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毕业论文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39.30 KB
- 文档页数:5
高低轨卫星一体化协调应用的关键技术与实践作者:张亮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4年第11期摘要:文章针对我国高、低轨卫星协同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其发展目标。
研究重点对高、低轨道融合问题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着眼于提高整个卫星的综合效能,促进卫星通信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来解决上述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高、低轨道融合对于提升系统性能和解决技术难点都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在轨卫星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卫星系统;发展趋势;高低轨卫星一体化;技术挑战中图分类号:TN927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本文旨在对卫星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对高、低轨道卫星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系统已成为卫星通信、科学研究及对地监测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回顾卫星技术发展史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高、低轨道卫星一体化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卫星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通信与科学技术的需要,推动卫星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1 综述1.1 我国高、低轨道融合技术的发展概况近年来,高、低轨道卫星的融合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轨道卫星具有远距离传送的优点。
低轨道卫星具有对地高分辨探测及低时延传输的优点。
高低轨道卫星在多个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通信领域,研制并使用新一代卫星通信规范,是推进我国高、低轨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几年,随着量子通信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卫星通信会变得更为安全有效。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实例的研究,可以看出,高、低轨道融合技术在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和导航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比如:一颗高轨道通信卫星与一颗近地轨道卫星合作,可以建立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对该网络进行高精度的监控。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提升整个卫星的综合效能,为卫星在多个行业的实际应用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撑。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信工程设计作为通信行业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通信工程设计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通信工程设计的概念通信工程设计是指在通信工程项目中,根据用户需求、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要求,对通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和验收的过程。
通信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规划:根据用户需求,对通信系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系统规模、技术方案、网络结构等。
2. 网络设计:根据系统规划,对通信网络进行设计,包括传输网、接入网、无线网等。
3. 设备选型:根据网络设计,选择合适的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基站等。
4. 工程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
5. 系统验收:对通信系统进行验收,确保系统功能、性能、安全性等符合要求。
二、通信工程设计的特点1. 技术性:通信工程设计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如信号处理、无线通信、光通信等,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2. 复杂性:通信系统涉及众多环节,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3. 可变性:通信工程设计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技术发展、政策法规等因素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4. 创新性:通信工程设计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三、通信工程设计的原则1. 需求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确保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性。
2. 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安全可靠:确保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
4. 经济合理: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可扩展性:考虑未来技术发展,使通信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四、通信工程关键技术1. 5G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为通信工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摘要当今,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快速普及,使得通信技术日新月异。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因此通信系统也日趋复杂。
在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发环节中,软件仿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应用Matlab\Simulink的计算机仿真具有经济、安全、可靠、编程简易以及实验周期短等特点。
因此,本文就以Matlab为软件平台,利用其通信工具箱和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模块,尤其是Matlab语言的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软件包,对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进行仿真,并且对仿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从而对现代数字通信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直观的了解。
重点对2ASK、2PSK、2FSK进行性能比较,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调制方式,进一步促进数字通信的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进行数字通信仿真的意义,然后介绍对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仿真所使用的Matlab\Simulink软件以及这些软件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采用的一些方法,随后又介绍了数字调制系统的原理并据此进行数字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对设计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数字通信系统;调制解调;Matlab;Simulink;仿真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make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quirements communication distance, communication capacity, transmission quality is good, because thi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In all kind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r&d link, the softwar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Simulink Matlab has economic, safe, reliable, easy programming and the cycle is short, etc.Therefore, this paper is using Matlab software platform, Use its communication tool box and 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 module, especially Matlab language dynamic system simulation software package of simulink on digital demodulation system,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error analysis, and the modern digital communication have more explicit recognition and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Emphasis on 2 ASK, 2 PSK, 2 FSK performance comparison, in actu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ulation mode,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research and the meaning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imulation, and then introduced to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of Matlab /Simulink used by the software used in the