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二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5
2006—2007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二)高 三 数 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复平面内,复数ii-1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若集合}4,2{},,3{2==B a A ,则“2=a ”是“}4{=B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设函数a a f x x x x x f >⎪⎪⎩⎪⎪⎨⎧<≥-=)(.0,1,0,132)(若,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B .)1,(--∞C .),1(+∞D .(0,1)4.某小组有6名女生,8名男生,这14名同学排成一行,其中A ,B ,C ,D 四名女生必须排在一起,另两名女生不相邻且不与前4名女生相邻,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 )A .8829A A 种B .446678A A A 种C .443988A A A 种D .445859A A A 种5.斜率为2的直线l 过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焦点,且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 )A .2>e B .31<<e C .51<<e D .5>e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底面 ABCD 为正方形,侧面PAD ⊥底面ABCD ,M 为底面ABCD 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 ,则点M 在正方形ABCD 内 的轨迹为 ( )7.函数d cx bx ax x f +++=2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1()1(-+f f 的值一定 ( )A .等于0B .大于0C .小于0D .小于或等于08.若)1()2)(1(:*,,-+++=∈∈n x x x x H N n R x nx 规定,例如: 7333)(,6)1()2()3(--⋅=-=-⋅-⋅-=x H x x f H 则函数( )A .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B .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C .即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 .即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第Ⅱ卷(共11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第Ⅰ卷积累·运用〔22分〕一、选择题(8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奔丧(sāng) 坎坷(kē) 惊诧(chà) 畸形(jī)B .害怕(qiè) 静谧(mì) 妥帖(tiē〉暂时(zàn)C.祈祷(qí) 脑髓(suǐ) 脖颈〈jìng〉勉强(qiǎng) (huì) 剔除〔tì) 星宿(xiù) 自诩(xǔ)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考试失误后,他一直无精打彩。
B.作为班干部,你不能只重视自己的学习,对集体的事莫不关心。
C.座谈会上,大作家与小作者畅所欲言,谈笑风声。
D .玉兰花开时节,公园内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赏花人。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D.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
4.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蒹葭》都选自这部诗集。
B .我们熟知的宋代文学家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
C .《雪》《风筝》《故乡》《社戏》《背影》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D .《变色龙》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词夫的作品。
二、简答题(14分)5.背诵默写。
(4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3)曹刿认为可以"逐齐师"的依据是,。
6.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看看下面这段描写选自哪篇课文,写的是谁,写出了人物哪些性格特点?(3分〉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什么"死人了,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进去的";她"喜欢切切察察",在家里引起一些小风波;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课文:人物:人物性格特点:7.初三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新年就要来到了,班委会讨论新年联欢会的形式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 .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1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B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C .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D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15.一个原来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某种粒子后,在匀强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径迹,原子核放出的粒子可能是A .氦核B .电子C .γ光子D .正电子16.如右图所示为伦琴射线管的装置示意图,图中a 、b 虚线表示两种射线。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E 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E 2的右端为电源的负极B .E 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E 2的右端为电源的正极C .射线a 、b 均为电子流D .射线a 为X 射线,b 是电子流17.左图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的装置。
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第一次以速度v 1匀速拉动木板,第二次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 2匀速拉动木板,右图上下两图分别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
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 1、T 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 1和v 2的关系是A .T 1∶T 2=2∶1B .T 1∶T 2=1∶2C .v 1∶v 2=2∶1D .v 1∶v 2=1∶21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竖直轻弹簧的正上方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将弹簧压缩。
已知物体下落高度为h ,从开始下落起经过时间t ,物体向下压缩弹簧的是速度为v 。
在此过程中,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做功为W ,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I ,则有 A .221mv mgh W -= B .mgh mvW -=221C .I=mgt-mvD .I=mv-mgt 1 2 B19.a 、b 是某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如左图所示。
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英语试卷第I卷(共78分)第一部分听力(共24分)一、听简短叙述,选择正确答案。
每段叙述朗读两遍。
