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生物认识生物复习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56.22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在沙地上种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形成的长链叫做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 1.1认识生物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生物都能运动 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由细胞组成2.下列各句中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特征不同的是()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 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群 C. 虎父无犬子 D.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3.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指()A. 营养物质 B. 空气 C. 水D.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4.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A. 停止运动B. 从左向右运动 C. 向食盐方向运动 D. 从右向左运动5.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组织B. 细胞C. 器官D. 系统6.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一项是()A. 袋鼠和金丝猴B. 白鳍豚和黑猩猩 C. 扬子鳄和大熊猫 D. 美洲狮和扭角羚7.王利的调查小组调查到如下生物:他们对这些生物进行归类,把①⑤归为一类,把②④⑥归为一类,把③归为一类。
归类的依据是()A. 生物的用途B. 生物的生活环境 C.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D. 其他方法8.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 仙人掌适应在沙漠中生长B. 小猫不断长大C. 松鼠贮藏、摄取食物D. 向日葵的幼嫩花盘跟着太阳转9.“葵花朵朵向太阳”、“羚羊看见猎豹迅速奔逃”,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 遗传和变异B. 生长和繁殖 C. 生活需要营养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现象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生物有遗传变异现象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 生物能生长11.含羞草受触动时小叶会合拢,这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呼吸B. 繁殖C. 生长D. 应激性A.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3.曾记否?同学们刚刚走进生物学课堂,老师就带着你们去调查校园内的各种动物.下列有关调查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 调查要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C. 抽样调查的结果比普查更准确 D. 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14.“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它的叶片立刻收拢”,这一生理现象反映的是()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 生物需要呼吸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5.下列不是生物的是()A. 珊瑚B. 珊瑚虫C. 病毒二、填空题16.生物具有与非生物相区别的特征,根据是否具有这样的特征,我们可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________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很多同学在小时候都养过家蚕,请写出一种你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17.________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应激性等生命现象.18.真菌、细菌和病毒也是________ ,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________ 多万种.19.写出生物具有的一些共同特征________.20.生物学是研究生命________ 和生命________ 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请说出下面哪一个是生物()A. 机器人B. 钟乳石C. 生石花D. 贝壳2.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指()A. 营养物质B. 空气C. 水D.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 呼吸B. 排出体内废物C. 对刺激作出反应D. 生长和繁殖4.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生长繁殖B. 消化吸收C. 遗传变异D. 风化锈蚀5.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6.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是()A. 小鸡从小长大B. 植物落叶C. 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D. 人体出汗7. 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B. 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 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D. 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8.一棵龙眼树上结满了龙眼,体现了生物的某种特征,符合这一特征的选项是()A. 应激性B. 生长C. 繁殖D. 呼吸9.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进行呼吸C. 生物能对外界的剌激作出反应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0.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 生物进行呼吸B. 生物的发育C. 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 生物的生长11.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A. 能运动B. 由物质组成C. 有生命D. 有一定的结构12.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3.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 秋天植物落叶B. 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刺激后合拢C. 夏季炎热,人出汗了D.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了14.春来到,校园中,花草树木发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A. 能排出代谢废物B. 能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C. 能生长和繁殖D. 都具有细胞结构15.昆虫中菜粉蝶等蝶类在白天活动,而美国白蛾等蛾类在夜晚活动,说明生物体具有()A. 应激性B. 变异性C. 趋光性D. 遗传性16.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A. 生物的生长B. 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生物进行呼吸D. 生物的发育二、非选择题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产卵、发育成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但当有人走近时,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2)“蛙鸣求偶”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18.对调查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的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附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认识生命)班级姓名分数一、我能填: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框中(每题3分,共60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虫D、珊瑚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3只、2只、1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A、丁B、丙C、乙D、甲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捕食B、合作C、竞争D、食物网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D、呼吸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