software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some methods used, then introduces digital modulation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demodulation system simulation, finally the results for error was analyzed, the design was summarized, summed up in the digital demodulation of the simulation to the matters of attention when, to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and their ownexperience.Key words: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Demodulation;Matlab;Simulink;Simul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 研究目的 (1)1.1.2 研究意义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第二章仿真的意义和仿真软件 (4)2.1仿真的意义 (4)2.2仿真软件Matlab简介 (4)2.3 Simulink简介 (6)2.4 Matlab与Simulink的联系 (6)第三章数字通信系统 (7)3.1 数字通信系统的概念 (7)3.2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7)3.3通信系统的分类与通信方式 (8)第四章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0)4.1调制的意义和类别 (10)4.2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1)4.2.1幅度调制 (11)4.2.2角度调制 (13)4.3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4)4.3.1数字频率调制 (14)4.3.2数字相位调制 (15)4.3.3正交振幅调制 (17)第五章系统设计与仿真 (19)5.1 2A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19)5.1.1 2ASK信号调制仿真 (19)5.1.2 2ASK信号解调仿真 (21)5.2 2F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3)5.2.1 2FSK信号调制仿真 (23)5.2.2 2FSK信号解调仿真 (26)5.3 2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8)5.3.1 2PSK信号调制仿真 (28)5.3.2 2PSK信号解调仿真 (30)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谢辞 (3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信息是一种资源,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交流,能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5G时代卫星通信新发展河北省石家庄市单位邮编:050081摘要: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区域大、通信容量大、线路稳定可靠、机动灵活等优点。
在5G时代背景下,卫星通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首先分析了卫星通信在5G时代下新的发展趋势,最后对5G时代卫星通信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5G;卫星通信;技术发展随着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设备的海量连接和各种新业务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应运而生,目前已经进入试验部署阶段。
5G是各种先进通信技术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最高水平。
1 5G和卫星通信发展情况①5G技术。
2012年是5G的第一阶段,提出了5G的基本概念;2013—2014年是5G的第二阶段,重点关注了5G的关键能力、应用场景、愿景与需求等;2015—2016年是5G的第三阶段,主要考虑验证工作和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2017—2020年是5G的第四阶段,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标准方案的制定,大幅度提高了5G的性能。
②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正逐渐迈向远洋与天空,在连接应用场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开发更多资源,促进了卫星通信类终端用户的发展,提供经济和便捷的服务连接。
在卫星运行过程中,根据轨道高度,可以分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和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系统,最早研发的是GEO卫星系统,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与较高的轨道高度,除了南北极之外,仅仅需要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多数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例如亚太7号、9号、5C、6C等。
此外,LEO卫星通信与GEO卫星通信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增强消息的实效性,降低传输损耗,为小型化终端提供方便,有效调节GEO轨道频率与位置,实现全球覆盖。
目前,国家LEO卫星通信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仅有预期中的卫星系统,其中包括“行云工程”“鸿雁”系统、信息网络重大工程等,尚且没有低轨互联网星座系统。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服务,而且推动了我国信息化进程。
本文将从通信工程项目的概述、关键技术、实施过程、质量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项目概述1. 定义通信工程项目是指为实现通信功能,运用通信技术,对通信设备、线路、网络等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2. 分类通信工程项目可分为以下几类:(1)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2)网络优化:包括网络扩容、升级、改造等。
(3)通信设备采购与安装:如通信设备、线路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等。
(4)运维保障:包括通信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
二、通信工程关键技术1.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特点,是目前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2.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GSM、CDMA、4G、5G等。
3. 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特点,适用于偏远地区和海洋、航空等领域。
4.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WLAN技术是实现室内、室外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等。
5. IP技术IP技术是实现网络互联的基础,包括TCP/IP、IPv4、IPv6等。
三、通信工程项目实施过程1. 项目策划项目策划包括项目背景、目标、范围、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等。
2.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是项目实施的基础。
3.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包括设备采购、现场施工、调试、验收等。
4. 运维阶段运维阶段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
四、通信工程项目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项目质量。
2. 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卫星通信中的高阶调制技术研究张曼倩;刘健;杨博;邹光南【摘要】In this paper we sum up the high order modulation technologyfor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GMR-1 and DVB, study the principle of 16QAM, 16APSK, 32APSK modulation, analyze the satellite channel models, build AWGN channel and Rician-K channel by using Matlab that simulate the transceiver of these high order modulation signals and acquire different modulation error performance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channel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n the actu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which adopt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technology.%总结了卫星通信协议GMR-1、DVB中的高阶调制技术,研究了16QAM、16APSK、32APSK调制原理,分析了卫星信道模型,利用Matlab分别搭建AWGN信道和Rician-K信道下各高阶调制信号的收发,得到不同的调制方式在不同信道或在不同衰落因子同一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本文的仿真结果对实际卫星通信系统采用高阶调制技术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4(000)021【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卫星通信;高阶调制;衰落信道;误码性能【作者】张曼倩;刘健;杨博;邹光南【作者单位】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6;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6;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卫星通信系统对地面通信系统有着补充的作用,在一些紧急的灾害、战争情况下尤为重要。
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是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普勒效应进行分析,如果卫星与卫星之间或者卫星与移动用户终端之间或者卫星与地面基站之间存在相对运动,那么接收端所接收到的到的发射端载频会产生一定的频移,由于卫星与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附加频移被称为多普勒频移。
