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66.38 KB
- 文档页数:7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前景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车市上的重要一环。
而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中,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
燃料电池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的前景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技术原理燃料电池技术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燃料电池主要由负极、正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
其中,正极和负极用金属催化剂,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其在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作为离子传递载体。
在隔膜的作用下,燃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会发生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水和电能。
二、市场前景1.政府鼓励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鼓励。
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2.市场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油价不断攀升,市场需求正在逐渐转向环保、节能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率、长续航里程等优点,符合现代社会的新能源汽车需求。
3.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进步。
在燃料电池材料和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将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三、发展趋势1.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催化剂和电解质,未来要实现技术突破,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硬功夫。
比如,对于催化剂来说,当前主要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高成本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应用。
因此,研究和开发低成本、高效、长寿命的催化剂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
在电解质方面,则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强的离子交换膜,提高其传递效率,降低内阻。
2.市场推广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不断落实,燃料电池汽车将逐渐普及到消费者中,市场推广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成功商业化的重要步骤。
因此,燃料电池汽车生产企业应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基础上,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其认知和认可度。
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分析与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范围内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显著上涨,因此,科学技术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转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由于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内外都在积极寻求新型清洁能源。
从全球范围来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氢燃料电池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氢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电子、水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一种设备,因其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目前,氢燃料电池已应用于交通、航空、工业、家庭等领域,如某些家用电器、汽车、飞机、火箭等都已经或正在使用氢燃料电池。
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从水中产生电能,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化石能源的压力。
二、氢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汽车的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之一,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2014款丰田Mirai已具有与普通汽油车相当的运行性能,同时又完全没有污染物的排放,使用成本也不高。
之后,美国的hyperion XP-1和英国的Riversimple Rasa等氢燃料电池汽车相继面世。
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还不够成熟,但是其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是因为其优良性能可以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三、氢燃料电池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氢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交通领域,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德国电力公司西门子也在利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出了全球第一台电网储能系统,其具有能量密度大、低损耗、动态响应快、无污染等多重优点,可以整合各种能源系统,并拥有很高的运行效率。
另外,氢燃料电池还被发现可以被应用于人造肉生产上,该技术可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人造肉生产,成功解决了人工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绿色环保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氢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
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紧缺,氢能与燃
料电池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氢燃料是一种响应环保、低碳经
济的理念,而燃料电池则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其独特的高效、环保、安全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研究与发展。
在
氢能领域,目前主要以氢气为燃料,通过在车辆、船舶、发电厂等领
域的应用来推广。
在燃料电池方面,研究重点逐渐由低温燃料电池向
高温燃料电池转型,并在载运工具、航空宇航、商业与住宅建筑等领
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
展望未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氢能方面,未来将推动去碳化的过程,探索新型可再生燃料产生氢气,如利
用生物质、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有效减少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在
燃料电池方面,则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大力推进高效绿色能
源的广泛应用。
总之,氢能与燃料电池不仅是当今社会追求可再生、可持续能源
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黄亚娟广汽研究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1434摘 要: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由于部分核心技术、成本、产业链、基础设施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严重限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与推广前景。
基于此,以下首先对氢燃料电池技术原理与应用展开阐述,其次研究国内外现状,探讨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发展前景1 前言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由于其清洁无污染、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等优势,各国都在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我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方面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
因此,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原理、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对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原理与主要应用2.1 核心原理所谓氢燃料电池技术,是指将燃料之中蕴含的化学能由电化学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设备[1]。
单体电池结构由燃料、氧化剂两种正负电极、电解质构成,其中电解质两侧具有两个隔膜,可以分别起到氢氧化、氢还原两种反应,再由电子经过外负载时形成电力能源。
