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径流量变化特征试题专项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6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分析回答1-2题。
1.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答案】1.A 2.D【解析】1.当入湖径流量高于出湖径流量时,湖泊产生蓄积作用。
2.黄土塬地面平坦,所以地表径流流速慢,侵蚀力弱,才可以保持平坦开阔。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4.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D. 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肓好【答案】3.C 4.D【解析】根据等高线判断甲河流入L湖,新疆地区故甲河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夏季流量最大,输入泥沙最多。
甲河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
乙河流出L湖,故具有排盐作用。
新疆降水少,乙河水补给来自L湖。
上海水务部门某日发布消息称,受长江口咸潮(又称海水上溯或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入侵的影响,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国家地表水标准),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
下图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及咸潮入侵路线图。
下表为三峡建坝前后长江安徽大通水文站流量变化统计表。
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长江口咸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B.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咸潮发生最多C.三峡大坝对咸潮不构成影响D.三峡大坝建成后,咸潮发生次数增多6.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控制流域用水总量B.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C.自来水厂迁至上游D.加大梯级开发力度【答案】5.A 6. B【解析】5,根据国家背景材料介绍咸潮主要是在径流量较少时,海水入侵河水盐度上升而成,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长江口枯水期径流量增加,咸潮发生次数减少,但夏季对长江口径流量影响不大,故排除B、C、D,长江在冬末春初进入枯水期,此时海水入侵影响大,容易发生咸潮,故选A。
《流水地貌》专项训练一、选择题长江中下游河道存在数量众多的江心洲,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顺直河段处于萎缩状况的江心洲(三峡水库以下)平面示意图。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该顺直河段江心洲萎缩速度较快。
运用遥感影像定量计算江心洲的面积变化,反映江心洲萎缩或发育过程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完成下面小题。
1.在拍摄和获取长江中下游江心洲遥感影像的最佳时间段时,工作人员吃的应季时令水果是()A.草莓B.砂糖桔C.秋梨D.西瓜2.该顺直河段江心洲萎缩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冲淤情况表现为()A.洲头、洲尾以冲刷为主,洲尾较洲头冲刷严重B.洲头、洲尾以冲刷为主,洲头较洲尾冲刷严重C.洲头以冲刷为主,洲尾以淤积为主D.洲体中间淤积量大3.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大多数江心洲均呈现面积减少和洲体萎缩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A.泥沙淤积减少B.河道宽度变大C.下游流速加快D.径流量增大明显河流下切指的是因河床物质受到持续水流侵蚀作用而使河底高程(海拔)下降的现象。
在山区随着河流下切深度增大,河道常出现含有巨大的漂石(直径可达1米以上)的堆积体。
下图示意汶川地震后岷江河谷的主要堆积体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汶川至都江堰堆积体多,主要是因为该河段()①滑坡崩塌多②相对高度大③河床坡度小④流速较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从长时间尺度看,堆积体集中的河段()A.下切能力加强B.堆积粒径变小C.谷坡崩塌加强D.下切作用减弱下图为“四地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B.乙—气候干旱,地表崎岖C.丙—地形平坦,植被稀少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7.丁景观属于()A.冰川地貌B.河流地貌C.海岸地貌D.风积地貌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
如图示意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量及累积冲淤量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黄河尾闾河道河床下降最明显的时段是()A.2001~2003年B.2005~2007年C.2009~2011年D.2014~2016年9.推测2002年黄河冲淤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植树造林B.调水冲沙C.降水减少D.用水增加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湖泊专项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纽约州水牛城一带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B. 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C. 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D. 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A. t1B. t2之前C. t1之前D. t24.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B. 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 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D. 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原创)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
两河流流域的地形地势状况相似。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5.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河有结冰期B. 该地区常年盛行西北风C. 图示大陆沿岸常受台风登陆影响D. 甲、乙两水文站附近自然植被类型相同6.乙水文站的流量显著大于甲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A. 乙河流域年降水量大于甲河B. 乙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C. 乙水文站以上河流支流数量更多D. 乙水文站上游有水库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的风向;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X、Y、Z为不同地层。
高考一轮水循环与水文特色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泾渭分明”在历史上素来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 ,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 。
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 (渭清泾浊)。
历代到此刻,都有人实地察看,可是泾渭变迁,清浊难辨。
但依照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 公斤每立方米。
在未纳入泾河从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 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 倍之多。
读以下列图,完成1—3 题。
1.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A .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2.据图文资料判断以下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照是A .泾河流水作用强,河流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照是A .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损害力强C.泾河上游河流周边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答案】 1. B 2.D 3. C【解析】 1.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泾河源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河流泥沙含量最大。
