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黄曙晖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51
1、张某,女,48岁,全身关节疼痛1月余,痛无定处,关节屈伸不利,恶寒、恶风、舌淡苔薄、脉浮、给予正确诊断及针灸治疗诊断:痹症(行痹)处方:曲池丄 ?血海〇双(膈腧〇双) ?合谷丄太冲丄 ??三阴交丨 ?阳陵泉丨 ?阿是穴〇留针20分钟 ?3天/次 ??30天/疗程1、王某,女 31岁。
患者于去年春季感受风寒后,自觉各个小关节疼痛,痛定无处,尤以手指关节疼痛为甚,逐渐出现肘、膝关节疼痛。
曾在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现症,指关节轻度肿大,拘紧,膝关节活动不利,活动后踢腿更甚。
全身关节痛无定处,伴有疲乏、面色萎黄、自汗。
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痹症(行痹、痛痹)处方:主穴膝眼丄(或膝阳关)八邪丄 ??曲池丄配穴阿是穴〇 ?、合谷丨 ?、太冲丨、足三里丅(脾俞、胃俞)、阳陵泉丄2、李某,男 36岁。
左侧膝关节红肿疼痛2周,不能行走,伴发热、口苦、咽干、尿黄等症,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处方。
诊断:痹症(行痹)处方:曲池丄〇 ?血海丨 ?合谷丄太冲丄 ??三阴交丨 ?阳陵泉丨 ?阿是穴〇留针20分钟 ?每5分钟行一次针 ?一天一次 ?5次为一疗程3、李某,男 37岁。
2小时前搬运东西时不慎扭伤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
检查腰部肌肉发紧,可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不但红肿,俯仰活动受限。
请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最佳的针灸处方。
诊断:腰痛(淤血腰痛)处方:后溪透劳宫 ??阿是穴↓ ?委中↓留针20分钟 ?活动 ?起针后腰部阿是穴拔罐 ?每日一次 ?3-5次一疗程2、刘某,33岁,三年前收割水稻,遭雨淋受凉后,出现腰部酸痛发凉,气候有变化时加俱,症状时好时坏,两天前因劳累过度,疼痛加剧,腰部不能俯仰,下床困难,痛连下肢诊断:腰痛 ?(寒湿腰痛、瘀血腰痛)主穴:腰阳关丄 ?肾俞丨 ?大肠俞丨阿是穴↓〇配穴:环跳丄 ?隔俞丨 ??命门△3 ?远端 ?委中丨或昆仑丨 ??阴陵泉丨每天一次 ?10次一疗程4、王某,男 32岁。
40种巧知(7)二十三.癌瘤癌瘤难治,但并非不治,其巧治归结为“先开胃口,后调阴阳”。
开胃口者视舌苔而论,苔腻用温胆汤,苔薄用养胃汤。
调阴阳者投杞菊地黄汤化裁,再佐“阳中求阴”。
选择抗癌中药要注意苦寒伤胃,应选能苦寒抗癌,但又少伤胃纳或健胃之品,如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金钱草、板蓝根、黄柏等。
有1首癌瘤通用方(加味犀黄丸)加味犀黄丸贵重药-麝香、牛黄、西洋参、三七、羚羊、海马、熊胆、灵芝、冬虫夏草、琥珀一般药-生芪、当归、生杜仲、桑寄生、云苓、生苡仁、山药、仙鹤草、丹参、焦三仙、生内金、炙乳没、白花蛇舌草、葛根、公英。
酌加药:肝癌:鳖甲、川楝子、苦参、薄荷、莪术。
胃癌:白术、白扁豆、香附、高良姜、生牡蛎。
食道癌:生赭石、全瓜蒌、川牛膝、山慈菇、莱菔子。
肠癌:生地榆、马齿苋、苦参、生芪、当归。
肺癌:芦根、鱼腥草、桔梗、北沙参、莱菔子、葶苈子、紫苑、川贝。
乳腺癌:山慈菇、穿山甲、炒桔核、夏枯草、浙贝。
贵重药单独研末,一般药和酌加药共研细末,两者和匀,装入1号胶囊,每日两次,每次10粒。
肿瘤,这个病很痛苦的,谈癌色变,中医外科大夫不搞辩证,跟了西医学,清热解毒,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就这四下子,效果不好。
尤其做了放化疗的病人,苔腻,不能吃饭,你还给他以毒攻毒,活血化瘀,不是害他吗?所以76年周总理去世后,从广安门医院从内科我治糖尿病和心脏病特意给我调到肿瘤科。
肿瘤科当时有三巨头,别人去没有病人,我住在那第一个礼拜,冷淡,没人找我看病,第一个礼拜来了三个病人,我一看病人舌苔腻,我不管你肿瘤呀,中医讲“先开胃口,胃气为本”,就开了温胆汤合保和丸,当时用药少,12个药,三毛一分钱。
哎呀,别人都哈哈一笑,老沈书呆子,要死要活的病人,三毛一分钱,你不是胡来吗?我就硬着头皮,我就信中医,胃气为本,苔这么腻,负担这么重,不吃饭,你再给他苦寒,再好的抗癌药,吸收不了,硬着头皮顶,一个月以后了不得了,宁可找我看病。
王正龙先生简介王正龙,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简介:王迪,字正龙,号文博山人;著名民间医生。
1983.10 于北京海淀区铁道附中高中毕业,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计算机室做临时工,生产孵化器电路板1984.10在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九室当工人,从事耐火陶瓷研究辅助工作。
其间考入“中华社会大学教育系电化教育专业”学习四年,曾获奖学金(1988.6毕业)。
其间,拜杨文笏老师学习陈氏太极拳,拜庞德中老师学习三教经典,拜郭金铭老师学习书法。
1988.10辞职,赴江苏省扬州市高旻寺拜刘悲云老师学习中医,并负责医务室管理工作。
同时,拜高旻寺方丈德林大师学习禅宗经典和理论,从庞德中老师习禅,兼学中国传统文化。
1991.07 在福建省龙岩市莲台山、天马山修习禅宗,同时研究传统中医理论。
1992.05 赴海南省海口市,个人从事室内美术装饰绘画及沙盘模型制作。
1993.11 在北京优异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陶瓷电容生产车间主任,后任销售部经理。
1994.12 由于公司倒闭,在家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以佛道理论为主)。
1996.01 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从事农田种植、中医研究、乡村调查以及小学课外义务教育工作。
1997.09 为生活奔波,曾任几家私人公司副经理、业务员以及从事室内装修设计工作,都未超过两个月,并做过一个月的小时工,后在天伦饭店从事中医按摩工作两个月。
1999.11 在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开始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的写作工作,主要书目为《三教觉迷录》、《中西医论坛》、《素质教育论》,半年后辗转于几个单位任闲职,并继续从事个人写作。
2002.07 于“北京正龙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兼讲师,培训传统文化暨传统中医人才。
2003.08 在家专心于个人写作,完成《中西医论坛》一书。
并开始从事《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释和临床归纳工作。
2004.03 在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任研究员,讲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本草》、“中医临床”以及传统文化至今。
1742017.08中医中药老十针配盘龙针法治疗腰痛1例黄士其 周敏杰 景明夷 刘楠楠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2【摘 要】本文针对治疗腰疼的老十针配盘龙针法提出了研究。
【关键词】老十针;盘龙针法;腰痛1 资料患者,男,58岁,就诊时间:2017年7月。
因“反复腰部僵硬疼痛3月余”就诊。
