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政法干警行测考试:拆解逻辑的简易法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冲刺方案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数量关系、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资料分析和常识应用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重庆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进行 >>>重庆地区在线咨询。
一、逻辑填空该部分主要考查实词、成语的辨析及上下文之间的语境关系。
词语辨析方面,需要重点掌握语意的轻重、含义的侧重、范围大小及固定搭配。
语境呼应方面,需重点掌握解释、并列、顺承、递进、转折,五种关系。
用四句话总结,做好逻辑填空就是要学会:1、透析逻辑关系;2、辨析词义差异;3、把握语法规则;4、了解语言习惯。
至于词汇的积累,考生可以通过参阅各大网站(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等)的相关时评文章,以及《瞭望》、《求是》、《人民日报》等杂志,进而增加对词语的积累量,提高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二、片段阅读这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结构两分法和联合归纳法。
两分法是指从宏观上将材料进行一次或多次“一分为二”的分切,直至确定材料的重点内容或核心的方法。
通读材料,将材料一分为二,区分重点与次重点;分析重点内容后进行归纳概括,同义转换,得到正确答案。
归纳法是综合文段各方面内容,得出各方面共同围绕的中心话题的方法。
另外考生还要注意正确选项往往具有如下特征:1.符合大政方针;2.符合主流价值观;3.符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符合常识(忠于原文)。
三、语句表达在语句表达方面,主要考察语句衔接和语句排序两种题型。
语句衔接题,主要是抓住“四个一致”:话题一致、句式一致、色彩一致、思路一致。
语句排序题,则需要通过找一些关键词来确定句与句之间的先后顺序,比如说:关联词、重复性的次、指代词、表顺序的词等。
进而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
2016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如何用中国剩余定理快速解题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它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而我们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中国剩余定理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最早诞生于我国的古典著作《孙子兵法》韩信点兵的故事,之后归纳总结为我们现在的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考核比较单一,我们在做行测题求解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能够判断出题目为剩余定理的考核,并结合主要求解方法和整除特性的运用进行求解。
中公教育专家具体讲解:【基础理论】1、中国剩余定理的通用形式某数除以A余a,除以B余b,除以C余c……求这个数。
例如:一个小于50的数字,除以7余1,除以5余4,除以9余4,这个数是多少?2、中国剩余定理的求解方法(1)余同加余——X=除数公倍数+余数【例】X除以8余3,除以6余3,且X在20~30之间,求X。
中公解析:题目中,余数都是3,所以说余数相同,此时X=除数公倍数+余数,即X=24n+3,由于X在20~30之间,所以X=27。
注:除数公倍数等于其最小公倍数的N倍(2)差同减差——X=除数公倍数-差(差为除数和余数的差)【例】X除以6余3,除以5余2,且X在20~30之间,求X。
中公解析:题目中,除以6余3,说明除数和余数之差为3,同理除以5余2,除数与余数之差也为3,所以说差相同。
此时X=除数公倍数-差,即X=30n-3,而X在20~30之间,所以X=27。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016重庆公务员考试:周二判断推理习题及解析(4.5)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数量关系、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资料分析和常识应用能力。
点击查看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1.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已呈现的规律性:2.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3. 左边是给定的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4. 左边是给定的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5. 胎生动物:蝴蝶A. 哺乳动物:鸭嘴兽B. 实数:正数C. 男教师:女青年D. 文科:化学6. 白色:灰色:黑色A. 佛教:宗教:迷信B. 男人:女人:老人C. 愤怒:忧伤:高兴D. 轮船:货轮:游艇7. 地中海:陆间海A. 地黄:怀庆地黄B. 定音鼓:乐器C. 电缆:导电线芯D. 礼器:青铜鼎8.( ) 对于蓝牙耳机相当于电话对于 ( )A. 手机,无线电话B.喇叭,移动电话C. 耳机,手摇电话D.听筒,电话话筒9. 荆棘:困难A. 布衣:学生B. 折柳:惜别C. 心腹:信任D. 桎梏:束缚10. 豺狼虎豹:善良A. 绵羊:温顺参考解析1.【答案】A。
解析:题干图形的线条数都是 9,选项中只有 A 的线条数是 9。
2.【答案】B。
解析:题干图形的交点数分别是 1、2、3、4、(5)。
故答案选 B。
3.【答案】A。
解析:A 项可由左边图形折成;B 项顶面和右侧面是相对面,D 项正面和右侧面是相对面,不可能相邻,错误;C 项正面箭头和右侧面直线在一条线上,不可能垂直,错误。
故正确答案选 A。
4.【答案】A。
