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8
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是由什么引起的?A. 风力B. 电力C. 地球运动D. 水力答案:C. 地球运动2. 以下哪个不是减少地震危害的措施?A. 建造抗震建筑B. 加固老旧建筑C. 提高地震预警系统能力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答案:D. 加大地震发生频率3. 震中是指什么地方?A. 发生地震的地方B. 地震波传播最快的地方C. 地震波幅度最大的地方D. 距离地震中心最近的地方答案:A. 发生地震的地方4.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前的预兆?A. 岩石变形B. 地表地貌变化C. 动物异常行为D. 雨水增加答案:D. 雨水增加5. 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地表产生的破坏力越大。
A. 对B. 错答案:A. 对二、填空题1. 地震的强度通常使用哪个指标来表示?答案:里氏震级2. 地震波传播最慢的波是什么波?答案:S波3.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对地表破坏程度进行评定的,常用的评定标准是什么?答案:中国地震烈度表4. 地震的发生是随机的,无法预测。
答案:对5. 地震后,我们应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答案:对三、简答题1. 简述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答案: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在地震发生前,提前预警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逃生或防护措施。
该系统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利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来进行地震预警。
当地震波从震源传播到某个地震台网的观测点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可以预测地震波到达其他地区所需的时间,从而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2. 简述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
答案:抗震建筑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结构合理:建筑结构应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强度设计,使其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 刚性足够: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刚性,能够抵抗地震引起的变形和振动,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 疏散通道畅通: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最新防震减灾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震是地球壳体释放能量的结果,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地震波?A. 纵波B. 横波C. 雷达波D. 磁波答案:A. 纵波2. 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地震多发区?A. 环太平洋地震带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 大西洋地震带D. 欧洲地震带答案:C. 大西洋地震带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震前兆现象?A. 地震光B. 地震云C. 地震声D. 地震动物异常反应答案:B. 地震云4.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个动作是最正确的?A. 站立并寻找掩护B. 站立并远离窗户C. 趴在地上并寻找掩护D. 快速逃离建筑答案:C. 趴在地上并寻找掩护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震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A. 地震监测台B. 通信系统C. 预警软件D.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答案:D.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6. 地震发生后,下列哪个措施不是正确的?A. 确保燃气阀门关闭B. 检查建筑物结构安全C. 拨打报警电话D. 立即返回震中区域寻找失散人员答案:D. 立即返回震中区域寻找失散人员7. 下列哪个选项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A. 建立地震预警系统B. 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体系C. 建立地震应急预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8. 地震发生后,下列哪个行为是不推荐的?A. 确保家庭成员安全B. 检查水、电、燃气设施C. 立即驾车离开灾区D. 遵循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指导答案:C. 立即驾车离开灾区9.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震救援的优先任务?A. 救出被困人员B. 提供医疗救助C. 恢复通讯设施D. 恢复电力供应答案:C. 恢复通讯设施10.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地震预警系统的优点?A. 提高地震监测能力B. 减少地震灾害损失C. 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D. 减缓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答案:D. 减缓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震波分为________波和________波两种。
防震减灾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立即跑到开阔地带B. 躲在桌子下面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用书包保护头部答案:C2.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家中,应该采取哪种措施?A. 立即打开门窗B. 跳窗逃生C. 躲在卫生间角落D. 站在阳台上答案:C3.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学校,应该采取哪种措施?A. 冲出教室B. 躲在课桌下C. 跑向操场D. 继续上课答案:B4.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B. 等待救援C. 随意走动D. 聚集在建筑物附近答案:B5. 地震后,如果被困在废墟中,应该采取哪种行为?A. 保持安静,等待救援B. 大声呼救C. 尝试自行挖掘D. 睡觉保存体力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震发生前,以下哪些现象可能预示着地震?A. 动物行为异常B. 地下水位变化C. 地面温度异常D. 地震云出现答案:A B2.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伤害?A. 迅速离开建筑物B. 躲在坚固的桌子下C. 用枕头保护头部D. 立即关闭电源答案:A B C D3.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检查燃气管道B. 尽快离开危险区域C.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D. 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答案:A B C4. 地震后,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灾后重建?A. 及时清理废墟B. 进行心理疏导C. 重建基础设施D. 制定长期规划答案:A B C D5.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错误的?A. 盲目跟随人群B. 试图跳窗逃生C. 躲在电梯里D. 用书包保护头部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跑到户外。
(对)2.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桌子下面。
(对)3. 地震发生后,应该立即返回家中检查。
(错)4. 地震发生后,应该保持冷静,听从指挥。
(对)5. 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关闭电源。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地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
()2.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
()3. 地震的震级是指地震能量的大小,震级越大,地震破坏力越强。
()4.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5.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地震进行预测,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6. 地震发生时,越高的地方震动越剧烈。
()7.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快速跑向空旷地带。
()8. 地震后,灾区居民应立即返回住所进行救援。
()9. 地震后的余震往往比主震破坏力小。
