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最新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医外科学》作业1答案1.pdf

A型题: * 1. 《外科精要》的作者是:[B.陈自明] A.孙思邈 B.陈自明 C.齐德之 D.薛己 E.祁广生 * 2. 下列各项中,除,,外,均正确反映了脏腑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关系?[D.五善、七恶均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 A.脾胃湿热火毒蕴结可以发为疮疡 B.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C.体表的疮疡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 E.脏腑的病变可以反应于体表 * 3. 红丝疔相当于西医的:[C.急性淋巴管炎] A.静脉炎 B.气性坏疽 D.动脉闭塞性脉管 E.化脓性淋巴结炎 * 4. 下列关于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E.热毒火毒] A.气血凝滞 B.机理阻隔 C.营气不从 D.脏腑失和 * 5. 箍围药根据病情,需进行调制。欲取其散瘀解毒,宜用[C.菊花汁、银花露调] A.葱、姜、韭、蒜捣汁调 B.鸡子清、蜂蜜调 D.酒调 E.醋调 * 6. 乳房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经前1周] B.经后1周 C.经后1-2天 D.经前1-2天 E.月经期 * 7. 痈的病程大多为:[B.10天左右] A.一周左右 C.半月左右 D.20天左右 E.一月左右 * 8. 临床乳房检查最主要的方法是[B.触诊] A.望诊 C.乳房透照 D.乳房X线摄片 E.乳房CT检查 * 9. 下列哪种病最易引起小腿丹毒:[C.足癣糜烂] A.足部挫伤 B.脱疽 D.足部疔疮 E.湿热下注 * 10. 新生儿丹毒称:[A.赤游丹] B.抱头火丹 C.流火 D.内发丹毒 E.腿游风

* 11.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 D.刘涓子鬼遗方] A.金创瘈疭方 B.五十二病方 C.世医得效方 E.外科精要 * 12. 瘿病发生的主要部位是:[A.颈前喉结两侧的颈魇部] B.下颏部 C.耳垂与颌角之间 D.颈前部,与吞咽动作关系不明显 E.胸锁乳突肌的外缘,锁骨上窝 * 13. 患者女性,38岁,因双乳胀痛伴肿块数年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双乳可扪及多个大小不 等之结节,质韧,腋窝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挤压乳头时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溢出,细胞学检查 无异常发现,最可能的诊断是[E.乳癖] A.乳岩 B.乳核 C.乳漏 D.乳痰 * 14.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多为干性。其成因为[A.风] B.湿 C.热 D.虫淫 E.血虚 * 15. 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渗液的皮肤病,统称为[C.癣] A.疮 B.斑D.疥E.疣 * 16. 下列关于辨阴证阳证依据的叙述,错误的是:[D.脓液有无] A.发病缓急 B.病程长短 C.病位深浅 E.肿块硬度 * 17. 外科发病原因与发病部位有关,发于人体中部者,多责之于[C.寒湿、湿热] A.风温、风热 B.饮食不节,湿热火毒内生 D.气郁、火郁 E.痰湿阻络,气血凝滞 * 18. 女,26岁,产后第三周出现恶寒发热,右乳肿胀疼痛,体温38.7℃,体检见乳房红肿,皮色微红,无波动感,此时应用下列何法?[C.疏肝清热,通乳消肿] A.切开引流 B.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D.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E.泻火解毒利湿 * 19. 乳疬的病因病机是:[A.肝肾亏损] B.肝郁胃热 C.肝郁化火 D.冲任失调 E.肝经湿热 * 20. 有头疽初起常用的主方是:[A.仙方活命饮] B.普济消毒饮 C.托里消毒散 D.竹叶黄芪汤 E.五味消毒饮

