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313.3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西部科技
2011年06月(中旬)第10卷第17期 总 第250期
人工智能发展综述
朱祝武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10) 摘 要: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发展潜力和挑战性的学科,和大多数事物发展规律一样,该学科也呈“肯定-否定-否定之 否定”的螺旋上升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三种发展 观,最后简要的介绍其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人工智能;简史;发展观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1.17.004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 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 起来的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 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关于人工智能,目 前研究界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 中心尼尔逊教授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 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 的科学。”而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 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 作。”[1-3]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怎样用人工的方法 在机器(计算机)上模拟、实现和扩展人类智能的一门技 术和科学。 2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人工智能从诞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
[4]

2.2 诞生及第一个兴旺阶段(1956年至1966年) 1956年夏季,在美国Dartmoth大学举办的“侃谈会” 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从而开创了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并有了AI的第一个发展期(兴 旺期)。这段时期AI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机器翻译、定理证 明、博弈等,代表性工作有:1956年,Newell和Simon等人 在定理证明工作中首先取得突破,开启了以计算机程序来模 拟人类思维的道路;1960年,McCarthy建立了人工智能程序 设计语言LISP。一系列的成功使人工智能科学家们认为可以 研究和总结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并用计算机模拟它的实现, 乐观的预计可以创造一个万能的逻辑推理体系。 2.3 萧条波折期(1967年至70年代初期) 当人们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工作后,发现人工智能研究碰 到的困难比原来想象的要多得多。例如:1965年发明的消解 法(归结原理)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可很快就发现了消解法 的能力也有限,证明“连续函数之和仍连续”是微积分中的 简单事实,可是用消解法(归结法)来证明时,推了十万步 (归结出几十万个子句)尚无结果;Samuel的下棋程序当了 州冠军之后没能进一步当上全国冠军更不要说世界冠军; 1965年世界冠军Helmann与Samuel的程序对弈了四局获得全 胜,仅有的一个和局是因为世界冠军“匆忙地同时和几个人 对弈”的结果;已过去的十年计算机并未证明出重要的人还 未证明出的定理;最糟糕的还是机器翻译,最初采用的主要 办法是依靠一部词典的词到词的简单映射方法,结果没有成 功;从神经生理学角度研究AI的人发现他们遇到了几乎是不 可逾越的困难,以电子线路模拟神经元及人脑都没有成功。 这一切都说明:由于50年代的盲目乐观和期望值过高,没有 充分估计困难,没有抓到科学本质。因此,60年 代中期至 70年代初期AI受到了各种责难,进入了萧条波折期。 尽管社会压力很大,却没能动摇AI研究先驱者的信念, 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斯坦福大学的年轻教授 Feigenbaum为代表的发驱者认为,万能的逻辑推理体系根本 就不可能存在。总之,在这个波拆萧条期,很多国家的AI研 究人员并没有灰心,而是扎扎实实的做工作,不仅是加强基 础理论研究,而且在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计
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 萌芽阶段(1956年之前) 人工智能的思想自古中外均有萌芽。公元前900多 年,我国有歌舞机器人传说的记载。公元850年,古希腊 就有制造机器人帮助人们劳动的神话传说。萌芽阶段期间 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或成果有:十七世纪法国物理学家、 数学家B.Pascal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会演算的机械加法 器;十八世纪德国数学家、哲学家Leibnitz作出了能做四 则运算的手摇计算器并提出了关于数理逻辑的思想(把形 式逻辑符号化);1936年,英国数学家 A.M.Turing在论文 “理想计算机”中提出的图灵机模型以及1950年在“计算 机能思维吗”一文中提出机器能够思维的论述(图灵实 验);1946年美国科学家J.W.Mauchly和Eckert等人共同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为AI研究奠定 了物质基础;之后贡献最卓著、最大的是Von Neumann, 目前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冯・诺伊曼的计算机;美国 数 学 家 N.Wiener控 制 法 的 创 立 、 美 国 数 学 家 C.E.Shannon信息论的创立等等,都为人工智能学科的诞 生做了理论和实验工具的巨大贡献。
收稿日期:2011-04-13 修回日期:2011-05-06
作者简介:朱祝武(1979-),男,汉族,江苏灌南籍,山东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矿业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08