()10. 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震的震级分为()个等级。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的地震波是()波。
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纵波和横波3. 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 地震预测B. 地震监测C. 地震速报D. 地震遥感4. 以下哪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A. 木结构B. 砖混结构C. 钢结构D. 钢筋混凝土结构5. 地震发生时,处于高楼层的居民应采取()措施。
A. 迅速下楼B. 躲到窗下C. 躲到卫生间D. 跳楼逃生6.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应遵循()原则。
A. 先救命,后救物B. 先救物,后救命C. 救命和救物同时进行 D. 先稳定,后救援7.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地震重点防御区?()A. 北京B. 天津C. 上海D. 广州8.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主要包括()。
A. 预防传染病B. 清理废墟C. 恢复供水供电D. 重建家园9. 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靠近窗户B. 靠近墙角C. 跑向户外D. 跳楼逃生10. 抗震设防标准分为()个等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随着地震灾害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应对地震灾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成为政府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防震减灾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防震减灾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错)正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对)3、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对)4、《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8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
(错)正确:《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正。
5、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
(对)6、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防御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错)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8、防震减灾规划一经批准公布,应当严格执行;因震情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对)9、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妨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有制止和举报的权利,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对)10、《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错)正确: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负责专业建设工程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和施工的监督管理。
最新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的成因?A. 地壳运动B. 火山喷发C. 地球自转D. 人类活动答案:D2. 地震波分为几种?A. 1种B. 2种C. 3种D. 4种答案:C3.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现象是正确的?A. 地面凸起B. 地面凹陷C. 水面上升D. 水面下降答案:B4. 以下哪个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南地区D. 西北地区答案:B5. 地震预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 地震监测台、预警中心、信息发布系统B. 地震监测台、预警中心、地震应急预案C. 地震监测台、预警中心、地震救援队伍D. 地震监测台、预警中心、地震科普宣传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A. 组织架构B. 预警和报警系统C. 人员疏散和安置D. 地震科研答案:D7.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 迅速离开室内,到空旷地方B. 躲在桌子下面,保护好头部C. 迅速跳楼逃生D. 关闭煤气和电源答案:C8. 地震后的救援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搜救被困人员B. 救治伤员C. 受灾群众安置D. 灾后重建答案:ABCD9.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地震应急救援的主要原则?A. 救人第一B. 减少损失C. 科学施救D. 政治第一答案:D10. 以下哪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A. 木结构建筑B. 砖混结构建筑C. 钢结构建筑D. 土结构建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地震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声音B. 光C. 手机短信D. 电视字幕答案:ABCD2.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 迅速离开室内,到空旷地方B. 躲在桌子下面,保护好头部C. 迅速跳楼逃生D. 关闭煤气和电源答案:ABD3. 地震后的防疫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预防疫情传播B. 清理卫生死角C. 疫苗接种D. 灾后重建答案:ABC4.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A. 加强建筑物的结构设计B. 采用抗震材料C. 进行抗震加固D. 减少建筑物的楼层答案:ABC5. 地震应急救援的目的是什么?A. 减少人员伤亡B. 减少财产损失C. 快速恢复社会秩序D. 提高地震科研水平答案:ABC三、判断题1.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防震减灾考试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逃生方式?A.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B. 从窗户跳下C. 躲在桌子下或床下D. 惊慌失措,四处乱跑答案:C2. 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是什么?A. 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B. 提供地震发生后的救援指导C. 提供地震发生前的预警信息D. 用于地震后的灾后重建3.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是什么?A. 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指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B. 震级和烈度都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C. 震级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指标D. 震级和烈度都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指标答案:A4.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关闭煤气、电源B. 迅速离开建筑物C. 躲在电梯内D. 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5. 地震后,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B. 寻找受伤的邻居并提供帮助C. 恐慌并四处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D. 无视官方发布的安全警告答案:B6.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开车,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停车并留在车内B. 快速加速,试图逃离地震区域C. 将车停在桥下或隧道内D. 惊慌失措,随意停车答案:A7. 地震后,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安全B. 立即清理废墟,寻找被困人员C. 忽视余震的可能性D. 遵循官方发布的安全指南答案:C8.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地带B. 躲在室内的墙角C. 躲在室内的玻璃窗下D. 躲在室内的书架下答案:A9.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个行为是正确的?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B. 寻找受伤的邻居并提供帮助C. 