西医外科学复习重点整理 人卫版

西医外科学复习整理 §1无菌术 1、定义:就是针对可能得感染来源与途径所采取得有效得预防方法,由灭菌法、抗菌法与一定得操作规则与管理制度所组成。 2、高压蒸汽灭菌法:就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得灭菌方法。通常用压力就是104、0~137、3kPa,温度可达121~126℃,一般维持30分钟。常用于耐湿耐热得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布类、搪瓷、敷料与橡胶药液等物品得灭菌。 3、低温灭菌法:目前应用最多得低温灭菌法就是环氧乙烷灭菌法。作用浓度450-1200mg/L,灭菌温度37~63℃,相对湿度40-80%,灭菌时间1~6小时,适用范围广,穿透力强,可达到灭菌效果又不损伤灭菌物品。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得物品,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塑料制品、内镜与一次性得诊疗用品。 4、碘伏消毒法:中效消毒剂,特点: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黏膜并无刺激。 5。手术进行中得无菌原则(瞧) 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与戴无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与肩部以上部位,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同样,也不要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得布单。 2、不可在手术人员得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得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套。如前臂或肘部触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4、如无菌巾、布单等物巳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得无菌布单。 5、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6、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 70% 酒精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7、切口边缘应以无菌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术前手术区粘贴无菌塑料薄膜可达到相同目得。切开空腔脏器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8、9、10书上跟别得地方不一样瞧书P7 §2体液代谢(重点) 正常体液代谢 1、正常成人每日水得出入量 入量ml 出量ml 饮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含水700 粪150 代谢水300 皮肤蒸发500 呼吸350 共计2000~2500 共计2000~2500 2、电解质平衡:体液中主要阳离子有Na、K、Ca、Mg,阴离子有Cl、HCO 3、HPO4与蛋白质。细胞外液主要得阳离子就是Na+,主要得阴离子就是Cl-与;细胞内液主要得阳离子就是K+,主要得阴 离子就是与蛋白质。 *3、体液中电解质得生理功能 :①维持体液得渗透平衡与酸碱平衡;②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得

中医骨科临床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骨科临床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探讨 中医骨科临床课程中骨科疾病专业性强,知识点很多,每种疾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且与其他医学学科内容相联系、交叉、渗透,临床对骨科医生临床知识、操作能力要求很高,骨科临床进展、更新较快,传统教学模式枯燥、难掌握,尤其对于还未进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缺乏对中医骨科疾病及临床操作的感性认识,缺乏骨科临床思维,合理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同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临床医生与专业教师结合,学校与专业医院合作,以提高中医骨科临床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出合格中医骨科医学人才。 标签:临床课;现代教学;教学改革 中医骨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专科,有着自身独特的临床特点。临床新理论、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医骨科教学的难度。随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临床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今在很多院校,临床课程的教学加入临床专业医生兼任,中医骨科临床课程也不例外。临床骨科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给学生讲授临床上许多真实的病例,更具有可信性和实用性。但临床骨科医生医院临床工作繁忙使其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备课、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较随意。此外,部分骨科临床医生对教学环节不熟悉或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教学技巧不足等因素,也影响到了骨伤临床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此外学生前期掌握的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因为间隔时间较久,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及骨科临床解剖学等知识普遍不足,会影响到中医骨科临床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整个中医骨伤科疾病的学习。结合中医骨科临床课程教学内容及临床对医生要求的特点,临床医生和学校专业教师相结合,学校与专业医院相合作,在中医骨科临床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不同现代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一、模拟临床教学 为了让学校能在比较真实的临床氛围中理解学习中医骨伤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诊疗能力,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中使用模拟临床诊疗教学。