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马龙煤矿防灭火工技术操作规程马龙煤矿防灭火工技术操作规程一、防火墙的建筑1、检查施工所需工具,应包括瓦刀、抹子、撬棍、锤、锯子、尺子、拉线、观测管、胶管、堵胶管工具。
2、按通风主管规定的期限将建筑材料备足到施宽地点。
3;、施工位置应设在距巷道口不少于5米处,且前后5米内支架完整,无空帮、空顶现象。
4、开工前和施工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瓦斯和CO等有害气体浓度,如有超限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完毕后再施工。
5、施工前,要对将要封闭的巷道进行检查,发现有遗失的材料,设备等,要通知有关部门运走再施工。
6、对防火墙的位置必须进行掏槽,在掏槽时,坚持敲邦问顶制度,站在安全地点,且派专人观察顶邦情况,发现有活动的矸石或煤块时立即用长柄工具撬下,在挑顶时严禁人员在挑顶处行走,,挑顶以里严禁有人作业或休息,以防顶板掉落时堵到里面。
掏槽深度不得少于0.5米,且必须掏至实顶、实邦、实底。
7、防火墙的厚度:内墙不少于0.37米,外墙不少于0.37米,内外墙之间充填不少于0.5米黄土层。
8、砌筑防火墙时,灰(泥)浆必须饱满,不得有重缝、干缝、空缝。
内外墙中间充填黄土时,每填一层黄土(约0.2米)必须砸实一次,尤其要注意捣实邦顶部分。
9、防火墙内有涌水时,出水孔必须设U型翻水池。
10、观测孔的位置一般设在距底板约1米处,不得超过 1.5米,以方便观测。
观测管要设一根不少于1.5米的胶管,胶管四周用黄泥堵实,且不得将胶管压死,保证胶管畅通,胶管出口必须用铁棍或铁钉堵严,不得使用木棍封堵。
11、防火墙建筑完毕,必须用黄泥满抹,黄泥必须掺有足够的麦草或其它牵拉物,防止黄泥干裂。
12、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将防火墙构筑完毕。
二、消防管路的检修和安装1、带足检修工具和材料,包括胶垫、扳手、铁丝、管钳、克丝钳等。
如果已知消防管路损坏,要带足维修需要的各种器材和工具。
2、熟悉消防管路,尤其各控制阀门的位置,当管路损坏时,能及时将水控制住。
3、在安装新管路时,在按照国家《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平、直,接头严密不漏水。
4.3 注浆防灭火注浆防灭火的概念注浆防灭火的概念:将不燃性注浆原料细粒化后与水按一定配比制成悬浮液,利用静压或动压,经由钻孔或输浆管路水力输送至矿井防灭火区,以阻止煤炭氧化或扑灭已自燃的煤体。
4.3 注浆防灭火注浆防灭火的目的注浆的目的:隔氧与降温,通过浆体材料包裹煤体,隔绝氧气与煤体的接触,减少煤的氧化;同时对于已自燃的煤炭降温灭火。
体的接触减少煤的氧化同时对于已自燃的煤炭降温灭火4.3 注浆防灭火注浆的材料粘土粉煤灰矸石以及砂等固体材料常见的注浆材料及优缺点注浆的材料:粘土、粉煤灰、矸石以及砂等固体材料优点:优点粒度小,粘性好,易成浆,便于输送;填堵煤中的细小裂隙,密封性能好。
缺点:蓄水性高,常从注浆区带出大量细粒粘土;费用高,耗费大量农田且难以满足持续注浆的需要。
4.3 注浆防灭火☐注浆材料的选择常见注浆材料的优缺点优点:易成浆,便于管道送;材料来源广泛,成本投入低,经济效益高;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社会效益。
缺点:粉煤灰亲水性差,粒度大于粘土,粘性差;浆液脱水快,易沉降,易堵管;4.3 注浆防灭火☐注浆材料的选择常见注浆材料的优缺点煤矸石优点经粉碎研磨的矸石可满足不同粒度要求,易悬浮;优点:材料资源稳定;减少矸石堆放量,利于保护耕地,减轻环境污染。
缺点:粘结性和塑性较黄土差,制浆成本高,工艺系统复杂。
4.3 注浆防灭火☐注浆材料的选择常见注浆材料的优缺点砂优点:脱水性好;材料成本较低,资源稳定。
优点脱水性好材料成本较低资源稳定缺点:颗粒粒径较粉煤灰、黄泥大,包裹、覆盖、密封堵漏性能差;砂子的比重较大,易沉淀堵管;渗透力差,堵漏性能差砂子的比重较大易沉淀堵管渗透力差易在注浆出口处堆积;浆液对管道磨损严重。
4.3 注浆防灭火☐浆液制备与输送水 黄泥浆液制备枪水力取土制浆系统利用水枪直接冲刷粘土层(或堆)形成泥浆,浆液沿泥浆沟流入沉淀池(或集泥池),沿泥浆沟流入沉淀池(或集泥池)经搅拌机制成浆后,通过放浆闸阀送至注浆集中钻孔或井下注浆干管。
矿井防灭火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本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训,特制定本《矿井防灭火规范》(下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国营的生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下有危险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
第3条本《规范》的贯彻执行在矿务局范围内由局长负全面领导责任,局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由矿长负全面领导责任,矿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局、矿及其下属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 通风部门负责自燃火灾的预防和矿井火灾的处理。
2. 机电部门负责电气火灾和机械火灾的预防。
3. 地测、计划和生产部门负责地质、测量、开拓、开采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预防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
4. 矿山救护队负责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救护工作和平时配合通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预防处理和防火检查工作。
5. 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范》的严格执行情况和日常的井下明火管制。
6. 供应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
7. 财务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工作所需资金。
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下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事故。
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下后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1.造成人员伤亡。
2.造成价值1万元的物质(包括资源)损失。
3.造成生产中断8小时以上。
4.造成封闭工作面或采区冻结煤量。
凡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均须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并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报告。
第5条每个矿井必须由矿长和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本矿井的防灭火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矿井防灭火工程项目应列入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季、月度计划,矿井防灭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费用和材料、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和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矿井防灭火规划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防止井口地面火灾危害井下安全的措施。
2.各种外源火灾的防灭火措施。
3.自燃煤层开采的防灭火措施。
注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井工煤矿)一、一般规定1、注浆工负责操作泥浆泵等设备机具对采空区、火区及地点注浆、注水、注凝胶、主胶体泥浆及其他防灭火材料;负责对采煤工作面的煤层注水。
二、井下注浆(一)井下注浆前的准备工作2、应了解工作范围内注浆管路系统(包括管径、接头方式、阀门型号及安装地点等);准备好管钳、扳手、丝锥、钳子、铁丝等工具材料。