(共4分,每小题1分)1. ()A B C2. ()A B C3. ()A B C4. ()A B C二、听对话和对话后的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对话和对话后的问题朗读两遍)(共6分,每小题1分)5. A. History. B. English. C. Maths.6. A. Tony. B. Lily. C. Sally.7. A. The man can open the window.B. The man can‟t open the window.C. The man has to go away.8. A. At 7:15 B. 6:45 C. 6:309. A. She is better. B. She is in the hospital. C. She is back for work.10. A. At Bill‟s home. B. At school. C. At the library.三、听对话和短文,根据所提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对话和短文朗读两遍)(共14分,每小题2分)听第十一段材料,回答第11至第12小题。
11. What did the boy think of the concert?A. He enjoyed the concert very much.B. He liked the concert but disliked the singers.C. He di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name of th e songs.12. What was the concert held for?A. Introducing the new songs.B. Collecting money for the poor children in China.C. Saving the poor children in the world.听第十二段材料,回答第13至第14小题。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一)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答题时以下数据仅供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
5 Ba 1371.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A.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
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③处感受信号的时间(ms)④处感受信号的时间(ms)0.15。
005。
560。
2 5.00 5.480。
35。
00 5.310.4 5.00 5.24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3.右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株B.组织胺能使①通透性增大,从而导致⑤中液体减少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③中,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4.右图表示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6—2007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二)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逐渐兴起。
据统计,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到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正在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回答24—26题。
24.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
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正确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25.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创造的产值达960多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①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②使其成为北京的基础产业,解决就业问题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促进文化建设④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26.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市政府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今后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创意产业;设立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这体现了政府履行()①经济职能②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③文化职能④国际交流职能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回答27—29题。
2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讲: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
……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这里蕴涵的哲理是()A.要重视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B.要重视事物的质变,促进事物的发展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着眼于整体D.要搞好局部,关键部分对全局有决定性影响28.教育是民生之基,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促进教育公平。
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二)化 学 试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Ca-40 Cl-35.5.... 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食品的存放方法不当,腐烂变质B .洗后的湿衣服晾在室外逐渐变干C .建筑工地上将大块石灰石粉碎加工成小颗粒D .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多种石油化工产品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冰镇啤酒B .新鲜空气C .优质燃煤D .高锰酸钾3.下列几种做法,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用海水晒盐 B .用干冰冷藏食品 C .用燃烧的蜡烛照明D .用分离空气法制氧气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氧气验满B .收集CO 2气体C .倾倒液体D .检查装置气密性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二氧化碳通入烧碱溶液中会生成白色沉淀 C .羊毛制品点燃后可以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D .浓硫酸溶解于水会使水的温度降低6.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A .火碱B .烧碱C .熟石灰D .小苏打7.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葡萄糖注射液 B .生理盐水 C .消毒酒精 D .碘酒 8.小明在家里测定了一些液体的pH ,在她的以下测定记录中正确..的是 A .食用醋:pH=11 B .柠檬汁: pH=10 C .蒸馏水:pH=7 D .肥皂水: pH=3 9.右图是苯的微观粒子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苯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 .苯物质中含有6个碳原子C .苯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2:1D .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10.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化石能源的是A .火力发电B .水力发电C .风力发电D .太阳能发电 11.