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zhubob调查报告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0
检测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2课时)一、对象分析学生经过《汽车电气设备》、《汽车发动机检修》等课程前段的学习,已掌握了汽车发动机主要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完成了《电工学与工业电子学》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电工学知识及识图能力。
本章节主要是对以丰田5A发动机对金德K81检测设备进行学习。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校本教材(二)教学内容:1 、金德K81检测设备的功能;2 、金德K81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金德K81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难点:利用金德K81检测设备如何检测丰田5A发动机。
三、教学设计思路针对该汽车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的了解、汽车电子发动机元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都已基本掌握,在前些章节的学习中,已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知识。
在讲授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汽车发动机的内容与有关知识相结合,通过复习、提问、讲授、实物演示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并能动手参与拆装,逐步掌握本课程知识,并将在后续课程中安排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拆装操作实习,以完成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深化。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1 、利用丰田5A发动机进一步学习金德K81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在丰田5A汽车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通过在实物使用上能知道金德K81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为全面理解汽车的整体运作与维修打下基础。
(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学习金德K81检测设备在丰田5A 等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应用,并通过参与实习,体验学习兴趣和乐趣,克服对学习的畏难情绪,明确到只有掌握好这门课程,才能更好地从事及提高维修现代汽车的水平。
五、教学过程(一)实现目标(l )的教学活动[复习、提问] 金德K81检测设备有何作用?[ 回答] 1 至2 个学生[ 引人新课] 如何利用K81来检测汽车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 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 归纳] 就学生的回答作小结。
(二)实现目标(2 )的教学活动[实物] 金德K81及丰田5A的实物展示[设问] 应用金德K81有何特点。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1. 事故情况 (2)2. 事故调查 (3)2.1 车辆损坏情况 (3)2.2 事故发生时情况 (5)2.3汽车维修记录 (5)3 故障原因分析 (5)3.1 起动系统结构与电路图 (5)3.2、故障原因分析 (6)3.2.1 导致起动机长时间运行的因素 (6)3.2.2 故障诊断与检测 (7)3.2.3 故障确认和处理 (8)4. 事故处理 (9)4.1、事故责任确认 (9)4.2 企业内部质量改进措施 (9)4.3.1 查找不足 (9)4.3.2 吸取教训 (9)5. 结束语 (10)致谢 (10)参考资料 (10)广东省技术职务申请评审论文羊城YC6630Q中巴起动机起火事故处理摘要:本文对一辆YC6630Q客车起火事故而导致的客户投诉和索赔案例回顾。
阐述了通过损坏零件检测,进行故障模式分析思路;分析事故发生深层次的方法;论述了质量事故处理的流程与思路。
关键词:起动机起火事故调查处理前言由于汽车故障的偶发性和事故原因的不确定性,目前有些企业汽车维修返修率居高不下,汽车维修行业成为客户投诉率较高的行业之一。
面对重大维修质量事故和客户投诉,有些企业不能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对内以经济手段进行简单处罚,对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化解纠纷。
这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危害有二:一、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声誉。
当事双方都明白事故责任所在,却给不知情的第三方有企业理亏的印象。
二、不利于质量的提高。
不深层次地追究维修质量的原因,分清事故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维修质量的提高。
这也是目前一些汽车维修企业返修率居高不下的根源所在。
本文总结了质量事故的分析思路和处理办法,供同行参考。
1. 事故情况2010年10月31日,某单位YC6630Q中巴车(丰田COASTER客车),发动机号:1381xxx,车架号YC6630Q-9611xxx。
司机报称在路口等待红绿灯时,起动机部位冒烟起火。
一、前言(10')汽车是指本身具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车辆。
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经历了蒸汽汽车—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三大阶段,当今的汽车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械-电子一体化的综合系统。
本课程性质、主要内容、特点、学习要求:(略)二、讲授内容(65')绪论一、中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1.外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P1。
1796年:法国人居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时速3.5公里。
1830年:蒸汽机已用到公共汽车上。
1873年:英国人戴维逊已发明了铅锌蓄电池,并用于赛车上。
1900年:英国人哈特制造的电动汽车,每个轮上都有一个电机用来驱动,时速已达80公里。
1876年:德国人奥托将法国人罗歇1861年提出的吸气、压缩、膨胀、排气的基本概念具体化,发明了所谓奥托循环热机(即今天的四冲程内燃机),并在世界上得以广泛应用。
1883年:德国人代姆勒发明了化油器。
1886年:德国人本茨应用蓄电池和线圈感应产生高压电流点火方式,制成二行程单缸汽油机,装在三轮汽车上,并在1月29日申请获得了专利,所以1886-1-29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日。