3、到达工作地点后,应首先检查注浆管路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浆地点的顶、帮支护情况,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处理,禁止违章蛮干。
4、准备工作就绪后即可打开闸门,然后与制浆站联系,先要清水,待管路畅通后再要浆,并根据本班工作量及区队布置的任务确定注浆量。
(二)火区或采空区钻孔注浆5、首先应由瓦斯检查工检查工作地点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深度时,方可进入工作地点,根据区队值班人员安排的注浆孔号及每个钻孔应灌注的浆量进行作业。
6、注浆前,应先进行冲孔,水量应逐渐加大,每孔冲水时间一般不少于20min。
进水畅通后方可接上注浆管,然后向制浆站要浆。
7、注浆期间,注浆工应密切注意管路及各处阀门的情况,发现堵孔或管路漏浆时,应首先通知制浆站停止送浆,同时派人关闭上一级阀门,然后进行处理。
正在注浆的钻孔,如发现进浆不正常,应暂停注浆进行注水冲孔处理。
8、班中换孔时,必须先打开改注钻孔的阀门,然后关闭需停注孔的阀门。
人员应站在孔口两侧,禁止面对孔口。
9、注浆时,应将高压胶管用铁丝固定在牢靠的支撑物上,并尽是避免在高压胶管附近停留,以防止胶管崩坏伤人。
10、尽是在无浆水的情况下拆管子,特殊情况需在有浆水的情况下拆管子时,平接的先松下方的螺丝,吊挂的管子先松靠帮的螺丝,并用胶皮等盖住管路接头,防止喷水伤人。
11、注浆的钻孔,无阀门控制时要用闸板(盖子)或木楔将孔堵好。
12、注浆过程中的检查工作:(1)查泄水处出不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有害气体等,并做好记录。
(2)检查泄水闸门完好情况、水沟的畅通情况等。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1044-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通则、技术方案的制定、实施、管理和防灭火效果的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矿井火灾防治。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technology on prevention and extingush of mine fire by fire seal):以建筑密闭为主要封闭措施,将井下需要防火或灭火的区域进行封闭后断绝其氧气来源,防止火灾发生或阻止火灾持续与蔓延,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
注:封闭措施指封堵漏风的措施。
包括建筑各种密闭、建立隔绝带、留隔离煤柱、堵塞各种裂隙和空隙、形成采空区压实带、人工假顶及水封等。
建立密闭是最常用的封闭措施。
2.2 密闭(名词) (air stopping):建筑在矿井生产区与欲封闭区之间的连通巷道中,用于切断连通巷道中的空气流动,同时防止人员进入的隔离构筑物。
2.3 密闭(动词)(seal):建筑密闭的行为。
2.4 封闭区sealed area:矿井中用封闭措施隔离的区域。
2.5 火区sealed area of fire:矿井中发生火灾时被封闭的火灾区域。
2.6 漏风通道passageway of air leakage:漏风流经或可能流经的道路。
2.7 危险漏风dangerous air leakage:能为井下煤炭自燃或火灾蔓延提供足够氧气的漏风。
3、总则3.1 密闭的分类与命名3.1.1 按墙体倾角分3.1.1.1 垂直密闭:墙体垂直布置,用于水平巷道和倾角小于等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体自重主要由基础支承。
3.1.1.2 倾斜密闭:墙体垂直于巷道轴线,用于倾角大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基表现为基座形式,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底板一侧受有侧压。
3.1.1.3 水平密闭:墙体水平布置,用于垂直巷道中,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基座四周均受有侧压。
矿井防灭火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本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训,特制定本《矿井防灭火规范》(下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国营的生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下有危险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
第3条本《规范》的贯彻执行在矿务局范围内由局长负全面领导责任,局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由矿长负全面领导责任,矿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局、矿及其下属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 通风部门负责自燃火灾的预防和矿井火灾的处理。
2. 机电部门负责电气火灾和机械火灾的预防。
3. 地测、计划和生产部门负责地质、测量、开拓、开采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预防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
4. 矿山救护队负责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救护工作和平时配合通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预防处理和防火检查工作。
5. 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范》的严格执行情况和日常的井下明火管制。
6. 供应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
7. 财务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工作所需资金。
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下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事故。
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下后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1.造成人员伤亡。
2.造成价值1万元的物质(包括资源)损失。
3.造成生产中断8小时以上。
4.造成封闭工作面或采区冻结煤量。
凡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均须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并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报告。
第5条每个矿井必须由矿长和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本矿井的防灭火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矿井防灭火工程项目应列入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季、月度计划,矿井防灭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费用和材料、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和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矿井防灭火规划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防止井口地面火灾危害井下安全的措施。
2.各种外源火灾的防灭火措施。
3.自燃煤层开采的防灭火措施。
矿井放灭火妙技类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燃煤层开采………………………………………第三章防灭火装备…………………………………………第四章一般防火……………………………………………第五章灭火救灾……………………………………………第六章火区打点……………………………………………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适出产目标,当真实行《煤矿安适规程》,本着"防备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联络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导,特拟定本《矿井防灭火类型》(上称《类型》)。
