人们对微生物杀虫剂的药效怀有疑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微生物农药在植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技术问题也会得到解决,微生物杀虫剂将会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农药在我省农业上推广应用。
要推广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就必须了解微生物杀虫剂的主要类型、杀虫原理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1 微生物杀虫剂的主要类型和防治对象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用来防治农林害虫的微生物主要类群有细菌、真菌和病毒。
因此,相应将微生物杀虫剂分为三类:111 细菌杀虫剂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杀虫细菌主要是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
苏云金杆菌是贝尔林纳收稿日期: 2002- 02- 25氏( Berliner) 1911年在德国苏云金一个面粉厂的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芽孢杆菌。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
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动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己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
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
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多菌灵原药标准及使用注意事项多菌灵原药概述多菌灵原药是一种常见的农药,其主要成分是五氯硝基苯,属于氯代硝基芳烃类杀虫剂。
多菌灵原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如杂草、真菌、细菌等。
本文将介绍多菌灵原药的标准规定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多菌灵原药标准规定多菌灵原药的标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纯度要求:多菌灵原药的纯度要求通常在95%以上,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
此外,多菌灵原药中的杂质限量也有一定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外观要求:多菌灵原药的外观要求主要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
一般要求多菌灵原药为淡黄色结晶体,无明显异味。
3.溶解性要求:多菌灵原药的溶解性是指其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一般要求多菌灵原药在醇类溶剂中能溶解,并形成透明溶液。
4.含水量要求:多菌灵原药的含水量要求通常在1%以下,以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多菌灵原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标注的剂量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会对作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剂量不足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2.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防护手套、呼吸防护器具等,以避免接触多菌灵原药对人体产生危害。
3.使用时应遵循农药使用的时间和方法,严禁在禁草期或青果期使用,以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4.使用前应对多菌灵原药进行混悬液或稀释处理,确保均匀喷洒。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液的均匀性,避免浓度不均匀导致的效果差异。
5.使用后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并妥善保管剩余药液,防止误用或触及儿童。
6.使用过程中如遇到皮肤接触或误吸引起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生咨询。
结语多菌灵原药作为一种常用的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多菌灵原药的标准规定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助于正确、安全地使用该产品,提高防治效果,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种植作物种类多样,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常常受到多种病虫草害的危害。
化学农药因其适用范围广、作用效果迅速、使用方便等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类病虫草害,但使用化学农药也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杀害有益生物等,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部分害虫、致病菌和杂草的抗药性增强,导致防治难度加大。
相比于化学农药,以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对生物和环境更加友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农药迅速发展,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为45172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2159个 (未包括农用抗生素和天敌),占全部农药总数的4.78%,占比非常低。
在生物农药中,微生物农药是研究热点之一。
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规定,微生物农药是指以天然的或经基因修饰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按用途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
