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原理-基于Python语言和TensorFlow-偏微分方程模拟仿真
- 格式:pdf
- 大小:32.33 MB
- 文档页数:19
人工智能求解偏微分方程
1. 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是一种受生物神经系统启发的计算模型,可以用于逼近函数和进行预测。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可以使用神经网络来逼近解的空间或时间分布。
2. 深度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可以自动学习数据中的模式和特征。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来学习方程的解或其相关特征。
3. 强化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习最佳策略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可以使用强化学习方法来优化求解算法或寻找最优解。
4. 生成对抗网络(GAN):GAN 是一种由生成器和判别器组成的神经网络模型,它可以用于生成新的数据。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可以使用GAN 来生成方程的解或其相关特征。
5. 迁移学习方法:迁移学习是一种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新任务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可以使用迁移学习方法来利用已有的偏微分方程求解知识。
人工智能与偏微分方程1. 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智能地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而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简称PDE)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与偏微分方程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在解决偏微分方程问题中的应用和发展。
2. 人工智能与偏微分方程的关系2.1 人工智能在偏微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偏微分方程求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和模拟的方式,快速地找到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或数值解。
2.1.1 基于机器学习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自主学习和预测。
在偏微分方程求解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构建一个模型,通过输入已知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预测未知的解析解或数值解。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和求解时间,提高求解效率。
2.1.2 基于深度学习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构建深层神经网络来实现对复杂模式的学习和预测。
在偏微分方程求解中,可以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构建一个深层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输入已知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预测未知的解析解或数值解。
深度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高维数据和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于一些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求解问题,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偏微分方程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偏微分方程在人工智能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很多问题可以转化为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可以得到问题的解析解或数值解,从而解决人工智能算法中的优化问题。
2.2.1 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图像处理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使用Python进行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中非常热门的领域,而Python作为一种简单易学、功能强大且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以Python为工具,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应用。
一、Python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数据和统计学方法来训练机器完成具有一定智能的任务。
Python提供了众多的库和工具,使得机器学习在Python中变得相对简单。
以下是Python在机器学习中的一些重要库和工具:1. NumPy:NumPy是Python中用于科学计算的一个基础库,提供了高性能的多维数组对象和操作函数。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大规模的高维数据,NumPy的出色性能使得数据的处理和运算变得更加高效。
2. Pandas:Pandas是Python中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库,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分析工具。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需要进行数据的清洗、转换和整理,Pandas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这些任务。
3. Scikit-learn:Scikit-learn是Python中最受欢迎的机器学习库之一,它提供了丰富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工具,例如分类、回归、聚类和降维等。
通过Scikit-learn,我们可以快速地构建和训练机器学习模型。
4. TensorFlow:TensorFlow是由Google开发的一个开源机器学习框架,它能够有效地构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TensorFlow,我们可以方便地搭建神经网络,并进行复杂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
5. Keras:Keras是建立在TensorFlow之上的一个高级神经网络库,它提供了简洁的API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得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变得更加简单。