第2条本《类型》合用于世界国营的出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上有损害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
第3条本《类型》的贯彻实行在矿务局领域内由局长负周全率领责任,局总工程师负妙技率领责任;在矿井领域内由矿长负周全率领责任,矿总工程师负妙技率领责任;局、矿及其上属有关部门分工认真。
1. 透风部门认真自燃火灾的防备和矿井火灾的措置赏罚赏罚。
2. 机电部门认真电气火灾和机器火灾的防备。
3. 地测、打算和出产部门认真地质、丈量、启发、开采打算和出产工艺方面防备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
4. 矿山抢救队认真产生火灾时的灭火抢救事项偏僻时配合透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防备措置赏罚赏罚和防火搜检事项。
5. 安监部门认真监督搜查本《类型》的严厉实行情形和一般的井上明火管制。
6. 提供部门认真矿井防灭火所需原料、配置的提供。
7. 财务部门认真矿井防灭火事项所需资金。
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上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情况。
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上结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年夜情况:1.造成职员伤亡。
2.造成代价1万元的物质(包孕资本)丧失踪。
3.造成出产间断8小时以下。
4.造成封闭事项面或采区冻结煤量。
凡产生矿井火灾情况,均须举做情况统计与剖析,并按规定向下级呈文情况呈报。
矿井放灭火妙技类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燃煤层开采………………………………………第三章防灭火装备…………………………………………第四章一般防火……………………………………………第五章灭火救灾……………………………………………第六章火区打点……………………………………………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适出产目标,当真实行《煤矿安适规程》,本着"防备为主"和"综合管理"的原则,联络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导,特拟定本《矿井防灭火类型》(上称《类型》)。
第2条本《类型》合用于世界国营的出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上有伤害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
第3条本《类型》的贯彻实行在矿务局领域内由局长负周全率领责任,局总工程师负妙技率领责任;在矿井领域内由矿长负周全率领责任,矿总工程师负妙技率领责任;局、矿及其上属有关部门分工认真。
1. 透风部门认真自燃火灾的防备和矿井火灾的措置赏罚赏罚。
2. 机电部门认真电气火灾和机器火灾的防备。
3. 地测、打算和出产部门认真地质、丈量、启示、开采计划和出产工艺方面防备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
4. 矿山救护队认真产生火灾时的灭火救护事项僻静时配合透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防备措置赏罚赏罚和防火搜检事项。
5. 安监部门认真监督搜查本《类型》的严厉实行情形和一般的井上明火管制。
6. 提供部门认真矿井防灭火所需原料、配置的提供。
7. 财务部门认真矿井防灭火事项所需资金。
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上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事情。
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上结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年夜事情:1.造成职员伤亡。
2.造成代价1万元的物质(包孕资本)丧失踪。
3.造成出产间断8小时以下。
4.造成封闭事项面或采区冻结煤量。
凡产生矿井火灾事情,均须举做事情统计与剖析,并按规定向下级呈文事情呈报。
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之一,煤矿防灭火管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人员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为此,建立健全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以____字为篇幅,对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一、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的概述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是指在煤矿生产中,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火灾,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该制度包含煤矿防火、扑火和灭火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
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煤矿火灾预防管理制度1.火灾预防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火灾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2.火灾危险因素排查制度:制定煤矿火灾危险因素排查计划,并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将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记录和整改。
3.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火灾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并制定整改计划,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4.火灾防护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对煤矿火灾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有效。
(二)煤矿火灾扑救管理制度1.火灾扑救组织管理制度:建立火灾扑救组织架构和任务分工,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火灾扑救演练制度:制定火灾扑救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提高扑灭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
3.火灾扑救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火灾扑救设备齐全、完好,制定设备试验和保养计划。
4.火灾警报器和消防器材配置制度:确保煤矿内部的警报器和消防器材的配置合理、完好、有效。
(三)煤矿火灾应急疏散管理制度1.应急疏散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应急疏散组织架构和任务分工,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疏散通道设置管理制度:对煤矿内部的疏散通道进行规范设置,确保通道畅通。
3.应急疏散预案制度:制定煤矿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4.应急疏散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对应急疏散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有效。