该类农药具有有效成分来源广泛、选择性强、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
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已登记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42个,到2022年12月31日,已达56种,可见微生物农药呈逐年增长趋势。
我国的微生物农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阶段,生防微生物不断增多,各种新型微生物农药也不断涌现。
已有研究对微生物农药常见剂型种类及特点、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技术相关标准、助剂研发、管理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尚缺乏典型微生物农药在防治重大病虫害方面应用情况的综述报道。
鉴于此,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几年一些原创的、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生防菌株筛选、产品创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农药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旨在为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
菜地如何生物除虫绿色防控不仅省工、省力、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还可避免或减少化学农药给果品造成的农药残留,确保果品食用安全,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
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目前,研究应用的品种有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其中苏云金杆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苏云金杆菌(Bt)是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毒素,昆虫寄主谱较广的重要昆虫病原菌,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
我国苏云金杆菌制剂研制始于60年代,经过科技人员的多年努力,在菌株选育、发酵生产工艺、产品剂型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均有突破,尤其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方面,噬菌体倒灌率从10%我国现已通过国家农药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Bt生产厂家近70家,年产量超过3万吨,产品剂型以液剂、乳剂为主,还有可湿粉、悬浮剂。
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300万公顷另外,还可用于防治蚊类幼虫和储粮蛾类害虫。
[2-3]2、真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是一类寄生谱较广的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
目前,研究利用的主要种类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座壳孢菌和轮枝菌。
⑴白僵菌白僵菌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内开始研究利用白僵菌防治林业害虫松毛虫和农业害虫玉米螟,至70年代,已开发出固相培养和液固两相生产方法和应用技术,并陆续建厂生产白僵菌粗产品,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
80年代后期,经过中国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多年的攻关研究,研制成功了球孢白僵菌液固两相一体化产孢生产新工艺,实现了白僵菌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突破。
常用杀虫剂简介毒死蜱(乐斯本、氯吡硫磷):有机磷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
对人畜中毒。
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对于鳞翅目幼虫、蚜虫、叶蝉及螨类效果好,也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常见剂型有40.7%、40%乳油。
一般使用浓度为40.7%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液喷雾或浇灌。
丙硫磷:有机磷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
对人畜低毒。
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
常见剂型有50% 乳油、40%可湿性粉剂、2%粉剂。
一般使用浓度为50%乳油或40%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1 500倍液喷雾,2%粉剂每公顷45 kg喷粉。
灭扫利(甲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及一定的忌避作用。
对人畜中毒。
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及多种害螨。
常见剂型为20%乳油。
一般使用浓度为20%乳油稀释2 000~3 000倍液喷雾。
天王星(虫螨灵、联苯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作用。
对人畜中毒。
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蚜虫、叶蝉、粉虱、潜叶蛾、叶螨等。
常见剂型有2.5%、10%乳油。
一般使用浓度为10%乳油稀释3 000~5 000倍液喷雾。
高效氟氯氰菊酯(保得、保富、拜虫杀):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作用。
对人畜低毒。
杀虫谱广,作用迅速,持效期长。
对鳞翅目幼虫及刺吸害虫均有效。
一般使用浓度为2.5%乳油稀释2 000~3 000倍液喷雾。
溴灭菊酯(溴氰戊菊酯、溴敌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作用。
对人畜低毒。
高效、广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螨类亦有效。
一般使用浓度为20%乳油稀释4 000~5 000倍液喷雾。
氟丙菊酯(罗素发):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作用。