“模拟临床教学法”分为教师模拟诊疗讲解演示、模拟诊疗引导、学生互动模拟诊疗和真实病人模拟实操四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时选择情况和教学环境,灵活运用。通过教师模拟、学生相互模拟中医骨科疾病的六诊的方法、临床各种骨折、脱位、筋伤、骨病的诊断流程、手法、固定、功能锻炼等的治疗程序,在较为真实的临床医疗模式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对模拟骨科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及操作具体的治疗方法,逐步熟悉掌握骨科疾病临床诊疗的环节、流程及技能。在“模拟临床诊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临床与病人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具备临床医生基本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二、临床病例教学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 作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数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一、研究方法概要 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可归类为两个范式,即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解释主义研究范式,也即我们常说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主要指注重测量、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精确量化的实证研究(孔德的实证主义,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1879),涂尔干的社会调查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崇尚“价值无涉”、客观性、确定性、概括性、普遍性等不受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的“演绎”过程。因此,定量研究(也称量的、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方法。定量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相关因素的分析,如南师大数学系入学成绩与毕业成绩的关系、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性别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认知风格与知识迁移的关系研究等等。 定性研究主张以直觉方法、内省方法和心理体验等手段展开研究,强调主观性、意义性、特例性、“主体间性”、研究者的“在场”参与性等,不推崇抽样、数据统计等量化指标,而是关注“解释性理解”、“自然探究”、归纳分析等(胡塞尔的现象学,狄尔泰、海得格尔-存在主义、加达默尔的阐释学)。定性研究的这种主观特色,正好体现了研究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折射出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真实性、可信性。因此,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凭借自身的参与观察、探究、访谈等手段收集资料,对某个数学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整体探索,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并进行意义建构和解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新思维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新思维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是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实质是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因为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践教育理论、传输教学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第一,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应该分两步走,一是确立过渡性主体;二是由过渡主体到真实主体。第二,建立或确立教学方法改革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理论既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行动指导。不同的教学方法改革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可以来自心理学,也可以来自教育学,亦或是二者的结合。第三,构建新教学方法的框架,目前高校多数课程教学还在沿续着以教师全程讲授为主的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普遍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第四,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服务体系,普遍开展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教学改革工程,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学科专业的增长,学生、教师、课程及教学条件等情况也更加复杂,给教学方法改革带来许多困难,需要学校建立教学方法改革服,务体系,为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以及学生提供更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支持。第五,建立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改革更是如此。一方面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改革的成果需要得到承认,教师为此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第六,建立教学方法改革的激励机制,教学方法改革的激励机制应该从尊重教师的劳动、劳动成果出发,从教师的关心出发,包括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优先考虑投入教学改革的教师,为积极投身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带去实惠,提高这些教师的声誉和地位。