此技术具有热机与电池两方面优点,不仅转换速度快,污染小,无噪音,还能在低温情况下工作。
如果仅将氢气作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得到水,可实现零排放。
而且氢气变水主要原理为放热反应,在转换过程中形成蒸汽与热水,除了供应电力能源,还能起到供暖效果。
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清洁环保的理想技术,是终极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
从理论上讲,燃料电池在转换能量过程中效率几乎可达90%左右,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燃料电池实际能量转换效率基本在50%左右。
常用的燃料电池按其电解质不同,可分为:PEMFC(质子交换膜)、SOFC(固体氧化物)、MCFC(熔融碳酸盐)、AFC(碱性)及PAFC(磷酸)等。
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操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是一种环保、高效与高功率密度的发电方式,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交通、备电和移动设备领域,特别是在零排放交通动力应用方面具有极其诱人的前景;其他几种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领域相对单一,例如:MCFC和PAFC适用于固定式燃料电池电站、家用热电联产;SOFC主要用于固定式和便携式电源;甲醇重整燃料电池(DMFC)多用于移动设备、小型交通工具和小型备用电源设施。
一、中国氢能源行业市场现状
从2024年到2024年,中国氢能源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汽车推动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汽车燃料油、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城市公共交通汽车等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应用也有所增加,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中国氢能源行业的总产值达到354.2亿元,同比增长了35.25%。
2024年,中国氢能源行业的总产值增长到481.10亿元,同比增长了9.25%,表明中国氢能源行业正在稳步发展。
二、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从2024年开始,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迅速,不断优化技术,投资不断增加。
氢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中国也是其中之一、2024年以来,我国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可谓高速发展,行业发展节奏快,从技术到装备到产品,各项发展指标均呈快速增长。
从行业政策上看,2024年,我国在支持氢能源行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氢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支持氢能技术的转移和应用,提升氢燃料电池制造水平,推广应用氢能技术等。
此外,中国氢能源行业也在不断建立示范性应用。
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发展现状和挑战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动力、绿色能源等领域。
其中,催化剂是燃料电池中起关键作用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随着对燃料电池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改性技术不断发展,以提高催化活性、耐久性和成本效益。
本文就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的现状当前,改性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主要有合金化、支撑剂改性和掺杂等。
合金化是指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催化剂简单地合成一种材料,以提高其电化学活性。
例如,Pt和其他金属(如Co、Ni等)的合金化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提高催化剂的电导性和稳定性。
支撑剂改性是将金属催化剂负载在具有高表面积、孔隙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支撑材料上,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掺杂是指将一种或多种杂质元素引入催化剂中,以调控其电子结构和表面活性。
这些技术在改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Pt基催化剂仍然是燃料电池最常用的催化剂,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因此,降低催化剂成本是目前改性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减少Pt含量,同时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为此,研究人员发展了许多非贵金属催化剂,如过渡金属和合金化过渡金属氮化物。
例如,过渡金属卟啉化合物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此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Pt替代材料。
二、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燃料电池催化剂改性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改性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改性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尤其是在高温、高压、高湿度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催化剂容易发生聚集、脱落和失活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改性催化剂的耐久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改性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成本问题亟需解决。
当代化工研究Modem Chemical Research6行业动态2021 ・ 07微生物燃料电池的 现状与研究*孙琦铭 赵明轩 陈誉昕 庞颖 陈志威(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066004)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仍处于瓶颈期,但其能实现同步污水处理和电能回收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燃料电池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利用产电微生物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存储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不经过其他能源形 式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且该反应生成的产物无汚染。
其中,准确构建MFC 系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并重污染物去除和产电效能提升, 是进一步探索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的关键。
文章重点对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如海水微生物燃料电池、植物复合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分 析,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电池性能,对其可实践性进行评估。
最后,强调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技术与应用的现状,并指出了微生物 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植物;纳米铁;厨余垃圾;重金属污染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Pres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f Microbial Fuel CellSun Qiming, Zhao Mingxuan, Chen Yuxin, Pang Ying, Chen Zhiwei (Qinhuangdao Branch,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Hebei, 066004)Abstract z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Juel cell is still in the bottleneck period, but it can realize the junctions of s imultaneous sewage treatment and electric energy recovery, and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 rospect. The main mechanism of m icrobial J uel cells (MFCs) is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in sewage is oxidized by electricity-producing microorganisms, and the chemical energy stored in the organic matter is directly converted into electric energy -without other energy forms, and 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this reaction are pollution-free. Among them, the key to further explore the f ield of m icrobial J uel cells is to accurately construct MFC system, effectively remove pollutants and