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西学东渐与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西学东渐

[主题解读]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相互交融,推动政治、经济共同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有思想

解放先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高考命题视角。

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

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由于东西文化的异质性和西方文化传播者的殖民主义态

度,导致西学东渐过程中东西文化的碰撞、冲突。鸦片战争后,随着国人对西学认识的深入,

东西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中西两种文明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高考命题特别重视思想解放这一社会动力的考查,主要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交融的

角度,考查思想文化的特点、影响及差异,同时考查思想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知识链接]

(1)明清之际科技东传与儒学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2)地主阶级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学习西方科技。

(3)维新思想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及学习西方的思想。

(4)三民主义。

(5)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8)近代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

(9)近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

【基础梳理】

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背景:(1)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创造了条件。

(2)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西欧,科技

文化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

(3)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科技文化逐步落后。

2、主要内容:以传教士为主要媒介,传播天主教、传播西方的科技文化。

3、影响:(1)异质文化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内部,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2)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

(3)明智之士认识差距,开始反思。

二、晚清民初的西学东渐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实业派——张謇实业救国

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胡、鲁“民主科学”

无产阶级——五四前后的马克思主义

3、影响:(1)引发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深刻的嬗变。

(2)推动了经济、政治的变革。

(3)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重点探究】

1、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中断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为了扩张天主教势力,一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士来到中国,他们除了传播西方基督教宗教文化外,也带来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在这次中西文明的相遇和交流中,发生过许多冲突,主要是传统礼仪与宗教观念方面的冲突。随着天主教的发展,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风俗,引起人民和清政府官员的不满,1723年,雍正下令禁止传教,驱逐大量的传教士……。

材料二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最终,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加之马戛

尔尼不行三跪九叩之礼,拒绝了马戛尔尼的通商要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的原因。

主要原因:①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了中国主权;②传统礼仪和宗教理念的差异;

③闭关政策的影响。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戛尔尼通商要求遭到拒绝的原因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原因:①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

②马戛尔尼拒绝按照中国传统行三跪九叩之礼。

影响: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3.从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到马戛尔尼通商要求遭到拒绝说明了什么?

统治者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中西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

2、如何认识近代的西学东渐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1809—1874)《制洋器议》材料三由于中国的社会结构是根据血缘关系向外推延的,个人不能超越血缘规范直接同国家构成关系……国民往往过于注重家庭、家族及个人的私利。……“精英在觉醒、民众在沉睡”就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徐杨《传统社会心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变革思想的制约》材料四“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未来全球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各文明根本的文化差别,世界变小后人与人交互频繁,不同文化特色的互动增加激发了文化差别感觉和敌意,西方经济霸权地位影响下的文化模仿与归根,文化发展的排他性和独立性,这导致20世纪以来冲突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