1889年:法国人别儒研制了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1年:法国人别儒又首先推出前置后驱。
1891年:法国人又研制了摩擦片式离合器。
1891年:法国人开始采用充气轮胎。
1926年:戴姆勒和本茨两家公司合并为今天的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他们两人同被称为“汽车之父”。
目前主要的汽车公司有: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菲亚特、日产。
2.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1956年10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始生产解放CA1090型载货汽车。
广州的汽车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广州本田、花都风神、丰田汽车厂亦将在广州落户,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二、汽车类型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牵引车、专用车等。
微型轿车:排量1L以下,天津夏利TJ7100、重庆奥拓。
一、复习提问(5')1.什么是现代汽车?2.汽车现代化的的标志有哪些?二、讲授内容(65')第一章概述汽车最突出的变化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世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1975):汽车电子产品由分位元件和集成电路组成,采用模拟电路,控制较复习。
第二阶段(1975-1985):汽车进入微机控制时代,主要用于发展专用的独立系统,如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等。
第三阶段(1985至今):主要侧重汽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各种功能的完善,实现由单一功能的控制转向各种功能的综合控制。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内容:发动机控制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1-1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一、全自动空调控制系统二、安全气囊与安全带控制系统三、车辆信息显示系统四、中央防盗门锁系统五、防撞与防盗安全系统六、汽车巡航控制系统七.电动车窗、电动座椅、电动天窗、汽车音响、汽车导航等§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图1-1。
信号输入/输出、车身ECU、执行器。
第二章汽车电子仪表与综合信息显示系统§2-1 汽车电子显示装置传统仪表基本用双金属片式或电磁式,精度不高,显示信息量少,视觉不好。
逐渐被电子仪表取代。
一、发光二极管(LED图2-1)原理:PN结的空穴从P区流向N区和电子从N区流向P区时,电子从导带跃迁到价带与空穴产生复合结外加正向电压,放出能量。
从而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光色有红、绿、黄、橙。
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成光条(图2-2)或数字(图2-3)。
缺点:环境暗时,效果较好,阳光直射下,难辨别。
二、液晶显示器(LCD)一种被动的显示装置。
本身不发光,只能起到吸收、反射或透光作用,因此,需日光或某种人造光线作为光源;本身无色彩,只是靠液晶元件后面的有色透光片,形成色彩。
原理:液晶是一种长形杆状分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普通液体的流动性,也具有晶体的某些特征。
战略为什么失败“战略为什么会失败?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在战略选择上的不当、不清晰,往往会导致执行不力,进而造成企业面对市场突变时相应变化能力衰减,最终导致公司治理失败、企业无法赢利。
战略失败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败的管理和分析。
”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首席执行官查尔斯·退勒(Charles Tilley)先生在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后发现,全球战略失败企业尽管经营行业不同,但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而《首席财务官》杂志社自2005年年初针对中国1710位CFO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2%的受访者表示会参与制订与公司战略相关的财务战略,高达40%的中国CFO把协调公司战略和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列为自己的最大挑战,其工作重心主要还聚焦在传统财务管理上,无独有偶,普华永道在对亚太区400名CFO调查之后指出,中国企业CFO 在企业中尚未体现出真正的作用,大多数CFO的职能仍停留在传统的记账阶段,但面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国的首席财务官必须成为企业中各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主动并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分析。
报告特别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在投资者关系、财务规划和预算编制、并购和组织架构改革方面的参与及经验均显不足,72%的企业需耗时两个月以上才能完成其年度预算,一些公司虽然也编制年度预算,但该预算只作为完成销售目标和进行成本控制的工具,首席财务官的职责不能得到认可。
中国CFO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企业的困境:在缺乏健康的公司治理之前,CFO作为公司价值管理者的角色几近于“绝境求生”。
在现代企业中,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现是各种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经营治理则体现为战略委员会的设立,这其中战略是更为根本的因素。
“一家企业良好的公司治理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
很多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花费了很多精力、时间和金钱,但整个制度却繁文缛节、条块分割,官僚主义滋生,效率低下。