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据电台消息,北京某日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A .I 级 优B .II 级 良C .III 级 轻度污染D .V 级 重度污染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酸与碱类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氧元素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纯净物中一定含有一种元素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13.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B .t℃时,某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等. C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目一定相等 14.右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 13 B .它是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质子数约为27 D .相对原子质量是13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Cu + 2HCl = CuCl 2+ H 2↑ B . Cu + 2AgCl = 2Ag + CuCl 2 C .Fe + CuSO 4 =Cu + FeSO 4 D .2Fe +6HCl =2FeCl 3 +3H 2↑16.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C.t1℃时,a与b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若a中含有少量的b,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17.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
2006—2007学年度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二)高 三 数 学(文科)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向量a =(3,-4),b =(5,2),则向量a +b 等于 ( ) A .(2,6) B .(6,2) C .(8,-2) D .(-8,2)2.若抛物线px y 22=的焦点与椭圆15922=+y x 的左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B .2C .-4D .43.若集合A={3,a 2}B={2,4}则“a=2”是“A ∩B 、{4}”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记函数y=1+2-x 的反函数为y=g(x),则g(5)等于 ( ) A .2 B .-2 C .-4 D .45.五名同学解答5道不同的数学题,每名同学解答1道题,其中甲不能解答第1题,则不 同的解答方案共有 ( )A .4414C C 种B .4414A C 种C .44C 种D .44A 种6.已知⎪⎩⎪⎨⎧≥=<<--≤+=2,2,3)(,21,,1,1)(2x x x x f x x x x x f 则若的值是( )A .2B .2或23C .±3D .37.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中,P 为平面 A 1ABB 1内一动点,且点P 到A 1A 和BC 的距 离相等,则P 点的轨迹是下国科中的( )8.若)1()2)(1(:*,,-+++=∈∈n x x x x H N n R x nx 规定,例如: 7333)(,6)1()2()3(--⋅=-=-⋅-⋅-=x H x x f H 则函数( )A .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B .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C .即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 .即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第Ⅱ卷(共11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北京市东城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a 23 Mg 24 Cl 35.51.对受粉后正在成长中的幼小果实适当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形成无子果实B.使其种子减少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果实发育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3.为了防止转基因植物中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研究人员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体叶绿体基因组中。
其原因是()A.可以减少目的基因的基因频率B.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C.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4.图1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B.该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C.图中结构①和②分离时不可能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D.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纺缍体及赤道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29.(14分)图22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1)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分析A→C和F→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A→C主要以的形式进行,F→B以的形式进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题共8小题,共8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9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表达式和运行的周期表达式。
12.(9分)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
某中学生身高1.80m ,质量70kg。
他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10m。
在一次摸高测试中,如果他先下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举臂,离地后手指摸到的高度为2.25m。
设他从蹬地到离开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7s。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1)他跳起刚离地时的速度大小;(2)上跳过程中他对地面平均压力的大小。
13.(9分)物体静止在一水平面上,它的质量是m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月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 拉物体,得到加速度a 和拉力F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m 。
王敏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 时,物体的加速度a=4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求得质量412==a F m =3kg 。
请判断王敏同学的分析过程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最后应给出正确的结果。
(2)根据图象计算物体与水平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
(g=10m/s 2)14.(10分)“翻滚过山车”的物理原理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
光滑斜槽轨道AD 与半径为R=0.1m 的坚直圆轨道(圆心为O )相连,AD 与圆O 相切于D 点,B 为轨道的最低点,∠DOB=37°。
