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与解救
- 格式:pptx
- 大小:9.64 MB
- 文档页数:22
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毒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农药和杀虫剂,具有高效、低剂量和持久的特性。
然而,由于其毒性非常强,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介绍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中毒机制、症状和解救措施。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一般通过口服、吸入、皮肤吸收或注射进入人体。
它们可以通过酯化作用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来发挥其杀虫作用。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被水分解后生成磷酸氢根离子和有机酸,磷酸氢根离子和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导致乙酰胆碱离子积累,促使细胞内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泄,导致神经元的去极化和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出现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瞳孔收缩、心律失常等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症状严重,包括口干、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眼疼、流泪、呼吸急促、肌肉痉挛、肌肉无力、痉咳、瞳孔收缩、心律失常等症状。
严重中毒还可导致昏迷、呼吸衰竭、休克、抽搐、心搏骤停等危险状况,甚至致死。
发生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时,应采取紧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毒性,保护受害者生命安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救措施:(1)迅速撤离现场,将受到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污染的衣物、鞋袜等迅速脱掉,清洗毒性物质。
(2)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和皮肤,以清除残留毒性。
(3)储备肾上腺素、氯化钠、胆碱酯酶等药物,用于要求。
(4)使用解毒剂抢救,如乙醇、氢氧化钠、氰化钠、二码恩等。
(5)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呼吸困难者可进行氧疗。
(6)对昏迷或心跳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治措施。
4. 结语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事件,对身体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严重威胁。
预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应尽可能减少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使用量,加强对职业暴露人员的保护和监测,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降解,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一系列中毒症状。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眼泪、流涎、呕吐、腹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乏力、昏迷等)等,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方法包括早期和后期两种。
早期解救以速效磷酸酯酶为主要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迅速降解体内残留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
后期解救以营养支持为主要手段,通过给予足够的营养物质,帮助身体恢复体力,从而达到消除中毒症状的效果。
实验中所需要的材料包括有机磷酸酯类农药、速效磷酸酯酶、细菌素等。
1.建立模型将适量的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添加到培养皿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生理盐水,制备出中毒动物模型。
2.早期解救a.速效磷酸酯酶解救:将速效磷酸酯酶注射到中毒动物体内,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中毒症状的变化,直到中毒症状消失。
a.营养支持解救:将细菌素加入动物的饮水中,保证动物有足够的营养摄入,观察中毒症状的变化,直到中毒症状消失。
[实验注意事项]1. 做实验时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
2. 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实验操作应在专业有关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遵守实验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令人十分担忧,但通过早期或后期解救方法,中毒症状均可得到有效的缓解或消除。
其核心在于及时发现中毒症状、做出正确的处理以及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使中毒动物尽早康复。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加强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管理,尽可能避免其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篇一: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实验报告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摘要实验目的:观察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作用及其中毒症状;观察阿托品和碘解磷定(PAM)的解毒作用。
实验原理: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可迅速被胆碱酯酶(AChE)水解,从而避免了ACh 在体内的堆积。
当有机磷酸酯类进入机体后,可与AChE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AChE 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ACh在体内的大量堆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1)M样中毒症状:(2)N样中毒症状:(3)CNS中毒症状。
阿托品:M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M 受体,缓解M样中毒症状,对N样中毒症状肌肉震颤没有作用。
碘解磷定:胆碱酯酶复活药,主要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生成复合物,后者裂解为磷酰化碘解磷定和胆碱酯酶,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水解堆积的ACh;另外它还可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生成磷酰化碘解磷定,最终经尿排出体外。
因此它可使各项中毒症状得到缓解,特别对于缓解肌肉震颤效果好。
实验方法:每组抓取家兔一只,称重(kg),观察其活动情况、呼吸、唾液、瞳孔、肠鸣音、大小便及有无肌肉震颤。
实验结果:阿托品和碘解磷定(PAM)的解毒作用明显。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碘解磷定1 前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促进了粮食生,但也造成了食物和环境中普遍存在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
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出汗、腹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胆碱酯酶活力50%~7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有轻度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语言含糊不清,步态蹒跚、胸闷、呼吸困难、流涎、肌肉震颤、两肺有湿I罗音,胆碱酯酶活力30%一50%。
判断要点为轻度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肌颤,两肺有I罗音。
(3)重度中毒:表现为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光反射消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
简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治疗及护理措施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是指利用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等产生病理生理反应导致人体毒性反应的中毒情况。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发生概率非常高,关注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主要以抢救为主,一般由抗毒性脱除液和抗病理反应剂构成。
抗毒性脱除液是指具有抗吸附作用、抑制脂质代谢作用、抑制植物内部生理代谢作用以及防止有机磷酸酯类化学物质残留其他有用成份的物质,比如氯化铁,氯化钠,氯化钡,抗病理反应剂是通过抑制病理反应从而缓解病人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静脉注射较快活性物质,服用体外结合剂和保护肝脏的药物,体外结合物让有毒物质可以更快的被排出体外,而抗病理反应剂则可以缓解毒物可能带来的病理反应,其中,包括抗过敏剂、抗毒酶、调节毒物浓度或血流代谢等。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措施和具体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监测,重点关注血压、体温、呼吸和心电图情况,同时给予必要的输液和抢救措施,保持氧气足够。
具体护理措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理护理,如活动、饮食、每小时检查呼吸和检查口腔、鼻涕的活动;生化护理,如常规病理检查、尿检查和血液检查;营养护理,如充分营养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心理护理,以及药物护理,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抗抑郁药物等。
总之,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分为抢救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既要对毒物进行清除,又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有效降低中毒的恶化程度,并及时保护身体健康。
突出护理措施的重要性,要积极给予该病患者全面的用药和护理,从而增强其身体免疫力,缓解毒物引起的损伤,提高生存率。
实验一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目的】了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观察阿托品和解磷定对中毒的解救效果。
【原理】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酸酯类的剧毒农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体内乙酰胆碱大量堆积,产生M样和N样症状。
阿托品和解磷定可分别解除M样症状和恢复胆碱酶酶活性,缓解中毒症状。
【材料】1. 动物:家兔。
2. 药品:1% 敌敌畏溶液(DDV solution);0.1% 硫酸阿托品溶液(atropine sulfate solution);25% 磷酸氯解磷定溶液(pralidoxime chloride solution)。
3. 器材:兔固定箱,注射器,大鼠灌胃器,婴儿秤。
【方法】1. 每组取家兔1只,称重编号,观察并记录其活动情况、呼吸、瞳孔大小、唾液分泌、大小便、肌张力及有无肌震颤等生理指标。
2. 用大鼠灌胃器从家兔嘴角滴入DDV溶液1ml/kg,密切观察并记录上述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3. 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家兔瞳孔明显缩小、呼吸浅而快、骨骼肌震颤等)后,立即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溶液2ml/kg,5min后静脉注射氯解磷定溶液0.3ml/kg,给药过程中和给药后密切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整理】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表:DDV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效果观察时间活动情况呼吸情况瞳孔大小唾液分泌大小便情况肌张力大小肌震颤程度给DDV前给DDV后给阿托品后给解磷定后【注意事项】1. DDV可通过皮肤吸收,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2. 给解救药时动作要快,否则动物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实验二噻吗洛尔对小鼠耐常压缺氧能力的作用【实验目的】观察噻吗洛尔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实验原理】缺氧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病理现象,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取决于机体的代谢耗氧率和代偿能力。
噻吗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而使心脏活动减弱,物质代谢减慢,使组织器官的耗氧量减少,因而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延长机体组织在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