恐慌并四处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D. 无视官方发布的安全警告答案:B10.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个行为是错误的?A. 保持冷静,遵循地震应急计划B. 迅速离开建筑物C. 躲在电梯内D. 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多选)A. 保持冷静,遵循地震应急计划B. 迅速离开建筑物C. 躲在电梯内D. 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答案:A, B, D12. 地震后,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多选)A. 立即返回家中检查损失B. 寻找受伤的邻居并提供帮助C. 恐慌并四处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D. 遵循官方发布的安全指南答案:B, D13.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多选)A. 立即停车并留在车内B. 快速加速,试图逃离地震区域C. 将车停在桥下或隧道内D. 惊慌失措,随意停车答案:B, C14. 地震发生后,以下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多选)A. 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安全B. 立即清理废墟,寻找被困人员C. 忽视余震的可能性D. 遵循官方发布的安全指南答案:C15. 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多选)A. 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地带B. 躲在室内的墙角C. 躲在室内的玻璃窗下D. 躲在室内的书架下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1.该图形符号是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应急棚宿区。
(正确)2. 承重墙内的墙角是室内相对安全的避震位置。
(正确)3. 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抗震能力。
(正确)4. 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地震预测系统。
(错误。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地震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5. 利用人工地震方法可以勘探地下石油资源。
(正确)6. 地震灾害预测实际上就是地震预测。
(错误。
地震灾害预测是指全国或某一个地区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或小区划、工程建筑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某一时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构)筑物及设施破坏、经济损失及其分布的估计)7.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产生地震次生灾害的设施和环境。
(正确)8. 燃气管道、化学药品库、加油站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正确)9. 水库、陡坡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
(正确)10.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正确)11. 地震后供水系统被破坏、消防水源短缺,是控制地震火灾的最大障碍。
(正确)12. 在影剧院、体育馆及商场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该不要慌乱,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动过后有秩序地撤离。
(正确)13. 室外应急避难场地可选在公园、绿地、广场、运动场和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
(正确)14. 地震发生时,作为社会民众,不得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情信息。
(错误。
地震发生时,作为社会民众,应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地震灾情信息)15. 大地震发生后,要从政府发布等正规渠道了解抗震救灾最新动态与信息。
(正确)16. 震后互救的基本原则是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得当。
(正确)17. 地震发生时,在公众场所要听从指挥,避免拥挤踩踏。
(正确)18. 房屋倒塌或破坏造成电线短路是引起地震火灾的原因之一。
庆阳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分)1、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
A、每年5月12日B、每年7月28日C、每年12月4日;2、临震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0日B、3个月C、2年3、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是由发明的。
A、张衡B、李善邦C、古登堡4、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
A、横波(S波)B、纵波(P波)C、面波5、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称为。
A、中源地震B、浅源地震C、深源地震6、地震三要素是。
A、震中位置、烈度、震级B、震源、震中位置、震级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7、天然地震是的结果。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8、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9、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A、中国地震局B、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府C、地震预报专家10、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管理的第一个地震台是。
A、南京水晶台地震台B、上海徐家汇地震台C、北京鹫峰地震台11、我国防震减灾的重点是。
A、城市B、地震危险区C、广大农村12、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迅速跳出窗外B、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13、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洪水B、雪灾C、地震14、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矩C、震级15、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
A、塌陷地震B、火山地震C、人工地震16、由地下核爆炸或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是。
A、塌陷地震B、人工地震C、火山地震17、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A、地光B、地动C、地声18、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上课。
A、室内B、家里C、室外19、在公共场所避震,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A、应该B、迅速C、不要20、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不动21、在户外避震应就地选择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楼房边B、开阔地C、徒坡下22、在户外避震,,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A、不要乱跑B、赶快跑C、可以不跑23、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构造柱,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等,都有可能在地震时遭到破坏。
A、加钢筋B、加水泥C、加圈梁24、经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必须按照相应的施工。
否则偷工减料就会变成豆腐渣工程。
A、经验B、标准C、技术25、地面上与震源垂直相对应的那个地点称为。
A、震中距B、震源深度C、震中26、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火灾、水灾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C、房倒屋塌27、地震造成房屋轻微损坏时,地震烈度为。
A、2—3度B、6度C、7—8度28、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在不同地区的烈度大小。
A、一样B、不一样C、难以确定29、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B、我国人口稠密C、社会公众防震意识弱30、在楼房内遇到地震时应。
A、跳楼B、乘电梯离开C、暂时躲在小开间处或坚固家具下31、学生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应。
A、在楼房教室时迅速下楼外逃B、就地躲在课桌下C、从窗户跳下去32、建筑物地基应选在。
A、古河道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33、对于地震时被埋压过久,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办法是。