算机视觉等方面作出了很有成效的工作。这个时期出现的 代表性成果有:ELIEA(1968年J.Weizenbaum在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设计的基于“模式匹配”的自然语言系统); DENDRAL( 1970年 斯 坦 福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系 E.A.Feigenbaum和化学家C.Djerassi以及J.Leberberg等人 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MACSMA(麻省理工学 院的C.Engleman,W.Martin和J.Moses研制成的基于知识的 数学专家系统);MYCIN(E.H.Shortliffe等人于1972年至 1974年 研 制 、 1976年 发 表 的 医 疗 专 家 系 统 ) ; LUNAR (1972年W.Woods研制成功的基于知识的自然语言理解系 统);SHRDLU(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T.Winograd1研制成 功的在“积木世界”中进行英语对话的自然语言理解系 统 ) ; STUDENT( 1968年 美 国 麻 省 理 工 学 院 的 博 士 生 D.Bobrow完 成 的 一 个 基 于 模 式 匹 配 的 自 然 语 言 理 解 系 统);MARGIE(是由R.Schank及其学生们在美国斯坦福大 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建立的一个英语的分析、理解和推 理系统);EARSAY-I(卡 内基-梅隆大学的L.D.Erman等人 1973年 设 计 的 自 然 语 言 理 解 系 统 ) 。 还 有 , 1973年 R.C.Schamk提出的概念从属理论;1974年Minsky提出表示 知识的另一种方法框架理论,又称画面理论;1970年由英 国爱丁堡大学的R.Kowalski首先提出以逻辑为基础的程序 设 计 语 言 Prolog, 1972年 由 法 国 马 赛 大 学 的 A.Colmeraues及 其 研 究 小 组 实 现 了 第 一 个 Prolog系统 。 Prolog和LISP一样被称为面向AI的语言,成为继LISP语言 之后的最主要的一种人工智能语言。 2.4 第二个兴旺期(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 1977年 第 五 届 国 际 人 工 智 能 联 合 会 会 议 上 , Feigenbaum教授在一篇题为“人工智能的艺术:知识工程 课题及实例研究”的特约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专家系统的 思想并提出“知识工程”的概念。至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又 有新的转折点,即从获取智能的基于能力的策略,变成了 基于知识的方法研究。知识作为智能的基础开始受到重 视,知识工程的方法很快渗透了AI各个领域,促使AI从实 验室研究走向实际应用。 由于理论研究 (例如各种表示方法的研究)和计算机 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各种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 等AI实用系统开始商业化并进入市场,而且取得了较大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广阔前景。 例如,AI系统用作VAX计算机的组装,每年为DEC公司节约 2000万美元;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SRI的R.O.Duda等人 1976年开始研制的用于地质勘探的专家系统PROSPECTOR在 1982年预测了华盛顿州的一个勘探地段的钼矿位置,其开 采价值超过了一亿美元。总之,随着智能机器人和第五代 计算机研制计划的产生,使人工智能研究从萧条期转入第 二个兴旺期并进入黄金时代。 但是在兴旺发展中也不是事事顺心,例如,日本的第 五代机计划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不了了之。八十年代中 期、后期,人们想研究通用的智能机器或专家系统的设想 或计划开始出现危机,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智能系统的实 时性以及与环境的交互性不尽人意,感知问题要解决很不 容易,声音、图象、文字信息等多媒体信息处理也是个问

题,而要模拟人的直觉、顿悟、灵感等智能就更难了;二 是人工智能问题在规模扩大后有了新问题,例如专家系统 走向一般化时出现了问题,问题不在存储量和检索速度, 而在于专家系统的专用领域有质的变化,目标判断(属于 哪个领域的问题)要求更高层的知识、常识、推理知识、 通用概念和理论等;三是推理问题,常识的形式化问题没 有解决,常用的一阶谓词推理与常识推理有较大差别。 于是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开始做“顶天立地”的工作。 “顶天”是指研究和解决AI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例如 常识性知识表示、非单调推理、不确定推理、机器学习、 分布式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体系结构等基础性研究,以期 取得突破性进展。“立地”是指研究人工智能的实际应 用,特别是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 机器人、机器翻译系统都朝实用化迈进。以人工智能为主 要技术的知识工程、知识产业日益发展。 2.5 平稳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连网的技术发展,人工智 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 人工智能研究。不仅研究基于同一目标的分布式问题求 解,而且研究多个智能主体的多目标问题求解,将人工智 能面向实用。 3 三种发展观[5-6] 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分别代表了人工智能 研究领域的三种主要发展观。它们是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 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同时又是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理论基 础。 3.1 符号主义 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或计算机学派,它认为符号 是人类的认识基元,同时人认识的过程即是对符号的计算 与推理的过程。符号主义首先将人的认识对象通过数学逻 辑的方法以符号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再利用计算机自身 所 具有的符号处理推算能力来模拟人的认识过程。支撑符号 主义的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 符号主义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于逻辑的知识表示和 推理技术。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纽厄尔、西蒙、麦卡锡、 鲁宾逊、肖特利菲。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归结推理方法、启 发式算法、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理论与技术等。符号主义 在逻辑问题求解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人工智能 证明了人类所能证明的全部定理,并且解决了尚无手工证 明的“四色猜想”问题,上世纪70年代专家系统的成功开 发和应用等。 3.2 联结主义 又被叫做仿生学派,其主要原理是人类的智能是由人 脑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模式决定的。联结主义认为人的认识 基元是人脑的神经元,认识的过程就是人脑进行信息处理 的过程。因此,联结主义主张从结构和工作模式上对人脑 进行模仿从而真正实现人类智能在机器上的模拟。 联结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神经网络。其主要代表人 物有麦克莱伦德和鲁梅尔哈特等。主要的研究成果有脑模 型研究和多层网络中的反向传播(B-P)算法。 3.3 行为主义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