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分类法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10、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1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森林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C、生物进化?D、生物入侵1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13、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14、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棵桃树B、一片果园C、一条小溪D、一块稻田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综合测试01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50分。
)1.银杏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如果想了解银杏树的形态结构,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模拟实验法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①敲击能发出声音的钢琴②玉米③鸡④石头⑤珊瑚虫⑥机器人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⑦3.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但专家称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
因为在2006年底,六国科考队沿长江进行了3 436千米的寻找后,未发现白鳍豚。
其中沿长江寻找白鳍豚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调查法C.分析资料D.实验法4.下列对春天景物的描述中,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A.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5.下列现象属于生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是()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B.钟乳石由小变大C.小狗排尿D.人晕车呕吐6.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惊弓之鸟B.蜻蜓点水C.杯弓蛇影D.草木皆兵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都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呼吸C.动植物能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下列生命现象显示的生物特征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B.蝌蚪长成青蛙C.春笋钻出地面D.种瓜得瓜9.黄鼬在遇到敌害时会释放臭气,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10.当调查对象范围较大时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下列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率B.调查某校学生的男女比例C.调查某省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D.人口普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0分。
)11.(14分)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除枯藤外的生物和非生物。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认识生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做法正确的是( )A.细心观察,全面记录B.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C.按照个人喜好记录D.采摘奇花异果带回家2.下列各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二氧化碳、牵牛花、苹果 B.煤炭、鸟、真菌C.土壤、小草、柳树 D.母鸡、酵母菌、病毒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蜜蜂筑巢 B.猫抓老鼠 C.下围棋 D.孔雀开屏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牛吃草B.蝌蚪长成青蛙C.北风吹,大雁南飞D.铁生锈5.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生长和繁殖B.能进行呼吸C.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6.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
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斑马发现狮子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A.进行呼吸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日食月食 B.铁树开花 C.果树结实 D.跑步出汗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秋天植物落叶 B.机器人奏乐曲 C.病毒繁殖后代 D.猎豹追捕羚羊10.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雪人B.机器人C.真菌D.铁锈11.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12.下列探究活动中,不属于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的是()A.全国人口普查B.班级同学年龄段统计C.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年级学生身高的统计1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自然下垂,说明它 ( )A.有呼吸的特征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需要获取营养物质1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小鸡破壳而出 B.钟乳石慢慢长大C.牛吃草 D.蜻蜓点水15.下列关于生物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B.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质(如细胞膜、活性蛋白质)都叫生物C.自然界中,凡是由细胞构成的结构都叫生物D.自然界中,凡是能活动的,且能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物体都是生物16.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金鱼⑥水⑦病毒⑧土壤⑨珊瑚虫⑩老鼠.A.①②③⑤⑦⑨ B.②④⑤⑥⑧⑩ C.②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⑦⑧⑩17.下列现象不是生命现象的是()A.人通过呼吸排出一些多余的气体 B.春天的秧苗茁壮成长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狗受到惊吓逃跑18.下列生命活动中,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是()A.光合作用B.自由运动C.吸入氧气D.进行繁殖19.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非生物没有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20.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认识生物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繁殖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具有应激性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够生长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洋底部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生物,如长达一米的长尾海参、餐盘大小的无刺海胆等。
这些这个如同外星世界般的生物是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科学工作者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生物,主要原因是它们()A.由细胞构成B.能够自由运动C.长得像生物D.能够进行新陈代谢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中学生喜爱。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能够繁殖”这一特征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春江水暖鸭先知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4.下列生物现象能够体现出生物具有应激性的是()A.小鸡吃虫子B.一滴糖水找来许多蚂蚁C.蝴蝶在花丛中飞舞D.两只狗打架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身披红甲的小龙虾B.能歌善舞的机器人C.美丽的珍珠贝D.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6.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发育B.生物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C.生物能够对外在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7.“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体能够()A.进行新陈代谢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繁殖下一代D.由小长大8.水稻和玉米是粮食作物,玫瑰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用途B.形态结构C.生活环境D.生物数量9.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春日和煦B.夏荷绽放C.秋风送爽D.冬雪飞舞10.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①向日葵②珊瑚虫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①②⑤⑦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⑦D.②⑤⑥⑦11.搬开花盆时,躲在花盆下松土处的鼠妇立即逃离,躲到暗处。