采用相关解调的数字通信受多普勒频移的影响相对较大。
如果相对运行速度较小,多普勒频移较小,此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存在着很大的相对径向运动,会产生较大的多普勒频移,这种情况就必须考虑多普勒效应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而且由于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所使用的频段正在慢慢加大,频率的提高(即波长的减小)也会使多普勒频移增大,这些原因导致多普勒频移成为影响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接收端接所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所产生的的实际频率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多普勒频移,会使得接收端没有办法进行正确的解调,而使通信系统的效率下降。
为了解决通信系统被多普勒频移所影响这一问题,就需对多普勒效应的特点和变化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卫星移动通信的多普勒效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文献[1]直接运用了几何分析法对通信卫星和地面移动终端的相对移动速度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多普勒的频移值和变化率,这种方法被国内外对多普勒效应的研究所引用,但是这个文献中所给出的多普勒公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椭圆轨道,也没有体现多普勒频移的大小与卫星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文献[2]首先研究的是用户仰角、卫星的轨迹与卫星到地面基站之间距离的时变关系,然后计算出可视时间段内不同用户仰角下的多普勒频移的大小,这种方法非常直接的展示了在可视时间段内的多普勒“S”型变化曲线,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以最大用户仰角作为参数,并不能得出卫星运行一段时间内的多普勒辩护率。
未来卫星通信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卫星通信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全球范围内的人们提供了广泛的通信服务,包括电视广播、电话通信、互联网接入、导航定位等等。
然而,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卫星通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
首先,频谱资源的有限性是未来卫星通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卫星通信业务的不断增加,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
目前,许多常用的频段已经被大量占用,导致新的卫星通信系统在频谱分配上面临困难。
此外,不同的卫星通信系统之间还可能存在频谱干扰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其次,卫星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延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卫星距离地球较远,信号需要经过较长的传输路径,这就导致了明显的延迟。
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等,这种延迟可能会带来不良的用户体验。
再者,卫星的轨道资源也是有限的。
地球同步轨道上能够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而低轨道卫星虽然数量可以更多,但也存在着轨道拥挤和碰撞的风险。
另外,卫星通信系统的成本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卫星的制造、发射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昂,这限制了卫星通信的广泛应用和大规模发展。
面对这些技术挑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积极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在频谱资源方面,通过采用更先进的频谱复用技术和频谱共享机制,可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例如,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让卫星通信系统智能地感知和利用未被占用的频谱资源,从而缓解频谱紧张的问题。
此外,国际间的频谱协调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分配频谱资源,可以减少频谱干扰,提高通信效率。
为了减少信号传输延迟,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通信协议和算法。
采用更高效的数据压缩和预处理技术,可以减少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从而降低延迟。
同时,结合地面通信网络,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架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卫星通信延迟的不足。
对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可以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策略,选择最优的传输路径,以减少信号传输的时间。
基于STK的MEO卫星通信系统的仿真与覆盖分析吴昊;王宇【摘要】基于对中轨卫星通信系统星座覆盖性能进行分析的目的,本文利用STK建立了两种典型的中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星座的仿真模型,通过星座仿真模型分别对其全球覆盖性能和区域覆盖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CO和Odyssey卫星通信系统星座的全球平均覆盖率均为100%,对北京区域的双星覆盖率均为100%,三星覆盖率分别为87.5%,89.8%,四星覆盖率分别为70.3%,34.2%,五星覆盖率分别为21.1%,3.1%.在全球覆盖性能方面,ICO星座和Odyssey星座均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在区域覆盖性能方面,前者的多星覆盖性能远优于后者.%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ellation coverage performance of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this paper uses STK to set up two constellation simulation models of the typic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n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global and regional coverage performance are carried ou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coverage rate of ICO and Odyssey are 100%. In Beijing region,the double-satellite coverage rate for is 100%,and the triple-satellite coverage rates are 87.5%and89.8%,and the four-satellite coverage rates are 70.3%and 34.2%,and the five-satellite coverage rates are 21.1% and 3.1%. The ICO has fine global coverage performance with Odyssey and its multiple coverage performance is even better than that of Odyssey in Beijing region.【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7(025)022【总页数】5页(P120-123,127)【关键词】中轨卫星通信系统;STK;星座;覆盖性能【作者】吴昊;王宇【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7+.23利用中轨道(MEO)卫星提供全球移动通信[1]的优点在于:相比于GEO卫星,MEO卫星的传输损耗较小,对手持机和星载天线的要求也相应较低,研制难度与LEO卫星大致相当,其传播时延也大约为GEO卫星的四分之一。
世界航天技术论文(2)世界航天技术论文篇二世界航天工业的现状与未来摘要:航天工业是研制与生产外层空间飞行器、空间设备、武器系统以及地面保障设备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战略导弹、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各种保障设备等。
航天工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工业部门,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
世界航天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规模已相当可观。
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航天工业的国家和地区已有20多个,但在能力与水平上,各国的相互差距仍然很大。
目前,世界航天工业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国,以美国最为发达,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航天工业也相当发达,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航天工业都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美国的航天工业美国的航天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庞大的科研生产体系,从事航天工业的员工人数近百万人,其中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约占到总数的近80%。
美国从事与航天有关的研究与咨询活动的研究机构及学会等约有200多家。
按照航天产品和导弹的总体、动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三大部分的主要承包商统计,约有370多家公司;如果将有关设备、仪器仪表、地面设备、电子元器件及原材料企业也计算在内,则为航天产品配套的公司有1000多家。
美国大型航天和导弹公司大多从事航空航天业务,同时经营多种业务,有雄厚的技术开发设计能力。
美国将空间开发与利用作为综合国力新的增长点,确立了发展空间能力为基本国策,不断加强国家对航天工业的协调,实施商业化空间政策,对民用和军用航天计划在技术开发、发射和服务支持方面进行最大限度的协作,并广泛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
美国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航天与导弹工业管理体制。
总统与国会为决策层,总统负责航天和导弹工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国会进行航天和工业管理的立法,监督政府有关部门的航天和导弹工业管理工作,并通过预算拨款和政策对航天和导弹工业进行宏观调控。