刻下症:腰部僵硬冷痛,晨起僵硬疼痛感明显,活动受限,活动后或热敷后僵硬疼痛可缓解,平素怕冷,纳差,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弦滑。
诊断:腰痛,证属寒湿腰痛。
治则:温经通络,散寒止痛,温补脾肾。
治疗上采取针刺与灸法并用,以老十针配华佗夹脊穴盘龙针法为主。
操作方法:(1)嘱患者仰卧位,75%乙醇棉球消毒后,用0.30×40mm 针灸针百会、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进行针刺,均行补法,以患者自觉肚腹有胀感为度,后留针20分钟后取针。
(2)嘱患者俯卧位,75%乙醇棉球消毒后,用0.30×25mm 针灸针,采用“盘龙针法”对华佗夹脊穴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以患者自觉有麻、胀感为度,再配以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
而后沿督脉做盒灸,20分钟后取艾盒及针。
每周2次,经治疗1次后自觉症状明显缓解,活度幅度增大。
治疗5次后,症状基本消失。
嘱患者平时注意腰背保暖以及脾胃的后期调养。
2 分析本病案属于中医“腰痛”范畴,由脾肾阳虚,寒湿内侵所致。
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阳虚为本,寒湿为标。
当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痹阻经络时,则出现腰部冷痛;又因寒性收引,故活动受限。
寒湿均为阴邪,得阳则化,可见活动或热敷后疼痛症状可缓解。
此外,平素怕冷、纳差、舌淡红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弦滑,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患者虽腰痛的标急症状明显,然脾肾阳虚的本虚症状亦突出,遂考虑予以标本同治。
王乐亭先生认为“治其本,以胃为先”[1]。
“中脘穴”乃胃之募穴,也是八会穴之腑穴-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及任脉之会,四经之气交会于此,可温通腑气,升清降浊,条畅中焦气机;“气海穴”乃肓之原穴,人元气所生之处,可通调任脉,温固下元;“天枢穴”乃大肠之募穴,有通条气血运行及分离水谷糟粕之功;“足三里”乃胃经之合穴,施以补法则有健脾和胃,补气升清之效。
•仁心雕龙•“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对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瘆的启示高德强\王煜明^刘岩\杨佼\徐晨琛、曾志见、解晨露\方继良、崔炳南1 (i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摘要:“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黄帝内经》中关于病机的重要论述。
目前应用此条文指导以瘙痒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的讨论相对不足。
文章从医理源流、临床应用、科研思考3个角度展幵论述,认为应重视精神因素在慢性荨麻疹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治疗时重视调血安神,通过高质量研究设计,验证“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指导下的针刺干预方案的疗效,通过血液指标以及脑功能成像等进一步阐释针刺起效机制,丰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内涵。
关键词:针刺;慢性荨麻疹;理论探讨基金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No.2018-2-4152 ),国家A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 o.81774433,N〇.8197386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〇.2018YFC1705802 )Enlightenment of f c pain, itch, and sore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heart9 on the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with acupunctureGAO De-qiang1,WANG Yu-ming1,LIU Yan2,YANG Jiao1,XU Chen-chen1,ZENG Zhi-jian1,XIE Chen-lu1,FANG Ji-liang1,CUI Bing-nan1('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Pain, itch, and sore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heart' is an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disease cause pattern in Huangdi Neijing.At present, applying this theory in 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chronic urticari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itch and wheals is relatively inadequate.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theory in terms of orig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spects. It is believed that psychiatric and psychological are vital factors in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chronic urticaria,thus regulating blood and pacify the spirit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be emphasized.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guided by the theory, enrich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 by blood biomarker and brain function imaging.Key W O rd st Acupuncture; Chronic urticaria; Theoretical discussionFunding:Capital Funds for Health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No.2018-2-4152), General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774433, No.81973867),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N〇.2018YFC 1705802)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 增加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 团与瘙痒[1_21,病程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23期 -45-阳是针灸治疗理论的特征,反映的是针灸具有恢复机体稳态作用的“双向调节效应”[16,17]。
