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范文(通用10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调查完毕后,通常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大家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大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活动我们大家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
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大家自身的能力,我们大家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本次实地调查,我们大家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
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
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
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大家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
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大家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大家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篇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作为我国亿万人民生活的地方,也经历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发展的历程。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新变化,我们开展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以下是本次调查的详细报告。
二、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家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变化,为家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调查对象包括家乡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等。
三、调查方法 1.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政府文件、新闻报道、统计数据等资料,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访谈: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3. 观察法:实地考察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变化。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家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家乡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基础设施完善:家乡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居民收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2. 社会事业 (1)教育事业:家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2)医疗卫生:家乡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居民健康。 (3)社会保障:家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福利待遇,减轻居民负担。 3. 文化建设 (1)文化设施:家乡新建了一批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化活动:家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体育赛事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4. 生态建设 (1)绿化工程:家乡加大绿化力度,实施城市绿化、乡村绿化、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环保措施:家乡加强环保执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家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家乡人民的共同努力。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9篇家乡进展改变调查报告篇1一、吃的讲养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转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养分。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养分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穿着讲时尚过去农民不富有是一衣多季,如今农民富有了是一季多衣,而且特别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年农村居民人均穿着消费167元,比--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
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置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
--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
--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
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
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
如今农村一幢幢新房到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美丽,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转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15篇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我的家乡,关心自我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期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调查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景;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
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本事,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
观察证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
个别地方存在着必须程度的水体污染。
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证明,其ph为酸性。
经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必须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
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当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我的一份力量。
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并最终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调查背景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大家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大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活动我们大家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
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大家自身的能力,我们大家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本次实地调查,我们大家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
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
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
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大家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
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大家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大家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家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1一、社会调查目的:1)对自己的家乡的地理环境做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让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家乡;2)认识自己家乡在镇、县、市、省的一个发展格局及自己家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善的良策,积极配合周边的兄弟地区共同协调发展;3)了解人民生活状况、幸福指数,了解国家政策在推动“三农”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否切实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4)调查人民群众对政府、基础组织的满意指数,并了解政府、乡镇基层组织是否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5)了解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及医疗保险的落实情况,是否还存在上学难、看病贵等现象,了解乡镇医疗卫生状况、硬件设施、人员力量的安排状况及教育设施的建设状况;7)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条件的改善,交通方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以及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发展经验;8)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分配、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方面有哪些作用、影响及对当地“三农”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哪些深刻影响;二、社会调查的内容:1)时间:20__年1月20日至20__年2月20日,共30天;2)地点:我的家乡———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3)内容:通过实践了解家乡近些年来的宏观(如: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三者发展变化背后的多方面因素)和微观变化;4)实践的流程:a、收集一定量介绍家乡状况的文稿材料b、整理文稿材料,并作分析c、动笔写作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受某些因素的的影响,导致未能获取全面、综合的信息,通过了解、探究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增强了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三、实践的结果和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党和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纲要时,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为此奋斗。
我的家乡位于滇东北的一个坝子里,它是云南最大的坝子,是滇东粮仓具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四季如春)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水、矿产),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关于家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3篇)关于家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3篇)关于家乡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篇1调查人:调查时间:20__.01.15~20__.02.15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
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调查对象:随机调查一.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
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
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
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
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
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
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
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
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
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
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
家乡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家乡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对家乡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通过走访、观察和采访,我发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也带来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首先,家乡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曾经狭窄拥挤的街道被拓宽,新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交通系统也得到了改善,新修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线将家乡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此外,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公园、广场、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次,家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投资,家乡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产业逐渐向现代化、科技化转型,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等也在家乡崛起,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经济的变化不仅改善了家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家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再次,环境保护成为了家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过去,家乡的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污染、垃圾处理等。
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家乡开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开展了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家乡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空气清新,水质清澈,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最后,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也得到了重视。
家乡的传统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归属,而在过去的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度受到了冲击。
然而,近年来,家乡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开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等活动,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家乡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产品,为家乡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5篇随着社会发展,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一)--市--镇--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调查过程及结果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
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
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
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
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
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三篇家乡发展变化调查报告1一、吃的讲营养随着农民收入的减少,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发生改变,食物消费侧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城镇居民支出1269元,比--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
主要表现浮游生物居多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宽广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年肉及化工产品人均消费286元,比--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总和消费45元,比--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二、穿着讲时尚过去农民牧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庶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
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
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
--月底农村居民总支出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能了楼房。
--年全市农村居民贫困户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六百多名人均36.4平方米,比--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
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
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
关于家乡新变化的调研报告
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回家探亲对家乡新变化进行调查,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好处.我的家乡天等县地处桂西南,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部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是崇左市所辖的一个县,是广西有名的“指天椒之县”。
近年,国家实施“三农”政策,免收农业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巨大贡献.我们通过走访调查,查找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家乡情况有了大概了解.
