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陆地和海洋
- 格式:doc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16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3 陆地和海洋一、选择题(2011·全国文综I·T1~2·8分)读图1,完成1~2题。
图1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组,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二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中各种岩石的转化关系。
【精讲精析】1选D,2选C。
第1题,图片中为正在喷发的火山,说明山体为火山喷发形式,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第2题,该山体岩石为岩浆岩,在地球表层外力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喷出岩和侵入岩只能由岩浆形成,变质岩不能在地球表层由岩浆岩直接转化而成。
(2011·上海地理·T19~20·4分)(八)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
3.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cm/s B.200cm/s C.300cm/s D.400cm/s4.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思路点拨】本题主要借助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考查对坐标图的判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纵横坐标的含义,具体如下:(1)坐标横轴表示河流流速,越向右流速越高;(2)坐标纵轴表示搬运物质的颗粒直径,越向上颗粒直径越大;(3)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搬运物质的颗粒直径越大。
【精讲精析】3选B,4选D。
第3题,据图判断鹅卵石的颗粒直径约为6.4cm 到25.6cm之间,因此对应流速约为200cm/s~300 cm/s,因此至少是200cm/s,选B。
课标文综39.(3)P6(4)D3(5)E1[2011·四川卷]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3)请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图12材料四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13)图13(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课标文综39.(3)P6(4)D3(5)E1[2011·四川卷]【答案】(3)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的危害。
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酸性气体会产生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危害人体健康。
通过分析题干中数码框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形式——潮汐。
潮汐潮位的高低与河口形状、风向及河水顶托作用有关。
亚马孙河河口口大内小,涌入河口的海水较多,河口变窄使潮位抬高;亚马孙河河口位于赤道附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加剧了潮势。
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的河水较多,与自东向西流的海水形成顶托之势,从而抬高潮势。
(5)【答案】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浦东新区2011年高考地理科模拟试卷(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请先在答题纸上填写本人信息,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请在答题纸上注明你选做的模块组别。
如不注明,则默认为A组。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纸上)。
(一)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展开对太阳风与火星磁场关系等领域的探测。
1.关于火星的正确叙述是:A.位于地球和金星之间B.卫星数目比地球多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2.与太阳风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是:A. 流星B.黑子C.极光D.风暴潮3.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航天器发射场是:A.太原B.酒泉C.西昌D.文昌(二)右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4.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与河流B.气候与地形C.气候与交通D.矿产与河流5.图中铁路线沿城市边缘通过是受制于:A.地形地势影响B.河流湖泊分布C.城市功能划分D.客货流量大小(三)读某国某城市拉沃拉耶(气象站位置:经纬度、海拔高度略)气候资料回答问题(月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月降雨量单位为毫米) 。
回答6-8题。