西医外科学重点中医药版

第一章绪论 1.西医外科学的畴(4页) (1)损伤:外来暴力破坏引起的组织损伤(脏破裂·骨折·外伤性出血) (2)感染:病原菌or寄生虫引起坏死和脓肿(阑尾炎·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切除·肝脓肿的引流) (3)肿瘤:手术切除(良性·恶性) (4)畸形:手术治疗(先天性唇裂·后天性烧伤后瘢痕挛缩) (5)其他性质的疾病:结石·梗阻·血液循环障碍·分泌功能失调·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 2.怎样学习西医外科学4点(标题)(5页) (1)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重视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 (4)加强对急危重症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第二章无菌术 1.无菌术·灭菌法·消毒法的定义(6页) (1)无菌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所附的微生物。 (3)消毒法(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微生物,如器械消毒、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人员手臂消毒及患者皮肤消毒等。 2. 无菌技术的分类(6页)

(1)机械方法:为先行步骤如剃除手术区或伤口皮肤周围的毛发;用肥皂、清水或其他洗涤剂清除物品和皮肤上的游子污垢和细菌,冲洗伤口。 (2)物理方法:常用热力及紫外线灭菌。 (3)化学方法:用化学药物粉剂直接喷洒、气体熏蒸、溶液浸泡喷洒或擦拭。 另:生物方法(非无菌技术)用抗生素or抗毒血清消除病原微生物。 3.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7页) 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 + 镜塑胶制品等不宜热力灭菌的物品 4.高压蒸汽灭菌法(应用最普遍)适用于(8页):一切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 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器皿·敷料·橡胶·药液 5、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10页) (1)一般准备(2)手臂消毒(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6.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13页) (1)手术前皮肤准备(2)手术区皮肤消毒 7.无菌操作规则10条(15页) (1)手不接触条: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手不接触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部位,亦不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不递不拾条:不在手术人员背后转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及时更换条:术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接触到非无菌区应及时更换,衣袖如碰触有菌物品,应加套无菌袖套或更换手术衣。 (4)加盖重消条:术中如无菌巾单等覆盖物已湿透或碰触有菌物品时应加盖无菌巾单;如患者需要更换体位另选切口做手术时需重新消毒铺巾。 (5)背对换位条: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的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6)体腔核对条:手术开始前要点清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待核对器械、敷料数目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通过对中职卫校中医类专业的中医内科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并结合多種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便使中医内科学的教学适应当前所需。 标签:中医内科学;教学;学生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辨证论治规律、转归预后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前期各门中医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应用归宿之一,又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形成中医类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起到核心作用。因此,学习和掌握好该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1 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 1.1中医内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多年来在中职卫校的《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中,发现中医内科学病证复杂,直观性相对不强,且涉及相关知识较广,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概念容易混淆,或虽然能诊断出病名,但无从下手辨证施治,或难以推测疾病的转归,不能形成中医内科学完整的临床思维和治疗方法。根据存在的问题,关键是抓好教学的“三环节”[1]。①深刻理解定义:定义是各个病证的高度概括,它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一定要把定义讲清楚,讲透彻,重要之处要反复强调。②重点掌握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每一个中医内科病证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讲解的重点。理解了病因病机,就掌握了疾病的核心,就使病证知识的内容系统化成为可能,学生掌握起来也就比较容易。③证型的熟记:熟记证型,不仅可以轻松应付考试,也可以在临床实际中应用自如,所以必须熟记每一个病证的证型。这就要求,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记忆,如:联想法、对比法、趣味记忆法等等。 1.2中医内科学教学思维模式的探讨中医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临床课程,它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多种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故开展多种教学思维模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笔者采用顺向思维、点面思维、中西互参、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的应用[2],使中医内科的理论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贴近当代学生的思维模式,教学效果突出。 2 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 2.1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启迪学生临床思维。中医内科学阐述的是内科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诊断、临床证候、证治规律及其理论的学术源流,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规律,课程知识涉及到各科基础知识及多系统疾病。怎么使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浅显化?关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教学方法的体现。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要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采用创新及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目标。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优化;选择;创新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教学方法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想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因此,教学方法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是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 教学方法不只针对老师而言,也作用于学生,纵观目前小学教学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三中心”问题(课堂,教师,课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资助探索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这就使教学方式偏向于教师方面而忽略学生。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否则便会因为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构成细节,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首先教学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而教育方式不能;其次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只被应用于教学方法中,是为服务于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是人们在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它支配着教师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体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我们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在不同阶段都有很大的变化。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论上的优化组合。也就是说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我们在选择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7篇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7篇 第一篇 一、高中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从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来看,必修2的内容以几何为主,且立体几何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学生能否在过去知识的基础上,尽快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其学习好几何内容的关键之一. 1.有利于创建数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尽管在实际的学习中,数学知识与图形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但由于知识逻辑之间的跨越性,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在数与数学知识之间建立关系,这就需要学生首先在数与图形之间建立关系,再继续运用其他的知识在图形与特定的数之间建立关系,由此实现知识的衔接与理顺逻辑关系.如在教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时,就需要把表示距离的数字图形化,如建立坐标系等,由此建立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并掌握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推导过程.通过这种数字与图形之间练习训练的加强,让学生学会根据生活中场景运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生活的问题,如建筑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都需要计算空间两点间的距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系是双向的,既可以从数字到图形,也可以从图形到数字,即以图形为空间想象的基础展开学习与应用. 2.有利于创建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建立图形之间的关系,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无论是平面图形之间、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立体图形之间,都需要学生真正地展开想象,且是有针对性的空间想象,才能在较多的点、线、面与数字之间,发现较为关键的解题线索.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时,就需要在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建立关系,根据教材中例4与例5,学生可以采用坐标法,用坐标和方程来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把直线与圆都纳入一个特定的空间内,去发现其中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用数学运算解决.通过这种空间想象,看似走了弯路,却把抽象的数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转变为较为直观的图形之间关系,为学生数学学习与解题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突破口. 二、高中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情况

