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重要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32.3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4.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5.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

6.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如何理解?)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或二重属性,因而,商品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个物可以有使用价值但不含有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

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耗费在其中的劳动不形成价值,比如人们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无偿的提供给他人消费,这种产品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并且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做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最后,一个物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不形成价值。

7.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如何理解?)

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们生产某种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它的价值。而是取得这种商品的价值,他就必须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反过来说,商品的购买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可见,正是因为存在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或矛盾,才产生了商品交换。也只有通过交换,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而一旦交换失败,商品价值不能实现,使用价值不能进入消费,商品的内在矛盾就不能得到解决,商品生产者则会陷入困境。

8.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9.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10.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

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则体现劳动的社会属性。

1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13.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

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存在于商

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如何理解?)

私人劳动要想实现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劳动还原为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样就产生了劳动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样又产生了商品的二重属性。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俗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

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7.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程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

反比。

18.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的几个阶段或形式:

①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③一

般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

19.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表明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20.所谓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1.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等职能。

23.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且服务于商品流通。

24.货币流通量规律公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5.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26.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

通中的纸币总额

2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

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既调节商品生产,又调剂

软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8.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

29.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G─W─G´

30.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但资本总公式

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31.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

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2.价值增殖究竟从哪里发生的呢?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了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特别是能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3.劳动力成为商品,作为买卖对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无所有、

人身自由。

34.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

值。(P108)

3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

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36.不变成本(c)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

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信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

37.可变成本(v)是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8.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成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揭

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

39.剩余价值率的表示方法:

1.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100%

2.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40.绝对剩余价值就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

作日的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1.这种在工作日劳动时间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补偿劳动力价值个别劳动生产率

42.怎样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联系上方推导过程)

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这些生活资料价值和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省会资料的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43.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