一.喜看家乡新变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住的都是瓦房,走的是窄小的土路,烧的是柴草,满村到处是草垛,多数村没通电,没通公路,一到下雨天就成烂泥路,出门也难行.今非昔比,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
一是路路通,交通便利了,通往城镇的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与乡村的距离,绝大多数的乡村都通了水泥路.
二是新房多了,很多在外打工,经商的人赚了钱就回家大兴土木,家家户户建起了宽敞明亮,钢筋水泥的楼房,十分有气派.
三是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县镇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相对齐全。
近年,由于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从中得到更多优惠。
四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家电设备一应俱全.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的政策,很多农民买到了实惠的家电.烧的是沼气,现在家乡很多人都装上了沼气池,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环境的清洁,也有利于为农民提供肥料.出入有电动车,摩托车甚至是小汽车.购物有百货,超市,农民安居乐业.
二、家乡情况令人担忧
1、教育状况
我县乡镇教育水平低下,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拥有二所小学,一所小学总共7个班,老师们上课很多方言讲课(特别是老教师),课堂随意轻松,孩子们能学到的东西很少。
孩子们上课时间上课,下课时间就回家帮着家里干活,根本就没有利用一点课余的时间,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也不怎么关心,他们不会给孩子们买课外书,所以孩子们除了学校发的那几本书外,根本就不会接触到其它丰富多彩的书籍。
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所以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这些孩子就形成了不爱学习的习惯。
在早早退学的孩子当中,有一部分是家里支付不起,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而自己不想上了。
2、劳动力状况
我县地区还存在着一个60多岁垂暮之年的老人下地干活,而20多岁年轻力壮的青年在家闲逛的畸形问题。
该地区外出打工的青年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只干了一两年就回家了。
他们回家后,许多人还是不愿干农活,而在外面又找不到工作,所以在家里由父母养着,整个算来,父母不仅要养自己、儿子,还要养儿媳和孙子。
虽然也有些人想通过开荒种植瓜果来致富,但又苦于没有成本,他们到农村信用社贷款,但信用社怕他们亏本还不了债而不敢把钱贷给他们。
所以就出现了一边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在田地里面向黄土背朝天,一边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在家里悠哉游哉没事做的畸形现象。
3、交通治安状况
我家乡由于交通道路狭窄,每到将近过年期间就会堵车,而且秩序相当混乱,也没有交警来疏导交通,在农村人们素质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人都会你推我挤,车辆虽然过不了,但是许多赶集的人却不愿等,他们一些就横穿公路,从车与车的夹缝中过去,真的很危险,因此我建议交警部门加强对春节期间交通的治理,在农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农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调查后的感想
贫困,就像一根针,深深刺痛着中国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
而农民,是这个弱势群体的主体。
在农村生活的一切所见所闻,让我的心情很是沉重。
当你看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在炎炎烈日下佝偻着身子在田地里干活时,你是否想到幸福晚年对她们的意义?或许这对于她们只能永远可望而不可及;当你看到村民们为了省钱而有病不看时,你是否认为他们对健康不关心?或许这只是因为囊中羞涩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当你看到八九岁的孩子在夜幕下赶着牛回家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这可爱的孩子多了几分成熟?或许这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吧;当你看到......而所有的一切,对于在那土生土长的我都看到了。
我庆幸,自己跳出农门,来到了城市。
但我不知道是否还要回到农村生活,因为现在的校园生活只是暂时的,同时也为家乡淳朴的父老乡亲,可爱的兄弟姐妹们痛心,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当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后,再回到那个地方生活,你会觉得那里的生活真的很枯燥乏味,虽然现在手机普及了,但由于信号问题很多人虽有手机却因为没信号而无法使用,农村有电脑的人是少之又少;当夜幕降临,村子里除了人们家里透出来的一点灯光外,外面一片漆黑。
每当这时候,夜,死一般的沉寂,整个村子,几乎没有一点声响。
不到10点钟,几乎所有的人家都熄了灯,早早就进入了梦乡。
或许那是村民们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改变不了。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确实地关注一下弱势群体,关注一下这些贫困农民。
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与可怜,而是具体的行动。
占着中国70%人口的农民若不富裕起来,国家的富裕从何谈起?
改革开放确实给农村带来了很多变化,使农民在摸索中前进,很多农民通过自己创业走上致富的道路,国家也实施了很多优惠农民的政策,但改变农村现状,就要普及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惩治农村政府的腐败之风。
为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会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更要献出自己的一份汗水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