5.2.4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情况 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理论课程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开放式等教学,倡导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行为引导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课程中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 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壁画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课程采用案例分析法, 使学生对理论概念与实际产生形象、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装置艺术》、《展示设计》等课程采用重点研究型教学法, 教师提出重点加以讲解,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 主动查阅资料, 之后以提问形式加以探讨, 将细节部分加以补充和完善, 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雕塑》、《摄影》等课程采用课上实践法, 行为引导式教学,边讲边学、边讲边做、强化训练。 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形式与考核方法有别于工科类。学院在制定新的考试制度, 更侧重于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采用了考试形式多样、标准严格、综合评定的做法, 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改革专业教学评价方式,坚持做到专业理论等课程统一试卷、统一考试、集体阅卷;其他课程则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规范命题考试与开卷撰写论文相结合等,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和评价。 ( 1 ) 理论教学的考核: 针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严格执行了教考分离的制度, 试题库相对完善, 考试方式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作品设计、实物制作、模型制作、模拟方案设计、调研分析报告、专题论文等。根据每门专业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 有些采用 A、B 卷形式, 从试题库中选取试卷; 有些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确定具体的考核方法, 使考试更贴近实际。 ( 2 ) 实践教学的考核: 实践教学考试的主要形式有作品、调研报告、实物制作、毕业设计。其中毕业设计方案改革力度大, 由单一的毕业设计方案改为综合性较强的毕业设计方案。主要体现在学生可结合培养计划选择自己的专业方案, 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设计方案, 形成构思、策划、设计一条线, 以不同的终结方式完成毕业设计与制作。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 .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一、名解: 1.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例如某些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 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以及病人皮肤的消毒。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体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3.全身麻醉:应用全身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地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和全部感觉的 方法,简称全麻。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指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一种缺水, 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5.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是指细胞外液减少并呈现高钠血症的一种缺水。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非发挥性酸生成过多和排出障碍,或因体内失碱过多,使血浆碳酸氢 根原发性减少所致。 7.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酸丢失过多或碱摄入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离子相对或绝对增高所致。 8.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通气、弥散及肺循环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使血液PaCO2增高而形成高碳酸血症。 9.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是重要脏器 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症。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共同 性病理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以及其他病变。 11.应激性溃疡:是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为主的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黏 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过程中,两 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障碍。 13.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质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4.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质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偶见于上唇。 15.菌血症:临床上将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者,称为菌血症。 16.闭合性气胸: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肋骨断端刺破肺表面,空气漏入胸膜腔所造成。 17.张力性气胸:气管或、支气管或肺损伤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 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18.开放性气胸:胸壁穿透性损伤导致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内,形成 开放性气胸。 19.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 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 20.肿瘤: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 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21.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 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22.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来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此外,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快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23.嵌顿性疝:是指囊颈较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或组织强行扩张疝颈部而进入疝囊, 随即疝颈弹性收缩,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入腹腔的疝,临床也称作箍闭性疝。 24.腹股沟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测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区内无 腹肌覆盖,腹横筋膜又比其他部位薄弱,故易发生疝,又称直疝三角。 2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并取得 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冷沉淀:是FFP置于1℃~5℃条件下融化后,再在4℃无菌条件下经每分钟2000转离心沉淀,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是现阶段中医学习的入门级课程,也是中医学专业知识架构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将对学生对整体中医理论的掌握程度产生直接影响。该文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教学方法,旨在提升中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 标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中医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作为中医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中医学的入门级课程,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理论有着明显不同,属于自然科学的行列,有着独特的逻辑框架与思维形式。现阶段各中医学院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更注重对数理推论的讲授,而学生尚未对中医学有成熟性认识,因此出现较多问题。如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选择适宜教学方法,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成为中医教育中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基》课程属于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有着相对特殊的逻辑思维与理论体系,其与现代的科学性理论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现代科学注重精确性分析、树立推论等内容[1]。现阶段我国中医教育中通常会使用直观教育方法开展《中基》教学,更加偏向于数理的推论,学生在初接触本课程的时候,极易产生较多问题。 课程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兴趣淡薄,缺少学习积极性;中医的逻辑思维方式相对特殊,学生在思想转换上存在一定障碍;近几年来中医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现代西方相比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反差,使得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不足;中医教育中依然使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学生对中医中的“取象比类”原则还难以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2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2.1 从传统文化入手,促进中医思维的渗透 中医学源于我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的反复性实践与验证而得出了理论总结,其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源于临床实践,强调整体观念的重要性。理论来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并融合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的逻辑思考方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联系十分密切[2]。我国历代的著名中医,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医学领域中,文学与医学的互通现象十分常见。但是在目前的中医教育中,学生多来自理科,长期以来他们习惯于理工科的数理化的思考方式,对传统文化与思想等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并不能较快的适应中医的类比与意象思维模式。教师需在开展《中基》课程中,从传统问题入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中医思