6.有可能影响拉托拉耶的低压天气系统是:7.与拉沃拉耶所属的气候类型相匹配的农业地区是A.美国的棉花带B.美国的乳畜带C.中国的小麦主产区D.巴西的咖啡种植园8.形成上表所示各月气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季风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四)右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其中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
9.某些年份某海域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鱼群大量死亡。
该海域是A.箭头A表示的海域B.箭头B表示的海域C.箭头C表示的海域D.箭头D表示的海域10.某海域发生拉尼娜现象,其正确描述是:A.表层水温异常偏高B.表层水温异常偏低C.底层水温异常偏高D.底层水温异常偏低(五)下图为某地东—西向的地形剖面简图。
11.若该图水平比例尺为一百万分之一,若量得图上陆地东西距离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A. 1500千米B. 150千米C. 15千米D. 1.5千米12. 图示地区位于A.伊比利亚半岛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日德兰半岛D.佛罗里达半岛13. 该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地中海型农业B.林业和牧业C.水田农业D.混合农业(七)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地理】 2011 届高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陆地和大海【2011 ·北京旭日期末】图 3 所示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入口地。
回答 5~ 7 题。
5.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北冰洋【答案】6.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添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少了严寒的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答案】7. 7 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整体上A.顺风顺流B.顺风逆水C.顶风顺流D.顶风逆水【答案】【2011 ·北京旭日期末】图4 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表示图,此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
回答8~ 10 题。
8.对于图中水循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a 环节的水量和 d 环节的水量相等B.若该地位于北美西部,则 c 往常为向西南方向输送的水汽C.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靠 d 环节D. e 环节表示地下径流【答案】9.对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e 环节在海岸带地区主要为侵害作用B. g 环节属于内力作用C. i 、 h、 l 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D.②③两种岩石能够互相转变【答案】10.若乙处的植被遇到严重损坏,则A.汛期时 e 环节输送量减少C. i 处岩块上涨加快B . f 环节蒸腾增强D .甲处泥沙淤积增强【答案】【2011 ·北京旭日期末】读图 5“中国部分地区图”及以下描绘地理景观、地理规律的佳句,达成 11、 12 题。
11.“五原春光回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即今河边冰开日,正是长安( 今西安 ) 花落时。
”诗歌中描绘的现象A.反应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 B .由两地的水分差别造成的C.因为流经两地的河流不一样造成的 D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2.“芜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的地理寓意是A.冬天风不可以抵达玉门关 B .西风不可以抵达玉门关C.从沿海到内地水分条件差别显然 D .玉门关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的生长【答案】【2011 ·北京东城期末】“鲇鱼”是19.台风多形成于2010 年全世界范围内的最强台风。
2011高考真题分类精选(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暑假练习之八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2011北京卷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2.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四川卷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雨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4.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5-6题5.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A.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雨D.乙图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6.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7-9题。