解析:B 中,若正面和顶面正确,右侧面斜线方向错误;C 中,若正面和右侧面正确,顶面应为含两直线的面,错误;D 中,正面和顶面是相对面,不应相邻。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神算三法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数量关系、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资料分析和常识应用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重庆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进行 >>>重庆地区在线咨询。
计算题是资料分析必考题型之一,题目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简单讲解一下资料分析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并结合真题及解析,帮助考生理解,供考生参考。
常见的考查方式:1.直接考查“计算型概念”,如“比上年(某年)增长(减少)的量是多少”,“比上年(某年)增加(减少)了百分之多少”,“XX占XX的比重是多少”,“XX是XX的多少倍”等等;2.间接考查“计算型概念”,比如要先根据同比增长率求出上年量,再求倍数关系等。
计算题解题方法:1.准确解读题干要求判断考查的是哪个具体概念,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题干涉及的数据。
例题1: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
其中,出口量67.1万吨,出口额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4.9%;进口量91.6万吨,进口额1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37.5%。
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同期约增长了多少亿美元?A.5.3B.7.0C.9.2D.21.2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整合数据关系进行列式,观察列式和选项设置判断是否能够运用计算技巧解题,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2016安徽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备考:逻辑判断立于不败之地马上又快要到了政法干警考试了,行测是必考的科目,这其中的逻辑判断中加强、削弱类题目又是重点,而且这几年题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但不论是削弱还是加强,都是在考查大家对题干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只要掌握好这个能力,才能让你的逻辑判断立于不败之地。
在可能性推理当中,题目的特点经常是字数多而且让人无从下手,所以很多考生们索性就凭感觉去选择答案,但是结果也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帮助大家把握出题人的脉搏,带你找到可能性的切口。
一、读懂题干是前提:可能性推理的题量分布占据了大分布的逻辑判断,并且又以削弱型、加强型题目为主,因此考生应重点注意分析这两个部分,那么如何分析题干呢?1.辨析论据和论点:论据:由因为、根据、由于、发现、调查等词语引出。
论点:由所以、因此、说明、认为、推测等词语引出。
Eg. 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效果的调查。
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每百人有26人表示对其有印象。
据此,为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公司决定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公司决定的是:A.电视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B.报纸广告容易给观众留下“产品过于廉价”的负面印象C.若不采用报纸广告而继续采用电视广告宣传,相同时间后,每百人有45人知晓该品牌D.通过电视知晓该品牌的人中,八成有购买意愿,而通过报纸广告知晓者,仅两成有此意愿【备注】:在题干中“结果显示”后面即为论据,“据此”后面即为论点。
二、辨清结构是大法:在可能性推理当中,只会找论据以及论点还远远不够,那么论证结构才是题干重点,从整体上来说可能性推理分为四大论证结构:知因求果型、知果求因型、因果共存型、只有结论型,就其中常考的两大类型,为大家进行分析:1. 知因求果型:已知事实A推出结论B型。
削弱:削弱结论、削弱论证逻辑(力度更强)。
2016年江西政法干警行测逻辑填空解题技巧方法逻辑填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第一大部分,其题目数量占据了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二十道题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对文学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有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还要有过应的言语分析能力。
考生在初做这类题目时感觉难以抉择,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正确选项,现在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讲解逻辑填空这类题目如何快速有效地解答。
逻辑填空中最主要的题型无外乎就是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填空,一般填空的数量在一至三个词之间,其主要应对的方法为逻辑呼应法,那么就需要我们明确逻辑关系的类型:解释关系、反对关系、联合关系,通过标志词或句或标点符号明确文段中具体的逻辑关系类型,并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掌握以上的相关技巧并将强对词语的积累和掌握,这类题目便会迎刃而解。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两道题目:【例1】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应该有袭人那种踏实做事的务实态度,不骄不躁地做好份内工作,将领导交代的事情做好,切忌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
