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本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

  • 格式:doc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本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对学生本应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现实历史教学却不尽然,其效果更是差强人意。

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以下几个不利因素造成:一是受升学制度的影响。历史学科排不上“席位”,分数不计入中考升学,因而大多数初中学生为了将来的升学,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所谓“主科”上,对历史学科处在应付状态,有的甚至放弃。二是历史学科本身与现实的脱节。社会现实的需求很难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满足,那么就根本谈不上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教师自身的因素。

尽管有众多的客观因素,制约着我们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展开,但笔者始终认为造成历史学科这种现状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所致。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爱好呢?我认为应从历史教师这一主角度去发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阐明了兴趣激发、培养、发展的过程。如果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了需求就有了欲望,感到新奇就产生了刺激。这种欲望和刺激是兴趣的萌芽,如果我们历史教师能及时把握这一动向,及时地进行培育,那么这种萌芽就果我们历史教师能及时把握这一动向,及时地进行培育,那么这种萌芽就不会消失。教师由此因势利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就我亲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具体做法。

一、注意教师自身的涵要养

教师是传道解惑的,“在给学生一碗水时,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就历史学科本身而言从古到今无所不包,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而中学生又正处于青春期的过度阶段,喜欢探索,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一门学科。这种需求同样给

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涵养。如果我们历史教师能通古博今,从历史经验教训联系到当今国际政治的兴衰,从宗教信仰的产生谈到巴以冲突,从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禁锢畅谈中国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等,使学生感到历史知识领域是如此的浩瀚无际,但又贴近现实,那么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

二、要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从某种程度而言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要比家长多,教师也要比家长更了解学生一点。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爱屋及乌”是人之共性,尤其是对初中学生而言更为突出。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常带有感情色彩,而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亲其师而信其道”。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哪科的老师才学哪科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尽量了解更多的学生一视同仁;要贴近学生生活,让更多的学生带着对你的敬与爱来参与学习。这样,学生不但热情高,而且学得快。

三、要努力尝试各种和谐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

早在《奏定学堂章程》一书中就要求注意学童的学习兴趣:“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之所能及,断不可强权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为疲劳过度之业。”应以“儿童最易通晓之事情,最所喜好之事物”为主。并以通过游戏、歌谣、手技等方式进行。兴趣教学被广泛运用可见一斑。“满堂灌”和“照本宣读”绝对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厌学”、甚至拒绝接受的情况发生。历史教师应从历史学科的本身特征和初中生年龄结构的特征这两方面着手,着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件构

成的,而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都喜欢听新奇趣味的故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与教材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让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当然这种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用成语、典故、歌谣、诗歌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如“纸上谈兵”,“卧薪尝胆”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声像兼备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手段来重现作古的历史,从而让我们的历史学科更具活力,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譬如,在学习“三国”、“二次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都可以运用这种先进手段,且这种手段是极易做到的。

四、要适当开辟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我时常被学生那么深爱劳技课而感动。因为劳技课给学生提供了直接动手的机会。那么我想我们历史学科能做些什么呢?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如果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能适当地组织和安排学生到实地参观和考察的话,那肯定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惊奇,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曾带部分学生去“河姆渡”参观,到“上林湖越窑遗址”去考察;当学生从良诸遗址归来时,没有一个学生不对那里的“玉文化”啧啧稀奇,感慨万分。

五、化繁为易

中学历史知识并不难,但很繁。如果让学生化很多时间去记去背,那么势必与所谓的“主科”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化繁为易,教给他们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趣味记忆的技巧。如朝代可用歌谣来记:“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战国秦汉三国晋,南

朝北朝同时有,隋唐五代宁辽夏,金元明清帝王休,取代民国共和国,日臻繁荣万世昌。”可以用谐音来记忆知识点:“建唐618→见糖留一把;五代梁、唐、晋汉、周→凉糖浸(好)酒。”等。有些可以用技巧来记忆,如有关隋大运河可用一、二、三、四、五来记(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百万民工、四段运河、构通五大水系)。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合理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节省时间,同时增加了历史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这里我强调兴趣教学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要和谐运用。兴趣教学在运用中应注意许多问题。否则一味强调趣味,课堂效果可能会很好,但学生的成绩可能会让人瞠目结舌。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师生关系融洽要有度。我们在提倡和谐教学法、师生关系融洽的同时,教师应树立起必要的权威。否则我们无法将系统的科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传授给学生,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这种权威是适当的,而并非是让学生视之为“狱吏”的那种。

2、手段和材料要恰如其分。我们应选择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而又能加深印象的手段和材料。要起伏有序,所占时间不易过多,不能捡芝麻丢西瓜。那种只讲奇趣,而忽视系统内容的做法是不可取。第二课堂活动要精心组织,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写自己的感触,外出实践注意安全等。

3、历史与故事的异同。由于学生认知的局限及实际生活中大人们的言论,他们往往把历史与故事混淆。再说现在的电视把许多历史内容及人物搬上了屏幕,并且为人们津津乐道。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两者区分开来,免使学生误入歧途。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应用兴趣教学的方法很多,我就自已的实践谈一孔之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