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管路滑脱
- 格式:pptx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13
医院预防管路滑脱防范措施
1、对置管的患者,护士每日进行管路滑脱危险因素评估,确定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管路滑脱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神志及意识状态、管道风险程度、患者活动情况、导管固定方法、患者对置管耐受度、防脱管知识知晓度、患者配合度等。
2、患者各类置管,均应在导管外用做好标识,注明导管名称、置管时间及置管人姓名。
3、胃管、手术切口引流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导管外做好标记,以便了解放置位置和管道滑脱的情况。
4、对置管的患者,在患者床头悬挂警示提醒牌,护士床边交接班时应交接管道的固定及通畅情况。
5、患者各类留置导管应妥善固定,且固定时应保持一定的活动度,以防患者活动时牵拉、脱出。
6、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及时巡视,认真观察导管接口处是否紧密固定,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导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和牵拉;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7、对精神异常或烦躁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或给予保护性约束,必要时专人守护,防止导管意外脱落。
8、护士协助患者翻身、下床、进食、大小便等,应主动满足患者的需求,以免患者活动时致导管脱落。
9、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避免牵拉。
10、对不能讲话的患者,可选用图表、文字、手势等方法示意。
11、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患者保护导管的方法,使患者配合。
12、如发生导管意外脱落,立即启动导管脱落应急处理预案。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管路滑脱是指在输送物料高速运行中,管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管道滑脱,从而引发严重事故。
管路滑脱可能导致工厂停产、人身伤亡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有效的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防范制度:1、检测制度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管道检测应采取多种手段,包括视觉检测、红外线检测、振动模态分析考等。
可将数值、振动、温度等指标录入系统中,实时监测管道状态。
检测的频率应根据管道使用环境、运输流量、管道材质等多方面考虑而定,制定相应的检测计划和标准。
2、维护制度对管线进行规定间隔的维护,包括喷涂、防腐和清洗管道,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具有抗堵塞能力。
并制订相关的管道维护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管道故障应及时修复,无法及时修理的重大问题应停止运输,在检查验证之后才能恢复生产。
3、保证制度对管道进行保证工作,采取支撑技术、固定技术和防滑技术等,防止管道滑脱,确保输送工作的安全进行。
4、预防意识培养加强预防意识,让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充分了解管道工艺特点,以及管道滑脱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降低工作人员对管道设备的误操作,保证设备作业稳定。
措施:1、加大管理力度全面加强管道运输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和安全责任人,且每个环节都应严格负责。
2、加强培训加强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工作,掌握操作技能,了解管道设施的特点,掌握事故处理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安装抗滑设备对于容易产生滑脱问题的区域,应安装抗滑设备。
可以加固管道的支架,增加管道与地面的摩擦力等方法,简单易行又有效。
4、管道定位对于新建或更改管道线路的工程,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土层厚度、地震地质条件等,确定合理的管道定位,自然或人工制作抗滑措施,减小滑脱发生概率。
总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路滑脱防范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对防止装置,保障生产工作,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文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进行评估。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按照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范文(2)管路滑脱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为了防范管路滑脱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防范制度和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的范本。
一、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预防管路滑脱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岗位,包括管道设备维护人员、工程师、操作工以及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管路滑脱的定义、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
第四条管路滑脱的定义:指管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松脱、脱位等原因与固定设备之间的失去连接状态。
第五条管路滑脱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划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第六条本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管理由相关部门负责。
第七条本制度的实施要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结合。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八条所有管路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维护应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九条管路设备的安装前,应进行专业的计算校核,确保固定设备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紧固可靠。
第十条管路设备的安装人员必须熟悉安装规范,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进行质量检验。
管路滑脱的防范措施【1】
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
、
2、置管后,在管外有标识,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时间。
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对外出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一旦发生管道滑脱,应立即启动管道滑脱应急预案。
11、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整改;提高警惕,不断改进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管路滑脱预防及报告制度范文管路滑脱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连接件的材料、制作工艺等原因,管道出现滑脱现象。
这种滑脱现象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生产效率都会带来重大风险和隐患。
为了有效预防管路滑脱事故的发生,以及及时准确的报告和处理滑脱现象,我们制定了以下管路滑脱预防及报告制度。
一、管路滑脱预防制度1. 设立安全专职岗位:公司应设立安全专职岗位,负责管路滑脱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该岗位负责制定管路滑脱的预防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加强员工培训:公司应定期进行各类培训,提高员工对管路滑脱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管路连接件的选择和安装方法、机械力学原理等。
3. 推行标准化管理:公司应制定标准化的管路安装和维护管理规范,并定期对各部门进行检查和考核。
同时,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确保其提供的管路连接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加强设备维护:公司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连接件的完好性,及时更换老化或破损的管路连接件。
5. 建立巡检制度:公司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对管道连接点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滑脱隐患。