(四)煤矿火灾事故调查管理制度1.火灾事故调查组织管理制度:明确火灾事故调查组织架构和任务分工,确保火灾事故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 1044-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通则、技术方案的制定、实施、管理和防灭火效果的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矿井火灾防治。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technology on prevention and extingush of mine fire by fire seal):以建筑密闭为主要封闭措施,将井下需要防火或灭火的区域进行封闭后断绝其氧气来源,防止火灾发生或阻止火灾持续与蔓延,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
注:封闭措施指封堵漏风的措施。
包括建筑各种密闭、建立隔绝带、留隔离煤柱、堵塞各种裂隙和空隙、形成采空区压实带、人工假顶及水封等。
建立密闭是最常用的封闭措施。
2.2 密闭(名词) (air stopping):建筑在矿井生产区与欲封闭区之间的连通巷道中,用于切断连通巷道中的空气流动,同时防止人员进入的隔离构筑物。
2.3 密闭(动词)(seal):建筑密闭的行为。
2.4 封闭区sealed area:矿井中用封闭措施隔离的区域。
2.5 火区sealed area of fire:矿井中发生火灾时被封闭的火灾区域。
2.6 漏风通道passageway of air leakage:漏风流经或可能流经的道路。
2.7 危险漏风dangerous air leakage:能为井下煤炭自燃或火灾蔓延提供足够氧气的漏风。
3、总则3.1 密闭的分类与命名3.1.1 按墙体倾角分3.1.1.1 垂直密闭:墙体垂直布置,用于水平巷道和倾角小于等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体自重主要由基础支承。
3.1.1.2 倾斜密闭:墙体垂直于巷道轴线,用于倾角大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基表现为基座形式,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底板一侧受有侧压。
3.1.1.3 水平密闭:墙体水平布置,用于垂直巷道中,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基座四周均受有侧压。
矿井防灭火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本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训,特制定本矿井防灭火规范下称规范;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国营的生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下有危险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第3条本规范的贯彻执行在矿务局范围内由局长负全面领导责任,局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由矿长负全面领导责任,矿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局、矿及其下属有关部门分工负责;1. 通风部门负责自燃火灾的预防和矿井火灾的处理;2. 机电部门负责电气火灾和机械火灾的预防;3. 地测、计划和生产部门负责地质、测量、开拓、开采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预防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4. 矿山救护队负责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救护工作和平时配合通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预防处理和防火检查工作;5. 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范的严格执行情况和日常的井下明火管制;6. 供应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7. 财务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工作所需资金;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下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事故;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下后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1.造成人员伤亡;2.造成价值1万元的物质包括资源损失;3.造成生产中断8小时以上;4.造成封闭工作面或采区冻结煤量;凡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均须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并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报告;第5条每个矿井必须由矿长和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本矿井的防灭火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矿井防灭火工程项目应列入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季、月度计划,矿井防灭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费用和材料、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和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矿井防灭火规划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防止井口地面火灾危害井下安全的措施;2.各种外源火灾的防灭火措施;3.自燃煤层开采的防灭火措施;4.现有火区的管理和灭火措施;5.在火区周围进行生产活动的安全措施;6.发生火灾时的通风应变措施;7.发生火灾时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防止灾情扩大的措施;8.发生火灾时的矿工自救和救灾措施;第6条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于煤炭工业部;第二章自燃煤层开采第7条所有矿井的所有煤层都必须进行自燃倾向性鉴定;凡以鉴定属于容易自燃Ⅰ级和自燃Ⅱ级的煤层或实践证明有自燃倾向的煤层,均属于自燃煤层或称自然发火矿井;第8条矿井某一区域出现如下现象之一时,即定为发生自燃火灾:1.由于自燃出现火炭、火焰、烟雾等现象;2.由于自燃出现空气、煤炭、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其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且有上升趋势;矿井某一区域出现如下预兆之一时,即存在自燃火灾隐患:1. 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2. 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一升趋势;3. 煤、岩、空气和水温度升高超过正常温度;4. 风流中氧含量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第9条每个自燃矿井的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必须仔细统计煤层的自然发火期;煤层最短发火期按如下规定进行统计:1.巷道;从煤层揭露之日起至煤层发生自燃火灾之日止,为该巷道的煤层自然发火期;2.回采工作面;从工作面开切之日起至发生自然火灾之日止,为该回采工作面开采煤层的自然发火期;第10条自燃矿井按发生自燃火灾的危险程度分为四级进行管理;矿井的自燃危险等级划分如下:1.一级自燃矿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一有自燃矿井:⑴近10年内每产100万吨煤发生自然火灾的次数即百万吨发火率超过3次;⑵自然发火期小于3个月;⑶百万吨发火率超过2次且自然发火期小于6个月的下列矿井:①高沼气矿井;②突出矿井;③开采厚及特厚煤层的矿井;④开采急倾斜中厚煤层的矿井;⑤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Ⅰ级煤尘爆炸指数在30%以上的矿井;2.