Keras的设计理念是用户友好、模块化和可扩展的,使得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实现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
deepxde求解偏微分方程使用Deepxde求解偏微分方程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发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也在不断演进。
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是使用深度学习框架Deepxde来求解偏微分方程。
Deepxde是一个基于TensorFlow的开源框架,它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拟合能力来逼近偏微分方程的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Deepxde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偏微分方程的概念。
偏微分方程是包含未知函数及其偏导数的方程,它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解析求解偏微分方程往往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数值方法来求解这些方程。
传统的数值方法通常采用网格方法,将求解域离散化为网格点,并在网格点上逼近偏微分方程的解。
然而,这种方法在高维问题上往往效果不佳,因为网格的数量会呈指数级增长。
此外,这种方法还需要手动选择合适的数值格式和网格分辨率,对于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往往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时间来调试。
Deepxde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与传统方法不同,Deepxde利用神经网络的强大拟合能力来逼近偏微分方程的解。
它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来求解神经网络的参数。
具体而言,Deepxde将求解域上的一组离散点输入到神经网络中,然后输出对应的解的近似值。
通过不断迭代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Deepxde能够逼近偏微分方程的解。
Deepxde的优点之一是它对于高维问题的适应性较好。
传统的网格方法在高维问题上往往面临着指数级增长的计算复杂度,而Deepxde使用神经网络进行逼近,可以更好地处理高维数据。
此外,Deepxde还能够自动学习合适的数值格式和网格分辨率,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除了适应性好,Deepxde还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由于神经网络的强大拟合能力,Deepxde能够更准确地逼近偏微分方程的解。
相比传统的数值方法,Deepxde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数值解,并且在求解过程中不需要手动调整参数。
python tensorflow embedding原理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的数据驱动时代,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而在机器学习中,embeddin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中,从而方便进行各种机器学习任务。
TensorFlow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其embedding原理对于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理概述1. 什么是embedding?embedding是一种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的技术。
具体来说,它将文本、单词、图像等高维数据通过一定的算法,映射到一个低维度的向量空间中,从而方便进行各种机器学习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
在TensorFlow中,embedding通常是通过词嵌入(Word Embeddings)实现的。
词嵌入是一种将词语表示为向量空间中的点的技术,这些向量通常是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
TensorFlow提供了许多内置的词嵌入实现,如Word2Vec、GloVe等。
这些模型通常采用循环神经网络(RNN)或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深度学习模型来进行训练。
三、训练方法在训练词嵌入模型时,通常采用无监督学习方法,如Skip-gram 法。
Skip-gram法是一种基于上下文的训练方法,它试图找到词语之间的关联性。
在训练过程中,模型会尝试预测当前词语的上下文,从而得到词语的嵌入向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WordNet等语义词典,通过语义相似度等方法来获取词语的嵌入向量。
四、应用场景词嵌入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图像识别等。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词嵌入可以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
在推荐系统中,词嵌入可以用于用户画像构建、个性化推荐等。
在图像识别中,词嵌入可以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将图像特征表示为向量空间中的点,从而进行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
一种改进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陈新海;刘杰;万仟;龚春叶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年(卷),期】2022(44)11
【摘要】偏微分方程求解是计算流体力学等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数值分析的计算核心。
由于物理的多尺度特性和对离散网格质量的敏感性,传统的数值求解方法通常包含复杂的人机交互和昂贵的网格剖分开销,限制了其在许多实时模拟和优化设计问题上的应用效率。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方法TaylorPINN。
该方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万能逼近定理和泰勒公式的函数拟合能力,实现了无网格的数值求解过程。
在Helmholtz、Klein-Gordon和Navier-Stokes方程上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TaylorPINN能够很好地拟合计算域内时空点坐标与待求函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提供了准确的数值预测结果。
与常用的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对于不同的数值问题,TaylorPINN将预测精度提升了3~20倍。