探索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积极探索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某某学院工商系市营教研组教研讨论记录 组长: 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为了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我们近期拟开展对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讨论和探究。 今天我们教研组讨论的主题是:积极探索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请老师们集思广益,踊跃发言。 某某某:关于教学方法,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吧,根据我们大部分高校教学方法的了解,结论是:我国的教学方法还处于欧美国家大学教学方法19C以前的水平。总体上还是满堂灌,总体上讲还是缺少研究,总体上来讲缺少师生的相互交流,我们现在的课堂上缺少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智慧,我们现在的课堂上缺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现在总体上的判断,如果得到确认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比较落后、陈旧,这跟钱学森的判断是完全一致得到。 因此,我们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任重而道远。 欧美大学要求学生课前把学的东西看了,然后带着问题与老师交流,老师觉得这节课有可能不懂的东西,要么是关键的东西,理解起来有难度,还有新东西,每次上课,除了教材,还要带参考书、报纸、杂志,把新东西讲给学生。学生带着作业,要么在小组交流汇报,要么在班上交流汇报,像学术研讨会式的。每个人都有在正式场合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下来,讲话有条理、很规范。学生的发展都是通过我们课堂上的具体教学方法来实现的。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综合的发展,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发展认知及其他,他的素质包括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这就是教学方法的意义。 从教育学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的意义。我们更多的理解为教师的方法,但是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做学生和教师的经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有效的?在欧美,主要是学生学,教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这是教的意义,如何实现?从欧美教学来讲,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设计,本领域的东西都要学,还要组织学生的研究工作,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学。欧美会创造研究的环境和过程来让学生体会研究的经历,每次课都会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去解答,即“从做中学”。我们要做出改变,要创设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自己。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期末考试A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专业年级(本专科) 《中医外科学》试卷( A 卷) 姓名:学号:班级: 考试时间:补(重)考:(是、否)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分人 得分 -----------------------------------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 阅卷人 得分 (签全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 A1型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明清时期外科医家王洪绪的专著是:() A《疡科心得集》 B《外科证治全生集》C《外科正宗》 D《外科心法要决》 E《外科大成》 2、以下辨别疮疡阴证阳证的主要依据,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患部皮肤颜色红活与否 B 局部温度灼热与否 C 脓液的有无 D 肿胀形势高起还是下陷 E 病发于皮肉还是筋骨 3、下列哪种疔疮容易损伤筋骨:() A.烂疔 B.红丝疔 C.颜面疔 D.疫疔 E.手足疔 4、好发于疏松部位,突然蔓肿成片,范围广泛,灼热疼痛,红肿以中心明显,四周较淡,边界不清,伴明显全身反应,应考虑:() A 疖 B 痈 C 丹毒 D 发 E 瘰疬 5、乳晕部的脓肿切开引流术应选择哪种切口: () A放射状 B弧形 C 纵形 D 弓形 E 以上都是 6、甲状腺瘤通常以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其代表方剂是:() A 柴胡疏肝散 B 逍遥散 C 海藻玉壶汤 D 四海疏郁丸 E 桃红四物汤 7、女子乳房属:() A 肝经 B 胃经 C 脾经 D 肾经 E 胆经 8、以疼痛为主要自觉症状的是:() A 瘾疹 B 蛇串疮 C 猫眼疮 D 肥疮E湿疮 9、大量渗液的皮损,应选用的外用剂型为:() A 溶液 B 粉剂 C 洗剂 D 酊剂 E油剂 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股肿临床表现的:() A肢体肿痛 B肢体深静脉走行区压痛C肢体浅静脉怒张 D足趾坏死 E Homan’s sign阳性 (二)A2型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高校数学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探讨,数学范文.doc