国防部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计划层,国防部是军用航天和导弹的主管部门,NASA是美国民用航天活动的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并承担部分军用航空航天计划,NASA还与其它政府部门负责商业航天规划的实施。
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抗雨衰技术摘要:Ka频段作为近年来的卫星通信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受降雨衰减的影响较为严重。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抗雨衰措施,并对分集技术、控制技术、自适应编码等几种经典补偿技术在抗雨衰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Ka频段;雨衰;速率分集;上行功率控制;自适应编码调制引言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以及终端用户业务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如:千兆比特级宽带数字传输、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高清晰度远程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个人卫星通信等,现有的C(6/4GHz)、X(8/7GHz)、Ku(14/12GHz)频段的卫星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宽带、高速、小口径终端等应用的需求,因此,拥有较高频段带宽的Ka波段(30/20GHz),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开始逐步投入使用。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Ka频段卫星通信虽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大缺点-雨衰,其已成为影响该频段正常通信的主要因素,工程设计时必须给予因地而异的考虑。
随着通信频率的升高,雨衰将严重的损坏卫星链路的性能,如在C频段雨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Ka频段,短时间内(数分钟)雨衰可达到20dB。
因此,如何精确的计算降雨引起的信号衰减值和如何采取高效的雨衰补偿对策缓解降雨造成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一、雨衰的形成机理及其对Ka频段卫星通信的影响1.1 雨衰的形成机理Ku频段无线信号穿越雨区时,密集的雨滴会吸收一部分无线信号的能量,还会对无线信号产生散射,散射后的无线信号进而会导致大面积的无线电干扰,使得无线电波出现去极化效应,这一现象即为雨衰。
Ku频段信号在穿越雨区中的衰减具有非选择性和缓慢的时变特性,雨衰由雨滴直径与无线信号的波长的比值决定,当无线信号波长大于雨滴直径时,雨衰主要体现为散射,当无线信号波长小于雨滴直径时,雨衰主要体现为吸收损耗。
无论雨衰体现为哪种特性,都会影响无线信号在传播方向的传输特性。
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表明,在Ka波段的无线信号穿越中雨以上的降雨区域时所出现的衰耗会非常明显,例如对降雨率为22.4mm/h的降雨,在地球站对卫星的仰角为40°时,C频段的雨衰仅为0.1dB,可忽略;Ku频段的雨衰为4.5dB;Ka频段的下行链路频率为20GHz时,雨衰为12.2dB,而上行链路频率为30GHz时的雨衰则高达23dB。
通信工程的关键点和挑战性问题分析1. 关键点分析技术发展与创新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点之一是不断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工程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因此,通信工程师需要不断研究和掌握新的通信技术,如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以满足用户对高速、高质量通信的需求。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通信工程的另一个关键点。
通信工程师需要关注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网络覆盖与容量需求通信工程的关键点之一是网络覆盖与容量需求。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通信网络需要覆盖更广的地区,并提供足够的容量来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
通信工程师需要优化网络布局和资源分配,以实现更好的网络覆盖和容量满足。
2. 挑战性问题分析频谱管理频谱是通信工程中的宝贵资源,但是频谱资源有限,供需矛盾尖锐。
频谱管理是通信工程中的一大挑战。
通信工程师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频谱资源,以最大化其利用效率,并确保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频谱互不干扰。
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基站、光纤网络和卫星通信等。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等因素。
通信工程师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确保其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通信工程受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其变化对通信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通信工程师需要及时了解和适应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以确保通信工程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不同的通信系统和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这给通信工程师带来了互操作性的挑战。
通信工程师需要解决不同系统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以实现无缝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用户需求和体验用户需求和体验是通信工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通信工程师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设计相应的通信系统和服务,以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线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级(11)班年级班别2007级(学号**********学生姓名黄龙华指导教师李学识2011年6月基于G P S 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线设计黄龙华自动化学院摘要随着卫星定位系统在军事、通信、农业、防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军事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更多的国家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生活中的使用更为广泛,天线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重要部分,为GPS的精确度、灵敏度以及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GPS天线正沿着多频段、圆极化以及宽频带的方向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然后介绍常用的微带天线的理论分析方法,其中包括传输线模型理论、空腔模型理论以及全波理论,然后介绍了单馈电和双馈点这两种微带天线圆极化实现方法。
根据微带天线的传输线模型理论,设计了GPS单频段圆极化微带天线以及基于双层结构的GPS双频段微带天线,其中单频段以及双频段圆极化微带天线都使用了单馈电方式实现其圆极化。
本次设计使用采用有限元法的Ansoft HFSS全波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天线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数据仿真。
设计出分别工作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L1频段(1575.42MHz)以及L2频段(1227.60MHz)的单频段圆极化微带天线,同时设计出能够同时工作在L1频段和L2频段的双频段圆极化微带天线,并满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线要求。
关键词:圆极化,单馈电,双频天线,微带天线,全球定位系统注:本设计(论文)题目来源于教师的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405115008。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ilitary,communications,agriculture,disaster prevention,etc.Especially in the military is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So the more countries develop belongs to own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is used more widely in the live.Anten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maintained precision,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GPS.The antenna of GPS is walking along much frequency band,circular polarization and wideband direction.This essay first introduce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then introduces the u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of microstrip antennas,including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theory,cavity model theory and the wave theory.At the same time,introduces the microstrip antenna circular polarization method of the sheet feeder and doubly-fed point.