二级自燃矿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二级自燃矿井:⑴近10年内百万吨发火率超过2次,但不超过3次;⑵自然发火期小于6个月,但不小于3个月;⑶百万吨发火率超过1次且自然发火期小于12个月的下列矿井:①高沼气矿井;②突出矿井;③开采厚煤层的矿井;④开采急倾斜中厚煤层的矿井;⑤煤层自燃倾向性Ⅱ级,且煤尘爆炸指数在20%以上的矿井;3.三级自燃矿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三级自燃矿井:⑴百万吨发火率超过1次,但不超过2次;⑵自然发火期小于12个月,但不小于6个月;⑶百万吨发火率超过且自然发火期不小于12个月的下列矿井:①高沼气矿井;②突出矿井;③开采厚煤层的矿井;④开采急倾斜中厚煤层的矿井;⑤煤层自燃倾向性Ⅲ级,且煤尘爆炸指数在10%以上的矿井;4.四级自燃矿井;凡有自然发火史,但不符合以上一、二和三级矿井条件者;矿井自燃等级由矿务局组织,在每年进行矿井沼气等级鉴定的同时组织鉴定,并一起上报审批;第11条开采自燃煤层必须选择煤层切割量少、丢煤量少、采空区漏风小、回采速度快的采煤方法;开采厚及特厚自燃煤层应优先选择充填采煤法;采用陷落法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开采自燃煤层,严格限制采用高落式或开天窗采煤法;采用这类方法必须编制防灭火专门和安全技术措施,经局总工程师批准,报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备案;采用顶板陷落法开采自燃煤层,不得留有设计外的煤皮护顶煤和煤柱,否则要制定有效的防灭火措施;第12条开采自燃煤层必须选择有利于防止自然发火的巷道布置和支护型式;开采单一厚及特厚自燃煤层或近距离自燃煤层群其开拓巷道应采用岩巷;采用倾斜分层或水平分层采煤法时,采区上山应布置在岩石中或非自燃煤层中;在自燃煤层中布置的服务于两个及两个以上工作面的巷道必须砌碹锚喷或使用金属支架、不燃性材料背板,碹后空隙和处要用不燃性材料进行密实充填;在自燃煤层中布置沿空留巷要编制防灭火专门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报局总工程师批准;第13条在自燃煤层中掘进的巷道,禁止空帮空顶,禁止堆积浮煤;较大的冒落空洞冒高超过2m或空洞体积超过6m3者和突出空洞均要进行防火处理;第14条开采自燃煤层时,采区及回采工作面均应采用后退式回采,要根据煤层的自燃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长短、回采速度以及所采煤层的防火措施等因素合理确定采区和回采工作面的尺寸;采用前进式回采,必须有防灭火专门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报局总工程师批准;第15条同一自燃煤层中不同分层幅的工作面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超前距离,以避免采空区之间漏风;第16条自燃煤层中所有煤柱的设计都要考虑防火的要求,煤柱宽度一般不应小于6m.隔离煤柱中不许掘进巷道;第17条自燃矿井中,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一个月内必须全部撤出设备,进行永久封闭;因故不能按时封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报矿长、总工程师批准;第18条已经报废或无用的井巷均应及时充填或封闭,以简化通风系统和保持通风系统风流的稳定性;第19条自燃矿井的主扇风压不得超过3000Pa约300mmH2O,已超过者应列入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规划,尽快降至3000Pa;第20条开采自燃煤层的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分区通风,并保持足够的通风断面;采区和回采工作面进、回风两端风压差不宜超过200Pa 约合20mmH2O,如已超过,应采取降压措施;第21条开采有自燃煤层的矿井中,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均应按防灭火的要求正确选择位置,避免增加采空区、煤柱裂隙、火区的漏风压差;或者种设施的阻力不宜超过100Pa约10mmH2O;第22条开采自燃火灾严重的采区或工作面,应考虑建立局部反风系统,并每年由矿长组织进行一次局部反风演习;第23条矿井每发生一次自然发火事故,待火灾处理完毕后7日风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由矿长签署的火灾报告书;该报告书要上报省局公司、厅,煤炭部备案;自燃火灾报告书的格式见表1;自燃火灾事故报告书表1发火地点发火日期火灾区域自然概况采掘情况顶板情况采区通风状态通风系统、通风参数火灾处理经过火灾造成的损失人员伤亡亡名封闭工作面个数影响生产时间时伤名设备损失台冻结煤量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火灾原因及教训火灾区有关情况附图说明及其相邻区关系今后措施第三章防灭火装备第24条每一矿井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下称规程的要求设计和建立灭火供水系统,并在矿井、水平和采区投产同时使用,并保证送到用水点时,管中水压不低于4kg/cm2水量不小于min;消防水管路的下列地点必须设置三通和阀门:1..所有竖井、斜井和平硐井口;2.井底车场附近的主要硐室内;3.井底车场内每隔100m处;4.主要石门、岩石大巷每隔400~600m处;5.主要煤层大巷每隔200m.6.倾斜巷道每隔100m;7.皮带运输道每隔50m处,皮带机头、机尾附近15m以内;8. 采用可燃性支护材料的巷道内每50m处;9. 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40m以内;10. 掘进工作面进口处;11. 其它易发生火灾的地点;三通和阀门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检修,必须有明显易辨的标志,其出口禁止对着电机车架线及其它电气设备;第25条每一矿井都必须在井下机电硐室、火药库、风动工具清洗硐室的出口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门;自燃矿井的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以及可能发生自燃的巷道或硐室必须预先砌筑防火门套,并在其附近贮放足够数量材料;第26条采用皮带运输机的矿井,应装设皮带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洒水灭火装置;第27条井底车场、机电硐室、火药库、风动工具清洗硐室等火灾隐患严重的地点,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其数量可参照表2确定;第28条每一矿井均须建立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库存备用品的种类与数量由矿长确定;井上消防材料库备用品确定可参考表3,井下消防材料库备用品确定可参考表4;井下灭火器材配备表表2序号配备地点灭火器种类数量备注1 生产水平井底车场10L泡沫灭火器4 有液压装置时至少另加砂子或岩粉CO2灭火器22 非提升水平井底车场10L泡沫灭火器23 箕斗停放间10L泡沫灭火器28kg干粉灭火器14 箕斗控制间CO2灭火器15 暗井井口及井底10L泡沫灭火器2 分别配备8kg干粉灭火器26 暗井绞车房CO2灭火器18kg干粉灭火器17 井下水泵房CO2灭火器28kg干粉灭火器18 井下变电所CO2灭火器28kg干粉灭火器29 移动变电整流站CO2灭火器110 充电室CO2灭火器111 电气修配间10L泡沫灭火器18kg干粉灭火器112 电机车库10L泡沫灭火器1CO2灭火器113 机械维修室10L泡沫灭火器1CO2灭火器114 液压动力装置供电室10L泡沫灭火器28kg干粉灭火器250kg干粉灭火器115 钢丝绳牵引室10L泡沫灭火器116 工具室10L泡沫灭火器117 油类贮存室10L泡沫灭火器2 至少另加砂箱8kg干粉灭火器218 电、气焊硐室消防喷头210L泡沫灭火器28kg干粉灭火器1灭火毯219 皮带修复室10L泡沫灭火器1 至少另加砂箱8kg干粉灭火器120 液压支架维修室10L泡沫灭火器1 至少另加砂箱8kg干粉灭火器121 绞车房CO2灭火器122 井下压风机房10L泡沫灭火器2 每台压风机至少另加砂箱CO2灭火器123 充电硐室8kg干粉灭火器2 以每台电机车计24 爆破材料库10L泡沫灭火器3 1台泡沫灭火器配于发放室,另2台配于贮存室50kg干粉灭火器125 爆破材料发放硐室10L泡沫灭火器18kg干粉灭火器126 液压泵站10L泡沫灭火器4 配于泵站进风侧60kg干粉灭火器4井上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表3序号备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清水泵台1 或存放于设备库中2 泥水泵台2 或存放于设备库中3 φ100mm消火水龙带m 2004 φ75mm消火水龙带m 3005 φ52mm消火水龙带m 3006 