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与组织

展览在博物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博物馆在展览的策划与组织的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英国的博物馆在这方面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值得思考与借鉴,笔者于2004年在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以下简称维多利亚馆)学习工作近三个月,并走访了英国各类博物馆40多家。现就英国维多利亚馆及其他博物馆在展览策划与组织方面的做法做以介绍与分析。

维多利亚馆展览的策划与组织工作很有特色,而且很能代表英国博物馆界的展览工作。在中国,一般情况下做一个展览周期往往都很短,普遍认为完成一个展览不是什么费劲的事情,但在英国以至欧洲很多国家都不是这样,他们完成一个展览需要的周期是很长的。在中国完成一个展览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就觉得已经很长了,而且这些还都是大型的展览,但英国的博物馆做一个普通的展览用2年、3年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具体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在策划与组织展览的观念和做法上英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做一个展览就仅仅是一个展览本身而已,比较简单,涉及到的其他内容与项目很少。在英国,一个展览不仅仅就是展览本身,它是以展览本身为载体和出发点,包含了很多与展览相关的内容与项目,成为了一个综合的活动。我们做展览就是从展览的内容本身出发,并没有综合全面地考虑博物馆的整体工作,而更多的是从经济效益上出发(目前国内一些博物馆的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英国博物馆在做展览的时候,把展览放在博物馆的整体框架内考虑,以一个展览为主线,博物馆的各个部门都同时配合这个展览开展工作,组织各类相关的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扩大博物馆的影响,让更多的公众进入博物馆。

展览该如何策划与组织呢?从维多利亚馆的具体情况来看,一个展览的策划与组织是有详细的程序与流程的。

首先是展览的策划与主题的确定。制作什么样的展览不是随意确定的,也不是某个人能够决定的,而是根据市场情况来确定的。展览主题该如何确定,反映了一个博物馆的定位。维多利亚馆的宗旨是“让每一个人享受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创造这些物品的文化,鼓舞现代设计的成长”。博物馆的定位是针对每一个社会的人,这些人是普通公众,让他们能够享受博物馆的藏品,使之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英国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博物馆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以到博物馆参观为乐趣。这才真正发挥了博物馆的作用。而博物馆的展览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就是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根据与基础,然后再依据调查的结论来分析做什么样的展览。

维多利亚馆的市场调查工作一般每年要做两次,主要调查观众的基本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观众对哪些展览感兴趣,访问过哪些博物馆,对维多利亚馆的哪些展览感兴趣等;同时也有专题调查,如观众调查、市场调查、旅客调查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几种:一是通过网站,二是通过专业的调查公司,三是更多地利用现成的调查报告,引用其中跟博物馆调查相关部分的内容,如英国每年出版有一般的市场调查报告、旅游调查报告等可以利用。市场部完成调查以后,会将结果上报馆里,馆里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近期内举办什么样的展览。

其次是展览内容即展览大纲的确定。展览题目确定以后,由馆长或者是馆长办公会来确定负责展览的人员,一般都是由藏品部的某一方面的藏品负责人(curator)来担当的,这个负责人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展览大纲的确定、展品的选择、参加人员的挑选、展览出版物的编辑以及与展览相关的各种活动的组织等。在国内展览一般都是由陈列部或者展览部来负责的,维多利亚馆同样也有展览部,但他们展览部的功能任务和国内同类部门截然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别。在维多利亚馆展览部并不是直接做展览本身的,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与展览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协调与组织,特别是展览前期的准备工作,如谈判、租借展品、经费支出、挑选展览制作公司等,可以说展览部掌握一切,它对展览的总体负责,拥有的权力很大,但它是不会干涉展览内容的。

再次是展览的设计与制作。展览内容确定以后是形式设计与最后的制作。维多利亚馆展览的形式设计与制作一般都是交给专业的设计公司来做,但这种设计与制作要在博物馆展览业务人员的参与下进行,要随时与业务人员交流,体现展览的主题与意图。

“遭遇:亚洲与欧洲的汇聚,1500—1800(Encounters themeetingofAsiaandEurope,1500-1800)”是维多利亚馆2004年末刚刚结束的一个专题展览,从这个展览的整个策划和组织过程,可以具体而直接地感受维多利亚馆在展览方面是如何运作的。这个展览前后用了4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在我们看来展览规模也不是很大,展品在200件左右,两间展厅而已。但这个展览的具体做法,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遭遇展”由亚洲部的两位藏品主任共同负责。一位是专门研究日本藏品的安娜(AnnaJackson),另一位是研究南亚藏品的埃米(AminJaffer),他们两个人共同完成展览大纲的写作;之后就是挑选展品。展品不仅仅是来自维多利亚馆一个博物馆的,而是涉及到了英国其他博物馆和世界许多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有美国、法国、爱尔兰、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展览人员要到这些国家的博物馆去挑选和确定展品。最后还出版了研究图录,图录里的专业文章都是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撰写的。博物馆对于展览是精益求精的,因此筹备时间也用得很长。

在这里,展览本身只是整个展览活动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同时配合展览还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有与展览联系紧密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关于展览主题的报告。这次展览就有对本馆职工的报告,对新闻记者等媒体的报告,对普通观众的报告,还有为期两天的国际学术报告会。主题报告根据不同人群介绍展览的不同内容,学术报告会则是关于展览内容及具体学术问题的研讨,邀请了英国、美国、荷兰等不同国家的著名学者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学术演讲。

此外还有各种与展览相关的其他活动。由于这次展览中涉及的亚洲国家比较多,因此举办的活动都是和展览中提到的国家有关,通过这些生动的活动让观众了解展览之外的这些国家的更多情况,从一些很小的但是又很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公众直观地了解这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某个方面。展览在无形之中延伸了,扩展了。这些活动如:中国中秋节活动——舞狮,“中国结”示范,青年乐队演奏,少林功夫表演,品中国茶,中国烹调,为公众鉴定亚洲古董艺术品,东西方口袋的制作,伊斯兰艺术品制作,印度舞蹈表演……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事先安排好日程,完全按照时间表来进行。活动都对公众开放,普通人均可以参加,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个别的要提前预订门票。

展览的举办需要宣传的配合,宣传工作由公共事务部的市场部来负责。宣传包括馆内与馆外两个方面。馆内的宣传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品和纪念品来实现,包括各种宣传册页、海报、明信片、香皂、香、扇子、扑克牌等;各种宣传册页是免费发送,纪念品有的是赠送的,有的是在商店中出售的。而为展览专门制作纪念品并在博物馆商店中的销售行为,对于在普通民众中宣传博物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展览的宣传还通过媒体与广告进行。他们与出版、杂志、报纸、电视等媒体联系,安排报道宣传博物馆的展览;他们在报纸、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上做展览广告。“遭遇展”的宣传广告在地铁里、公共汽车上、报纸上、杂志上随处可见。这种多方位的宣传让公众保持对博物馆的印象与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博物馆,享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