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中国现代自由体诗及
- 格式:ppt
- 大小:338.50 KB
- 文档页数:11
从《女神》看郭沫若对中国新诗创作的作用1921年出版的《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步真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显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新诗集,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诗集之一。
它以鲜明突出的时代精神、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新颖自由的艺术形式,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开创了一代诗风。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
而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则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的作品。
闻一多就对《女神》做出了高度评价:“若讲新诗,郭沫若的诗才配称新诗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事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
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产儿。
《女神》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
”《女神》中的大部分诗篇都充满着炽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充满了对社会黑暗势力的深恶痛绝。
诗人身为弱国子民在日本留学,“读的西洋书,受的东洋气”,早就盼望中国能够尽快强盛起来。
诗人不仅猛烈抨击旧世界、旧事物,而且对自己的“旧我”的批判也毫不留情。
《女神》在艺术上“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具有独创性,这主要变现为其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即所谓开一代诗风的“女神体”。
《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它以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
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女神》在诗歌形式上,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创造出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诗。
《女神》是自由诗体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
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
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郭沫若主张诗要“写”,不要“做”,他说:“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
这是针对旧诗格律形式而言的,并非无视诗的自身特点。
所以他同时又说:“然于自然流露之中,也自由它自然的谐乐,自然的画意存在。
”他还认为节奏是诗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论郭沫若《女神》中的积极浪漫主义《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郭沫若就是凭借这本诗集震撼了整个诗坛乃至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
无论就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质量上来说,《女神》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诗集,不仅充分显示了诗歌革命的实绩,而且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的基本内容,是对旧世界的深刻诅咒和对新世界的热烈向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眷恋,对生我养我的地球于劳动人民真挚由衷的赞美讴歌,对古往今来一切革命者与先贤烈士的无比崇敬,是对自然,对科学,对近代文明,对“人”包括自我的热烈赞颂。
《女神》中诗歌的形式多为打破束缚、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而其艺术风格则是狂飚突进、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浪漫主义。
气势恢弘,格调雄浑、昂扬,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我们不妨把积极浪漫主义拆分为时代精神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时代精神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是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有着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女神》的内容和形式与“五四精神”正相合拍。
郭沫若感受到了在20世纪初,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祖国的新生和中华民族的觉醒。
毫无疑问,诗人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
《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中国当时的战争的状况,“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表明了“光明同黑暗底战争”,发出了“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的热情呼唤,并且坚信通过斗争,一定能使“光明更生”、“宇宙更生”。
在《炉中煤》中,诗人把拥有一颗火热爱国心的自己,比成炉中烧黑了的炉中煤,深爱着“年轻的女郎”——祖国。
这种爱国的热情在《凤凰涅磐》中也有集中体现。
它宣告着在五四开辟的新时代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华民族(凤凰)正经历着伟大的涅磐,终将在“死灰中复生”。
诗中“凤歌”“凰歌”以低昂悲壮的葬歌结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凤凰更生歌”以热诚和谐的欢唱预示着“光明”“新鲜”“华美”“芬芳”的新时期的到来。
郭沫若诗集大全郭沫若(年~年),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郭沫若诗歌》内容简介:郭沫若就是我国知名的诗人、文学家、文字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
做为文学家的郭沫若,以诗歌、戏剧的独创性而闻名于世。
代表作《女神》的诗风豪放、雄浑、极具阳刚之美。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道就是新诗中洒脱的先驱,但同时,他也存有许多温婉婉约之作。
《郭沫若诗歌》收录于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有不同,构想精致,非常应该一念。