φ52mm普通消火水枪支57 φ52mm多用消火水枪支28 φ52mm喷雾消火水枪支29 高倍数泡沫发生装置套1 或存放于设备库中10 消防泡沫喷枪套2 或存放于设备库中11 高倍数泡沫剂t 或存放于设备库中12 消防泡沫剂t 或存放于设备库中13 分流管个414 集流管个215 消火三通个416 阀门个417 φ52mm斜喷消火阀门个418 φ110mm快速接头及帽盖垫圈套3019 φ75mm快速接头及帽盖垫圈套2020 φ52mm快速接头及帽盖垫圈套4021 吸液器个222 管钳子把823 折叠式帆布水箱个124 轻型钩杆个225 重型钩杆个126 救生绳根427 撬棍根228 木棍把229 平板锹把430 伸缩梯副131 组装梯副132 普通梯副233 小靠梯副234 10L泡沫灭火器个2535 CO2灭火器个1036 8kg干粉灭火器个1437 1211灭火器2L 个1438 喷雾喷嘴个439 泡沫灭火器起泡药瓶个5040 灭火岩粉kg 50041 石棉毯块542 20L汽油桶个143 20L普通油桶个244 风筒布m 50045 水泥t 546 水玻璃t 147 石灰t 448 φ1/4”速接钢管节50 每节15m49 φ1/2”速接钢管节50 每节10m50 φ1’速接钢管节50 每节10m51 φ100mm钢管m 500 焊成快速接头52 φ150mm钢管m 100 焊成快速接头53 φ200mm钢管m 50 焊成快速接头54 φ75mm胶管m 50055 28kW局扇台356 11kW局扇台357 接管工具套458 φ15mm胶管m 50059 φ10mm胶管m 50060 单相变压器台361 电力开关台362 电缆m 50063 轻型溜子台264 探照灯盏465 玻璃棉kg 100066 风镐台267 安全带条568 钢绳梯m 10069 φ12mm镀锌钢丝绳m 20070 担架副271 麻袋或塑料纺织袋条50072 潜水泵台2 或存于设备库中73 砖m3 1074 料石m3 1075 方木m3 376 木板m3 577 铁钉2”、3”、4”kg 50井下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表4 序号备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φ100mm消火水龙带m 1002 φ75mm消火水龙带m 3003 φ52mm消火水龙带m 4004 φ52mm普通消火水枪支25 φ52mm喷雾消火水枪支26 φ110/75mm变径管节个47 φ75/52mm变径管节个108 φ110mm喷嘴个69 φ75mm喷嘴个810 φ52mm喷嘴个1411 分流管个312 集流管个113 消火阀门主柱个414 斜喷消火阀门个415 φ110mm垫圈套1016 φ75mm垫圈套2017 φ52mm垫圈套4018 管钳子把619 救生绳根4 每根长20m20 撬棍根221 木锯把222 平板锹把423 伸缩梯副124 10L泡沫灭火器个2525 CO2灭火器个1026 8kg干粉灭火器个1027 1211灭火器2L 个428 喷雾喷嘴个429 泡沫灭火器起泡药瓶个5030 灭火岩粉kg 50031 石棉毯块432 风筒布m 50033 水泥t 234 石灰t 235 φ150mm钢管m 10036 φ100mm钢管m30037 φ75mm钢管m 50038 φ75mm胶管m 30039 φ52mm胶管m 50040 φ50mm伸缩风筒m 15041 接管工具套142 φ15mm胶管m 20043 φ10mm胶管m 20044 安全带条545 绳梯副246 镀锌钢丝绳m 20047 麻袋或塑料纺织袋条50048 砖m3 1049 砂子m3 250 方木m3 251 木板m3 552 铁钉2”,3”,4”kg 20第29 条每一矿井均必须建立矿井反风系统包括主扇反风设施和井下反风设施,用于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及总进风巷发生火灾时采用;多风口、多风机的反风系统应进行专门设计和论证;反风系统必须在10min风完成反风操作,实现反风;反风后进入火灾地点的沼气浓度不得%;矿井反风装置必须每月检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确实不需要建立矿井反风系统的矿井和风井,必须编写技术论证报告,报省区煤炭厅局、公司批准;第30条自燃矿井在矿井和新水平设计中应根据自燃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建立相应的矿井防灭火系统,并纳入矿井生产和建设计划,与矿井生产、建设计划同时进;1.一级自燃矿井应建立以灌浆或注砂为主、以阻化剂或均压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和预测预报系统,并配备惰气灭火装置;2.二级自燃矿井应建立以灌浆或注砂为主、以阻化剂或均压技术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和预测预报系统;3.三、四级自燃矿井由矿总工程师根据具体条件参照一、二级矿井标准,选择建立适合的系统,并报局总工程师审定;4.同时存在自燃和突出危险的矿井应配备惰气灭火装置;第31条矿井防灭火灌浆系统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灌浆材料必须是不可燃材料,一般可选择粘土、砂、电厂粉煤灰、不可燃岩粉等;2.灌浆系统必须配套,包括制浆、输浆和灌浆以及供料、供水等设备;输浆管路应直到灌浆地点,并形成足够的、有效的灌浆能力;3.灌浆系统的布置方式应适应防灭火灌浆的具体要求;灌浆站可采用集中式或分区式布置,其位置选择应注意避免搬迁;4.应有防止跑水、跑浆和疏水、防冻等安全措施;第32条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或矿区应建立气体分析化验室,并装备如下仪器仪表:1.分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沼气可燃气体和氧气的气相色谱仪;2.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沼气和氧气的便携式检测仪表和现场气体取样装置;3.测定水温、岩温及空气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及压差的仪表;4.矿井酸度的装置;第33 条每一矿井应以矿井调度室为中心建立井上、下灾变紧急通讯联络网,用于灾变时传达紧急命令和传递井上、下信讯;第四章日常防火第34条每一矿井都必须按规程要求严格实行明火管制,建立健全明火管理制度,切实做到:1.严禁带明火下井;2.工业广场内的进、回风井口20m内严禁烟火;3.井下严禁使用电炉;4.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5.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6.井下电焊、气焊作业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7.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炸器材和爆破工艺;8.严格火区管理;第35条每一矿井都必须按规程要求严格实行可燃物管制,建立健全井下可燃物管理制度,切实做到:1.严格限制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下井,确属井下需要者,必须符合规定,并办理手续;2.严禁向地面裂缝、废弃的井口或其他通向井下的通道口倾倒炉灰、棉纱、布头和油类等可燃物;3.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棉纱、布头、纸和润滑油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严禁扔、洒在井巷、硐室和采空区内;4.在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内进行;5.严格限制可燃性支护使用范围;6.井下皮带运输机应采用不延燃皮带;第36条凡存在可燃材料、可燃气体和可能产生明火的地点,是严重的外源火灾隐患地点,应制定管制和检查措施;第37条开采自燃煤层的采空区必须实行严格的漏风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止漏风措施:1.新采空区必须按规定及时封闭,防火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2.老采空区缺少防火墙的必须补上,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必须进行维修;3.因位置不合理而引起风压差增高的通风设施应搬迁或拆除;4.采用漏风通道或使采空区进、回风侧防火墙同时位于或回风侧,以均衡或降低风压差;5、保护采空区边界煤柱和底板的完整性,避免产生裂隙漏风;6.