高校数学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探讨,数学-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劣势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和丰富高校数学的教学也是各高校数学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该文根据多年高校数学多媒体教学经验,总结出部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高校数学教学方法的丰富。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板书教学高校数学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在高校中普及。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综合处理技术来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有机地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并呈现在屏幕上,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各高校的数学课程均已采用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板书规范、清晰,扩音效果好,内容丰富,对于图像和图形的动态模拟能够形象地演示,对于大学生对大学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很容易由讲授者变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放映员”,从而进行照“件”宣读。如果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将图片、声音甚至视频运用到课件上,势必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寻找素材,这样缩短了备课时间,从而达不到实际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由于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高密度的文字、声音和视频的学习容易造成疲劳,从而不能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一味的“放映”很容易失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与学的配合。再者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硬件要求严格,对于设备的突发情况很容易中断教学从而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甚至出现教学中断等情况。 鉴于以上各种情况,在实际教学多数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优势互补从而使高校数学的教学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及结合当代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基础教学的有利发展。结合自身多年的多媒体教学经验,就具体的多媒体教学的一些方法予以介绍,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 1 多媒体课件呈现内容宜精不宜多 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教材各不同,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也各不相同。市场上出售的主流大学数学教学课件不能进行随意修改来添加教师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多数高校组织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课件制作,由于制作课件要求对于教学内容相当熟悉而且课件制作技术熟练,因此多数教师制作的课件仅仅是把课本内容搬到屏幕上。这样势必会造成课件内容繁多,课堂上教师忙于读课件内容,学生忙于看课件内容而达不到教学效果。课件的制作要求有条理性,有深入浅,由定义到性质再到例题应用,具有层次感。制作的课件内容应遵循宜精不宜多,现行的多媒体课件以PowerPoint电子文稿为主,每节课的课件屏数应控制在20屏左右。一般地,每屏应控制在50个字左右。如果配有公式或者图片,需加文字说明或注释。对于定理的证明过程,可适当精简,比便从总体上把握证明思路,教师可以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补充细节。 2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配合 传统的板书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使用粉笔、黑板讲授式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学习体会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学习体会 最近我校举办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课程的培训,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几位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我只就自己体会谈如下几点。 (一)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重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 “人格养成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义”。一直以来,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所以我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很认真,力求把更多更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的人格教育却有所忽略。我认为一些基本的素养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也不用我们这些大学专业课老师再浪费时间去说了。而培训课教授给我们举的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前沿的学科知识,更需要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切的把一些人生道理和生活哲理教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会在备课时,结合所授内容,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自己的教案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时机,采用学生能接受或是喜欢的方式把人生道理灌输给学生。 (二)高校教师要具备营造课堂幸福感的能力,以人格魅力打动学生 众所周知,在高校讲大四专业课可以说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学生们面对的多方面的原因不来上课,有考研的,有找工作的,也有学分不够干脆不来上课的。彭林教授在讲他是如何开设《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这门选修课的时候,他特别提到第一次开这门课的时候,偌大的教室,只坐了区区18个学生。他说当时他也心凉,但是他依然认真的备课、授课。这18个学生上到最后,没有一个学生逃课的。几轮课开下来,现在清华的学生每学期报选修课,因为选彭教授课的学生很多,所以,如果想选彭教授的课,需早早守候在电脑旁,选课开始后,学生要抢着报名才能报上。我想,如果这些学生如果只是为了修学分,大可不必费如此周折。正因为,上彭教授的课,我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他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感受到了他的快乐。十年磨一剑,以治学为乐,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乐,快乐互相传递。彭教授的讲授,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样的课堂是让人有幸福感的课堂。因此,我觉得应该在教授学生知