【总页数】9页(P1932-1940)
【作者】陈新海;刘杰;万仟;龚春叶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并行与分布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软件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
2.利用一种新的同伦摄动方法对一类偏微分方程求解
3.一种求解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的时空高阶方法
4.偏微分方程求解的一种新颖方法-格子Boltzmann模型
5.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反问题的正则化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智能偏微分方程
人工智能和偏微分方程是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但它们在实际应
用中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偏微分方程已经成为
了先进数学方法中重要的一环,而在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中,人工智能
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和物理学交叉领域中的重要部分,被广泛用于建模
和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例如流体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
一般来说,这些方程都是非常复杂的,并且很难通过纯数学方法求解,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和求解。
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力和思考过程,包括机器
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
在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
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特别是在处理高维度问题时表现尤为突出。
例如,在流体力学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自
动学习出流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更准确和高效地模拟复杂的流体
系统。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优化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求解精度和效率。
与此同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
丰富的数据和实例。
因为偏微分方程求解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来源和实验对象。
通过对偏微分方程求解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可以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度和鲁棒性。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和偏微分方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两个领域的交叉将会越来越多,相信会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tensorflow原理介绍
TensorFlow是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框架,由Google开发和维护。
它提供了一个用于构建和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统一编程接口。
TensorFlow的设计目标是使机器学习模型的构建和训练
过程变得简单高效。
TensorFlow的原理基于计算图和自动微分。
在TensorFlow中,用户需要首先定义计算图,也就是机器学习模型的计算过程。
计算图由一系列的操作(操作)和变量(节点)组成。
操作表示模型的计算过程,而变量表示模型的参数。
用户可以定义不同的操作和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以构建复杂的计算图。
一旦计算图被定义好,用户可以使用TensorFlow的会话(session)来执行计算图。
会话是TensorFlow运行时的环境,它负责根据计算图的定义,按照合适的顺序执行操作,并计算出结果。
在会话中,用户可以通过给变量赋值来改变模型的参数,并通过操作的运行来获取模型的输出。
在训练模型时,TensorFlow使用自动微分来计算模型参数相
对于损失函数的梯度。
自动微分是一种计算数值导数的技术,可以自动地计算出复杂函数在给定点的导数。
通过计算梯度,TensorFlow可以使用梯度下降等优化算法来更新模型参数,
从而最小化损失函数。
总之,TensorFlow的原理基于计算图和自动微分。
它通过定
义计算图来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通过会话来执行计算图,并使
用自动微分来优化模型参数。
这种设计使得TensorFlow能够灵活、高效地构建和训练各种机器学习模型。
人工智能中的模拟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致力于使计算机系统具备类似人类智能的能力。
而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模拟与仿真技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并深入解析其应用领域、方法和挑战。
一、模拟与仿真技术简介模拟与仿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对实际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验证的过程。
它可以创建一个虚拟环境,模拟不同的物理过程和系统行为,从而帮助科学家、机构和企业研究和分析实际系统的运行。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模拟与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复杂系统的行为,优化算法和模型,并提供决策支持。
二、人工智能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1. 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模拟与仿真技术是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建立模拟环境,并进行大规模的仿真试验,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不同算法的性能,并用于算法调优。
例如,在强化学习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模拟环境来训练智能体,并测试不同的策略和模型,以确定最佳方案。
2. 自动驾驶车辆人工智能模拟与仿真技术在自动驾驶车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建立逼真的仿真环境,可以模拟不同的交通情景、道路条件和驾驶行为,从而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实际道路测试的时间和成本,并提供对系统行为的深入理解。