与采空区边界地面裂隙应进行充填,以减少地面裂隙漏风;第38条每一自燃矿井均要开展自然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自然发火动向,并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自然发火观测网点,对全矿进的自燃危险区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观测;观测点应选在:采空区回风侧防火墙处和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区回风巷中;观测内容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沼气、氧等气体万分,气温、水温、风量以及防火墙内外压差和表面自燃征兆;2.通过统计自然发火的临界值;确定适于本矿应用的自然发火预报指标,一般以一氧化碳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以及格雷哈姆系数作为自然发火的预报指标;3.及时整理和观测分析结果,并绘制变化曲线,一旦发现某一指标已达到临界值,应迅速作出预报,向调度室及矿长报告结果;第39条矿井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熟悉自己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每个季度由矿长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消防火供水系统、灌浆系统、反风系统、防火门、防火墙、沙子器材设置沙子材料库进行一次大检查;第五章灭火救灾第40条任何人发现井下自燃火灾或自燃预兆均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室应立即通知通风部门和救护队迅速可明火情,同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总工程师汇报;通风区应根据火灾情况迅速采取控制火势的紧急措施,并报请矿长、总工程师同意;第41条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现场区、队、班组长应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害地区和可能受害地区由于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和可能发生地区等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灭火器材直接灭火;矿调度室接到火警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通知有关人员;值班领导人在矿长和矿总工程师沿未到达之前,应立即组织矿山救护队、通风部门和机电部门抢救灾区人员和进行灭火工作;在抢救人员和进行灭火时,必须指定专人检查和监视火灾气体及风流变化,并采取防止人员中毒和防止爆炸的措施;第42 条一旦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必须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矿长和总工程师必须立即直到现场组织救灾工作,矿长任总指挥;迅速建立井下救灾基地,由总指挥选派基地指挥;事故矿井的救护队长为总指挥部成员,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行动;上级派赴救灾现场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其它人员只能起参谋作用,不能直接指挥和干预决策命令;总指挥的主要职责是:1.迅速组织基可能受灾害波及区域内的人员和抢救遇险人员;2.组织侦察火情,正确、果断地制定灭火方案;3.制定防止灾情扩大、防止瓦斯爆炸和保证救灾人员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4.决策灭火救灾的通风制度;基地指挥的主要职责是:1.根据总指挥的指示和命令指挥井下的灭火救灾工作;2.及时向指挥部汇报灭火救灾现场情况,并提出建议;3.根据火情发展变化独立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总指挥;救护队根据总指挥的命令,按照矿山救护战斗条例的规定,具体参加侦察灭火和救灾工作;非矿山救护队员只能在一氧化碳不超过%,沼气不超过2%;气温低于35℃,且无爆炸危险的地点,经总指挥批准,在救护队的才能参加井下灭火救灾工作;第43条扑灭电气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电源切断前禁止用水灭火;用水灭火时应先灭外围后灭火源;水量不足时禁止向高温火源直接用水灭火;用水灭火时应注意防止发生水煤气爆炸;第44条直接灭火时应采取保证井下风流方向的稳定性措施,稳定风流的措施常用的有:1.在火源的排风侧设水幕特别是倾斜巷道内必须设水幕,以降低火烟温度和避免形成火风压;水幕区长度一般不小于10m;2.在低沼气矿井中,在火源进风侧张挂风幛、建筑稳流防火墙、关闭防火门,以减少火灾烟气发生量;。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 1044-200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的使用范围、使用通则、技术方案的制定、实施、管理和防灭火效果的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矿井火灾防治。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technology on prevention and extingush of mine fire by fire seal以建筑密闭为主要封闭措施,将井下需要防火或灭火的区域进行封闭后断绝其氧气来源,防止火灾发生或阻止火灾持续与蔓延,达到防火或灭火的目的。
注:封闭措施指封堵漏风的措施。
包括建筑各种密闭、建立隔绝带、留隔离煤柱、堵塞各种裂隙和空隙、形成采空区压实带、人工假顶及水封等。
建立密闭是最常用的封闭措施。
2.2 密闭(吊词) air stopping建筑在矿井生产区与欲封闭区之间的连通巷道中,用于切断连通巷道中的空气流动,同时防止人员进入的隔离构筑物。
2.3 密闭(动词) seal建筑密闭的行为。
2.4 封闭区sealed area矿井中用封闭措施隔离的区域。
2.5 火区sealed area of fire矿井中发生火灾时被封闭的火灾区域。
2.6 漏风通道passageway of air leakage漏风流经或可能流经的道路。
2.7 危险漏风dangerous air leakage能为井下煤炭自燃或火灾蔓延提供足够氧气的漏风。
3 总则3.1 密闭的分类与命吊3.1.1 按墙体倾角分3.1.1.1 垂直密闭墙体垂直布置,用于水平巷道和倾角小于等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体自重主要由基础支承。
3.1.1.2 倾斜密闭墙体垂直于巷道轴线,用于倾角大于30°的倾斜巷道中,墙基表现为基座形式,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底板一侧受有侧压。
3.1.1.3 水平密闭墙体水平布置,用于垂直巷道中,墙体自重由基座支承,基座四周均受有侧压。
3.1.2 按墙体受力特点及使用性能分3.1.2.1 普通密闭墙体主要承受地压与自重,用于一般场合。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 作者:MT/T702—1997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应用至今仍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规范,为使这项技术更加规范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首部《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从而为注浆防灭火实际应用提供全煤炭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重点查阅了国内煤矿注浆防灭火设计、实际应用的资料和论文,以及黄泥注浆代用材料(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的有关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的技术报告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包括执行说明)的有关规定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相关内容一致的原则,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启胤、王长元、徐承林。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注浆防灭火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矿井注浆防灭火的实施、设计与施工等。