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theory,designs the signal-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double frequency b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microstrip antennas of GPS,the signal-frequency interference and double frequency b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microstrip antennas of GPS used single feeder realize its circular polarization.This design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soft HFSS,a full-wav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software.Through to large amounts of data simulation for antenna performance,designed the optimization of antenna.Finished the circular polarization microstrip antennas of GPS working in the L1band(1575.42 MHz)and L2band(1227.60MHz),but also finishen the double frequency b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microstrip antennas of GPS,and corresponded the antenna's requirements of 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Key words:Circular polarization,Single feeder,Double-frequency antenna,Microstrip antenna,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目录1绪论 (1)1.1引言 (1)1.2GPS终端天线研究现状 (2)1.2.1微带天线 (2)1.2.2GPS天线的研究进展 (3)1.3GPS卫星导航系统天线的要求 (4)1.4本文主要工作 (5)2微带天线理论分析 (6)2.1微带天线辐射原理 (6)2.1.1传输线模型理论 (7)2.1.2空腔模型理论 (9)2.1.3全波理论 (10)2.2微带天线的馈电方法 (11)2.2.1微带线馈电 (11)2.2.2同轴线馈电 (12)2.2.3电磁耦合馈电 (12)2.3微带天线圆极化技术 (13)2.3.1圆极化波 (13)2.3.2微带天线圆极化实现方法 (13)2.4本章小结 (15)3GPS圆极化微带贴片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16)3.1使用HFSS建立微带天线模型 (16)3.2GPS单频段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17)3.2.1GPS单频段天线的设计指标 (17)3.2.2L2频段的微带天线设计与优化 (18)3.2.2L1频段的微带天线设计与优化 (21)3.3GPS双频段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24)3.4介质对微带天线频率带宽以及增益的影响 (29)3.5介质层高度对微带天线阻抗带宽以及增益的影响 (30)3.6本章小结 (31)结论 (32)参考文献 (34)致谢 (36)1绪论1.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电子信息时代。
通信工程关键技术分析1. 引言通信工程是指运用通信科学理论,结合工程实践,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技术与工程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通信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关键技术概述通信工程涉及多个领域,以下将重点分析几种关键技术和应用:2.1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功耗等方面各有特点,为各类通信设备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2 光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是利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进行通信的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光通信技术。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3 数据通信技术2.4 信息加密与安全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信息加密与安全技术是保护通信过程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
这些技术为通信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2.5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互联网、传统通信网络等信息载体,实现智能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通信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3.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5G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将极大地推动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
未来,5G技术将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新型光通信技术:随着信息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型光通信技术如硅光子学、光纤无线通信等将得到广泛应用。
3. 量子通信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态的特性实现信息传输,具有绝对安全性。
卫星通信网络的安全威胁及防范策略摘要:卫星通信网络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
本文对卫星通信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包括黑客攻击、恶意软件、非法访问与篡改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包括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防护体系、研发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
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卫星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保护关键信息不被窃取或篡改,确保卫星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卫星通信;网络;安全威胁;防范策略引言:卫星通信网络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它具有覆盖面广、容量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
然而,随着卫星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为了保证卫星通信网络的安全,必须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
一、卫星通信网络的安全威胁(一)黑客攻击黑客攻击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黑客攻击的案例不断增加,不仅影响了个人的信息安全,也威胁到了企业的运营安全。
黑客攻击是一种高级别的威胁,因为它需要攻击者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恶意行为,攻击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以获取非法访问权限或破坏系统。
此外,黑客攻击还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攻击者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防范黑客攻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恶意软件恶意软件,也称为恶意程序,是指那些被故意设计成破坏计算机系统或获取非法利益的软件程序,这些程序可能会消耗系统资源、窃取个人信息,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这些恶意软件通常会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或文件之中,比如广告软件、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这些恶意软件伪装成合法程序或工具,如广告插件、优化软件等,一旦用户点击运行或安装,它们就会悄悄地启动并开始执行破坏或窃取隐私的恶意行为。
(三)病毒与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也是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
这些软件程序具有自我复制和执行的能力,可能会感染计算机系统,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泄露,这些病毒和恶意软件通常会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如安全漏洞、配置漏洞等,从而获得进入系统的权限,进入系统后,它们会进行自我复制,覆盖原有的系统文件,并释放出大量的恶意软件,进而控制或破坏计算机系统[1]。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1383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浅析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简析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天津,通信人逆火保通信通信业全力保障滨海爆炸事故应急通信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交通信息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及检修解析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对比分析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日喀则震区通信畅通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基于组播通信的交通通信网络研究守住通信的“应急车道”中国应急通信:加强联动提升能力广东通信业持续六个月下滑通信“火车头”为何慢下来?