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 ③——大兴安岭西侧D. ④——西经130度附近8. 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9.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10.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 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 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 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 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1~12题。
不等式1.大纲文数5.E1[2011·全国卷] 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a>b +1 B .a>b -1 C .a 2>b 2 D .a 3>b 31. A 解析 对A 项,若a>b +1,则a -b>1,则a>b ;若a>b ,不能得到a>b +1.对B 项,若a>b -1,不能得到a>b ;对C 项,若a 2>b 2,可得(a +b)(a -b)>0,不能得到a>b ;对D 项,若a 3>b 3,则a>b ,反之,若a>b ,则a 3>b 3,a 3>b 3是a>b 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A.2.课标文数6.E1[2011·浙江卷] 若a ,b 为实数,则“0<ab<1”是“b<1a”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解析当0<ab<1,a<0,b<0时,有b>1a ;反过来b<1a ,当a<0时,则有ab>1,∴“0<ab<1”是“b<1a”的既不充分也3.课标文数1.A1,E3[2011·北京卷] 已知全集U =R ,集合P ={x|x 2≤1},那么∁U P =( ) A .(-∞,-1) B .(1,+∞) C .(-1,1) D .(-∞,-1)∪(1,+∞) 3.D 解析 因为集合P ={x|-1≤x≤1},所以∁U P ={x|x<-1或x>1},故选D.4.课标文数6.E3[2011·福建卷] 若关于x 的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2,2) C .(-∞,-2)∪(2,+∞) D .(-∞,-1)∪(1,+∞)4.【解析】 由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 Δ=m 2-4>0,解得m<-2或m>2,故选C.5.课标文数5.E3[2011·广东卷] 不等式2x 2-x -1>0的解集是( )A.⎝⎛⎭⎫-12,1 B .(1,+∞) C .(-∞,1)∪(2,+∞) D.⎝⎛⎫-∞,-12∪(1,+∞) 5. D 【解析】 不等式2x 2-x -1>0化为(x -1)(2x +1)>0,解得x<-12或x>1,故选D.6.课标文数1.E3[2011·山东卷] 设集合M ={x|(x +3)(x -2)<0},N ={x|1≤x≤3},则M∩N =( ) A .[1,2) B .[1,2] C .(2,3] D .[2,3]6.A 【解析】 由解不等式知识知M ={x|-3<x <2},又N ={x|1≤x≤3},所以M∩N ={x|1≤x <2}.7.课标文数6.E5[2011·安徽卷] 设变量x ,y 满足⎩⎪⎨⎪⎧x +y≤1,x -y≤1,x≥0,则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1B .2,-2C .1,-2D .2,-17.B 【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可知当直线u =x +2y 经过A(0,1), C(0,-1)时分别对应u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故u max =2,u min =-2.8.大纲文数4.E5[2011·全国卷] 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6,x -3y≤-2,x≥1,则z =2x +3y 的最小值为( )A .17B .14C .5D .38. C 【解析】 通过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可知z 的最小值为5,故选C.9.课标文数21.E5,C9[2011·福建卷] 设函数f(θ)=3sinθ+cosθ,其中,角θ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P(x ,y),且0≤θ≤π.(1)若点P 的坐标为⎝⎛⎭⎫12,32,求f(θ)的值;(2)若点P(x ,y)为平面区域Ω:⎩⎪⎨⎪⎧x +y≥1,x≤1,y≤1上的一个动点,试确定角θ的取值范围,并求函数f(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9.【解答】 (1)由点P 的坐标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sinθ=32,cosθ=12.于是f(θ)=3sinθ+cosθ=3×32+12=2. (2)作出平面区域Ω(即三角形区域ABC)如图1-7所示,其中A(1,0),B(1,1),C(0,1).于是0≤θ≤π2.又f(θ)=3sinθ+cosθ=2sin ⎝⎛⎭⎫θ+π6,且π6≤θ+π6≤2π3,故当θ+π6=π2,即θ=π3时,f(θ)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等于2;当θ+π6=π6,即θ=0时,f(θ)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1.10.