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文言文在教材篇目中占了一定的份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但因为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加上一些文言文特有的现象,学生感知困难。对文言文谈“虎”色变,普遍存有厌烦情绪。调查果表明,多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问及不感兴趣的原因“,难懂难记不实用,考试让人最头疼”的顺口溜也许是最好的概括。如果排除这些客观因素,弊端重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也绝对难辞其责,值得我们反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有感触,在此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新课改实施以来,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部分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日益凸显。有些教师为了片名追求考试高分,课堂教学围着“考试指挥棒”转。还有的没有充分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致使文言文教学陷入教学误区。

突出,依赖于教参的统一要求使教学活动极为机械。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使整个教学丧失了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直接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文言文教学模式化十分突出,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解题——介绍文学知识——正音、断句——朗读课文——字、词深析——串讲文句——分析思想内容、赏析写作特色——讲解练习、做题巩固——背诵记忆”的教学模式。

2、以知识为中心,应试功利性强。文言文教学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习主体,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和排斥心理。纵观我们的课堂,“理解词句含义、梳理文章内容、应试题型训练”几乎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全部。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讲究字词的落实,注重词句的用法,追求句子的翻译也就必然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于是,为了寻求意义的精确理解,讲解时一字一对,一句一讲,字求其训,句必索其旨。这样,富有情趣和灵性的整篇文章被肢解为零碎的文字,美感全无,雅致无全。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完全背离了学习文言文的初衷,教师讲得不厌其烦,俨然诵经的僧侣;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几成速记高手。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课文,记住的是“考点知识”,却没有达到“精神致用”的目的,如此的课堂还有多少趣味可言?如此的学习又有多少实用可言?

3、重知识,轻水平。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说,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软肋,这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到底,灌到底,要求每字每句落实清楚,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做法依然影响长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刻板,缺少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面对文言文阅读,如果脱离了教师,学生往往一脸茫然,无所适从,他们并未形成自主学习文言的水平,由此,导致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尴尬局面。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文言教学中,有些教师观点陈旧,对学生的估计太低了,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4、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文言教学在内容上主要限于知识的领域,教师更愿意把文言文当作语言的范例来讲授。学生所学的无非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而文章情感和人文因素却被忽视。教师简单处理文本,弱化品味欣赏的现状,这也直接导致了课堂的枯燥乏味。老师的任务似乎仅仅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简单翻译,对于文本之美,却被无情地忽略了。这种仅以读读背背译译为手段的古文教学,不但完全失去了古文原本具有的美感,而且极不利于学生水平的培养。

为了从这种文言文的教学误区走出来,我们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窠臼,确立新的理解:文言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过,课堂教学是具体而细微的,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践行这个理念呢?

1、朗读贯穿全文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亦强调朗读的重要性。朗读能够促动理解,培养语感,涵咏感悟。能够说,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是攻破文言障碍最有力的利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非常重要。因为韵味是从读中得来,兴趣是从读中产生,语感是从读中积累,素养是从读中培养的,倾听教师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句子的重音、停顿节奏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深情演绎指导学生朗读。其次,朗读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能够有齐读、自由读、跟读、

展示读等等,并在老师提出听读的要求后,通过老师点评的方式,落实朗读的要求。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把朗读作为一个环节,而要把朗读贯穿整篇文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关键的文言词句时,更需要通过教师的深情演绎实行提示引导,让学生的文言语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如教学《爱莲说》一课,我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全文的教学,收到极为显著的效果。上课时我先模仿古人读书的神态,语调,用舒缓,抑扬顿挫的语气配乐范读。读罢,学生掌声阵阵。我说:“你们也能够读得好,甚至比老师还要好,想试试吗?”同学们跃跃欲试。于是我提出一些朗读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朗读。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利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同学们争先恐后,个个放声朗读,大胆评价。课堂上时而传出笑声,时而传出掌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在教学《强项令》一课时,我以朗读为贯穿课堂的线索,通过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带问题朗读,以读带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我设置了几个问题,如:“强项令”是谁?谁这样称呼?为什么称他为强项令,请找出依据?等问题。随着学生的理解,我又设置更多的问题,通过读—问,问—读。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浓。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如是几次,学生就掌握了文言的一般朗读方法。并且提升了文言文的兴趣,有些学生诵读文言文时还摇头晃脑的,兴趣十足。

2、自主合作学习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持续引导学生形成古文的学习习惯。对刚接触古文的初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引导学生实行自主合作学习。我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还课堂于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新课时,我是这样教的:第一环节是“诵读”。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第二步是听读,听录音读、或是老师示范读、也能够是学生试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出情韵。第三步是互读,小组成员合作朗读。第四步是竞读,相邻的2个小组实行比赛。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是热火朝天。第五步是齐读,通过一系列朗读步骤的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读,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实行第二环节“翻译”。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给他们3-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组内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