诗歌名称:女神序诗第一辑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凤凰涅槃天狗心灯炉中煤无烟煤日落晨安笔立山头展望未来浴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三个泛神论者电火光中地球,我的母亲!雪朝登临光海梅花树下醉歌弹奏会上夜步十里松原我就是个偶像崇拜者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叠金字塔巨炮之教训匪徒赞歌胜利的死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夜死去第三辑venus别离春愁司健康的女神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火葬场鹭鸶鹤蝉晚步春蚕蜜桑索罗普之夜歌霁月晴朝岸上晨兴春之胎动日暮的婚筵新生海舟中望日出黄浦江口上海印象西湖纪游星空苦味之杯静夜南风白云雨后天上的街市黄海中的哀歌仰望吴淞堤上赠友海上冬景夕暮春潮地震石佛瓶献诗前茅上海的清晨朋友们怆共聚在囚牢里怆恼的葡萄我们在赤光之中相逢前进曲哀时古调恢复纪游歇司迭里容亡友黑夜和我对话对月如火如荼的恐怖峨嵋山上的白雪巫峡的回忆血的幻影战取品雅版叹逝创造者我们的花园创世纪工程之第七日牧歌怀c.f.战声集们疯狗礼赞民族再造的喜炮归国杂吟蜩螗集罪恶的金字塔水牛盛赞诅咒祭典陶行知中国人的母亲汐集双十一题壁中国有诗人和老舍原韵并追赠三首闻新四军事件书愤二首喜雨书容登尔雅台怀人百花齐放西府海棠蒲公英山茶花榆叶梅大山朴菜子花掉春兰第三章四长春集追赠陈毅同志赠钱学森追赠北京中国画院西湖的女神波与云游孔林潮集观圆形殉葬坑访奉先寺石窟游晋祠骆驼集和平鸽子歌孩子们的衷心话郊原的青草骆驼别须和田东风集满江红咏梅二绝有容梅兰芳同志玉兰和红杏游等武夷泛舟九曲挽杜国庠同志(二首)蜀道奇题为档案馆念毛主席诗词登采石矶太白楼预祝中日恢复正常邦交《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悼念周总理歌剧《白毛女》登上舞台【开拓】郭沫若创作特点创作特点主题思想生命意识郭沫若吸取了西方自古典人道主义至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纷繁复杂的现代生命哲学的精髓,以律合自然界B90汹涌的生命流动的坚忍之道,从修养一个完满的自我人格已经开始,热切地呼唤着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的到来。
名著导读《女神》所展示的,是二十世纪初中国青年——“五四”青年——的心灵震颤:他们的痛苦、绝望、挣扎、反叛、憧憬和创造。
这种心灵的震颤,实质上就是生活中新与旧,美与丑,明与暗,生与死、爱与恨相互冲突而给青年们造成的情感矛盾与生命裂变。
《女神》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五四”狂飙突进时代改造旧世界、冲击封建藩篱的要求。
主人公以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现,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锁,歌唱一切破坏者;其次,是对祖国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
诗中歌唱太阳、光明、希望,处处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欲望。
《女神》的成功正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正是这个抒情主人公形象:在交融着叛逆与创造的“五四”精神冲击下,迸发出强烈的个性自觉和自我超越、自我更生意识,以空前豪迈的气度渴望创造崭新的世界、美好的人生。
这一“自我”形象不仅是诗人自我,也是“五四”时代青年的自我,更是在斗争烈火中锤炼着裂变着的中华民族自我。
这一形象正是《女神》的诗魂。
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不妨拜读一下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诗中涌动的生命力和澎湃的爱国激情,可能让你如凤凰涅槃般,做到扬弃后的新生。
作品精析内容概述《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
虽然略迟于胡适的《尝试集》,但却以它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从而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
《女神》除序诗外,共收诗56首,包括1916-1921年间的诗作,以作品式样和形式的不同分为三辑。
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是歌德式的作品。
第二辑是30首自由体诗,包括代表作《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是《女神》最重要的部分,是《女神》的精华和灵魂。
这些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期,明显受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最能体现《女神》雄浑豪放的风格特征。
《女神》《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五四”时代精神,是一种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精神,是民族觉醒的反帝爱国精神。
郭沫若的《女神》正是充分表现了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彻底否定,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的狂飙突进精神,热烈抒发了爱国情思。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女神》的个性解放要求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是个性解放不仅是个性本身,而是将个性解放作为社会,大众,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个体与社会,大众民族国家融为一体了。
第二个特点是个性解放要求既表现为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也表现为破坏一切旧物包括旧我,实现新“我”的精神。
2、反抗叛逆和创造精神的歌唱。
这是和上述个性解放要求密切相关的一个内容,对黑暗罪恶的旧世界旧中国及一切旧事物旧礼教的反抗叛逆精神是《女神》的主要精神。
《女神》浪漫主义特色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
《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天狗、炉中煤,女神,屈原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
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向往、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这使《女神》成为一部具有充分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品。
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
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女神》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如火山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磐》《天狗》等诗典型的体现出这一表达特点。
3、想象方式上的想落天外的奇特想象和极度夸张。
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充满昂奋腾越的音调,浓烈瑰丽的色彩。
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义格调。
5、语言方面有一个用语特点,即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
在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了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赋予了自然以新鲜活泼的生命。
《女神》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集,这就是它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1、首先在于《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女神》中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和反抗,破坏一切旧事物旧势力旧传统的革命精神,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新中国的渴望、追求和创造精神,对于人的力量的自信,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等等,是最充分强烈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在当时的新诗人中无人企及。
郭沫若的经典现代诗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郭沫若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郭沫若的诗1水调歌头·归途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