improv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while reducing costs. This paper f 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d ifferent types offitel cells, such as seawater microbial J uel cells and p lant composite microbial Juel cells, and evaluates their p racticality by comparing the p erformance of d ifferent types of c ells. Finally, the p resent situation of m icrobial f iiel cell (MF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was emphas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p rospect of M FC was p ointed outKey words z microbial J uel cell ; plants nanometer iron^ kitchen waste ; heavy metal p ollution阳极区域的微生物群体通过降解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电子并传递给阳极,电子再通过外电路传递给阴极,与阴极区域可 以接触氧气,电子与其附近的氧气相结合,构成完整的氧化还 原反应,从而完成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⑷。
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摘要:燃料电池技术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环境污染、低噪音、可靠性高、氢燃料来源广泛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本文概述了氢燃料电池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大量投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改变日常生活习惯。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发展现状;未来展望引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下,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新一轮能源技术的变革方向,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围绕氢能源加快全产业链布局。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把两者电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且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
1、我国氢能发展现状1.1制氢产业2020年我国H2年产量约为2500万t。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H2生产主要来源于石化和煤化工企业,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气提纯技术制氢量约占全国制氢总量的99%。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煤制氢量占比约62%,天然气制氢量占比约19%,工业副产气提纯制氢量占比约18%,电解水制氢量占比约1%,生物质制氢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其制氢占比可忽略不计。
煤制氢是最成熟的制氢技术,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以及可大规模量产等特点,但是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CO2。
目前,我国的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碳捕集的投资成本较高。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热度越来越高。
索比光伏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范围内电解水制氢项目高达50GW,全球相关项目计划总量高达80GW。
1.2燃料电池产业燃料电池按电解质的种类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可靠性高、启动快、结构简单及无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燃料电池汽车和固定发电站的首选。
燃料电池由电堆、空气压缩机、加湿器和H2循环泵等系统部件构成,其中电堆占燃料电池成本约60%。
中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
中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下是中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的几个方面:
现状:
1.技术进步:中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堆、系统和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经进入到商业化应用阶段。
2.政策推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政策,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3.主要应用领域:目前中国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在公交车、物流车等交通领域,以及备电、能源储存等领域。
挑战:
1.成本问题:目前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包括氢气供应成本、材料成本和堆的制造成本等,制约了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2.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技术需要配套的氢气供应设施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支持,目前中国的氢气供应网络仍不完善。
3.新能源竞争: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多种技术路径可选择,如电池电动汽车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需要面对与其他技术的竞争。
对策:
1.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提高商业化应用的竞争力。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氢气供应设施的建设投入,完善
氢气供应网络,提高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多元化应用:除交通领域外,进一步探索氢燃料电池技术在
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拓宽技术应用范围,提高市场需求。
4.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氢燃料电
池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共同应对技术挑战。
情报工程 lSSN:2095.91 5X 第1卷第1期61—67 2015年2月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ENGINEERING
lSSN:2095.915X Vo1.1 No.1 61.67 Feb 2015
doi:10.3772/j.issn.2095—915x.2015.O1.007
乔婧,高子涵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1 00048)
摘要:随着能源危机的愈发严峻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效率,低污染的能源利用方式越来越受到 人们I『勺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发电装置,它将外界输入的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 持续向外供电。这种发电技术不仅缓和了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污染排放问题,还提高用电的灵活性和可 靠性。在详细阐述燃料电池的分类、国内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的发展技术热点后,对燃料电池产 业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现状分析研究。
关键词:燃料电池,分类,发展趋势,发展现状 The Study of Current Status of Fuel Cell Industry in China QIAO Jing.GAO Zihan (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100048,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rns of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humans are pay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energy usag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oolution.Fuel cell is an efficient and clean generation device,which transfers chemical energy from out source to electricity and constantly provides power to the users.This generation technology could not only alleviate the pollution from fossile energy,but also boost the flex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After illuminate the classification of fuel cells,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and hottest directions of current technology,we conorehesively study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el cell industry.