本研究对象为脏腑机能相对平衡的正常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胃肠功能的“调整”效应主要体现在于穴位注射后对自然增多的肠鸣音具有一定的即时抑制效应。
参考文献:[1]韩济生.针麻镇痛研究[J].针刺研究,2016,41(05):377-387.[2]粱文英.针刺足三里及天枢穴治疗急腹痛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06):624.[3]夏兴军.针灸人中、涌泉、百会、十宣急救要穴169例急诊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08):77-78.[4]任福军,曾衍钧,钱红缨,等.人体肠鸣音的记录和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1,10(04):214-220.[5]李孟汉,郭义.穴位注射研究进展与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 (10):69-72.[6]章越,王超,郭义.近5年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2,32(05):477-479.[7]杨甲三,曹一鸣.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6:51.[8]胡勇,王明时.肠鸣音的建模与模拟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998,17(02):125.[9]李义,魏玮,陈全利,等.针刺对肠动力影响的即刻性效应临床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27(05):459-460.[10]陈汉平.针灸作用与人体反应性的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01):42-43.[11]刘红菊.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J].中国针灸,2002,22(01):27-30.[12]张生理.注射用水注入穴位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92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0,10(02):2-3.[13]巩连霞.骶骨部位采用注射用水封闭镇痛40例观察[J].中原医刊, 2005,32(04):34.[14]卢琼芳,谭惠连.大肠俞穴注射灭菌用水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16):15-16.[15]杨广印,胡翔龙,陈凌,等.肠鸣音与胃肠运动相关性的初步观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03):41-43.[16]朱兵.针灸双向调节效应的生物学意义[J].世界中医药,2013,8(03): 241-244.[17]任彬彬,余芝,徐斌,等.针刺对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概述[J].中国针灸,2012,32(08):765-768.基金项目:福建省经络感传重点实验室资助。
名老中医秘方大全陆芷青陆芷青教授,汉族,1918年3月20日生于温州市名医世家,年13从父建之公习医,薪传口授,尽得先人之学。
曾任【温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委员、【中医学会浙江省分会】理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分会】副主任、【浙江中医学院学术及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等职。
陆老业医60载,娴熟岐黄、仲景之学,精于中医内科,善治时病及内科疑难杂证,学术造诣精深,尽得先君之学。
著作及参与编写的书目有《王孟英医案点校评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白话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话解》《温病条辨白话解》等。
有50余篇论文在海内外杂志发表。
1978年以来,先后带5批硕士研究生,成绩蜚然。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事业有特殊贡献者」的政府特殊津贴。
【四子平喘汤】﹝组成﹞:(1)葶苈子12克。
(2)炙苏子9克。
(3)菜菔子9克。
(4)白芥子2克。
(5)苦杏仁9克。
(6)浙贝母12克。
(7)制半夏9克。
(8)陈皮5克。
(9)沉香5克(后下)(10)大生地12克。
(11)当归5克。
(12)紫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
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加减﹞:(1)畏寒肢冷,加肉桂。
(2)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
(3)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焦山栀。
(4)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萎皮。
﹝典型病例﹞:蔡某,男,57岁,1992年5月2日初诊。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久治少效,近旬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
查:面色暗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饮、苔黄腻、脉沉细。
处方:﹝四子平喘汤﹞加瓜萎皮10克、薤白10克,7剂。
二诊:药进7剂,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
三诊:诸病悉除,原方再进7剂。
大柴胡汤解读,《大柴胡汤运用》2014-12-04 09:29:32大柴胡汤【方名】大柴胡汤【出处】《金匮要略》【分类】和解剂-和解少阳【组成】柴胡(15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方诀】【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用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
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
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
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
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
《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
”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
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