课标文数 6.E5[2011·广东卷]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0≤x≤2,y≤2,x≤2y给定.若M(x ,y)为D 上的动点,点A 的坐标为(2,1),则z =OM →·OA →的最大值为( )A .3B .4C .3 2D .4 210. B 【解析】 z =OM →·OA →=(x ,y)·(2,1)=2x +y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图1-1),显然当z =2x +y 经过B(2,2)时,z 取最大值,即z max =2+2=4.11.课标文数8.E5[2011·湖北卷] 直线2x +y -10=0与不等式组⎩⎪⎨⎪⎧x≥0,y≥0,x -y≥-2,4x +3y≤20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点有( )A .0个B .1个C .2个D .无数个 11. B 画出不等式组⎩⎪⎨⎪⎧x≥0,y≥0,x -y≥-2,4x +3y≤20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含边界).因为直线2x +y -10=0过点A ()5,0,且其斜率为-2,小于直线4x +3y =20的斜率-43,故只有一个公共点()5,0.12.课标文数14.E5[2011·湖南卷] 设m>1,在约束条件⎩⎪⎨⎪⎧y≥x ,y≤mx ,x +y≤1下,目标函数z =x +5y 的最大值为4,则m 的值为________.12.【解析】 先画出约束条件⎩⎪⎨⎪⎧y≥x ,y≤mx ,x +y≤1表示的可行域:如右图1-3:直线x +y =1与y =mx 的交点为⎝⎛⎭⎫1m +1,m m +1,得到当x =1m +1,y =m m +1时目标函数z =x +5y 有最大值4,则有1m+1+5×m m +1=4,得m =3.13.课标文数14.E5[2011·课标全国卷] 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2x +y≤9,6≤x -y≤9,则z =x +2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3.【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由⎩⎪⎨⎪⎧y =-2x +3,y =x -9 解得A(4,-5).当直线z =x +2y 过A 点时z 取最小值,将A(4,-5)代入,得z =4+2×(-5)=-6.14.课标文数7.E5[2011·山东卷] 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2y -5≤0,x -y -2≤0,x≥0,则目标函数z =2x +3y +1的最大值为( )A .11B .10C .9D .8.515.课标文数12.E5[2011·陕西卷] 如图1-6所示,点(x ,y)在四边形ABCD 内部和边界上运动,那么2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5.解析 由图象知函数在点A(1,1)时,2x -y =1;在点B(3,2)时,2x -y =23-2>1;在点C(5,1)时,2x -y =25-1>1;在点D(1,0)时,2x -y =2-0=2>1,故最小值为1.16.大纲文数10.E5[2011·四川卷] 某运输公司有12名驾驶员和19名工人,有8辆载重量为10吨的甲型卡车和7辆载重量为6吨的乙型卡车.某天需送往A 地至少72吨的货物,派用的每辆车需满载且只运送一次,派用的每辆甲型卡车需配2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450元,派用的每辆乙型卡车需配1名工人,运送一次可得利润350元,该公司合理计划当天派用两类卡车的车辆数,可得最大利润z =( ) A .4650元 B .4700元 C .4900元 D .5000元16.设该公司合理计划当天派用甲、乙卡车的车辆数分别为x ,y ,则根据条件得x ,y 满足的约束条件为⎩⎪⎨⎪⎧x +y≤12,2x +y≤19,10x+6y≥72,x≤8,y≤7,x ∈N *,y ∈N *,目标函数z =450x +350y -z.作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然后平移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450x +350y -z =0知,当直线经过直线x +y =12与2x +y =19的交点(7,5)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即z =450×7+350×5=4900.17.课标文数 2.E5[2011·天津卷] 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1,x +y -4≤0,x -3y +4≤0,则目标函数z =3x -y 的最大值为( )A .-4B .0 C.43D .417. 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 x +y -4=0,x-3y +4=0,解得⎩⎪⎨⎪⎧x =2,y =2. 当目标函数z =3x -y 移至(2,2)时,z =3x -y 有最大值4.18.课标文数3.E5[2011·浙江卷] 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x +2y -5≥0,2x +y -7≥0,x≥0,y≥0,则3x +4y 的最小值是( )A .13B .15C .20D .2818.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联立⎩⎪⎨⎪⎧ x +2y -5=0,2x +y -7=0,解之得⎩⎪⎨⎪⎧x =3,y =1.∴当z =3x +4y 过点(3,1)时,有最小值13.19.