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夏季, B 对。
其他季节河流水量小,损害能力弱,含沙量小, A 、C、D 错。
应选 B。
2.泾河流水作用强,河流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明, A 是;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 B 是;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它季节含沙量小,水清,C 是;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7 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 D 不是“泾清渭浊”的依照。
应选D。
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 的结论依照是泾河上游河流周边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加,泾河变污浊, C 对。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田纳西河干流已经完成梯级开发,共修建了9座大坝,每座大坝都建有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
每年8月1日,全流域的防洪水库开始放水,以便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大坝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②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利用内河航运③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④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利用内河航运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2. 修建水库后,改善了通航条件的原因是A. 含沙量减小B. 使航道变宽变平稳C. 河流径流量增加D. 需要通过船闸【答案】1. D 2. B【解析】1. 田纳西河流经地区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可利用落差发电,①对。
山地多,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修建大坝主要目的不是发展内河航运,②错。
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调节径流季节变化,③错。
水流急,且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利于内河航运,④对。
D 对,A、B、C错。
2. 修建水库后,改善了通航条件的原因是使航道变宽变平稳,B对。
含沙量减小不是主要因素,A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不会增加,C错。
通过船闸,不是通航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D错。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000多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
历史上多洪涝灾害。
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回答3~4题。
3. 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 支流少,流域面积广B. 降水多,季节变化大C.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 落差大,多曲流4. 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A. 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 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 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 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答案】3. B 4. D【解析】试题分析:3. 一般洪涝灾害多发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而材料中提示该河落差大,故只能从来水量大角度分析。
【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第13练海水的运动(建议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
据此完成1-2小题。
1.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时间段可能是()A.0:00~2:00B.4:00~6:00C.10:00~12:00D.17:00~19:002.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当天()A.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B.海面潮汐涨落幅度较大C.夜晚可见月亮亮面朝向东方D.上半夜可以观察到月亮【答案】1.C2.D【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赶海必须要在大潮退下之后,贝壳等会随着潮退裸露在沙滩上,最适合赶海,最好是在白天,图中显示0:00~2:00和4:00~6:00,潮汐高度逐渐增加,危险系数增加,不适合,故A、B两项错误;10:00~12:00时间段内,大潮正处于最后的退潮时间段,最适合赶海,故C项正确;17:00~19:00,潮高逐渐升至最高,然后再下落,处于最危险时间段,故D项错误。
第2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时间为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而日、地、月要在同一直线上,时间一般为初一或者十五;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涨幅也最大;农历初七为上弦月时间,月亮出现在上半夜,位于西边天空,月面朝西。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乐清湾北端江厦港的潮汐发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发电站,涨潮落潮都能发电。
某学校地理社团前去研学之后画出了该发电站的平面图和水库水位变化图。
据此完成3-4小题。
3.关于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①时段关闸增加水库流出水量B.①时段开闸减缓海水流入水库C.①时段关闸减少水库流出水量D.①时段开闸加快海水流入水库4.人类利用潮汐的方式有()①海上冲浪①候潮进港①潮汐发电①滩涂养殖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3.C4.D【解析】第3题,①时段为涨潮,应打开水闸增加水库进水量;②时段为落潮,应关闭水闸,防止水库海水外泄,增加水库蓄水量;③④时段水库水位高,外侧海水水位低,应关闭水闸,减少水库流出水量。
高考一轮水循环与水文特征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
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
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
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
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
读下图,完成1—3题。
1.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答案】1.B2.D3.C【解析】1.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泾河源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河流泥沙含量最大。
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夏季,B对。
其它季节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弱,含沙量小,A、C、D错。
故选B。
2.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泥沙含量减少,河水较清澈,A是;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河水清,B是;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其它季节含沙量小,水清,C是;泾河的年均含沙量是渭河的7倍之多,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小,泾浊渭清,D不是“泾清渭浊”的依据。