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
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伤科黄水联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苏婉祯;唐纯志;钟伟泉【摘要】目的观察伤科黄水联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共60例(72膝),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伤科黄水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关节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量表分值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液中的IL-6、TNF-α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伤科黄水联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疼痛,提高活动功能.【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8(027)012【总页数】3页(P2220-2222)【关键词】伤科黄水;电针;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作者】苏婉祯;唐纯志;钟伟泉【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改变的膝关节疾病,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障碍[1]。
尤其在急性发作期,以膝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2]。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X线普查发现,本病15~24岁人群发病率为10%,55岁以上则达88%,最终致残率为53%[3]。
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居民生存质量,同时增加社会经济负担。
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属中医学“骨痹”“膝痹”等范畴。
为探讨电针配合伤科黄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电针配合伤科黄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
生病一定看经方派中医@读书几十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
有相当一部分老中医,看病就守着几个方子,来回加减,打遍天下。
河南名老中医赵清理老年一张逍遥散来回加减,左右逢源,对付各种病证;四川一老中医一张麻黄附子细辛汤应付百分之八十病证,看病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更有甚者号称小柴胡先生,六味地黄汤大夫,看病非此汤不用。
按照存在就是合理的哲学来看不无道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老中医对某些方子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烂熟于心的地步,他们的做法,既有剑走偏锋的味道,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认识问题,我也推荐一个方子,这就是陈源生极擅运用的柴芍龙牡汤。
陈源生是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已故名老中医,一家三代业医,扎根于民间,疗效卓着,堪称医林高手。
陈氏精于方药,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老所创的柴芍龙牡汤:柴胡12g、白芍24g、龙骨24g、牡蛎24g、玉竹15g、茯苓12g、甘草6g。
柴芍龙牡汤是陈氏根据张仲景《伤寒论》柴胡加龙骨蛎汤化裁而成。
原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龙骨、牡蛎、茯苓、铅丹、大黄、桂枝、生姜、大枣十二味药组成,为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致变坏证而设。
其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是阴阳错杂之证,所以遣方也用攻补错杂之药。
仲景列出的“胸满烦惊”等系列症状,包括了现代医学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部分疾病以及某些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
日本汉方学者大冢敬节提出:“此方用于神经衰弱症、癔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症、阳痿、癫痫、动脉硬化、脑溢血、小儿夜啼……”根据陈老的临床观察,许多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疾病,按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的病情比较少见,一般均以虚证为主,本虚标实者甚多。
如果硬套古方,攻补错杂之药未必中病,贻误病机者并不鲜见。
陈老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围绕“胸满烦惊”这一主症,在临床上逐步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加减化裁,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拟定出以柴胡、白芍等七味药组成的柴芍龙牡汤方。
糖尿病灵验效方糖尿病灵验效方西洋参150g僵蚕150g水蛭100g 三七100g(打粉装胶囊) 附子理中丸黄连素用法:每日三次每次服糖立消胶囊5粒附子理中丸10粒(浓缩丸) 黄连素1.5g【方中用量为我经验用量】酵母片主治:2型糖尿病兼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中医实践与补遗古道瘦马著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临床多年读过的医书不下几百本,初是兴奋,继是失望,拿到临床验证,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难得有一效。
至此才体会到贤人说得,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涵义。
写书人沽名钓誉的多,一大厚本书,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那么几句真言,或者三两个方子,却要故弄玄虚,洋洋洒洒,叫读者大海捞针。
正如朱良春老中医所言:老生常谈,文献综述,小题大做,言之无物,读之徒然浪费时间,甚感乏味。
更为可憎的是一部分著者之书,东抄西剽满篇胡言乱语,贻误学者。
全不知为医者操人性命者,假言假语害人误命也。
为此。
为了不误人子弟,直取书中精华,特将多年临床检验有效而且经得起重复的部分效方,整理如下,供学生及有志于发扬国粹,振兴中医者运用。
下列方子带有专病专方性质,不需详细复杂的辨证,只需简单的汤方辨证对号入座即可。
(注:药理方释免解请谅之)【必效方】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