3. 机器人和虚拟代理模拟与仿真技术在机器人和虚拟代理系统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模拟环境,研究人员可以对机器人或虚拟代理进行训练和测试,以开发出更加智能、灵活和适应性强的系统。
这种方法在医疗、教育和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4. 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还可以用于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通过模拟不同的决策场景和策略,可以评估和预测不同决策的后果,并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指导和建议。
这种方法可以在重大决策领域,如金融、医疗和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人工智能模拟与仿真技术的方法人工智能模拟与仿真技术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物理模型方法物理模型方法是将现实世界的系统建模为物理模型,并使用数学方程描述其行为。
python求解偏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是研究连续介质中的许多物理现象所必需的重要数学工具。
PDE 涉及了空间、时间和其它同步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有限元分析(FEM)和流体力学等领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使用 Python 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方法。
1. 引入库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使用 SciPy 和 NumPy 库来处理偏微分方程。
其中,NumPy 用于数值计算,而 SciPy 则提供了一些特定的算法,包括线性方程组求解、优化、数值积分和微分方程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程序中引入这两个库:```pythonimport numpy as npfrom scipy import sparsefrom scipy.sparse.linalg import spsolve```2. 构建矩阵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我们通常需要构建雅可比矩阵。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设有一个一维热传导方程:$$ \frac{\partial^2 u}{\partial x^2} = f(x) $$其中,$u$ 是未知函数,$f(x)$ 是给定函数。
为了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按照离散化的方法来处理。
我们将区间 $[0,1]$ 分成 $n$ 个小区间,即 $x_0 = 0$,$x_n= 1$,$x_i = ih$,$h = 1/n$。
因此,$u(x_i)$ 可以用 $u_i$ 来表示。
我们将前式中的二阶导数离散化,得到如下近似式:$$ \frac{u_{i+1} - 2u_i + u_{i-1}}{h^2} = f_i $$解出 $u_i$,得到:$$u_i = \frac{1}{h^2} \left(u_{i+1} + u_{i-1} - h^2f_i\right)$$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线性方程组:$$A\mathbf{u} = \mathbf{f}$$其中,$\mathbf{u}$ 是 $[u_1, u_2, ..., u_n]$ 的列向量,$\mathbf{f}$ 是 $[f_1, f_2, ..., f_n]$ 的列向量。
python代码解偏微分方程组使用Python代码解偏微分方程组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偏微分方程组是描述自然现象和物理过程的重要数学工具。
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这些现象和过程的数值解,从而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代码来解决偏微分方程组。
偏微分方程组是一组包含多个未知函数和它们的偏导数的方程。
常见的偏微分方程组包括热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等。
我们以热传导方程为例来介绍解偏微分方程组的方法。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它的数学形式为:∂u/∂t = α(∂²u/∂x² + ∂²u/∂y² + ∂²u/∂z²)其中,u是温度分布函数,t是时间,x、y和z是空间坐标,α是热扩散系数。
为了求解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使用Python中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库,如FEniCS或SymPy。
这些库提供了一系列函数和工具,用于定义方程、边界条件和网格,以及求解方程的数值解。
我们需要导入所需的库。
以FEniCS为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导入FEniCS库:```from fenics import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问题的几何和边界条件。
假设我们考虑一个二维矩形区域,边界上的温度固定为0。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定义几何和边界条件:```mesh = RectangleMesh(Point(0, 0), Point(1, 1), 10, 10)V = FunctionSpace(mesh, 'P', 1)u0 = Constant(0.0)bc = DirichletBC(V, u0, 'on_boundary')```然后,我们需要定义偏微分方程。
对于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定义方程:```u = TrialFunction(V)v = TestFunction(V)alpha = Constant(1.0)f = Constant(0.0)a = alpha*dot(grad(u), grad(v))*dxL = f*v*dx```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求解偏微分方程:```u = Function(V)solve(a == L, u, bc)```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得到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u。
LIF神经元Python仿真代码在神经科学和计算神经科学中,LIF(Leaky Integrate-and-Fire)神经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模型,用于模拟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基本过程。
它是一种简单的单细胞神经元模型,通过模拟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来描述神经元的响应特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LIF神经元的仿真代码。