A、蒙上眼睛,用水湿嘴,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尽快进水,尽快进食C、尽快输氧34、下列建筑物哪些属于生命线工程有。
A、变电站、自来水厂、通讯线路B、机关、学校C、百货公司、餐馆35、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
A、统一发布制度B、分级管理制度C、限制发布制度36、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A、原生灾害B、次生灾害C、诱发灾害37、由于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
A、原生灾害B、次生灾害C、诱发灾害38、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使整个城市的建(构)筑物破坏,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
这次地震造成灾害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唐山地区的建设。
A、没有考虑抗震B、建在活断层上C、位于软弱地基上39、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
A、越大B、一样大C、越小4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为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它的施行时间是。
A、1998年3月1日B、1999年3月1 日C、2009年5月1日4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相结合”。
A、救助B、抗震建设C、预报42、《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施行的时间是。
A、1998年12月17日B、1995年12月17日C、1994年12月17日43、《甘肃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施行的时间是。
A、1997年12月1日B、1995年12月1日C、2006年12月1日4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施行的时间是。
A、1990年4月1日B、1995年4月1日C、1997年4月1日45、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发生地震。
A、7.8级B、8级C、8.2级46、我国地震专家认为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是:震时。
A、迅速逃离B、就近躲避C、就地不动4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A、地震应急B、地震预报研究C、防震减灾宣传48、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A、防震减灾规划B、震害预测C、抢险救灾对策49、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
A、地震安全性评价B、城市的地震区划C、震前综合防御规划50、周恩来总理号召地震工作者开展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后提出的。
A、1966年邢台地震B、1975年海城地震C、1970年通海地震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30分)1、按照预报的时间尺度,地震预报分为。
A、长期B、中期C、短期D、临震2、城镇或区域的等工程系统对于现代化经济和社会活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地震发生后,更需要它们发挥作用,以利于地震应急和恢复重建,故把上述工程系统形象地称为生命线工程。
A、交通、通信B、食品、餐饮C、供电、供水D、供气、输油3、庆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范围内县(区)有。
A、庆城县、西峰区B、宁县、正宁县C、环县、镇原县D、华池县、合水县4、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天然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诱发地震5、地震的发生直接造成建(构)筑物倒塌,其原因是。
A、没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与施工B、建在活断层上C、位于松软地基上D、抗震设计不合理6、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特点是。
A、频度高B、分布广C、强度大D、震源浅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的能力。
A、重建B、自救C、互救D、防灾8、地震时一旦被埋压,应保持镇静,设法将双手从压塌物中扒出来,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
A、清除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B、清洁身体C、寻找食品和水D、加固自己生存的空间9、新建工程结构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否则,地震时有可能会遭到破坏。
如等。
A、有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底层隔墙过少、空间过大B、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加圈梁、构造柱C、有的没有用新的建筑材料D、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10、地震谣言会。
A、造成社会的混乱B、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C、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D、让人们有话题讨论11、2009年5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应急预案;B、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地震预案,应当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C、交通、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单位及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D、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核电、矿山、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12、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其间会发生一些预警现象,如等。
A、地面的颠动B、地声C、地光D、房屋的晃动13、从世界地震分布上可以看出,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这两条地震带。
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14、下面哪些地震是发生我国地域内并且震级超过8级(包括8级)以上的地震:。
A、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B、1927年05月23日甘肃古浪地震C、1976年07月28日唐山地震D、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15、20世纪发生在城市的重大地震有:。
A、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8.2级地震B、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8级地震C、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8.1级地震D、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亚7.0级地震16、地震灾害分为等级。
A、一般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人员死亡)B、较大地震灾害(造成20-50人的人员死亡)C、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300人的人员死亡)D、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人员死亡)17我国抗震设计的原则是。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建筑物全面抗震18、甘肃省各级防震减灾部门依法行使职能,主要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B、《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C、《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D、《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19、下列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A、大中型水库大坝、高速公路、大中型桥梁、中长隧道、铁路候车楼、机场及其兴建和扩建的重要建筑物、广播电视发射塔、电信通讯工程。
B、医院、疾控中心、血站、供气、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
C、超限高层工程、学校、图书馆、展览馆、教学实验楼等人口密集场所的重要建设工程。
D、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确定地的特殊要求的其他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已经建成的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设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