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
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
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
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
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
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
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郭沫若的诗2春雷·春雷动地布昭苏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郭沫若的诗3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郭沫若的诗4宿庐山美庐一夕庐山宿美庐,美其合二而一乎! 美龄美寇斯为美,涂炭涂穷岂异涂? 浑身都是人民血,对面犹存虎豹居。
中正题名文字在,教材反面胜于无。
郭沫若的诗5雾中游含鄱口偶成人到含鄱口,望鄱新有亭。
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
无中实有有,有有却还无。
东风吹万里,空山也画图。
郭沫若的诗6中折瀑·奇峰传二百奇峰传二百,大小有龙湫。
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
新松待千尺,水量富更犹。
郭沫若中学课文郭沫若的中学课文包括《雷电颂》、《静夜》、《天上的街市》等。
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感受和对于自由、理想的向往。
《雷电颂》是郭沫若于1942年12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这首诗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静夜》是现代诗人郭沫若于1921年创作的一首新诗。
此诗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借此表达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这些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想象,适合在中学阶段进行学习和欣赏。
除了上述提到的诗歌,郭沫若还有其他的中学课文,例如《炉中煤》、《七绝·经火山》等。
这些诗歌也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适合在中学阶段进行学习和欣赏。
《炉中煤》是郭沫若1920年创作的一首新诗。
全诗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地揭示出煤的外形内蕴,写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和对革命的热情。
《七绝·经火山》是近现代诗人郭沫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的是中国西部的一座火山,它像一支巨大的火炬,照亮了周围的群山和原野。
诗人通过火山这一象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诗歌在中学阶段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不仅具有文学艺术性,还能够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凤凰涅槃》(一)识记:这首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女神》。
(二)理解:1、诗篇所表现的泛神论色彩。
郭沫若以为:泛神便是无神。
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
于是,在诗歌中,诗人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汇在一起,造成一种万物同源、和谐一致的境界,即表现了诗人与祖国人民溶合为一的愿望,也使诗作具有了浓厚的泛神论色彩。
2、本诗的自由体形式及其意义。
《凤凰涅槃》拒绝走传统格律诗的老路,它横向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诗节的行数,诗行的字数都不固定,押韵也没有严格的规律。
但诗作自有整齐的形式、优美的韵律、和谐的节奏。
这种自由奔放的诗体,既与诗作表现的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雄奇风格相适应,也使诗情获得了酣畅的表达。
(三)论述:1、分析诗篇所表现的爱国激情、反抗叛逆和创造精神及其所体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诗歌的爱国激情是通过凤凰形象来抒发的。
凤凰表现了对旧中国的控诉、诅咒和彻底决裂的感情,同时,凤凰更体现了对新的人生、未来祖国的热烈追求和由衷赞美。
凤凰形象是诗人自我抒情的形象,也是祖国的形象,是诗人形象与祖国形象的溶合。
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激情融入进凤凰形象,融入到改造旧中国革命激情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理想之中。
《凤凰涅槃》强烈地体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呼唤民主、科学,大胆创新的个性解放精神。
诗歌充满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那是脓血污秽着的屠场、群魔跳梁着的地狱。
为了寻求新生,凤凰集香木自焚。
焚烧了旧我,获得了净朗、华美、自由的再生,表现了诗人对新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新生的积极创造精神。
诗人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2、分析凤凰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凤凰形象是大胆否定旧我、否定旧世界,向往新生、新社会的积极进取形象;凤凰形象是诗人自我抒情形象,是诗人充满五四时代精神的个性、人格力量的再现。
第一节郭沫若生平及创作历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鼎党,四川乐山人,郭家原籍本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
学名开贞,"开"是排行,"贞"是本名。
一九一九年首次发表新诗时,自署笔名"沫若"。
并以此为号。
这是由其"故乡的两条河,沫水与若水合拢来的"。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诗人、作家、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他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一九二一年八月,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
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906--1913,郭沫若先后在乐山和成都读小学、《意大利建国三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译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文学作品,初步接触了西方自然科学和民主思想的启蒙。
培育了他强烈要求冲破封建牢笼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
1911年初,国会请愿风潮波及四川,成都学界立即响应,郭开贞被推为分设中学出席会议的代表之一,监督叫他上课,他说"连监督都叫不动的,我怎么有那样大的魄力呢",他几乎被斥退。
中华民国,剪辫子。
袁世凯窃取大权后,这期间不幸的纸事竟伴着伤的国事来,1912年农历正月十五,奉父母之命与张琼华(1890--1980)结婚,郭沫若称她为"黑猫",全靠一本《庄子》度过花烛夜,第二天"四门"又靠一部古版《文选》消磨了时光。
第五天,结束了这"结婚受难记",乘船回成都中学堂,人虽然是从此跟她分开了,但这一生"囚禁"在孤寂"洞房"的女人,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块心病,以后每当提起这件事,他总觉有难言的苦衷,说:"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二创作觉醒期和爆发期(1914--1920)1913年底,郭沫若怀着"救国济民"的抱负走出夔门,离国经朝鲜,于是1914年初抵达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三年毕业后考入福冈九洲帝国大学医科。