所以公司的治理必须与公司效率并重,公司治理必须与经营治理的平衡结合,良好的公司治理加上执行管理层所有相关人员的协调配合,才能导致一家公司朝一个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调查报告课程目标:根据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学院的办学方针和定位,尤其是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我们学院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沿海一带及珠三角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公务文书写作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能力、较强的公关协调和辅助管理能力,能够在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写作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写作基本规律及实践操作的一门课程。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写作课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今后学习应用写作,适应文秘办公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位文秘人员,其中尤为重要的几种专业核心能力就是文秘写作能力、调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调查报告是事务性文书的一种。
是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非常重要的文种,在将来的文秘从业中不可或缺、会经常碰到。
可见,学习好调查报告这种文体写作的基本理论(概念、作用、特点和种类;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等)对今后从事文秘工作至关重要。
课程内容(根据文秘行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应用”为主旨。
文秘从业人员的培养整体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适应范围较宽的技能型、复合型秘书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1.机关、事业、企业、社会团体办公室秘书岗位;2.各类企业公关、策划、宣传、服务等综合管理岗位;3.涉外企业办公室文秘、档案、信息、服务等综合管理岗位;4.其它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或组织的文职事务岗位。
5.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的人事管理岗位。
1.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2)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3)身心素质2.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1)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系统的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3)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知识;(4)掌握各类文秘应用写作知识;(5)掌握组织协调、公关、人事管理知识;(6)具备现代法律、财税、金融基础知识;(7)具备初步的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知识;(8)具备涉外事务管理基础知识。
3.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1)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这一能力的沟通、传达技能。
(2)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文书写作技能。
(3)具备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自动化设施与软件的技能。
(4)具有办公室综合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整理、公务商务材料处理、档案管理技能。
(5)具备以会务为核心的活动组织技能,以商务为重心的社会公关技能。
(6)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备借助工具书处理一般涉外商务文书的技能。
重点:讲清概念、强化应用。
(必需、够用为度)学生在学习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过程,积极扮演好职业角色,加强、巩固职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因此,主要内容定为:一、调查报告的概念二、调查报告的基本知识三、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法四、调查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我今天讲的调查报告在第四章的事务文书写作的第三节。
第二节为总结,后面的几节分别有工作研究、讲话稿等文种。
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
为学习以下的文种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感性基础。
课程实施与课程设计总的设计理念:基于实际的工作过程来设计,从调查——构思——写作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20分钟)讲清文体特征、写作要求,进行必要的范文评析。
(结合新课开始之前的课外预习进行——在上一次下课之前教师给出一篇有代表性的纠错练习题。
新课开始时主要是对上一轮作业进行检查、交流。
)二、案例基本情况讲完基本的理论内容后,在课堂上布置作业:“2009年9月末的一天(周四),某区委办公室主任对甲、乙两位实习生说,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和老人节,市委、市政府提出全社会都要尊老敬老,向老年人奉献爱心。
10月中旬要召开老龄工作会议,要求各区汇报老年工作情况,制订相关政策,区委要求我们对辖区内的老年人作一个调查。
这事就由你们两个完成。
下个周五之前,把报告上交给王秘书。
王秘书把报告整理成讲话稿。
这段时间除完成办公室日常事务外,你们两个抓紧时间做好这个工作。
”现在你就是实习生,你将如何办?(工作任务、项目)不少学生接受这样的作业后感到困难重重,不知从何下手。
而社会生活中上级给下级、领导给秘书布置工作任务一般即是如此。
秘书接受调查任务后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能否给我们一点启示?有没有现在可借鉴的理论模式?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大家讨论。
三、问题讨论现在的问题,显然无法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广泛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启发、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这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否清楚,二是调查前要了解哪些情况,三是要写作调查报告需要收集哪些材料。
经过思考,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对第一个问题的认识较为统一:这次调查的目的十分明确——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完成调查报告;调查对象——辖区内的老年人;调查时间——本周四至下周五。
