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知识点整理(最新版).
- 格式:pdf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①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②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③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⑤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⑥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⑦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方法。
⑧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毛概:第一章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3、毛泽东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形成⭐️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5、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6、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概第二章(重点)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两半社会经济特征:自给自足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落后的总根源:帝国主义的侵华⭐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五四运动后,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939《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1948《在普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城市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过渡形式)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形式)·新民主主义社会针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重性所采取的方针是既利用又限制·改造道路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1953年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当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利润实行四马分肥·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定股定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序应该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第四章⭐️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论十大关系》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第一讲绪论1.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不是中国特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社会主义现实状况与当年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理想社会主义状况不一样,还未达到当年的理想状况。
物质基础匮乏。
如何将社会主义状况充实起来达到理想状况的建设过程叫社会主义建设。
“特色”只存在于未达到目标状态,对其他共产主义国家有借鉴意义。
2.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主义①某种系统的理论、学说、观点,不是所有的理论观点都能成为主义。
②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或社会制度。
③某种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作风。
2.社会主义其内涵、地位、性质是变化的。
指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对未来生活的主张。
高峰: 18 世纪后半期法国大革命 + 19 世纪中期《共产党宣言》发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当今国际社会理论界,使用社会主义有两个方面:①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将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对应主义定义的①②)②相对于自然主义来说的,将社会主义定义为社会的东西。
3.共产主义4.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时才会使用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和空想是相对主义上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来使用。
①思想理论社会学说②这种学说指导下的社会运动,内容多样③一种社会制度,高于资本主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既不能过度抬高,也不能过度贬低。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特殊的,其特殊性表现为:a.从地域性来说是特殊的b.从时间或时段来说是特殊的c.人物目标的特殊性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②把握这一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③完全、系统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讲科学社会主义历程第一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缺乏现实实践基础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0分)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4·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些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5·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6·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选择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实践论》和《矛盾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范文范例参考超强总结·马哲_毛概知识点完整背诵版【毛中特】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与确定毛泽东思想最早是 1943 年,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
在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中正式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做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从而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③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即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①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僻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即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
②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五四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此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在中国传播)③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以后,新生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阶级基础。
④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1、大体上分为六个阶段:1921—1927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国民革命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时期。
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依靠谁、统一谁、打击谁的问题)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讲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为标志。
★1927—1935 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时期。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依据时代特征: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革命时代特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a)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动力:工人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c)领导: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d)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e)前途:社会主义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纲领——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4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其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