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说课稿

二校区51级语文组石宝萍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关键文言词汇及句子;王羲之简况;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体味,疏通文句,利用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学习课文中的语法现象,以及归纳文言实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2、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说教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让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依据这一理念,并考虑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信息筛选法:培养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

3、点拨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质疑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相互提出疑难问题,解决问题;

3、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为辅的原则设计教学程序。力求做到结构完整、环节紧凑、重点突出、切实可行。本课采用新课改的思想实施教学。

导入语:

同学们,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生死问题执着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一)目标展示

[设计意图]:这是简介本课时的教学中心,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重点。便于检验学习效果。(二)学生自学

1、作者简介:结合王羲之东床快婿、入木三分等典故,让学生介绍有关作者情况,欣赏书法插图,体会其书法“飘若浮云,矫如惊龙”的特点。

2、整体感知,朗读全文: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对有代表性的语句做诵读示范,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三)同伴互助

1、小组合作,探讨疑难字词句。

总结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到的疑难字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下面问题做一解读,并让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一觞一咏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暂得于己亦将有感于斯文

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设计意图]:学生积极参与,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又突破了重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实施方法]:主要同位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此环节,让学生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

2、自读全文,勾划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谈作者情感变化。

第一自然段,“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以“乐”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此以“痛”为基调。

第三自然段,“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部分以“悲”为基调

[实施方法]: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质量。

(四)教师释疑

思考: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

1、问题一: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小组讨论总结,展示讨论结果。

良辰:暮春之初惠风和畅

美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乐事: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这是聚会之乐

2、问题二: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小组讨论交流思考。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欲既倦)

痛之二: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欣已陈)

痛之三:个体生命的短暂而不容抗拒。(终期于尽)

这是死生之痛。

3、问题三: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为何而悲?

学生交流讨论。

不是,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不管是以前的人,现在的人,还是将来的人,他们都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