(仅供参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

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流注 2.发颐 3.内陷 4.筋瘤 5.臁疮 二、简答题 1.简述疮疡的病因病机? 2.简述有头疽的定义及其特点? 3.说说肛门直肠疾病的内治分型? 4.乳核与乳岩停当如何鉴别? 5.肠痈的临床表现特点? 三、论述题 1.尿石症的病因病机? 2.中医内治法的特点及其具体运用? 3.发和有头疽的区别? 4.论述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和病变部位的关系?

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内陷 2.休克 3.Charcot三联征 4.丹毒 5.疮疡 二、简答题 1.简述直疝、斜疝的定义与异同? 2.简述托里消毒散的应用? 3.简述辩脓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简述十问歌的内容? 5.说说中外疾病总发病机制? 三、论述题 1.用你所学知识论述内治法总则? 2.谈谈你对肠梗阻诊疗的认识

2013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外科感染 2.休克 3.围手术期 4.卡克三联征 5.齿状线 二、简答题 1.简述直疝、斜疝的定义与异同? 2.说说术前需准备什么? 3.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意义? 三、论述题 1.中西医结合应如何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 2.说说肠梗阻的诊断思路? 3.输血指征,并发症及防治?

中医外科学复试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内陷 2.廉创 3.丹毒 4.疮疡 5.子痈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医十问歌? 2.说说皮肤病原发表现? 3.简述补发的定义及其应用? 4.垫棉法在中医外科的应用? 5.简述托里消毒散的功效作用及其适应症?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医外科疾病发病机制? 2.论述中医外科疾病外治法?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西医外科学重点整理 一、名解: 1.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例如某些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以及病人皮肤的消毒。 2.灭菌法: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体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3.全身麻醉:应用全身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地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和全部感觉的方法,简称全麻。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指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一种缺水,是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5.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是指细胞外液减少并呈现高钠血症的一种缺水。 6.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非发挥性酸生成过多和排出障碍,或因体内失碱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原发性减少所致。 7.代谢性碱中毒:是由于酸丢失过多或碱摄入过多,使血浆碳酸氢根离子相对或绝对增高所致。 8.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通气、弥散及肺循环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使血液PaCO2增高而形成高碳酸血症。 9.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是重要脏器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症。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共同性病理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以及其他病变。 11.应激性溃疡:是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为主的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黏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 1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障碍。 13.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的皮质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4.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质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项、背部,偶见于上唇。 15.菌血症:临床上将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阳性者,称为菌血症。 16.闭合性气胸:多为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肋骨断端刺破肺表面,空气漏入胸膜腔所造成。 17.张力性气胸:气管或、支气管或肺损伤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入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高压性气胸。 18.开放性气胸:胸壁穿透性损伤导致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内,形成开放性气胸。 19.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等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竭。 20.肿瘤: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在某些内在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加上外来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细胞异常增殖为主要特点的新生物。 21.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常用计算公式: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22.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来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功能丧失,此外,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快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23.嵌顿性疝:是指囊颈较小而腹内压骤然升高,腹腔脏器或组织强行扩张疝颈部而进入疝囊,随即疝颈弹性收缩,疝内容物被卡住而不能回纳入腹腔的疝,临床也称作箍闭性疝。 24.腹股沟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测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区内无腹肌覆盖,腹横筋膜又比其他部位薄弱,故易发生疝,又称直疝三角。 2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6.冷沉淀:是FFP置于1℃~5℃条件下融化后,再在4℃无菌条件下经每分钟2000转离心沉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