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矿安全规程》1992—1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注浆防灭火方法 method of fire fighting by grouting 是将注浆材料(黄土、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细粒化后加水制备成浆,用水力输送到煤矿井下注入需防灭火区域内,封堵漏风通道、包裹煤岩阻止氧化、冷却煤岩温度而预防或扑灭矿井火灾的一项技术措施。 3.2 沉降速度 settling velocity 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平均速度,mm/min。 3.3 临界稳定时间 critical stable time 浆液的悬浊液液面在量筒中匀速下降的时间,min。 3.4 塑性指数 plastics index 表征注浆材料的可塑性的指数。 3.5 粘度系数 viscosity coefficient 表征浆液内部微粒间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内摩擦特征的系数,Ps.S。 3.6 氧化镁胶体混合物含量 amount of magnesium oxide colloid mixture 浆液中的固体材料所含极细散胶体部分的体积百分比含量,%。 3.7 含砂量 quantity of sand 注浆材料中,0.05~0.25mm粒径的砂质成份的重量百分比,%。 3.8 氧化交叉温度 cross temperature in oxidation 物质在氧化反应炉中氧化升温曲线与反应炉加热升温线的交点的温度值,℃。 3.9 恒温吸氧量 amount of absorbed oxygen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单位重量物质在静态恒温吸氧实验过程中的吸氧量(体积),mL/s。 3.10 土水比 ratio of clay to water 注浆防灭火浆液中的固体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与水的体积之比。 3.11 浆液的制备 preparation of grout 将注浆材料(黄土、页岩、矸石、粉煤灰、尾矿等)与水混合用水力或机械搅拌的方式形成浆液的制造方法。 3.12 注浆方法 ways of grouting 用钻孔或专门设置的管路将浆液注入到防灭火区域的方法。 3.13 采空区氧化带 oxidation zone in gob 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中的煤最易氧化自然发火的区段。
4 一般要求 4.1 采用注浆防灭火的矿井需备有完整的矿井开拓开采图、通风系统图及注浆管路系统图。 4.2 新建矿井应有所有煤层、拟建水平和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以及开采同煤系煤层邻近生产矿井的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等级资料。 4.3 生产矿井应有矿井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等级资料以及新开煤层、新水平和不同地质构造区域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4.4 应有注浆材料来源、种类、数量及其有关性能的分析资料。
5 矿井注浆防灭火设计 5.1 矿井注浆防灭火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选用的注浆材料种类及其性能分析资料; ——主要注浆参数; ——浆液的制备方法; ——输送浆液的管路系统及计算; ——注浆方法; ——矿井注浆防灭火效果考察; ——矿井注浆防灭火安全措施。 5.2 矿井注浆防灭火设计的工程实施由基建施工单位(基建矿井)或矿井(生产矿井)负责进行,设计部门派人到现场指导。 5.3 矿井注浆防灭火设计的.工程完工后由批准部门组织验收。
6 注浆材料 6.1 注浆材料的种类:黄土、页岩、矿井矸石、粉煤灰、尾矿等。 6.2 注浆材料成浆性能指标(0.1mm以下级别的样品)应达到如下规定: ——沉降速度1~10mm/min; ——临界稳定时间为20~60min; ——塑性指数7~14(粉煤灰可小于7); ——粘度系数(1~2)×10-3Pa.S; ——氧化镁胶体混合物含量20%~35%; ——含砂量10%~30%(粉煤灰可小于10%)。 6.3 用矸石、粉煤灰、尾矿作注浆材料时,须进行氧化性能实验,其指标应达到如下规定: ——氧化交叉温度在300℃以上; ——恒温吸氧量小于0.1mL/g; ——固定碳含量不大于8%,含硫量不大于1.5%,烧失减量不大于20%,发热量不大于2000J/g。 6.4 页岩、矸石必须经破碎、湿式球磨机球磨,其粒度要求在5mm以下,其中尢于0.5mm的粒料应占10%以下,小于0.1mm的粒料应占60%以上。
7 主要注浆参数 7.1 灌浆系数 防火灌浆系数为3%~12%,灭火灌浆系数相应加大。 采用粉煤灰浆防火时,灌浆系数为5%~15%。 7.2 土水比 矿井防灭火注浆浆液的土水比应为1:2~1:5。在回采工作面洒浆防火时,土水比应为1 :2~1 :3。 7.3 注浆量 矿井注浆量按式(1)计算: …………………………………(1) 式中:QW——矿井注浆量,m3/h; k——灌浆系数; G——矿井日产煤量,t; δ——土水比的倒数; M——浆液制成率,取0.9; rc——煤的密度,t/m3; t——矿井日注浆时间,h。
8 制浆方法 8.1 黄泥浆的制浆方法 ——水力制浆 一般采用人工取土或机械取土,将土疏松,经水力(水枪)冲刷混合成浆。当采用水枪直接取土时,其供水压力、水流量和台数应能满足取土制浆的要求。水力制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水比。 ——机械搅拌制浆 应建立浆池,黄土加水在浆池中搅拌成均匀浆液后即可输入井下。浆池应设2个以上,一个作注浆用,另一个进行搅拌制浆,交替使用。浆池的容积应能保证注浆量的要求。 8.2 页岩浆和矸石浆的制浆方法 页岩浆和矸石浆的制浆方法相似,将页岩和矸石破碎后,用湿式球磨机加水球磨成浆,进入输浆管路。 8.3 粉煤灰浆的制浆方法 从电厂贮料场挖取粉煤灰,运到矿井地面制浆站,将粉煤灰用专门的搅拌筒加水搅拌成浆或用水枪冲搅成浆后直接进入输浆管路。 8.4 尾矿浆的制浆方法 矿井洗选厂排出的尾矿直接输送到浆池,经沉淀脱水后搅拌成浆进入输浆管路。 8.5 注浆期间浆液流量和土水比的测定 在注浆期间,每班测定一次浆液的流量和土水比,流量测定可用电磁流量计或体积法,土水比测定可采用比重法。
9 输浆管路 根据矿井地面的不同制浆方式,井下可采用集中或分区的输浆管路系统。 在浆液流人输浆管路前,应设置筛网过滤,网的孔径宜为15~20mm。 9.1 输浆管路的管径和水头损失值按经验式(2)、式(3)计算:
…………………………………(2) …………………………………(3) 式中:
; ; D1——输浆管路的临界管径(内径),m; Q——浆液流量,m3/s; r1——水的密度,t/m3; r2——浆液的密度,t/m3; r3——注浆材料自然堆积密度,t/m3; n——干扰沉降指数; W1——加权平均自由沉降速度,m/s; W2——颗粒分布曲线上相当于95%处粒径的自由沉降速度,m/s; i——每米管道长度的水头损失值,m; λ——水的摩阻系数; V——浆液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m/s2; D2——实际选用的管径(内径),m, d——注浆材料的当量直径,mm; η——水的运动粘滞系数,mm2/s; Wi——注浆材料某一粒级平均自由沉降速度,m/s; ai——注浆材料某一粒级的重量百分比。 9.2 由输浆管路的总水头损失值,确定是采用自流(靠自然压头)输浆还是选用相适应(流量和压力)的泥浆泵或注砂泵加压输浆。 9.3 输浆管路系统应避免“两头高中间低”的布置方式,并尽量减少拐弯。 9.4 井下输浆管路应紧靠井巷壁铺设,固定牢固,并涂以防锈漆。 9.5 每次注浆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管路。
10 注浆方法 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可选择一种或几种注浆方法。 10.1 钻孔注浆 按防灭火区的条件可采用两种形式: a)从井下巷道或钻场向注浆区域打注浆钻孔,钻孔开孔孔径应不小于108mm,终孔孔径应不小于89mm,封孔要严密,钻孔与输浆管路的连接要牢固,并能承受最大的注浆压力。 b)从地面直接向注浆区域打注浆钻孔,钻孔孔径应不小于108mm,钻孔内应全长度下套管。 10.2 埋管注浆 随着回采工作面推进向采空区内埋设管道进行注浆,出浆口距工作面的距离应不小于15m。 10.3 密闭墙插管注浆 工作面回采后从密闭墙上方的注浆管向采空区注浆。此时,密闭墙的强度应满足注浆的要求,注浆时应派专人监护,一旦发现有溃浆征兆时,应立即停止注浆。 10.4 洒浆 在回采工作面由输浆管路上接出耐压胶管,向采空区均匀地洒上一层浆液。洒浆时,浆液出口压力应不大于0.3MPa。 10.5 注浆区的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