即使有幸获得了领导的倚重和大家的称赞,也应当继续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用持续的爱岗敬业、为自己加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心一意不骄不躁恪尽职守B.心猿意马进退维谷忠于职守C.全心全意骄傲自满敷衍塞责D.心神不定谦虚谨慎尽忠职守【答案】A。
中公解析:本题可从第一空入手,所填词应与“三心二意”成反对关系。
也就是说所填词语是“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符合题意,形容境界的词语,扩展也适用。
“心猿意马”心好像猴子在跳、马在奔跑一样的控制不住。
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与三心二意成联合关系,排除B。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与“三心二意”成反义,可以用。
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与三心二意成联合关系,故排除D。
在A和C中选择,找与不卑不亢联合的词语,不骄不躁可以,形式上一致,内容上也相似,与爱岗敬业联合的词语,恪尽职守、尽忠职守与忠于职守符合,恪尽职守的意思是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行程问题小妙招:比
例法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数量关系、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资料分析和常识应用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重庆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进行 >>>重庆地区在线咨询。
行程问题一直是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的高频考点,是每年必考题型之一。
而对于多数考生而言,行程问题是非常有难度的,令人望而却步。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用比例思想巧解复杂的行程问题,考生们可以跟费时费力的方程法去告别啦!。
更多重庆法检考试资讯<<<点这里2016重庆法检考试行测备考:工程问题解题思路重庆法院检察院考试的笔试科目为行测+申论+法律基础知识,面试形式是无领导+结构化。
根据考试大纲来看,2016重庆法检考试没有往年的免考政策,所有考生都要统一考试《法律基础知识》。
2016重庆法检笔试时间为2016年5月28日,笔试成绩于6月中旬发布,专业科目考试为6月18日!重庆中公教育希望以下重庆法检考试真题和相关备考资料能帮助广大考试全面备考,中公教育与你同行!点击这里可以进行 >>>重庆地区在线咨询。
工程问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比较热衷的题型,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都有所涉及。
在数量关系题目中,很多考生认为工程问题是一种比较容易的题型,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解题思维问题。
在考试中这类题目大多需要考生运用逆向思维,而很多考生没有备考经验,每当遇到问题时总想着设未知量列出方程求解,而这恰好中了考试的死穴,感觉越做越费劲;另一个原因是工程解题思路比较单一,考题中都是考多者合作或者交替合作。
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做更多题,工程问题一定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选择。
在考试中我们遇见的题目其实都不是很难,但想要快速解出来还是需要方法的。
不管是多者合作还是交替合作,合作双方的效率一般情况是不同的,而工程的总量题目一般题干中没有,这时候就需要考生找一个特殊的数值进行设置。
中公教育专家不提倡将工程总量设置为1,因为工程量为1就意味着出现分数,增加了计算量;而是将工程量设置成每个分效率的公倍数(公倍数越小计算越方便),这是关键的一步,有了这一步,剩下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
接下来以一道真题为例跟大家一起分享:【例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
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A.1/12天B.1/9天C.1/7天D.1/6天【中公解析】这个题目的关键是求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如何用时最短?通俗讲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行了,我们把题目重新罗列一下: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甲队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
2016宁夏政法干警行测备考:逻辑因果论证解题技巧2016年08月23日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在政法干警行测逻辑判断中,因果论证一直是比较重要的模型之一,几乎绝大多数关于削弱、加强的题干都离不了因果。
因果论证之所以高频率的出现是因为其题干的多样性,而理解题干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把握削弱和加强的方法更是解决因果论证的制胜法宝,所以中公教育带你一起走进行测科目中的因果论证。
一、含义题干中给出两个事实,得出结论为一个事实是另一个事实的原因。
如果把没有因果关系(或只有部分因果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推断出某一个结果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加因果。
二、因果联系的主要特性(1)时序性。
时间上的前后相继性,即先有原因,后有结果。
例如“因为我先努力学习了,所以后来才会考上公务员”,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2)相关性。
时间上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还必须满足“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例如“因为我早上喝了一杯水,所以我晚上摔了一跤”,这句话虽然有时间的先后性,但“喝水”与“摔跤”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所以不能构成正确的因果关系。