对人畜低毒。
杀虫、杀螨效果好。
一般使用浓度为2%乳油稀释1 000~2 000倍液喷雾。
氟胺氰菊酯(马扑立克):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
具触杀、胃毒作用。
对人畜中毒。
阿维螺螨酯功效与作用阿维螺螨酯(Avermectin),又称螺达胂、阿维菌素,是一种天然的广谱杀虫剂和驱螨剂,其功效与作用非常广泛。
阿维螺螨酯是一种强效的杀虫剂,对多种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都具有杀灭作用,同时也能杀灭或阻止螨虫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在农业、畜牧业、兽药、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阿维螺螨酯由微生物产生,目前主要是通过利用放线菌属的高效发酵菌株生产得到。
阿维螺螨酯的主要功效包括杀虫、杀螨和抗菌作用。
具体而言,阿维螺螨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干扰寄生虫和螨虫的神经、肌肉活动,导致其体内的离子不平衡,最终引起虫体的麻痹和死亡。
在农业上,阿维螺螨酯是一种重要的杀虫剂。
它对多种害虫如螟虫、蚜虫、红蜘蛛、叶螨等都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阿维螺螨酯可以通过喷施、灌溉、植株根系处理等方式应用于果树、蔬菜、甘蔗、水稻等农作物上,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畜牧业上,阿维螺螨酯主要用于驱除寄生虫。
寄生虫是动物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引起动物体内寄生虫病,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健康状况恶化。
阿维螺螨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寄生虫病,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
在兽药领域,阿维螺螨酯可用于狗、猫等宠物的外寄生虫驱除和螨虫防治。
宠物常常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洁净和接触其他动物而感染虫螨,症状包括瘙痒、脱毛、皮屑等。
阿维螺螨酯可以通过口服、喷施或外用药剂的形式应用于宠物身上,有效地杀灭体表的寄生虫和螨虫,减轻宠物的瘙痒和不适。
在医药领域,阿维螺螨酯也有一些应用。
研究表明,阿维螺螨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
它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内的染色体结构、DNA复制和表达,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繁殖,从而起到抗肿瘤和抗病毒的作用。
此外,阿维螺螨酯还被用于治疗皮肤病如疥疮、虱病等,以及蛔虫病和肠道线虫病等传染病。
总的来说,阿维螺螨酯作为一种天然的杀虫剂和驱螨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农业中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畜牧业中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风险;在兽药和医药领域中可以用于宠物的螨虫和寄生虫防治,以及一些传染病的治疗。
碘甲脒相对原子质量
碘甲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2H5N2ICl。
它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和杀真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业中。
其中,碘甲脒中含有的原子包括碳、氢、氮、氯和碘。
而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它们在同等条件下与碳-12的质量比。
其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
因此,碘甲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3.49,其中碘甲脒中碘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43.29%。
了解碘甲脒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研究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 1 -。
多菌灵是什么,可以和杀虫剂混合使用吗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菌剂,对于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小麦黑穗病:使用100g有效成分的多菌灵和4kg水混合,均匀喷洒在100kg麦种上,堆闷6小时。
2、小麦赤霉病: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50-80kg稀释喷雾。
一、多菌灵是什么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菌剂,对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如下:1、小麦(1)黑穗病:使用100g有效成分的多菌灵和4kg的水混合,然后均匀喷洒在100kg的麦种上,堆闷6小时左右。
(2)赤霉病:每亩地使用150-200g的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50-80kg稀释喷雾,后续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在5-7天后重复用药。
2、水稻(1)纹枯病:在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之前,每亩地使用37-.5-50g 有效成分的多菌灵兑水稀释喷雾,重点喷洒水稻茎部。
(2)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的时候,每亩地使用37-.5-50g有效成分的多菌灵兑水50-80kg稀释喷雾,每隔5-7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
(3)稻瘟病:如果是叶瘟病,在发现发病中心的时候喷药,如果是防治穗瘟病,在水稻破口期和孕穗前分别喷药一次,每次的用药量为37.5-50g(有效成分)/亩。
3、棉花每100kg的棉花种子使用500g有效成分的多菌灵进行拌种,或者是每100kg的种子使用250g有效成分的多菌灵兑水250kg浸种24小时左右,可以防治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