课标文数7.B10,E6[2011·北京卷] 某车间分批生产某种产品,每批的生产准备费用为800元,若每批生产x 件,则平均仓储时间为x8天,且每件产品每天的仓储费用为1元,为使平均到每件产品的生产准备费用与仓储费用之和最小,每批应生产产品( )A .60件B .80件C .100件D .120件19.解析记平均到每件产品的生产准备费用与仓储费用之和为f(x),则f(x)=800+x 8×x×1x =800x +x 8≥2800x ×x8=20,当且仅当800x =x8,即x =80件(x>0)时,取最小值,故选B.20.课标文数10.B12,E6[2011·福建卷] 若a>0,b>0,且函数f(x)=4x 3-ax 2-2bx +2在x =1处有极值,则ab 的最大值等于( )A .2B .3C .6D .920.解析 f′(x)=12x 2-2ax -2b ,∵f(x)在x =1处有极值,∴f′(1)=0,即12-2a -2b =0,化简得 a +b =6,∵a>0,b>0,∴ab≤⎝⎛⎭⎫a +b 22=9,当且仅当a =b =3时,ab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9,故选D.21.大纲文数7.E6[2011·重庆卷] 若函数f(x)=x +1x -2(x>2)在x =a 处取最小值,则a =( )A .1+ 2B .1+ 3C . 3D .421 ∵x >2,∴f(x)=x +1x -2=(x -2)+1x -2+2≥2-1x -2+2=4, 当且仅当x -2=1x -2,即x =3时取等号.22.大纲文数15.E6[2011·重庆卷] 若实数a ,b ,c 满足2a +2b =2a +b,2a +2b +2c =2a +b +c ,则c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22.【解析】 2a +b =2a +2b ≥22a +b ,当且仅当a =b 时,2a +b ≥4取“=”.由2a +2b +2c =2a +b +c 得2a +b +2c =2a +b ·2c ,∴2c=2a +b 2a +b -1=1+12a +b -1≤1+14-1=43,故c≤log 243=2-log 23.23.课标文数20.D5,E7[2011·广东卷] 设b >0,数列{a n }满足a 1=b ,a n =nba n -1a n -1+n -1(n≥2).(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2a n ≤b n +1+1.23.解答 (1)由a 1=b>0,知a n =nba n -1a n -1+n -1>0,n a n =1b +1b ·n -1a n -1.令A n =n a n ,A 1=1b ,当n≥2时,A n =1b +1b A n -1=1b +…+1b n -1+1b n -1A 1=1b +…+1b n -1+1b n .①当b≠1时,A n =1b ⎝⎛⎭⎫1-1b n 1-1b=b n -1b n -,②当b =1时,A n =n.∴a n =⎩⎪⎨⎪⎧nb n-b n -1,b≠1,1, b =1.(2)证明:当b≠1时,欲证2a n =2nb n -b n -1≤b n +1+1,只需证2nb n≤(b n+1+1)b n -1b -1.∵(b n +1+1)b n -1b -1=b 2n +b 2n -1+...+b n +1+b n -1+b n -2+ (1)b n ⎝⎛⎭⎫b n +1b n +b n -1+1b n -1+...+b +1b >b n (2+2+ (2)=2nb n,∴2a n =2nb n -b n -1<1+b n +1.当b =1时,2a n =2=b n +1+1.综上所述2a n ≤b n +1+1.24.课标文数22.B12,E8[2011·湖南卷] 设函数f(x)=x -1x-alnx(a ∈R ).(1)讨论f(x)的单调性;(2)若f(x)有两个极值点x 1和x 2,记过点A(x 1,f(x 1)),B(x 2,f(x 2))的直线的斜率为k.问:是否存在a ,使得k =2-a ?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解答 (1)f(x)的定义域为(0,+∞).f′(x)=1+1x 2-a x =x 2-ax +1x2.令g(x)=x 2-ax +1,其判别式Δ=a 2-4.①当|a|≤2时,Δ≤0,f′(x)≥0.故f(x)在(0,+∞)上单调递增.②当a<-2时,Δ>0,g(x)=0的两根都小于0.在(0,+∞)上,f′(x)>0故f(x)在(0,+∞)上单调递增.③当a>2时,Δ>0,g(x)=0的两根为x 1=a -a 2-42,x 2=a +a 2-42.当0<x<x 1时,f′(x)>0;当x 1<x<x 2时,f′(x)<0;当x>x 2时,f′(x)>0.故f(x)分别在(0,x 1),(x 2,+∞)上单调递增,在(x 1,x 2)上单调递减.(2)由(1)知,a>2.因为f(x 1)-f(x 2)=(x 1-x 2)+x 1-x 2x 1x 2-a(lnx 1-lnx 2),所以,k =1-2x 1-x 2=1+1x 1x 2-a·lnx 1-lnx 2x 1-x 2.又由(1)知,x 1x 2=1,于是k =2-a·lnx 1-lnx 2x 1-x 2.若存在a ,使得k =2-a ,则lnx 1-lnx 2x 1-x 2=1.即lnx 1-lnx 2=x 1-x 2.亦即x 2-1x 2-2lnx 2=0(x 2>1).(*)再由(1)知,函数h(t)=t -1t -2lnt 在(0,+∞)上单调递增,而x 2>1,所以x 2-1x 2-2lnx 2>1-11-2ln1=0.这与(*)式矛盾.故不存在a ,使得k =2-a.25.课标文数21.B12,E8[2011·陕西卷] 设f(x)=lnx ,g(x)=f(x)+f′(x).(1)求g(x)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2)讨论g(x)与g ⎝⎛⎭⎫1x 的大小关系;(3)求a 的取值范围,使得g(a)-g(x)<1a 对任意x >0成立.25.解答 (1)由题设知f(x)=lnx ,g(x)=lnx +1x .∴g′(x)=x -1x2.令g′(x)=0得x =1,当x ∈(0,1)时,g′(x)<0,故(0,1)是g(x)的单调减区间.当x ∈(1,+∞)时,g′(x)>0,故(1,+∞)是g(x)的单调增区间,因此,x =1是g(x)的唯一极值点,且为极小值点,从而是最小值点.所以g(x)的最小值为g(1)=1.