(3)客观性。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所以一旦颠倒或歪曲了因果,必然会出错。
例如“因为我做了手术,所以我生病了”,这句话并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因果联系,反而有因果颠倒的嫌疑。
三、削弱方法针对因果结构的削弱方法,常见的有三种形式,即:(1)另有他因:其他原因导致结果的发生(2)因果倒置:题干中因和果的关系颠倒了(3)切断因果联系:题干中的因和果没有必然联系例如:因为张三喜欢打游戏,所以他没有女朋友。
削弱方式如下:(1)因为张三颜值低,所以他没有女朋友(另有他因)(2)因为张三没有女朋友,所以他才喜欢打游戏的(因果倒置)(3)张三以前特别讨厌打游戏,但他依然没有女朋友(切断因果联系)【例1】土家狗是一种仅仅在美国南部生活的无毛小型野兽。
更多政法干警考试真题<<<点这里2016重庆政法干警行测考试:拆解逻辑的简易法
政法干警是指由教育部,司法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发起的,一次集公务员,高考(或考研考试)为一体的入学考试。
政法干警招录指的是法院、检察院干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干部及狱警培训两年后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任职的一种政法类公务员录取的新程序,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所工作人员等。
政法干警招录试点采取教育入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一并统考的方式,由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组织,择优录取。
政法干警笔试和其他考试一样,都会涉及到行测的备考。
根据近几年的题型分析,行测考试中主要是以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还有常识这五大部分组成的。
判断推理中的逻辑判断这一部分,又称演绎推理、逻辑判断,其题干诡秘莫测,迷雾重重,每年都是整个行测的大难点,是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主要关卡。
绝大多数人多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考试的时候觉得有些题目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得到的分数却并不很理想。
比预期的分数要低了很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主要是我们日常的逻辑有的时候不够严谨。
优秀的考生,如果想在分数上脱颖而出,攻克这一难关是关键。
可是几乎所有的逻辑解题方法介绍,却将考生引入死啃逻辑知识的泥淖。
晦涩难懂的逻辑术语,诸如对当关系、下反对关系、真假判断……时间十分紧迫。
靠这些笨拙、费时的解答方式,能使考生快速而正确地解题吗?绝不可能!那么如何能使考生快速而正确地解答逻辑推理题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抛开那些晦涩难懂的逻辑术语和逻辑推导方法,另辟蹊径,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这里中公教育政法干警辅导专家为你提供两个简单的方法。
一、机械法
严谨性,是逻辑的第一个精神,贯穿逻辑始终。
我们做题要严格遵循。
但是,我们如果不灵活运用就会陷入无限的主客观思维中。
那么,如何活用呢?如果把严谨理解成机械,那就简单了。
机械法就是主要依靠机械、刻板的思维方式来推导。
有时与常识相悖,依然按照“死教条”来推理。
注意:做逻辑题,选择答案不是看这个选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是看这个选项是否能由题干推出,在这个推出过程中是否符合“机械原则”。
举个简单的例子: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有些江苏人喜欢旅游。
如果以上断定成立,那么下列哪项能够被推出? 1.有些江苏人不是南京人。
2.有些江苏人不喜欢旅游。
3.有些江苏人喜欢吃咸鸭。
这道题,属于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分析讨论很复杂,甭管这些,用机械、刻板的思维方式来推导同样可行。
机械法思维如下:
更多政法干警考试真题<<<点这里题干中“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代表南京人是江苏的,但是1项“有些江苏人不是南京人”,江苏人是不是南京的,题干中没有这个意思,也许南京人和江苏人是全同的关系,排除。
第2选也同样,有江苏人喜欢旅游的,但是不喜欢的有吗?不知道。
按照这种“死推法”,自然而然地只能选 3了。
这个时候,我们脱离了推出关系,不用记忆那么多的公式,用起来简单多了。
二、画图法
在行测中,涉及到概念间关系或者假言命题的时候,大家就马上回忆,概念间关系有多少,语言描述如何等等,开始忙碌着找草稿纸,费时费力。
对于这类题目,画图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我们做题的过程。
画图就是边读题,边用箭头、符号、图表来简化推理关系,明确逻辑主线,从而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
概念间关系用文氏图,假言命题我们用箭头。
这是击破公考行测难题之逻辑推理篇的重要武器。
三、抽象符号法
相似结构属于国考和省考的常客,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语言,句式类似,推理一致,让我们寻找相似的选项。
我们的逻辑知识点是找推理一致,再找句式一致。
学生做起来就像海绵,对错全在一念之间。
抽象符号法就是将句式中的概念抽象化为符号,相同的概念抽提的符号相同,那么只需要比较符号的位置就可以了。
其实,三段论运用的就是抽象符号法。
那么,以后解决相似结构也采用这个方法就ok了。
以上就是我们中公教育政法干警辅导专家总结出来的一些简单的,易于掌握的方法。
当然,在这里只说了一些简单的直言命题中的知识点。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知识点,在以后的时间中还会陆续的进行简单的介绍。
希望可以对各位考生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