故选D。
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增多,泾河变混浊,C对。
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少,泾河水清,A错;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侵蚀到基岩,含沙量小,水清,B错;沙尘暴对河流泥沙含量影响小,河流泥沙含量主要来自水土流失,D错。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考点01 水循环布吉河发源于深圳市北部,自南往北汇入深圳河。
下图示意布吉河流域上下游河道演变特征(地表河道比例表示城市河流被覆盖变为地下河或暗渠的程度;地表河道弯曲系数表示城市河流被截弯取直的程度;河床硬化率表示城市河道表面覆盖物变化程度;河面率表示城市河道断面变化程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3-2017年布吉河流域()A.下游地表河道比例相对少,且变化剧烈B.上游河床硬化率相对较高,且持续增加C.上游地表河道弯曲系数小,且变化较小D.下游河面率较大,行洪能力较强2.2003-2017年布吉河河道水系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A.产业结构调整B.水利工程建设C.城市化发展D.矿产资源开发3.伴随布吉河流域上下游河道演变,深圳市()①洪涝灾害风险加大①城市交通拥堵缓解①河流自净能力增强①热岛效应强度增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D 2.C 3.C【解析】1.通过分析四幅图片可知:下游地表河道比例相对少,且变化小,A错误。
上游河床硬化率相对较低,但持续增加,B错误。
上游地表河道弯曲系数大,且变化较小,C错误。
下游河面率较大,行洪能力较强,D正确。
故本题选D。
2.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影响当地的产业,对河道水系影响较小,A错误。
布吉河主要流经深圳地区,城市面积较大,不适合建设水利工程,B错误。
随着城市化发展,布吉河部分河段被掩埋而消失或被覆盖变为地下河(暗渠),均与城市化发展有关,C正确。
深圳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故布吉河河道水系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并非矿产资源开发,D错误,本题选C。
3.伴随河道演变,上游河道弯曲系数变小,地下河道化增大,硬化率增加,河道汇水速度加快。
下渗量减少,洪涉灾害加剧,①正确。
河道占城区总面积较小,河道治理不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①错误。
河道硬化导致河流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同时城市化发展导致河流排污量增加,河流自净能力下降,①错误。
城市化发展,河道掩埋和覆盖为地下河,减弱了河流调节区域小气候的能力,导致热岛效应增强,①正确。
专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知识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三种水循环的主要特点(1)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重点突破】(一)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1.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A 为陆地内循环,B 为海陆间循环,C 为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①蒸发 水量多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②降水;③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④地表径流 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⑤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知识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 1.水体的相互关系(1)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填“丰水”或“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11类大题规范答题专训之三河流特征类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2019 •全国卷皿• T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8分)(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8分) 8務该利无需長落*来卜為倚且鸟汐勒打• 月微应*JL 湖四至」痫却4堆協;考生样卷阅 卷 评卷员①得分 ( ) 最终得分 ( ) 评卷员②得分 ( ) 误差>2分,则三评评卷员③得分 ( ) 【尝试作答】 (1)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2分)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 (2分)河岸直立。
(2分) (2) 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2分)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3分)融雪补给为主, 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分) (3) 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4分)径流量与流速变 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4分)’满分答题规则>流向根据上述关系图,可总结出下表内容:河水征 述“特 描中的 水文特征 水位皓冰期描述「可道“ 的特征 水系结枸 漩程 河道 地 形 地 相时窩庫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植被(1)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位水位咼(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含沙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丰富(2)河流的水系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长度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支流支流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吃规范答题集训?(2019 •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系列练习: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1.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2.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下图为某河流河漫滩示意图。
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该河漫滩上的沙丘链宽窄、高低呈季节性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3. 形成面积宽广河漫滩,自然条件是()A. 洪水多发,地势平坦开阔B. 冰雪融水,河谷长而宽阔C.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D. 地势低洼,地表径流汇集4.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对河漫滩上沙丘链的影响是河漫滩()A. 宽度不断扩大B. 沙丘移动速度变慢C. 粒度不断增大D. 高低季节变化变小易北河下游独特的深切峡谷形成于末期冰川晚期。
部分河谷已经成为近岸海底的水下峡谷。
下图示意易北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易北河下游河谷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 气温降低B. 河流流量小C. 河流流速慢D. 海平面低6. 推测与冰河末期相比,现在易北河汛期水量和季节变化()A. 水量小、季节变化小B.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C. 水量大、季节变化小D. 水量大、季节变化大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
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
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下图示意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A. 旧黄河携带入海泥沙B. 现代海河入海泥沙C. 现代黄河入海泥沙D. 海底珊瑚石灰质遗骨8. 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其主要原因是()A. 淮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B. 边缘受海浪侵蚀C. 全球变暖,珊瑚生长减慢D. 潮间浅滩变浅9. 南黄海各沙脊的延伸方向主要取决于()A. 盛行风向B. 河流流向C. 潮流方向D. 人工填埋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专项练习题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