(2)g ⎝⎛⎭⎫1x =-lnx +x.设h(x)=g(x)-g ⎝⎛⎭⎫1x =2lnx -x +1x ,则h′(x)=--2x2.当x =1时,h(1)=0,即g(x)=g ⎝⎛⎭⎫1x ,当x ∈(0,1)∪(1,+∞)时,h′(x)<0,h′(1)=0.因此,h(x)在(0,+∞)内单调递减,当0<x <1时,h(x)>h(1)=0.即g(x)>g ⎝⎛⎭⎫1x .当x>1时,h(x)<h(1)=0,即g(x)<g ⎝⎛⎭⎫1x .(3)由(1)知g(x)的最小值为1,所以,g(a)-g(x)<1a ,对任意x>0成立⇔g(a)-1<1a,即lna <1,从而得0<a <e.26.课标文数20.B12,E9[2011·湖北卷] 设函数f(x)=x 3+2ax 2+bx +a ,g(x)=x 2-3x +2,其中x ∈R ,a 、b 为常数,已知曲线y =f(x)与y =g(x)在点(2,0)处有相同的切线l.(1)求a 、b 的值,并写出切线l 的方程;(2)若方程f(x)+g(x)=mx 有三个互不相同的实根0、x 1、x 2,其中x 1<x 2,且对任意的x ∈[x 1,x 2],f(x)+g(x)<m(x -1)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6.解答 (1)f′(x)=3x 2+4ax +b ,g′(x)=2x -3.由于曲线y =f(x)与y =g(x)在点(2,0)处有相同的切线,故有f(2)=g(2)=0,f′(2)=g′(2)=1.由此得⎩⎪⎨⎪⎧ 8+8a +2b +a =0,12+8a +b =1,解得⎩⎪⎨⎪⎧a =-2,b =5.所以a =-2,b =5,切线l 的方程为x -y -2=0.(2)由(1)得f(x)=x 3-4x 2+5x -2,所以f(x )+g(x)=x 3-3x 2+2x.依题意,方程x(x 2-3x +2-m)=0有三个互不相同的实根0、x 1、x 2,故x 1、x 2是方程x 2-3x +2-m =0的两相异的实根.所以Δ=9-4(2-m)>0,即m>-14.又对任意的x ∈[x 1,x 2],f(x)+g(x)<m(x -1)恒成立.特别地,取x =x 1时,f(x 1)+g(x 1)-mx 1<-m 成立,得m<0.由韦达定理,可得x 1+x 2=3>0,x 1x 2=2-m>0,故0<x 1<x 2.对任意的x ∈[x 1,x 2],有x -x 2≤0,x -x 1≥0,x>0,则f(x)+g(x)-mx =x(x -x 1)(x -x 2)≤0,又f(x 1)+g(x 1)-mx 1=0,所以函数f(x)+g(x)-mx 在x ∈[x 1,x 2]的最大值为0.于是当-14<m<0时,对任意的x ∈[x 1,x 2],f(x)+g(x)<m(x -1)恒成立.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14,0.。
考点3 陆地和海洋一、选择题(2011·全国文综I·T1~2·8分)读图1,完成1~2题。
图1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思路点拨】解答该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软流层,二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中各种岩石的转化关系。
【精讲精析】1选D,2选C。
第1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第2题,该山体岩石为岩浆岩,在地球表层外力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喷出岩和侵入岩只能由岩浆形成,变质岩不能在地球表层转化。
(2011·上海地理·T15~16·4分)(八)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
3.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 .100cm/sB .200cm/sC .300cm/sD .400cm/s4.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A .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 .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 .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 .石块、砾石、粗砂、黏土【思路点拨】本题主要借助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考查对坐标图的判读,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纵横坐标的含义,具体如下:(1)坐标横轴表示河流流速,越向右流速越高;(2)坐标纵轴表示搬运物质的颗粒直径,越向上颗粒直径越大;(3)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搬运物质的颗粒直径越大。
【精讲精析】3选B ,4选D 。
第3题,据图判断鹅卵石的颗粒直径约为6.4cm 到25.6cm 之间,因此对应流速约为200cm/s ~300 cm/s ,因此至少是200cm/s ,选B 。
第4题,流速越大,搬运颗粒越大,根据题意,随着流速逐渐降低,颗粒越大越先沉积,对照图示可以判断,黏土颗粒直径最小,应该最后沉积,故选项A 、B 错误;黏土颗粒直径小于粗砂,所以应该是粗砂先沉积,黏土后沉积,选项C 错误,故D 正确。
2011年高考真题+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第一部分高考真题与解析[2011·四川卷]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3 。
NN图3课标文综5.A2[2011·四川卷] 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课标文综5.A2[2011·四川卷]C【解析】根据两条等值线间闭合区域的取值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丙地年蒸发量大于600毫米;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应先增后减;等值线越密,变化越大,由图可知甲处年蒸发量等值线密集,乙处稀疏,故C正确;内、外流区分界线应在400毫米等值线西面。