4、油菜在油菜的花期和终花期的时候,分别喷药一次,每次每亩地使用37.5-62.5g有效成分的多菌灵兑水50-80kg稀释喷雾,可以防治菌核病。
5、花生每100kg的种子使用500-1000g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可以防治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
6、甘薯使用多菌灵20000倍液浸种10分钟左右,或者是使用30mg/kg 的多菌灵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左右,可以防治甘薯黑斑病。
杀虫剂的种类和用途
杀虫剂是一种用于防治害虫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它们可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家庭、工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常见的杀虫剂种类包括:
1. 有机磷杀虫剂:可用于防治病毒、细菌、真菌、节肢动物等多种害虫,但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有一定危害。
2.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多种昆虫有较好的杀效,但也有毒性。
3. 合成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效果持久,但也有一定毒性。
4. 生物性杀虫剂:包括微生物制剂、芸苔素等天然植物制剂,对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而且对环境和人体没有太大的危害。
5. 硫酸盐杀虫剂:对蚜虫、跳蚤等有较好的杀效,但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不同种类的杀虫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害虫和不同的环境,使用时应按照说明书指引使用,并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怎样使用白僵菌怎样使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几种方法:①用菌液在林间喷雾。
菌粉用水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一亿个。
适用于水源方便,林木较低的松林。
②取菌粉与3%的敌百虫粉混合均匀,每克混合粉含孢子一亿个,每亩林木喷混合粉0.6-0.8公斤。
松毛虫死亡较快,而白僵菌又能在死虫体内迅速繁殖,扩大再感染增加防效。
③将四龄以上害虫的幼虫采回喷药液后再放回林中,每一点放400-500条虫,带菌活虫自由爬行扩大感染面。
此法适用各种龄期的松林。
④回收发病死亡的僵尸虫,放到白僵菌未扩散到的林内,可继续扩大感染面。
防治玉米螟可采用每克含70亿孢子、孢子萌发率90%左右的白僵菌菌粉,以1:10倍掺和煤渣粉做成颗粒剂,撒在玉米喇叭口内,每亩用颗粒剂3.5—5公斤,或者以1:100倍兑水做成液剂灌心(内加0.1%的肥皂水或洗衣粉),每亩用菌液30-40公斤。
施药时注意掌握好用药时机,可有效防治第一代玉米螟危害。
防治大豆食心虫可在秋季幼虫脱荚前,向大豆地里撒施白僵菌粉(浓度1:10掺和细土),每亩用量5-6公斤,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①白僵菌杀虫剂对家蚕、柞蚕染病力强,因此在饲养家蚕、柞蚕的地区不宜使用;②菌液要随配随用。
配好的菌液要在二小时内喷完,以免孢子过早萌发,失去致病能力。
另外,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不可存放;③不能与杀菌剂一起混用。
白僵菌松毛虫是危害森林的大敌。
喷洒化学药剂,尽管暂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化学药剂也能杀死害虫的天敌,到头来可能反而会使害虫更加猖獗!科学家们于是又想到了微生物。
他们从僵死的蚕体中找到了一种叫做白僵菌的真菌,把它们制成菌剂喷洒到松树上,白僵菌不仅不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相反,它们会携手并肩一起向松毛虫发动进攻。
白僵菌杀死松毛虫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菌丝穿过害虫的皮肤进入虫体,另外也可能以孢子的形式通过害虫的嘴巴钻进虫肚子里。
有时候,你到田间或者林地去,不是可以看到一些表面密密麻麻地生长着白色、黄色、绿色、黑色或灰色的茸毛,全身僵硬而且很轻的虫尸吗?那就是真菌、特别是白僵菌玩的把戏。
24/768科技与产品 昆虫病原真菌与化学杀虫剂相比,有许多优点,其市场在不断地扩大。
然而,在温带气候条件下,温度是主要限制真菌生物控制剂防治大田作物害物的环境因素之一。
虽然,一些真菌生物控制剂已被成功地商业化用于防治温带无脊椎害物,但这些真菌最高的生长温度一般为18~20℃,所以其使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限制,如在玻璃温室中使用。
昆虫病原真菌分离菌在低温生存,理想的温度为≤10℃,在此温度下才能很好地应用于商业。
一些害虫,如葡萄黑象甲(otiorhynchus sulcatus)在晚冬和早春对园艺作物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其他害物成功越冬对随后的作物带来威胁。
而真菌,即使是一个作用慢的真菌如果有3-4个月的时间来侵染害虫也能有效地防治。
因此,英国南极调查局和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调查了南极真菌作为生物控制剂的潜力。
南极是世界上最不适宜居住的环境之一,但科学家对其有很大的兴趣,在20世纪早期,Scott、Mawson和其他人远征南极开始了“英雄年代”的研究活动。
今天,30多个国家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研究气候的变化,宇宙的起源以及板块的构造等。
不过,对南极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大型生物间相互作用知之甚少。
南极和亚南极群岛1000多种非地衣中真菌品种已被报道,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纬度为60'S的南极条约地区。
只有300种节肢动物广泛分布于南极/亚南极,因此,应该没有条件使真菌发展为昆虫病原菌。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英国南极调查局从南极收集培养的5个真菌,其酶的特性表明这些真菌具有被开发为低温微生物杀菌剂的潜力。
这些真菌都是从RotheraPoint(Adelaide岛)和Signy岛得到的。
Signy岛在1947年被英国首次用作科考基地,约半个岛被冰覆盖,但有大量的岩石区和湖,这些地方广泛分布着陆地生物群落。
Signy岛不适宜居住,冬天最低温度为-40℃,夏天最高温度为19.8℃,但一般温度为-20℃~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