第一章认识生物综合题训练1.猫和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以下是它们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于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于________。
(6)除外________,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进行呼吸属于________。
2.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溫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湖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1)珊瑚是生物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________.(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是因为浅水区有较充足的________,有适宜的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________.3.鹤舞白沙的优雅、鹰击长空的豪迈、黄鹏鸣翠柳的欢畅事,多姿多彩的鸟儿给了我们丰富的美学与情感体验。
请回答:(1)鹰击长空需要强大的能量供应,请列举两项鹰与其强大能量供应相适应的生物学特征________(2)翠柳深处鸣叫的黄鹂为著名食虫益鸟喜食昆虫,有些种类也食果实,由此推测黄鹏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写出两项)功能(3)如图为某小组对某地鸟的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图推测___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灌丛的鸟类平均数量最多,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与次生杂木林相比,人工马尾松林的鸟种类较少,其原因是________。
第一章认识生物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恐龙化石B. 馒头上长出的白霉 C. 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 会下棋的机器人2.下列不属于新陈代谢的是()A. 动物呼出二氧化碳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C. 石笋逐渐长大D. 动物排出尿液、汗液3.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不包括以下( )选项A. 珊瑚B. 病毒 C. 阳光 D. 空气4.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5.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A. 遗传现象B. 适应现象 C. 生长现象 D. 变异现象6.你喜爱生物吗?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请选出全部是生物的一项.()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贝壳.A. ①②⑥⑧B. ①③④⑦C. ③④⑤⑧D. ③④⑤⑦7.“中国诗词大会”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弘扬了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质量。
下列各项对春天景物的描述中,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D.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8.下面关于“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的解释,最确切的是()A. 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C. 很多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D. 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9.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0.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A. 一株不漏的数草的株数B. 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C. 大体估计D. 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11.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该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共同特征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12.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A. 生殖和发育B. 生长 C. 新陈代谢 D. 遗传和变异13.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生物能进行呼吸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雏鸡破壳而出B.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C. 钟乳石慢慢长大D. 小树逐年增粗长高15.H1N1病毒、蓝藻、灵芝、蝴蝶兰、人都属于生物,下列哪项可作为他们的共同特征①具有细胞结构②含有核酸和蛋白质③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④具有应激性⑤都能适应一定环境⑥能繁殖后代⑦都能改选环境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④⑤⑥⑦C. ②③④⑤⑥D. ②④⑤⑥16.下面所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项是①枯草②家鸽③珊瑚虫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A. ①②⑤⑦B. ②③④⑤C. ③④⑥⑦D. ②③⑤⑦17.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 生活需要营养B. 都能呼吸 C. 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 D. 都会运动18. 对图示三种活细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都有细胞核B. 都有细胞壁 C. 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 形态与功能都相适应19.手摸含羞草它会动,这属于()A. 新陈代谢B. 繁殖 C. 生长 D. 应激性20.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反映了生物具有下列哪项特征()A. 应激性B. 生长 C. 繁殖 D. 新陈代谢二、综合题21.根据题意填空(1)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________组织.(2)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________.(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实质是________.(4)植物体的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________上的过程叫传粉.(5)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________.2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消息: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亿人.如图是关于人口的统计图,据图回答:(1)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这六次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的总人口在增加,但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人口的年增长率在不断________ ,说明我国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后________ 政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2)自然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范围在每100名女对103﹣107名男之间,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男女性别比在________ (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3)在一些偏僻的农村,重男轻女现象仍然严重.