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课件1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88.00 KB
- 文档页数:39
第一章现代通信网概述1.现代通信网的两个重要特点:数字化、业务的多样化;2.通信网的组成: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信宿;3.现代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即六化:数字化、综合化、融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4.三网合一: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第二章数字程控交换系统1.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组成:数字程控交换机、传输链路设备、终端设备;2.电话网等级结构:国际网、长途网、本地网;3.长途两级网的等级结构:省际平面、省内平面;长途网演变情况:由四级向两极过渡,然后向无级网和动态网过渡;4.电话网的路由(概念):迂回路由:多个路由可以选择时,第一个忙时,迂回到第二个、第三个,称第一个路由为迂回路由;基干路由: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高效路由:路由上的电路群没有呼损指标要求;低呼损路由:电路群的呼损低于所规定的标准;5.用户电路的基本功能:馈电功能(馈电电压-48V,馈电电流20~50mA)、过压保护功能、振铃控制功能、监视功能、编译码功能、2/4线转换功能、测试功能;6.时分复用PCM信号形成(注意速率变化):300~3400Hz语音信号经过带限滤波,8000次/s抽样,形成PAM信号,依幅度编码形成PCM信号。
基带信号速率:64kb/s。
N个时隙的码元速率:N*64kb/s.在CEPT系统中,速率:2.048Mb/s。
7.CCITT等级制度TD PCM系统一次群速度:2.048Mb/s,二次群:8.488Mb/s,三次群:34.368Mb/s;8.时分交换T型交换器:采用缓冲器暂存话音数字信号,并控制写入出实现时隙交换;空分交换s型交换器;9.数字中继器是数字交换网络与PCM数字中继器之间的接口设备;数字中继的主要功能:时钟提取、码型变换、帧同步、复帧同步;码型变换是将数字中继线上传送的HDB3码转换成程控交换机内使用的NRZ码;帧定位解决两个局间的正常数据传输和交换问题;10.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划分(图):运行软件系统、支援软件系统;11.信令(概念):用户信息以外的各种控制命令。
现代通信网技术重点复习注:根据复习提纲自行总结而成,部分资料来自百度及姚亚宇的总结。
第二章:2.12 电话交换网的组成及结构电话网(1). 采用电路交换方式(2).组成:数字程控交换机(节点)传输链路设备终端设备(用户端)3 中继线: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线路用户线:交换机与用户终端的连接线路4 我国电话网的网络等级结构:(1).分为五级,即12345交换中心(2).也可分为国际局,长途网(包括1234级交换中心)与本地网(设置汇接局和端局两个交换中心)2.41 时分复用PCMPCM:数字交换网络所采用的一种数字信号32路PCM(欧洲与中国采用):基群信号每一帧有32时隙30时隙传输话音或数据偶数帧TS0用于传输系统的同步码第16时用于传输信令。
2.42 时隙交换时隙交换:在交换网络一侧,将某条电路的某个时隙的8比特话音信号通过交换网络的交换转化到另一侧的某条电路的某个时隙的位置,从而实现话音电路的交换。
过程可分为两步:(1)一条PCM电路的任意两时隙之间的交换,称为时分交换。
(2)两条PCM电路上的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称为空分交换。
1:时分交换:1.设备称为时分接线器或T型接线器2.主要由话音存储器与控制存储器构成3.原理:顺序存入,控制读出:也可倒过来。
2;空分交换:1 设备称为空间接线器或S型接线器2由电子交叉矩阵与控制存储器构成2.7.1 信令信令:按工作区域不同可分为用户线信令与局间信令。
1.用户线信令:通信终端与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
2.局间信令: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令。
随路信令与共路信令详见书上35页图。
3.12 移动通信的特点1 电波传播分为直达波,反射波,电离层波。
2 多径传播及衰弱多径信号:通过多条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衰弱:多径信号的同加异减造成接收端信号的幅度变化。
由多径引起,所以称为多径衰弱。
衰弱原因:可从时空两面分析,空间的可结合多普勒效应。
3.21 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技术:解决基站与用户之间信号相互识别的一种技术。
现代通信网与支撑技术概述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篇主要讲述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现代通信网的支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l章 现代通信网与支撑技术概述当今社会正在经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浪潮的冲击,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相互融合,拓宽了信息的传递和应用范围,使得人们在广域范围内随时随地获取和交换信息成为可能。
尤其是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内IP业务突飞猛进地发展,在给传统电信业务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章主要讲述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现代通信网的支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亚 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在信息化社会中,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类信息,从信息源开始,经过搜索、筛选、分类、编辑、整理等一系列信息处理过程,加工成信息产品,最终传输给信息消费者,而信息流动是围绕高速信息通信网进行的,这个高速信息通信网是以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骨干通信网为传输基础,由公众电话网、公众数据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业务网组成,并通过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延伸到全社会的每个地方和每个人,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流动的快速与畅通。