一、LIF神经元模型简介LIF神经元模型是一种一维的常微分方程模型,用于描述单个神经元的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dV/dt = (I_input - V/R_m) / tau_m + I_app/tau_m if V < V_threshold, else 0其中,V表示膜电位,I_input表示输入电流,R_m表示膜电阻,tau_m表示时间常数,I_app表示施加电流,V_threshold表示阈值电位。
二、Python代码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实现LIF神经元的仿真: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class LIFNeuron:def__init__(self, V_rest=65, V_thresh=50, V_leak=60, tau_m=20, R_m=10000, I_app=5,refractory_period=2):self.V_rest = V_rest # Resting potential in mVself.V_thresh = V_thresh # Threshold potential in mVself.V_leak = V_leak # Leak potential in mVself.tau_m = tau_m # Membrane time constant in msself.R_m = R_m # Membrane resistance in MΩself.I_app = I_app # Applied current in pA (positive for excitory)self.refractory_period = refractory_period # Refractory period in msself.reset()def reset(self):self.V = self.V_rest # Set membrane voltage to resting potentialself.t_spike =-1# Set time of the spike to -1 ms to indicate that no spike has occurred yetdef step(self, dt):if self.V >= self.V_thresh and self.t_spike ==-1: # Spike has occurredself.t_spike = dt # Set time of the spike to the current time stepreturn1# Return 1 to indicate a spike has occurredelif self.t_spike ==-1: # No spike has occurred yetdv = (self.I_app - self.V / self.R_m) / self.tau_m * dt # Calculate change in membrane voltage due to input current and leak currentself.V += dv # Update membrane voltagereturn0# Return 0 to indicate no spike has occurredelse: # Spike has occurred and refractory period is activeif self.t_spike + self.refractory_period > dt: # Membrane voltage remains clamped during refractory periodreturn0# Return 0 to indicate no spike has occurred during refractory period else: # Membrane voltage is no longer clamped during refractory perioddv = (self.I_app - (self.V - self.V_leak) / self.R_m) / self.tau_m * dt # Calculate change in membrane voltage due to input current and leak current while accounting for the refractory period clampself.V += dv # Update membrane voltagereturn0# Return 0 to indicate no spike has occurred after the refractory period ends def simulate(self, T=1000, dt=0.1, t=None):if t is None: # If time vector is not provided, create one with the specified time step sizeand durationt = np.arange(0, T, dt)N =len(t) # Number of time steps in the simulationspikes = np.zeros(N) # Initialize array to store whether a spike occurs at each time step (1 if true, 0 if false)for i in range(N): # Iterate over each time step in the simulationspikes[i] =self.threshold(self.V) # Check if threshold voltage has been reachedself.update_V(t[i]) # Update membrane voltage if a spike has occurredreturn spikes # Return the array of spikes for each time step in the simulation这个Python代码使用了一个LIF(Leaky Integrate-and-Fire)神经元模型来模拟神经元的电生理行为。
《TensorFlow与⾃然语⾔处理应⽤》PDF代码+雅兰《Python⾃然语⾔处理》PD。
⾃然语⾔处理NLP是计算机科学、⼈⼯智能、语⾔学关注计算机和⼈类(⾃然)语⾔之间的相互作⽤的领域。
⾃然语⾔处理是机器学习的应⽤之⼀,⽤于分析、理解和⽣成⾃然语⾔,它与⼈机交互有关,最终实现⼈与计算机之间更好的交流。
正是NLP在我们⽇常⽣活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便利性,才更想对NLP背后的模型原理和具体应⽤进⾏深⼊的探讨,以便我们对NLP有更多的认知。
查看了近些年来的相关⽂献,发现单独讲解NLP⽅⾯的理论⽂献国内外都有,单独撰写NLP任务实现的技术⼯具(如TensorFlow)的图书也很多,⽽将⼆者结合起来的图书,⽬前在国内还没有发现,学会如何利⽤深度学习来实现许多有意义的NLP任务。
具体的代码实现(含实现过程),使⽤的技术框架为TensorFlow(1.8版本),编程语⾔为Python(3.6版本)。
《TensorFlow与⾃然语⾔处理应⽤》PDF+源代码+李孟全《TensorFlow与⾃然语⾔处理应⽤》PDF,414页,有⽬录,⽂字可复制;配套源代码。
作者: 李孟全《TensorFlow与⾃然语⾔处理应⽤》分为12章,内容包括⾃然语⾔处理基础、深度学习基础、TensorFlow、词嵌⼊(Word Embedding)、卷积神经⽹络(CNN)与句⼦分类、循环神经⽹络(RNN)、长短期记忆(LSTM)、利⽤LSTM实现图像字幕⾃动⽣成、情感分析、机器翻译及智能问答系统。
深度学习的优点是可以将所有⽂本跨度(包括⽂档、问题和潜在答案)转换为向量嵌⼊,然⽽基于深度学习的QA模型存在许多挑战。
例如,现有的神经⽹络(RNN和CNN)仍然不能精确地捕获给定问题的语义含义,特别是对于⽂档,主题或逻辑结构不能通过神经⽹络容易地建模,并且在知识库中嵌⼊项⽬仍然没有有效的⽅法,以及QA中的推理过程很难通过向量之间的简单数值运算来建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