学习了遗传学知识,我们知道男性女性从染色体上看,主要是________ 不同,在形成受精卵时,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取决于________ 的类型.所以,丈夫怪罪妻子不能生男孩毫无道理.23.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到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 的特征.(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________ 的特征.(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__ 的特征.(4)能够出墙的红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__ 的特征.24.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体内有藻类植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请你回答:(1)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2)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25.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温带地区,春季来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冬季到来后,树木落叶,小草枯萎,动物或产卵死亡,或悄悄找地方过冬.资料二:海洋中,水面200米以下没有阳光,是一片完全黑暗的世界,在那里只有很少的微生物和动物,几乎找不到植物的踪迹.资料三: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雨季到来的时候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旱季到来时植物则枯萎或死亡.(1)资料一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 .(2)资料二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 .(3)资料三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________ .(4)资料一、二、三说明环境中的________ 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馒头上长出的白霉具有能够进行呼吸、能够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属于生物,而恐龙化石、慢慢长大的钟乳石、会下棋的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B【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答案】C【解析】: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作用(营养、呼吸、排泄等);动物呼出二氧化碳,说明生物能呼吸,植物通过光合作制造“食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物排出汗液、尿液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它们都属于新陈代谢;石笋逐渐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不属于新陈代谢.故选: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病毒不属于非生物成分。
初一上生物认识生物复
习测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章认识生物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51分,每小题3分)
1.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B.珊瑚C.生物课本D.细菌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长B.新陈代谢C.应激性D.发育
3.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蜻蜓点水B.种子萌发C.森林着火D.人的呼吸
4.下列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A.向日葵B.青蛙C.SARS病毒D.酵母菌
5.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
为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描写记录法
6.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能自由运动B.能制造有机物C.由细胞构成D.能生长和繁殖
7.一般说来,生物种类不会由于一个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
( )
A.遗传特性B.生殖作用C.生长现象D.应激性
8.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都要进行呼吸
10.有一同学把两条鲜活的鲫鱼中的一条的尾鳍剪掉,放入水中,观察两条鱼的运动状
况。从中分析鱼的尾鳍的作用。这种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探究实验法D.反证法
11.草履虫在阳光下向暗处移动,在光线弱时向光源处移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
A.应激性B.遗传性C.适应性D.能发育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牛和松树 B.细菌和病毒C.玉米和高粱D.水和石头
13.下列各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二氧化碳、牵牛花、苹果B.煤炭、鸟、真菌
C.土壤、小草、柳树D.母鸡、酵母菌、病毒
14.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反应
15.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
A.人吃饭B.给汽车加油C.小鸡破壳而出D.蘑菇由小长大
16.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C.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17.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作出反应与下列哪一个生理现象相同(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C.人出汗和排尿D.母鸡下蛋
二、连线题:(5分)
18、A.动物的取食1.应激性
B.向日葵朝向太阳2.生长
C.植物的开花结果3.营养
D.人体的排汗4.繁殖
E蘑菇由小长大5.排泄
三、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9.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一个生态系统
21.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动物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很
小,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_才能看到
22.食品发霉了,橘子上长的叫___________玉米,面包上长的叫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34分)
23.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分)
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5分)
(1)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 猫生小猫属于
(3)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25.下面的记录卡是刘刚、李明、张琳同学在进行校园生
物调查时的记录。请根据卡片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
题。(共10分)
(1)他们将调查的生物分成A、B两类,A类是,B类
是。(4分)
(2)他们将A又分成两类:(2分)
A1的特点是。
A2的特点是。
(3)他们将B分成三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什么B1、B2、B3各指哪类动物(4分)
26.分析下面图片:(共9分)
A1.油松落叶松刺松
A2.杜鹃刺梅一品红
B1.蜻蜓蝗虫麻雀蝴蝶
B2.老鼠蚯蚓蜘蛛
B3.金鱼
①机器人在弹钢琴②雨后地上长出了许多蘑菇③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1)分别指出图片中的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3分)
(2)简述生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8.A---3B——1C——4D——5E——2
19.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0.森林
21.细菌病毒菌物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
22.青霉曲霉
23.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24.(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
(4)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5.(1)植物动物
(2)都属于裸子植物,叶呈针形,没有果实都属于被子植物,都能开花,有果实
(3)以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B1是空中飞行的动物,B2是陆地生活的动物,B3是水
中生活的动物
26.(1)①非生物②生物③非生物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
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