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物态变化含解答
- 格式:docx
- 大小:968.71 KB
- 文档页数:26
2019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9吉林,2)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A.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答案】C2.(2019包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 深秋,草叶上的白霜是凝华现象C. 盛夏,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含有的热量增多D. 严冬,搓手取暖是利用了热传递增大内能【答案】B3.(2019哈尔滨,17)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答案】A4(2019天津,2)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 凝固放热B. 升华吸热 C. 液化放热 D. 蒸发吸热【答案】D5(2019岳阳,4)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答案】B6.(2019宁夏,7)下列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B.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下降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了.可能是电灯开关中的两根导线相碰【答案】B7.(2019齐齐哈尔,4)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A.冰棍“冒”出的“白气”B.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C.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D.北方寒冷的冬天洒水成冰【答案】C8(2019贵阳,8)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
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答案】D9.(2019攀枝花,2)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9北海,3)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霜满枝头C.滴水成冰D.樟脑片变小2.(2019北海,12)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3.(2019德阳,1)王小明同学对身边的物理现象,他的正确解释是A. 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 矿泉水瓶里的冰块逐渐变为水,是因为冰块放热的原因C. 夏天用扇子扇一扇,感觉凉快是因为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了D.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4.(2019德阳,6)对下面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5.(2019常德,3)如图所示是同学小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6.(2019广安,3)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B.有风的天气,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0℃7.(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8.(2019乐山,7)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9.(2019凉山州,5)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10.(2019连云港,7)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B. 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 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D. 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11.(2019绵阳,5)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专题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
.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有的用煤油。
.摄氏温度的单位: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沸水的温度定为℃。
℃~℃之间分成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温度计的使用:()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三种常用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温度的描述: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或“没有”;.温度计读数选用技巧: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上读;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越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考点三:汽化和液化.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沸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液体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液体含有的杂质等有关。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液化方式:气体液化通常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要放热。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水蒸气液化为水,气体液化的好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有致冷作用;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A.方法a B.方法bC.方法c D. a、b、c三种方法都对【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同步练习【答案】B【解析】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 B. C. D.【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给玻璃泡中的碘加热,碘就会吸热升华为碘蒸气,即发生的是升华现象,所以,玻璃泡内弥漫着的是紫红色的碘蒸气。
正在消融的冰凌,是固态的冰变成了液体的水,是熔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冰直接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只有C,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这就是我们家乡大庆的四季。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春天:一定要在有风的天气里,花香才能扩散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变得五颜六色,这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秋天: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这是因为月亮对阳光进行了镜面反射D.冬天: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3.1 分子热运动【答案】D【解析】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B.C. D.【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
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瀑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过程,综上所述,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2019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1.(2019·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描述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若干丰富的物理知识,描述“霜降”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华【答案】D【解析】雪、霜均为凝华现象,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熔化为固态到液态,汽化为液态到气态。
【名师点睛】重点记忆各种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
2.(2019·江苏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答案】C【解析】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错误;C、衣柜里樟脑丸不断减少,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正确;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快,故D错误。
3.(2019·江苏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答案】C【解析】A、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选项说法错误;B、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生的是凝固现象,选项说法错误;C、擦酒精解暑,利用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蒸发属于汽化,选项说法正确;D、秋末屋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
4.(2019·江苏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清晨枝叶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散去C.气温升高冰雪融化D.冬天铁丝网出现自霜【答案】C【解析】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物态变化专题(含答案)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物态变化专题一、选择题1.(2019天水,2) 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2.(2019湘西州,3) “霜降”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关于“霜”的形成是XXX。
3.(2019长春,1) 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4.(2019铜仁,2)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固。
5.(2019临沂,6) 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下列现象由于XXX形成的是霜花。
6.(2019临沂,17) 由图可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且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
7.(2019徐州,2) 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XXX。
8.(2019巴彦淖尔,2) 深秋,草叶上的白霜是凝华现象。
9.(2019通辽,3)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1.(2019湘西州,18) 体温计的读数是℃。
2.在干旱季节,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可以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干冰在升华过程中迅速吸收热量,使周围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3.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100℃;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8400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近年来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
在赏花节中,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扩散的结果;汗流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蒸发,实现降温解热。
5.在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
因为通常气温低于0℃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从而把水缸胀裂。
三、实验题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更合理的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
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100℃,若水停止吸热,水不能继续沸腾。
2.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物态变化专题1.(2019德州,22)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图乙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2. (2019扬州,2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c水=4.2×103J/(kg•℃),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分析图像可知:(1)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2)该物质在第6min 时的内能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第8min 的内能。
(3)熔化后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其中空烧杯的质量是22.4g,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 J。
3.(2019杭州,9)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4.(2019绥化,27)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1-- 物态变化一、选择(2019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
这是因为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2019黄冈)3.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B.清晨,附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用干冰熔化吸热(2019鄂州)14.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2019鄂州)15.“梁湖碧玉茶”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色农业品牌,曾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
下列对于沏茶和品茶过程中情境的解释,正确的是A.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B.沏茶时,玻璃杯的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C.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升华现象D.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019深圳)1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晶体内能不变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答案】A;【解析】A.温度计读数,液柱所在刻度在0℃下方,且分度值为1℃,故读为-4℃,该选项符合题意;B.此图像为晶体熔化图像,晶体熔化时吸热,故内能增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是凝华,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小狗伸舌头降温是利用水汽化吸热的原理,不是放热,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19盐城)2.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2019淮安)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D(2019枣庄)11.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2019孝感)3.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图像分析专题1.(2019株洲,6)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2.(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3.(2019年郴州,8)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4.(2019苏州,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5.(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6.(2019临沂,17)右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B. 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 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 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7.(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018---2019学年度中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4、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7、8、图2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湖水结成冰B.樟脑丸变小C.露珠的形成D.雾凇的形成10、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1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12、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13、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
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
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
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1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B.霜是空气中得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C.高压锅内部液面气压增大,液体得沸点升高D.加油时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15、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16、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1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的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9.(分值3)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0.(2分)如图所示,“武江烟雨”是难得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1.(分值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
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2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min时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23.(3分)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图11)。
实验应选用方案,其优点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
24.(2)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
25.(2018绥化市,2分)27.(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8.(3)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29、(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
(选填“A“或“B“)(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0. (2018桂林市,(5分)一天,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________(选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A”或“B”)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造成的.31、(5分)某实验小组用图15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如下表:90温度t/(1)水温可用_ (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2)图15_ (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4)实验显示: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
32、(5分)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3)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m1____m2(选填“>”、1、“<”或“=”).33、(5分)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
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此时a处于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答案】D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答案】C【答案】B4、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答案】C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答案】B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E.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F.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G.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H.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答案】C7、【答案】B8、图2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答案】B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湖水结成冰B.樟脑丸变小C.露珠的形成D.雾凇的形成【答案】B10、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答案】B1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12、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答案】A13、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