郭沫若《凰涅槃》原文及析凰涅槃郭沫若天方国古有神名“菲尼克司”(Phoenix) ,五百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殆即中国所凰;雄,雌凰。
《孔演》云:“ 凰火精,生丹穴。
”《广雅》云:“ 凰⋯⋯雄曰即即,雌曰足足。
”序曲除夕将近的空中,来去的一凰,唱着哀哀的歌声去,着枝枝的香木来,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香木集高了,已倦了,凰已倦了,他的死期将近了。
啄香木,一星星的火点迸。
凰扇火星,一的香烟上。
又啄,凰又扇,山上的香烟弥散,山上的火光弥。
夜色已深了,香木已燃了,已啄倦了,凰已扇倦了,他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哀哀的凰!起舞,低昂!凰唱歌,悲壮!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自天外来葬。
歌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即!茫茫的宇宙,冷酷如!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如血!宇宙呀,宇宙,你什么存在?你自从哪里来?你坐在哪里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你是个无限大的整?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那抱着你的空他从哪里来?你的当中什么又有生命存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昂头我问天,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海正扬声而鸣(口邑)。
啊啊!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莫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你到底为什么存在?我们飞向西方,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凰歌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足!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
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净的污浊,浇不熄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啊啊!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左也是漶漫,右也是漶漫,前不见灯台,后不见海岸,帆已破,樯已断,楫已漂流,柁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啊啊!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好像这黑夜里的酣梦,前也是睡眠,后也是睡眠,来得如飘风,去得如轻烟,来如风,去如烟,眠在后,睡在前,我们只是这睡眠当中得一刹那的风烟。
郭沫若现代诗词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现代诗词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文将从郭沫若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来介绍他的现代诗词。
一、创作背景郭沫若生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
他的成长经历深受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些事件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想基础。
同时,郭沫若在青年时期接触到西方文化和诗歌,对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有了深刻理解和接纳。
这些背景使得他的诗词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
二、风格特点郭沫若的现代诗词具有独特的鲜明风格和丰富的内涵。
首先,他注重形象的生动和意象的独特,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使得诗词充满了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和震撼力。
其次,他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使得诗词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词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他的诗词常常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民情感,抒发对于社会的关注和对于人民的深情厚意。
三、代表作品郭沫若的现代诗词有许多经典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七律·长征》、《七律·青春之歌》等。
《七律·长征》是郭沫若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磅礴的气势和豪情激昂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丽景象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这首诗词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热情。
《七律·青春之歌》则是郭沫若的另一首经典之作,它以慷慨激昂的语言和雄浑的意境,赞颂了青年一代的奋斗和追求。
这首诗词道出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逐,充满了梦想和希望。
四、对后世的影响郭沫若的现代诗词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和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开拓了现代诗歌的创作路径,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他的现代诗词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结合,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风格。
郭沫若诗歌-《天狗》赏析郭沫若诗歌-《天狗》赏析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
《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
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天狗》一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二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四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诗歌赏析:全诗四节,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诗人借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的想象,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居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破坏精神。
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正因为“天狗”有气吞一切的气概,于是,它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无比的能量,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能底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
诗人在《湘累》中借屈原之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