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5篇
- 格式:docx
- 大小:16.96 KB
- 文档页数:17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5篇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目标,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做好数学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4. 加强学科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影响力。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评课议课等形式,引导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同时,我们将加强课堂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每一堂数学课都能达到高效、优质。
2. 加强教研组建设
我们将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和评课议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我们还将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和论文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影响力。
3. 做好数学社团活动
我们将继续开展数学社团活动,通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将加强社团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确保每一项活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4. 加强学科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科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同时,我们还将积极争取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数学教研组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 四、工作安排
1. 制定工作计划: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2. 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学进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
3. 观摩教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观摩教学活动,供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和交流。
4. 评课议课:每次观摩教学后进行评课议课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制定评价标准:制定并实施课堂评价标准,确保每一堂数学课都能达到高效、优质。
6. 学科竞赛:组织并指导学科内的数学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7. 论文评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和论文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影响力。
8. 总结与反思:在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负责统筹规划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配。
2. 营造学习氛围:通过读书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3. 提供物质保障:学校将提供必要的教材、教具等物质保障支持教研组的工作开展。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课堂实施的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加强备课组建设,促进组内教师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 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2. 加强备课组建设,规范集体备课。 3. 深化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4. 加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数学理论学习,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我们还将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交流与分享中不断成长。
2. 规范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工作。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将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总结。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深化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4. 加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我们将通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做好期末复习工作。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复习的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工作安排
1. 制定教学计划:在开学初,我们将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要求,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2.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确保备课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总结。
3. 开展教学沙龙活动:每月安排一次教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交流与分享中不断成长。
4. 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在期中和期末进行数学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6. 开展数学竞赛和数学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能力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将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贯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校本教研,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好小学远程研修平台,引领全组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崭新的姿态投入新学期的工作。
二、教研工作重点
1. 组织全体教师通过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和《数学课程标准(XX年版)优秀案例解析》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以顺利落实课程改革目标。
2. 着力组织教师们深入学习解读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引导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研究工作,组织教师上网学习,观摩、分析优质课例,取长补短。 4.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教研活动真正为教学服务。
三、具体措施
(一)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
1. 继续开展“一人两课”活动。本学期,我组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周周有安排、节节有听课、人人来参与的原则,积极开展“一人两课”活动。做到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一条龙。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跟踪录音评析,找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2. 积极开展问题研讨活动。为了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本学期我组将就低年级的计算教学和异分母加减法的教学内容等作为研究重点,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研讨,使这些活动能落到实处。另外对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多进行反思、总结不足与收获。这样能够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3. 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及时上传教学设计、课件、优质课录像等资料,并积极参与网上讨论,与其他教师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备课:各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专研教材,分析教参资料,写好两次备课和反思(即个人自主备课和集体研讨备课)。做到:内容适中实用,方法灵活多样,重难点突出到位,并能体现个人风格。保证备课时间并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各年级组每月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抽查部分学生完成的情况。检查情况及时汇报并存入学校档案室。
2. 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倡简、务实、有度,充分利用数学课程评价条例的优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倡对学生采取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少批评、少指责,树立学习信心,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 作业:作业的布置要适量(特别是批改作业要统一标准、批改规范),要有层次性(特别是批改作业要统一标准、批改规范),批语要体现人文性,要形式多样(如:等级式、评分式、文字式、互动式等)。鼓励学生作业做错了没关系,重在培养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作业的整洁程度和书写格式。每月进行一次优秀作业的展览与学习(由各年级组长负责检查)以促进整体质量的提高。
4. 辅导: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只有让差生跟得上了,优生才更优;只有注重优生的培养,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后进生或向更高层次挑战。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发展。为参加镇、市各类竞赛做好准备。
5. 月检:各年级组长协同年级负责人根据上交的教案进行抽查并在期中(终)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测与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各年级备课计划的制定及交流;
2. 教学常规检查;
3. “一人两课”活动启动;
4. 镇“小数杯”竞赛准备工作;
5. 网络教研启动仪式;
6. 观看远程教育资源并交流感想;
7. 月检工作小结;
四月份:
1. “一人两课”研讨课;
2. 网络教研观摩并讨论;
3. 各年级教学检查;
4. 部分学生作业展览与学习;
5. 部分年级进行单元测验并进行质量 篇4
一、引言
本学期,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将继续贯彻教育部门相关方针政策,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拓展数学活动空间,营造浓厚的数学氛围。以下是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组织定期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案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4. 拓展数学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5. 完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师提供反馈,指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