质量为m=0.1kg 的小球从距D 点L=1.3 m 处静止开始下滑,然后冲上光滑的圆形轨道(g=10m/s 2,sin37°=0.6,cos37°=0.8)。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学年度综合练习㈡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 .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C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1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 .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15.一个原来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某种粒子后,在匀强
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径迹,原子核放出的粒子可能是 A .氦核 B .电子 C .γ光子 D .正电子
16.如右图所示为伦琴射线管的装置示意图,图中a 、b 虚线表示两种射线。
关于该装置,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E 2的右端为电源的负极
B .E 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E 2的右端为电源的正极
C .射线a 、b 均为电子流
D .射线a 为X 射线,b 是电子流
17.左图是利用砂摆演示简谐运动的装置。
当盛砂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
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砂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砂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第一次以速度v 1匀速拉动木板,第二次使砂摆的振幅减半,再以速度v 2匀速拉动木板,右图上下两图分别给出了砂摆振动的图线。
由此可知,砂摆两次振动的周期T 1、T 2以及拉动木板的速度v 1和v 2的关系是
A .T 1∶T 2=2∶1
B .T 1∶T 2=1∶2
C .v 1∶v 2=2∶1
D .v 1∶v 2=1∶2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竖直轻弹簧的正上方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将弹簧压缩。
已知物体下落高度为h ,从开始下落起经过时间t ,物体向下压缩弹簧的是速度为v 。
在此
过程中,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做功为W ,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I ,则有 A .2
2
1mv mgh W -
= B .mgh mv
W -=
2
2
1
C .I=mgt-mv
D .I=mv-mgt
1 2 B
19.a 、b 是某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如左图所示。
一带负电的质点只受电场力的作
用,沿电场线从a 点运动到b 点。
在这个过程中,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比
较a 、b 两点电势的高低φa 和φb ,以及场强E a 和E b 的大小,正确的是 A .φa >φb ,E a <E b B .φa >φb ,E a =E b C .φa <φb ,E a >E b D .φa <φb ,E a =E b
20.某位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 的物体带到电梯中,并将它放在传感器上,
电梯由起动到停止的过程中,测得重物的压力-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设在t 1=3s 和t 2=8s
时电梯的速度分别为v 3和v 8。
由此他做出判断 A .电梯上升了,v 3>v 8 B .电梯上升了,v 3<v 8
C .电梯下降了,v 3>v 8
D .电梯下降了,v 3<v 8
21.(18分)⑴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下图给出了小车拖动的纸带
上的某一段;已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
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2,打点计时器打3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⑵有两个完全相同,但刻度盘上仅有刻度而没有标度值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5000Ω。
现打算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它们的内阻。
其中:E 为电动势12V 、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R 1是调节范围为0~9999Ω的电阻箱;R 2是调节范围为0~1000Ω的滑动变阻器;S 为电键。
①闭合电键S 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滑到变阻器的_____端。
(填“a ”或“b ”) ②闭合电键之后,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 和电阻箱的旋钮,当电阻箱调节成右图所示的情景时,两电压表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____Ω,这两个电压表的内阻均为____Ω。
③由各个器材的参数和各图所示的情景可知,这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在下面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最多不会超过选项______,最少不会低于选项______。
A .6V
B .9V
C .14V
D .18V
b
t
t /s
单位:cm
R 2
22.(16分)如图所示,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度h=5.0m的高台上水平飞出,跨越l=10m的壕沟。
摩托车以初速度v0从坡底冲上高台的过程历时t=5.0s,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1.8kW。
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m=180kg(可视为质点)。
忽略一切阻力。
取g=10m/s2。
⑴要使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台水平飞出刚好越过壕沟,求他离开高台时的速度大小。
⑵欲使摩托车运动员能够飞越壕沟,其初速度v0至少应为多大?⑶为了保证摩托车运动员的安全,规定飞越壕沟后摩托车着地时的速度不得超过26 m/s,那么,摩托车飞离高台时的最大速度v m应为多少?
23.(1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º)。
⑴求小球带何种电性及所带电荷量的大小;⑵如果不改变电场强度的大小而突然将电场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下,带电小球将怎样运动?要求说明理由。
⑶电场方向改变后,带电小球的最大速度值是多少?
24.(20分)在质量为M=1.0kg的小车上,竖直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0.20kg的,宽L=0.050m、总电阻R=100Ω的100匝矩形线圈。
线圈和小车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现有一子弹以v0=110m/s的水平速度射入小车中,并立即与小车(包括线圈)一起运动,速度为v1=10m/s。
随后穿过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1.0T的水平有界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
已知子弹射入小车后,小车运动的速度v随车的位移s变化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求:⑴子弹的质量m0;⑵小车的位移s=10m时线圈中的电流大小I;⑶在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
⑷线圈和小车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圈电阻的发热量Q。
/cm
参考答案
13.A 14.C 15.B 16.B 17.C 18.C 19.B 20.B 21.⑴8.0,4.1 ⑵①a ②2547,5094 ③C ,B 22.⑴10m/s ⑵10m/s ⑶24m/s 23.⑴E
mg q θ
tan =
⑵在竖直面内向下开始沿圆弧摆动。
⑶()()θθtan 1cos 12--=
gl v m
24.⑴0.12kg ⑵0.4A ⑶5×10-3
C ⑷6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