如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
据此完成1~2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下图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a)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图b)。
读图完成3~4题。
3.材料中水循环某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4.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我国某湖泊原有面积为1 416 km2,由于人为增加湖泊深度,湖面水位降低,其面积减小为239 km2。
读该湖水平衡表,完成5~7题。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6.湖面缩小后( )A.湖面蒸发量增大B.湖面降水量不变C.径流补给量减小D.供给下游水量增加7.湖泊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 )A.气候变得湿润B.地下水位升高C.水土流失加剧D.荒漠化加剧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夏季径流量有增大趋势。
下图示意某年新疆境内某条河流的各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和径流变差系数(反映某地月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
第11讲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和水文特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2023·山东·高三专题练习)爪哇岛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农业区,岛上的芝马努河被当地人视为“生命之河”。
2015年,芝马努河上中印合作投资建设的加蒂格迪大坝建成蓄水。
下图示意芝马努河流域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芝马努河流量最大的月份是()A.3月~5月B.6月~8月C.9月~11月D.12月至次年2月【答案】D【解析】由图片可知,芝马努河位于南半球靠近赤道,当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南半球的过程中,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也较大。
3月~5月,6月~8月太阳直射点主要在北半球,AB错误;9月~11月太阳南移至南半球,南半球刚刚进入夏季,降水量不如12月至次年2月多,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
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
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
下图示意疏勒河流域局部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疏勒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C.下游流量大于上游流量D.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3.对甲地河道多分汊,影响最小的是()A.径流季节变化大B.河流含沙量较大C.山前地形平坦D.沙漠面积广大4.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水资源紧缺①泉水水量变大①减缓水土流失①增加生物多样性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2.D 3.D 4.C【解析】2.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降水少,主要受祁连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A、B选项错误。
疏勒河为内流河,其上游受冰川融水补给,流量较大,下游进入沙漠深处,受蒸发、下渗影响,其流量变小,最终消失,故其上游流量大于下游流量,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2题1.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答案】D[解析] 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等有关知识。
要看好图中的信息,水文站能测得该站以上河段水文的有关数据,甲水文站先测到径流量最大值,若暴雨发生在①地、②地或③地,均不可能在甲水文站测到流量峰值,所以选D。
2.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答案】C[解析] 河流与湖泊水体之间有互补关系,湖泊可以调节洪峰,因而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所以第5题选湖泊分流。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了、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题。
3. 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 1970年~1976年 B.1977年~1984年C 1980年~1989年 D.1989年~ 2000ian【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
结合图例,分析选项所给时间段,可知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
4、该支流流入A 黄河B 长江C 辽河D 黑龙江【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长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10 000亿立方米,辽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少,黑龙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3 000亿立方米。
根据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1 500亿立方米,可排除A、C 两项;再根据该支流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可知,该支流流入长江。
5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 建设用沙量增加B 兴建水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 连续干旱【答案】B[解析] 影响河流年净输沙量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径流量变化特征 1.下图中湖泊为所在区域第一大咸水湖。湖西部的阿拉山口是全国著名的风口,全年8级以上大风达165天,最大风速55m/s,多集中在4-6月。20世纪50年代前,该湖有博尔塔拉河、精河、四棵树河、奎屯河等河流汇入,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近代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目前该湖仅受博尔塔拉河、精河和部分地下水补给,面积变化于500-600平方千米之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5月入湖径流量较小,占全年径流量的14.8%,但相应时期的湖泊面积却较大,而6-9月为入湖径流量最大时期,占全年径流量的64.6%,但相应时期的湖面面积最小。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3-5月: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主该湖的封冻期,此间湖面温度较低,并被冰雪覆盖,湖面蒸发量相对要小得多,河流中上游地区基本不引水;随着3月份开始解冻,湖面面积不断增大,因此3-5月湖面面积较大。6-9月:农田灌溉大量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入湖径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补给量少;气温高,蒸发添,因此6-9月湖面面积较小。 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材料二 根据自1818年以来的长期观测,第聂伯河封冻在10月。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 材料三 尼科波尔气候资料(1961-2000年)