6. 强化安全意识:公司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他们对于安全事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同时,应采取措施加强员工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倡导员工主动参与管路滑脱的预防工作。
7. 定期组织演练:公司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的能力。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滑脱隐患的报告和处理流程、紧急修复技巧等。
二、管路滑脱报告制度1. 管路滑脱的报告流程:一旦发现管路滑脱现象,员工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通知安全专职岗位。
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并在24小时内向安全专职岗位提供滑脱情况的报告。
2. 报告内容:滑脱情况的报告应包括滑脱位置、滑脱原因、滑脱程度、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等信息,并配以现场照片和处理方案。
3. 报告的处理程序:安全专职岗位应及时收到滑脱情况的报告,并对报告进行审核和评估。
管路滑脱管理规范管路滑脱是指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因素导致管道发生移动或脱落的现象。
为了保障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管路滑脱的定义、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检测方法和处理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管路滑脱的定义1.1 管路滑脱是指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或其他因素导致管道发生移动或脱落的现象。
1.2 管路滑脱可能会导致管道系统的泄漏、断裂等严重后果。
1.3 管路滑脱的发生频率与管道的设计、安装质量、使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管路滑脱的影响因素2.1 管道设计不合理、支架间距过大或支架质量不达标。
2.2 管道受到外部振动、风力等外力作用。
2.3 管道系统长期使用导致管道疲劳、老化等问题。
三、管路滑脱的预防措施3.1 合理设计管道系统,确保管道支架的数量和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3.2 加强管道支架的固定,采用适当的支架材料和固定方式。
3.3 定期检查管道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四、管路滑脱的检测方法4.1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测,发现隐患。
4.2 进行管道振动测试,评估管道系统的稳定性。
4.3 定期进行管道系统的视觉检查,检查管道支架是否有松动、腐蚀等情况。
五、管路滑脱的处理措施5.1 一旦发现管道滑脱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紧急维修。
5.2 对于严重滑脱的管道,需要重新设计支架系统,确保管道系统的稳定性。
5.3 加强对管道系统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修管道系统,确保其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管路滑脱管理规范对于保障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管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才能有效预防管路滑脱的发生,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进行评估。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按照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2)管路滑脱是指管道在运行中受到外力作用或其自身重力等因素导致脱离原定位置的现象。
为了防止管路滑脱造成安全事故,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制度和措施。
1. 设计合理的管道支架系统:在管道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管道支架,并进行强度计算和结构分析。
管道支架应该能够承受管道的重力和运行中的外力,确保管道的稳定。
2. 管道固定材料和技术选用:选择合适的管道固定材料,如膨胀螺栓、膨胀胶、钢丝绳等,以及合适的固定技术,如焊接、螺栓连接等,确保管道与支架的固定牢固可靠。
3. 定期巡检和维护:建立定期巡检机制,对管道支架及固定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老化的固定材料。
定期维护涉及随机对管道固定系统进行紧固、加固或更换等工作。
4. 引导管道运行合理:对管道运行进行合理引导,避免运行中受到外力作用或管道自身重力引起的滑脱现象。
根据管道特性和运行条件,制定相应的运行程序和相关操作规范。
5. 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管道滑脱的防范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管道固定技术和维护知识,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防范能力。
托县医院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一、导管脱落常见原因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
二、防范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及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各类导管、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
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
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绳或别针松开。
4、气管插管病人若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
对欲讲话而无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片、手势等方式沟通示意。
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
搬运病人时用2把止血钳夹住引流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
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小心拆除原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
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
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保护,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护理部修订2015 年 11 月托县医院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一 . 应急预案; 1. 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 2. 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3. 向病人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告诉病人保护导; 4. 翻身、移动病人的时注意将引流管松开; 5. 建立文字、图表、手势等沟通卡片,对不能讲话的;6. 手术后患者交接班时认真核对各个引流管名称,固;7. 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在头部加戴网罩;8. 置胃管各种导管滑脱防范预案一.应急预案1.对意识不清,躁动病人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四肢2.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体外用胶布做一标记,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
护士对患者安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避免导管牵拉脱出。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护士应按分级护理及时巡视病房,仔细观察导管接口处是否固定良好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11、一旦发生导管接口处脱管,应立即将导管反折,对导管接口两端彻底消毒后,再进行连接,并做妥善固定。
如胃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检查患者有无因胃管内容物流出造成呛咳或窒息。
12、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以防各种导管滑脱,保证护理安全。
护理部____年____月修订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二)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管外有标识,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时间。
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