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震区通信浅析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论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基于网络中心战通信业务需求科学设计与配置通信网络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浅析通信综合监控系统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内蒙古通信管理局:清理通信管线安全隐患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博鳌论坛通信保障零故障通信铁塔共建共享中通信运营商频率干扰分析与平台分配卫星通信在铁路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探讨舰艇通信系统通信效能研究激光通信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基于通信管理系统(TMS)的通信检修工作管理体系谈基于扩频通信的煤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基于4G通信网的调度通信系统分析通信技术人才基础技能体系与通信企业文化创新理念的对接培养浅析即时通信行业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无线通信在配用电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探究人防通信的特点及其网络建设和通信值勤训练基于电力通信专网的统一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公共通信网和信息隐藏技术的军事通信系统初探浅析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通信工程中通信线路施工技术的运用基于4G通信技术的煤矿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电力通信中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应用卫星通信在偏远地区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基于IP通信网络的智能配电网通信体系构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关于3G通信技术在矿山无线通信的应用研究基于Inter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问题分析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浅论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思考通信业全力保障昭通震区通信量子通信及其未来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方案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定位研究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研究探析人民防空通信中短波通信电台的重要作用基于VB6.0和移动通信的数据通信基于无线通信的地铁车地通信中的干扰分析如何加强通信部队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浅谈无线通信之Wi-Fi通信技术浅析通信建设工程监理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试论电力通信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的应用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析4G通信技术的安全通信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浅析光纤通信在电子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2)浅析光纤通信在电子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急通信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石油通信专网中的应用分析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问题分析3G通信网络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浅谈卫星通信及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改进通信专业教室管理模式提高通信士官培训效益变换域通信与扩频通信抗干扰性能比较基于4G通信技术的应急通信系统研究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在中小型水库预警通信中的应用探讨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浅析3G移动通信的安全及4G通信的关键技术浅析应急通信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的应用探究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探究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协作通信的探讨基于短波通信的海上通信接口研究载波通信与光端通信设备连接如何完成遥测移动通信网络协作通信分析基于4G通信技术的应急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浅析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云通信促进不同通信方式融合发展量子通信:绝密的未来通信统一通信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应用的探讨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相关应用激光通信将成为空间通信新能力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建立空间—空中联合通信网络,弥补卫星通信脆弱性通信网络中通信电源的维护平流层通信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探析无线通信在配用电通信网络中的应用通信工程设计阶段通信项目管理内容浅谈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通信系统工程的数据通信模式的深化铁路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应用模块的优化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定位研究浅谈宽带电力线通信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及管理探讨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谈地铁通信系统构成与相关移动通信的应用智慧城市中基于云通信的协同通信系统研究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信网络特别是光通信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铁路通信电源在铁路通信设备中的应用研究串口通信与网络通信的应用研究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WinCE嵌入式智能高压开关柜与KingSCADA通信中Modbus通信协议应用研究地铁通信系统中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保探讨浅谈有线通信在机场通信建设的发展基站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论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通信技术建设与煤矿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浅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谈当前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结合阜朝高速公路通信管道工程解析通信管道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急通信指挥车通信系统构建分析论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即时通信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即时通信系统中通信协议的研究及选择新加坡通信展上的卫星通信阵营加强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保障战时“通信生命线”浅议现代军事通信以及通信指挥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加强移动通信基站维护保证通信质量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刍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优化方案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张峰:积极落实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单片机多机通信网络改进及数据通信容错技术基于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京信通信全力保障雅安震区通信畅通电力通信长距离通信传输的分析及实现基于岩层通信的矿山通信机的实现短波通信行业发展之军事通信的探讨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通信系统的使用原理和以太网通信的系统保护工作GPRS/CDMA1X无线通信平台通信技术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通信原理的研究光纤通信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析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9月广州通信中心处理遇险紧急通信5起浅谈无线通信之Wi-Fi通信技术串口通信在宿州供电公司通信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近场通信在通信机房巡视中的应用如何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刍议数据通信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研究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RS 232串口通信在PC机与单片机通信中的应用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几种应急通信手段现状分析及应急通信体系发展探讨三菱FX PLC与FR D700MODBUS RTU 通信在自动化分拣线传输中的应用通信在自动化分拣线传输中的应用数据通信与通信协议分析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从3G通信看我国通信业的发展与挑战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浅谈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机链接通信在三菱FX