(二)事先需要了解的情况:1.本市、区的总人口数、60岁以上的人口数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2.本市、区老龄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各个街道、居委会的老年群众组织,特别是老年大学、老龄委、老年协会工作;3.社区服务中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4.上年度老龄工作总结、本年度老龄工作计划及有关老龄工作的文件。
(三)为收集一定的材料,必须进行实地调查:1.走访区老龄委办公室;2.抽取一个街道办公室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3.抽取一个居委会的老年活动中心;4.随机访问公园晨练的20位老人。
四、调查的具体操作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表现和全面总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重温学过的有关理论知识:(一)社会调查都是为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调查报告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形成书面总结,为向上级行文的报告或汇报工作的讲话稿提供基础材料。
(二)调查报告要以事实为基础,撰写调查报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详尽、系统、全面地占有“第一手”资料,如果引用数据或资料,必须经过核实,保证其真实可靠。
(三)调查报告具有时效性,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反映新情况,了解社会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和对策。
然后再去操作。
调查的具体操作要求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直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因完成任务的时间较紧张,经过广泛讨论,学生的意见是以时间作为线索安排调查的程序和任务。
(一)具体安排(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周四:先查找有关资料,初步确定调查思路。
周五:1.落实调查工具,确定调查对象。
考虑到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一般都不是很高,采用访谈法,拟定访谈提纲。
2.用电话联系,确定下周一下午访问的居委会和老年活动中心。
3.去区老龄委了解本区老龄工作的基本情况。
周六、周日两个上午:访谈晨练的20位老人。
周一:下午去居委会了解情况,尤其是老龄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及困难。
周二:上午去老年活动中心,访谈20位老人。
下午汇总资料。
周三:初步分析,整理思路,构思提纲。
周四:撰写调查报告,修改并打印成文。
(二)访谈提纲包含的内容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等;2.收人情况:工资、退休金、赡养人的基本情况;3.离、退休后日常生活的安排;4.关心、忧虑的有关问题。
(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收集信息)1.档案中的各类文件;2.区老龄委提供的详细资料和居委会提供的典型资料;3.18位晨练老人和15位在老年活动中心健身的老人的访谈录。
五、构思框架经过艰苦的实地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构思调查报告的结构呢?教师提出大致的要求:一能反映老年人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情况;二对材料形成综合分析,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根据要求,学生提出以下构思方案,教师作简要点评。
(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启发、引导)方案一:写成综合调查报告,按前言——正文——结尾的常规格式构建。
前言包含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调查的基本情况,正文分条写作调查内容,结尾强调调查结论。
点评:此方案套用调查报告常用的格式,容量大。
但正文部分的内容如何安排不清楚,写起来比较难操作。
方案二:写成专题调查报告,对材料进行分析后选取一个方面来反映老年人的生活面貌。
点评:此方案能重点突破一个方面,以小见大,以点见面。
但不符合第一个要求,很难达到既定目标。
方案三:按“基本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的思路写作。
点评:此方案按公文里报告的常用结构展开,思路清晰。
便于操作,重点应放在第二、三部分。
但写作过程中对概括能力的要求较高,还应注意第一、第二部分侧重点不同。
方案四:深入、详细分析一个个案,形成生动、具体的典型材料。
点评:此方案作为一个汇报材料显然不合适。
但可以考虑作为一个中、长篇纪实通讯,发表在日报或晚报的专版上。
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教师将预先准备的调查报告分发给学生(甲、乙两个实习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写作了两篇文章)。
而甲、乙两篇文章只是参考答案,非范文或唯一正确的回答,所以学生还要继续思考,讨论两篇例文各有何长处和不足。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注重后续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知识延伸,为以后的文种学习做准备。
(如讲话稿、工作研究等)案例分析结束,根据这次课程的内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依据调查报告及相关内容,分别写成其他文章:1、代王秘书写讲话稿,用作区领导在市级老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2、为当地报纸写作一篇中、长篇纪实通讯;或者为当地报纸提供一则短消息,并附一摄影画面。
课程资源教材:我选用的是21世纪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当代应用写作》,陈子典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教材实例较多,理论精炼,空话套话少,实用性很强。
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点。
选用的例文新颖,既考虑教学的需要,又贴近现实,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规律并且感受到时代气息。
将理论知识、例文分析、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能力培养。
课件是PPT等多媒体现代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立体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的教学场地是动态的,学生在完成这次调查报告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以外的各种场所,比如街道、居委会、公园、企业、公司、机关、市场、宿舍等等地方,都成了学生实地调查的实训场地。
学生积极参与这个教学过程并且充分地利用了这些教学资源来完成这个项目课程,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