Keywords:Fuel cell,classification,development trend,current status
t基金项目:北京市财政资金项目“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环境分析平台建设”(项目编号:PXM2014—178214— 00000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乔婧。女。1987年生。本科。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科技情报E-mail:228909760@ qq.com;高子涵.女,1985年生,本科,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实>-3员。研究方向:科技情报。
O61 情报工程第1卷第1期 2015年2月 1引言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燃料和空 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生产出来。它从外 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 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它 是一种电池,但不需用昂贵的金属而只用便宜的 燃料来进行化学反应。这些燃料的化学能也通过
一个步骤就变为电能,比通常通过两步方式的能 量损失少得多 】。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燃料电 池可以分为相应的种类(如表1所示),例如, 按照按电解质种类不同,燃料电池可以分为碱性 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 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等[3-6]
到了蓬勃的发展,洁净电站、便携式电源即将进 入商业化阶段,燃料电池动力汽车进入实验阶段。 发达国家将大型燃料电池的开发作为重点研 究项目,企业界也纷纷斥以巨资,从事燃料电池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在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使得燃料电池即将取代传统发电机及内燃机而广 泛应用于发电及汽车上。如今,在北美、日本和 欧洲,燃料电池发电正已快步进入工业化规模应 用的阶段,将成为21世纪继火电、水电、核电后 的第四代发电方式。 在美国,普拉格能源(PlugPower)公司是最 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开发公司,他们的目标 是开发、制造适合于居民和汽车用经济型燃料电 池系统。2001年,PlugPower公司开发出它的专 利产品PlugPower7000居民家用分散型电源系统, 此产品将提供7KW的持续电力。家用燃料电池
表1燃料电池分类 分类方法 分类 按运行机理分 酸性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按电解质种类不同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 氢气、甲醇、甲烷、乙烷、甲苯、丁烯、丁烷等有机燃料,汽油、柴油和天 按燃料类型分 然气等气体燃料,有机燃料和气体燃料必须经过重整器“重整”为氢气后, 才能成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有低温型(温度低于200"(2):中温型(温度为200 ̄750 ̄C);高温型(温度 按燃料电池工作温度分 高于750℃)
2国内外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现状 迄今,燃料电池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历程。现代对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 5O年代,并以60年代美国将燃料电池成功地应 用到载人航天飞行器为标志,使燃料电池在这一 特殊领域步入实用化阶段。80年代以后,燃料电 池从空间运用转入民用。进入90年代,由于全球 性能源紧缺问题日趋突出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迫切要求,燃料电池因其突出的优越性得
062
的推出将使核电站、燃气发电站面临挑战。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展燃料电池 方面的研究,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关键技术的 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的突破。政府十分注重燃料 电池的研究开发,陆续开发出30kW级氢氧燃料 电极、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燃料电池技术特 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 展,相继开发出60kW、75kW等多种规格的质 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开发出电动轿车用净输出 40kW、城市客车用净输出lOOkW燃料电池发动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 机,使中国的燃料电池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 列[5-6]。 3燃料电池技术热点发展趋势 燃料电池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入初期 的发展,到了80年代出现了一轮升势,随即进入 长达十多年的停滞。到了20世纪末,迎来一轮高 速发展,近几年,燃料电池技术仍然处于高速发 展期。【7鹕 从燃料电池细分技术上看,虽然碱性燃 料电池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应用到航天飞机而出尽风头,但从90 年代中后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由 于应用面广,其发展速度与其他燃料电池技术逐 渐拉开差距,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直接甲醇燃 料电池(DMFC)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被誉 为可能最先商业化的燃料电池技术,与质子交换 膜燃料电池(PEMFC)走势十分相似[9-111。 3.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最接近商业化的一种 燃料电池,最有希望作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动机, 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微型便携电源和 小型移动电源已达到产品化程度,中、大功率质 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 成果。2005—2010年,单是小型电源领域,全 世界已经有超过15万套燃料电池交付使用,总功 率超过了15MW,其中96%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池。在交通领域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为最 有希望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动机而受到广泛关 注,全球几乎主要的汽车生产商都在致力于燃料 电池汽车的开发。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大规 模商业化还面临成本和寿命两大问题,积极开发 新材料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投资的重点[12-141。 3.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连续不断 地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能量转化 效率高、运行安全方便、发电时间持久等优点, 特别适合作为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等便携式 中小型化电源或充电电源使用,自20世纪60年 代初问世以来,已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高新技术竞 争中的重要热点之一。从长远来看,氢能作为最 洁净、高效的新能源,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零尾气排放和对能源的独立性, 有望实现汽车工业长期梦寐以求的目标,并向世 人展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虽然短时间内难以 大规模商业化。我国在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上仍然 拥有一定的优势,应当结合外国先进的汽车制造 技术,争取尽快将燃料电池汽车推向市场,因而 具有广阔的投资潜力ll5-191。
4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美国SBI公司2010发布《全球燃料电池技术 市场》报告预计,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在2010 至2014四年问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出货量 增幅将从2010年的60%放缓至2014年的30%左 右。美国和日本仍是当前燃料电池市场的主要统 治者。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在2013至2018年前后 在加氢站设施较完备的地区优先得到商业化,直 接氢和甲醇仍被作为主要的运输燃料,美国加州 和德国是当前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得 益于政府的扶持计划,未来几年欧洲的市场份额 将会增加po-z2j。
4.1日本 在政府支持与推动下,日本中介机构为中小 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援,同 时,由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动,自上世纪9o年代以 来,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所需的共用新技术、设 备的研究。日本政府还对大学和研究所从事燃料 电池开发给予了较多的补贴。日本8家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