PLC与FR-D700通信中的应用谈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浅谈通信电源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非通信工程专业开设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关于通信行业应急通信保障若干问题的探究基于卫星通信的应急通信系统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分析五年制高职通信网络与设备(融合通信)专业调研报告基于GPRS技术实现的远程交通信息通信当前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LATTICE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最新的移动通信FPGA平台富春通信:通信网络技术服务领先供应商通信:光通信行情启动富春通信通信网络建设服务领跑者HYA型市话通信电缆对数字通信的影响卫星通信在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的应用探讨“广州数字集群通信论坛暨第16届亚运会通信保障1周年纪念活动”报道基于光纤通信的矿井通信应用策略研究探讨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相关应用3G通信的崛起在我国通信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地面通信共网与地铁通信网络的联动融合西门子OpenScap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随时可用于云通信的服务以通信电子运维系统为手段提高云南电力通信运行维护管理水平谈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浅谈通信监理工程师在通信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提升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移动通信新技术在消防通信中的应用3G通信系统向4G通信系统的演化进程浅谈通信运营商在城市建设中的通信管道建设工程创新管理策略烽火通信:光通信龙头迎来好时机MATLAB通信仿真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263通信:专注优势做好企业通信提高通信电源稳定确保通信系统畅通通信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浅谈当前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西门子企业通信:制胜云通信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卫星移动通信前景广阔通信,让世界更美好——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学会召开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从3G通信看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华中通信广场:打造中国通信市场第一品牌通信工程设计阶段通信项目管理九大内容串口通信与网络通信的应用研究浅析应急通信系统之重要装备通信指挥车通信论坛:应对成本压力带来的通信测试挑战通信兵通信车辆方队基于FPGA的FSK加密通信基于FPGA的FSK加密通信一种基于半双工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协议设计通信篇通信设备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西安交通大学教师和博士生荣获2008年度IEEE通信学会“通信系统集成与建模”最佳论文奖统一通信:提升大型跨国企业通信力无线通信:“网”罗你我,通信未来统一通信走进市场春天远特通信迎来新契机江西通信业部署火炬传递通信保障国人通信灾区通信抢险纪实数据通信的主力军——红外通信技术《信息产业部3G移动通信培训指定教材》:引领通信行业培养3G人才UT斯达康整装起航“精彩通信创造者”清晰亮相通信展国际通信展在京举办最新信息通信技术和业务应用备受瞩目烽火通信光纤光缆服务奥运通信宽带电力线通信对无线通信的影响及其频带的管理平流层通信技术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通信产业网搜狐IT“我看通信展”博客大赛落幕通信业掀起奥运风—2007北京国际通信展“2007奥运通信高峰论坛”彰显合力通信奥运跃动产业链透视2007通信展四大看点应用“温暖”通信业中国通信资源网——开网上学习通信知识之先河通信潮流——数字解读06~07通信亮点卫星通信——消防通信的终极解决方案农村通信:无线通信的新蓝海多信息和通信方式虚拟通信系统研究IP通信是通信技术变革的基本方向6位网络通信人士眼中的2007:迎接通信新纪元北电微软创新通信联盟实现企业通信转型谈应急通信保障与医院通信网络建设沟通世界的通信——通信展的魅力浅谈通信物资流通在通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润迅通信以专业化运营多方通信业务集群通信系统与GSH通信系统电话互联的实现iPSAR-1:中国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的挑战一种在MP重程序中实现点对点通信原语到集合通信原语转换的方法诺基亚通信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经理庞策:融合是4G到5G的主旋律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适应新常态感受新网络把握新机遇浅谈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浅析新形势下的信息通信战备工作一种通信设备的电源控制装置设计物理层安全技术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目标及其体系建设初探关于现代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探讨试论如何加强基层中队通信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研究小议通信网络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方案PLC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的研究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合理运用探析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研究通信光缆线路施工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关于高速公路机电通信新技术展望的探讨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方案研究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进度管理吊线技术及其在通信线路施工中的应用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超宽带无线通信相关技术的研究东方通信:闪亮CeBIT的专网通信小巨人工信部要求严肃查处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通信领域违规违法行为李克强向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发表视频贺辞通信立法工作交流座谈会召开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对通信运营商的影响分析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新式新颖新旗舰,高科高端高逼格澳洲移动通信服务商Amaysim启动上市计划浅析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兼容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的微机保护通信系统研究简析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天津,通信人逆火保通信通信业全力保障滨海爆炸事故应急通信论短波通信电台在人防通信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移动通信产业链开拓移动通信新市场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交通信息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故障及检修解析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对比分析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日喀则震区通信畅通对移动通信基站中通信防雷分析基于组播通信的交通通信网络研究守住通信的“应急车道”中国应急通信:加强联动提升能力广东通信业持续六个月下滑通信“火车头”为何慢下来?通信业全力保障西藏震区通信浅析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论4G通信下光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基于网络中心战通信业务需求科学设计与配置通信网络光纤通信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浅析通信综合监控系统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中的应用内蒙古通信管理局:清理通信管线安全隐患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博鳌论坛通信保障零故障通信铁塔共建共享中通信运营商频率干扰分析与平台分配卫星通信在铁路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探讨舰艇通信系统通信效能研究激光通信在潜艇通信中的应用电力通信中的无线通信组网的技术及应用基于通信管理系统(TMS)的通信检修工作管理体系谈基于扩频通信的煤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基于4G通信网的调度通信系统分析通信技术人才基础技能体系与通信企业文化创新理念的对接培养浅析即时通信行业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无线通信在配用电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中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探究人防通信的特点及其网络建设和通信值勤训练基于电力通信专网的统一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公共通信网和信息隐藏技术的军事通信系统初探突出移动通信应用 TDK器件多领域开花基于Qt实现USB CDC便携式设备串口通信客户端设计关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的探讨通信交换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江苏成立首个地市通信行业管理机构通信新常态:3.6%?家庭安防系统数据通信问题的研究项目管理方法在4G通信基站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基于Web3D的异构数据存储及通信研究IP语音通信技术在远程集中计量系统的应用从PCM设备角度看电力通信网络的优化通信测试:4G是焦点2015年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展望光通信:超100G和SDN唱主角通信专利:积极布局5G通信发展:深入推进电信市场开放通信十大新闻与十大趋势工信部部署开展城市地下通信管线普查浅谈通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营改增后通信企业税负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浅议通信行业中集团客户的营销策略PLC通信技术教学探究统一通信、企业自动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通信专业“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论“营改增”对通信运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新时期计算机网络通信现状及发展趋势RS编码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及性能分析车载通信控制器电磁干扰特性分析与优化第17届国际信息与通信安全会议征文分数阶混沌系统电路设计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电子通信产品的ESD防护设计技术研究通信行业节能减排评估指标体系构建Qt中调用DSP库实现双核异构通信光纤通信市场研究基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基于在线机器学习方法的通信设备故障预警技术研究电子通信干扰要素和控制方式研究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电子通信关键技术的应用与网络构架分析高职校企合作专业数据通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载频智能节电技术在TD—LTE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论当前网络通