1.1。
1 通信的基本概念1.通信的基本含义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 递信息。
因此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始端)与信宿(末端)之间建立一个传输(转移)信息的通道(信道)。
过去的通信由于受技术与需求所限,仅限于话音。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将日益丰富与多样化,而现代通信的发展又为此提供了条件。
因此现代通信意义上所指的信息已不再局限于电话、电报、传真等单一媒体信息,而是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合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
总之人的各种感官或通过仪器、仪表对现实世界的感觉,以及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档案、新闻等都含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通信来进行传递的。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1)第1章通信网络概述1.1 通信网基本概念学习要点:1.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系统基本模型3.了解通信网模型一.基本概念1.通信: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
2.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对接收者而言事先不知道的内容。
3.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或表现形式。
如语音、图像、文字等。
4.通信系统:完成信息传递所需的通信设备和线路的集合体。
二.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六个部分。
123.信道:信号传输媒介。
一般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如短波、微波、卫星等通信方式);有线信道: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如电缆、光缆等)。
4.反变换器: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5.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噪声源: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客观存在。
三.通信网基本概念网络:由一系列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组成的组织或系统。
通信网: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送和交换的网络。
节点:在通信网中指的是交换点,完成接续和信息交换任务。
传输链路:连接终端与交换点或交换节点之间的线路……信道。
用户终端……信源和信宿,对电话机而言还包括了变换器和反变换器;最简单的电话通信网如下:学习要点:1.熟悉通信网的基本结构2.掌握通信网的构成一.通信网的基本结构1.按用户间的互连方式分:①直接互连网(完全互连网)所有用户之间都有链路直接连接,任何两个用户都可以直接通信;②转接互连网(不完全互连网)设有一个转接中心,所有用户只与转接中心直接连通。
2.按照拓扑结构分有六种基本结构形式:①网型网——网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均有线路相连。
如果有N个节点,则需要N(N-1)/2条传输链路。
优点:冗余度较大,稳定性较好;缺点:传输链路多,线路利用率低,经济性较差。
②星型网——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点与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
具有N个节点的星型网至少需要N-1条传输链路。
现代通信网资料11.1 现代通信网基础通信的差不多形式是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传输信息的通道,实现信息的传输。
1.1.1 通信系统差不多组成信源、发送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1.1.2 通信网络构成要素实际的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每一次通信都需要软硬件设施的和谐配合来完成。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接入、交换和传输等差不多功能。
软件部分包括信令、协议、操纵、治理、资费制度、编码方案等。
它们要紧完成通信网的操纵、治理、运营和爱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以下重点介绍通信网的硬件构成。
1) 终端节点要紧功能:(1) 用户信息的处理。
(2) 信令信息的处理。
2) 交换节点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其要紧功能有: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功能;交换功能;信令功能;其他操纵功能。
3) 业务节点其要紧功能是:实现独立于交换节点的业务的执行和操纵。
实现对交换节点呼叫建立的操纵。
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有差异的服务。
4) 传输系统传输系统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传输信道,并将网络节点连接在一起。
通常传输系统的硬件组成应包括: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目标:提高物理线路的使用效率。
1.1.3 通信网组网结构从功能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
1.1.7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及标准化组织1.通信网的分层体系结构分层体系结构的优点:①分层的体系结构能够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度。
②分层的体系结构方便异构网络设备间的互连互通。
③分层的体系结构增强了网络的可升级性。
④分层的体系结构促进了竞争和设备制造商的分工,屏蔽内部实现细节。
在分层体系结构中,协议是指位于一个系统上的第N 层与另一个系统上的第N 层通信时所使用的规那么和约定的集合。
通信协议要紧包含语法、语义和时序。
语法规定协议的数据格式;语义包括和谐和错误处理的操纵信息;时序包括同步和顺序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