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第聂伯河年内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10分) 【答案】特征:年内分配不均匀(2分);春季流量大(比重高),冬、夏季比重小(2分)。 原因:冬季漫长,雪量较大,春季冰雪融化,水量大(2分);夏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2分);冬季结冰期较长(2分),所以水量少。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滦河流域简图。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滦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滦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滦河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答案】①流域内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②流域内降水量有所下降;③流域内森林(或植被)减少,对径流调蓄作用减弱;④修建(引滦入津)调水工程外调了河水;⑤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答出4点即可) 4.下图为第聂伯河水系示意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图示区域国家重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修建大小水库14座。1955年前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20世纪80年代后,春汛径流量占38%,夏季径流量占32%,冬季径流量占30%。第聂伯河通航里程达5000多公里,黑海沿岸有优良港口,乌克兰是世********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第聂伯河以基辅为界分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据图推测该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于哪个河段?并说明依据。(3分) (2)说明第聂伯河不同年代径流季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6分) 【答案】(1)上第聂伯河。(1分)上第聂伯河支流众多,河网密度大,(1分)流域面积大,集水范围广。(1分) (2)20世纪50年代前,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积雪量大,春秋气温回升,融雪量大,径流量大;(1分)夏季降水较少,径流量减少;(1分)冬季气温低于零度,补给来源少。(1分) 5.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甲 8 36 37 19 乙 6 51 22 21 丙 3 37 34 26
材料三:2012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0102030405060708090100
面积人口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科技力量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水力资源农业用地亚洲部分(%)
欧洲部分(%)
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4分) 【答案】春季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分配不均(2分);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2分)(共4分)
20°60°100°140°180 °
甲 乙 丙 湖泊 城市
河流
图
人乌
拉
尔 山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6.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M、N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答案】M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N河径流量全年比较平稳。因为M河水量主要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所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N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比较均匀,径流量稳定。 7.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材料二:印度河径流12~2月流量最低, 3~6月水位上升快, 7~9月流量最大。 根据材料二和相关知识,分析印度河径流量呈上述变化的原因。 【答案】冬季(12~2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温度低,上游山区封冻,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气温升高,上游地区的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 8.河岸带是陆地和河流的交错地带,坡面径流的变化使河岸带具有生态脆弱性、物种多样性等特点。采取恰当的河岸带管理措施,调节坡面径流量,可以使其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左图为某次降水过程中河流岸坡不同坡度(10°、20°)和植被盖度(0、30%)条件下坡面径流的变化过程(假定降雨强度不变,径流系数表示降水形成径流的比例)。右图溪流倒木是我国东部地区河岸的一种常见的景观。在该河流岸坡改造工程中,有关部门计划采取 “生态梯田”的岸坡设计理念,并且着手清理溪流倒木。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据图说出哪个坡度的坡面径流量受植被盖度影响程度大? 【答案】植被盖度对坡度10°(小)的岸坡,,影响程度大。依据:10°时,不同植被盖度的坡面径流差异大,说明植被盖度对坡面径流的影响大;或者:20°时,不同植被盖度差异小,说明不同植被盖度对坡面径流影响小;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7月30日热带风暴“科门”于夜间在孟加拉国沿海登陆。此次风暴导致近50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多人死亡,房屋损毁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材料二 图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R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图。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简析R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 【答案】变化特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 原因:R水文站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冬半年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量小。 10.下图为我国某自治区局部图, N 城设立经济特区,该区雅丹地貌显著,拥有矿产、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优质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60%。
说出M处河流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答案】逐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更干燥,蒸发旺盛;又少支流汇入;多沙质土,下渗严重;上游人类生产和生活过度引用。 11.(20分)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较快,湘江中上游山区森********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林面积增加。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湖南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4分) 【答案】湖南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境内河流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 由截弯取直到梯级开发再到恢复弯曲河道。下图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灿若寒星 【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1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 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1)逐渐变多;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径流量有所增加。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对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较早,中上游已修建44座大坝,具有防洪、发电和灌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