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电力通信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几点有效思考201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评优课的观察与感悟新形势下通信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华三通信:一次“有意思”的IT征途浅析通信工程基站结构组成及信号保护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电力系统通信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实践研究通信行业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和猫小姐通信高速网卡与主机通信技术研究关于通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2015亚洲通信展、企业资讯科技展和亚洲广播展唱丰收参展企业发布全新技术产品达成多笔重大交易应急通信工作探讨与展望“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浅谈高速公路通信光缆线路迁改的施工技术光纤通信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探索关于“二三级院校”电子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关于林业山区有线电视通信发展的战略思考纳米管调节果蝇雄性生殖干细胞通信基于开放式虚拟实验室的电子通信学科通信课程在民办高校中教学改革研究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智能移动通信技术我国通信技术产业人才需求分析DCS系统升级改造引发的通信故障分析与处理天线下倾角对通信基站致地面电磁辐射强度的影响高职院校通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与分析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的安全防范探讨关于无线通信技术运用“互联网+”时代信天通信的转型法则基于RS—485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内蒙古通信管理局规范校园市场经营行为浙江拟立法保护通信设施建设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无线网络构架与安全性研究内外网间的“秘密”通信现代通信和控制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基于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初探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略述浅论通信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射频隐身数据链的通信波形参数优化建模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移动通信运营业务中移动终端识别的运用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电力无线通信专网关键技术及主要问题探讨论4G通信工程的技术要点分布式无线电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4G 时代通信运营商销售方法和技巧高职通信专业项目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速公路现代通信科技的运用大准铁路通信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应用探讨浅谈铁路专用通信组网的注意事项及故障浅议通信施工企业标准化班组建设浅谈当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特点及应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浅谈微信通信的兴起全光网络通信的管理及实现方法分析试论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新风系统在通信机房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
小卫星通信系统具有研发费用少,重量轻,性能稳定,
信号覆盖范围广以及不受地域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对当前大型
同步轨道的卫星通信进行补充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的同时也受到了众多研究机构的重视,因此对小卫星通信系统的
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卫星通信技术在军事、政治、工业、生活等方面均具发
挥着重要作用,而相比之下,小卫星则更具有大型同步卫星所无
法实现的众多优势而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同时,卫星向
小型化趋势发展也是全球卫星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从本世
纪初期开始着手小卫星的相关研制和发射工作。
1 小卫星的技术优势
1.1 荷载较少
小卫星在每次的的任务中一般仅需要装载一种特殊设备,
进而很好地避免了大型卫星中出现的荷载间复杂配比问题。
1.2 研制时间短、费用低
小卫星的研制一般只需经过一到两年,同时相关的研究
经费也相比大型卫星明显降低,因此更具有经济性,更体现其实
践意义。
1.3 重量轻
小卫星的重量一般较小,就当前国际情况来看,最微型
的小卫星的质量仅有几百克,体积也很小,因此功能密度大,模
块可多次利用。
1.4 信号覆盖范围广
由于小卫星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因此能够形成精度较
高,功能强大而且信号覆盖范围广的星座系统,进而具有易于补
网和星座功能稳定的优势。
1.5 减缓频率压力
小卫星的星座中包括多颗卫星,可以频率复用,因此具
有减小空间任务所具有的频率压力。
2 小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卫星在通信中起着中转作用,即将地球站传送来的信号
经过变频和放大转送到另一端的地球站,地球站是卫星与地面信
息系统的链接点,用户通过地球站途径进入卫星通信系统中,形
成链接的电路信号链;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正常,卫星通信系统必
须和地面的监测管理系统和测控系统想链接,测控系统能够对通
信卫星运行的轨道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地面检测系统能够对
卫星所传送的通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的
运行。
小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以及
接收机参数估计技术和同步技术等,其中链路预算技术是设计小
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精确的链路预算能够
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近年来,通信系统接收技术和相应的
算法逐渐由信号模拟技术向数字化转变;由于卫星通信整体码速率
有所提升因此对接收机的信息处理速度以及算法的复杂度、同步
速度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传输量的大幅增加使得遥
测领域中逐渐采用比特传输速率更高的调制方式;由于卫星通信系
统在数字通信过程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晶振不同,以及移动平
台引起的多普勒效应,造成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问会产生相位和频
率的偏移,这种多普勒频移一般较高,即便在频偏较大时,接受
同步技术也应能够正常工作,即捕获带宽较大。
3 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简介
3.1 链路预算技术
Link Budget(链路预算),即对一通信系统中发射设备,
传送信道以及接收设备的通信链路的变化情况进行的全面核算,
是对小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评价,具体而言是从发射端的信源起
始,通过编码、调制、变频等多项操作,将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
去,再由信道进行传输,最后到达接收天线处由接收机进行信息
处理,解调所需信息。其重要性在于:
(1)可确定系统工作是否满足系统实际需要;
(2)通过计算链路余量检查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3)验证在部分设备具有硬件限制的情况下链路其他部分
能否进行弥补。
对于模拟电路来说,该性能指标是基带信道的信噪比;对
于数字电路来说,其性能指标是基带信道上测得的误码率;卫星链
路分为两种信号路径:由地面站到卫星的上行链路和从卫星到地
面站的下行链路,其中上行链路的信号发射过程包括编码→调频
→上变频→放大功率等操作,信号从天线传送到小卫星的接收端,
而下行链路则包括低噪声放大→下变频→解调→解码等操作,是
地面站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操作。与通信系统链路预算有关的数据
因素有天线特性,传输距离最大值,信号发射/接受功率,热噪声,
信噪比以及接收系统的质量。
3.2 同步算法
无论是接受哪种形式的调制信号,接收机同发射机都必
须保持同步,对于数字调频技术而言,有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两
种基本同步模式,前者是对载波频率以及相位进行估计,后者则
是对定时抽样时钟进行估计。由于发射信号在卫星通信的传输过
程中必然存在一定延迟,因此产生了载波相位的偏移,同时由于
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和多普勒效应影响,还会产生频率
偏移,因此同步技术是数字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调制信号的
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技术能够保障卫星通信系统可靠、有效、快
速的运行。由于载波同步算法利用的是判决反馈环路的模型,是
在时钟已同步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因此载波同步应位于码元同
步滞后才可工作。下面以先码元同步再载波同步的模式为例,如
图1所示,模拟信号被天线接收后,由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频带信号通过下
变频转变为基带信号,之后通过码元同步和载波同步对有载波偏
差以及时钟偏差的信号进行估计,最后解调输出,码元同步位于
载波同步前,以码元时间为基本数据处理周期,对相关硬件的要
求较低,同步性能较好。
3.3 型号参数盲估计
卫星通信信号的参数估计是重要的非合作通信接收技术,
因为对信号的频率和调制方法等重要数据进行检查和估测是保证
解调准确和达到监视、截获信息的目的的重要方法,以便为侦察
系统的工作打好基础。小卫星通信系统的常用解调方式有BPSK解
调,QPSK解调,CPM解调,SOQPSK解调等。一般情况下,欲通过
卫星通信捕捉信号,接收系统的带宽需远大于信号带宽,解应使
用宽带接收机。
4 结语
小卫星通信系统具有的多重优势使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
的卫星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本文针
对其中的几项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简单说明。卫星通信的作用范围
广,涉及的技术种类众多而且较为复杂,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深入
研究和实践,进而推进卫星通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