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 (1)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3、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5、半保留复制:一种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

6、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前导链上DNA的合成是连续的,后随链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7、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8、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9、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10、复等位基因:由同一基因位点经多方向突变产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座位内不同位点改变形成许多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基因内部不同碱基改变的结果。

11、复制子:在每条染色体上两个相邻复制终点之间的一段DNA叫做复制子。

12、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13、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14、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作用。

15、抑制作用: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16、叠加作用: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当出现显性基因时,既表现出一种性状。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只有当多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相对隐性性状。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芥果形遗传。简而言之:当显性基因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全隐性基因时,表现为一种相似性状。

17、积加作用: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显性基因对数累积愈多,性状表现愈明显的现象。例如,南瓜果形遗传。

18、适合度检测:检验实际观测数是否与某种理论比率相符合。

19、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

20、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现象。

21、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22、完全连锁: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23、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

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24、并发系数: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做并发系数或并发率。一般用并发系数来表示干涉作用的大小。

25、符合系数:又称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之比。符合系数通常介于0~1之间。一个区段发生交换后,使两条相同染色单体在其他区段再次发生交换称为负干涉,也称染色单体干涉,符合系数大于1。

28、遗传学图/:又称基因连锁图或染色体图,是一种依据基因间的交换值(或重组值)表示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简单线性示意图。

29、伴性遗传:遗传学上,将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30、限性遗传:有些基因并不一定位于性染色体上,但它所影响的特殊性状只在某一种性别中出现的遗传方式。

31、从性遗传:有些基因虽然位于常染色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因而使得它在不同性别中的表达不同的遗传现象。

32、剂量补偿效应:指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33、交叉遗传:男性所拥有的来自母系的X连锁基因将来只能传给他女儿的遗传现象。

34、F’因子:整合到染色体上F因子,在切除中分离出携带部分染色体片段,这种带有染色体基因的附加体称为F’。

35、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菌的基因导入另一个细菌的过程。即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通过感染转移到另一受体菌中。

36、性导: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37、转化:指细菌细胞(或其他生物)将周围的供体DNA,摄入到体内,并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38、普遍性转导:能够转导细菌染色体上的任何基因。

39、特殊性转导:也称局限性转导,它仅能转导细菌染色体的某些特定部分,如λ噬菌体。

40、感受态细胞:在吸收外源DNA的生理状态的细胞。

41、Hfr菌株:高频重组菌株,F因子通过配对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

42、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或结构的改变。因此,染色体畸变可分为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43、缺失:是指染色体本身丢失了一段。

44、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个区段因而引起变异的现象。

45、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节段转移的现象。

46、倒位: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某一区段发生颠倒,而后又愈合的一类染色体变异。

47、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一条染色体缺失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表现出来)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48、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构成—个完整体系,缺少任何一条均会造成不育或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