课标文综6.N5[2011·四川卷] 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课标文综 6.N5[2011·四川卷]C【解析】乙地为华北平原,其淋盐期为其雨季(7、8月份),油菜花黄蜜蜂忙是春季;阴雨绵绵梅子黄是6月中下旬;稻田受旱暑骄阳是丁地7、8月份的伏旱季节;落叶遍地秋风狂是秋季,故C项正确。
[2011·课标全国卷] 读图1,完成6~8题。
图1课标文综6.A2[2011·课标全国卷]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C.60 m D.65 m课标文综6.A2[2011·课标全国卷] C【解析】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
课标文综7.A2[2011·课标全国卷]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课标文综7.A2[2011·课标全国卷] C【解析】①②③④四处,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
2011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世界地理课标文综36.(1)M1(2)H1(3)H3(4)N2 (5)F2[2011·四川卷] 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8(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课标文综36.(1)M1(2)H1(3)H3(4)N2 (5)F2[2011·四川卷] (1)【答案】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河流流向确定地势高低的能力及根据气温曲线描述气温分布特点的能力。
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可知,图幅范围内,河流发源于中部,流向东南或西北,说明该区域地势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结合条件。
乙城市为郑州,位于华北平原,距离我国商品粮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较近,粮食丰富。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郑州是京广、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粮食。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较一般城市的资金、仓储、信息条件好,利于粮食交易。
(4)【答案】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A单元地球和地图A1地球和地球仪9.A10.B42013·某某卷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9~10题。
图5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B.秋雨绵绵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9.A。
10.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10.D40.(1)M3 A1 C5(2)M3 E1(3)M3 C5(4)M3 D4(5)M3 O32013·某某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5)图5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0.[答案] (1)南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火山(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
(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等角度作答。
课标文综1.D1[2011·广东卷]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图1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课标文综1.D1[2011·广东卷] B【解析】结合教材中背斜、向斜、断层相关知识,并结合图中甲、乙、丙的位臵,即可得出答案。
[2011·山东卷] 图1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课标文综3.D1[2011·山东卷] 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课标文综3.D1[2011·山东卷] A【解析】甲处地势相对平坦,可进一步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发展种植业;乙处位于断层,修建护坡堤,容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丙处坡度较大,修建梯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丁处位于山谷,修建土坝,可有效拦截泥沙,防止水土流失。
课标文综4.D1[2011·山东卷] 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课标文综4.D1[2011·山东卷] D【解析】Ⅰ为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Ⅱ为断层,主要是岩层发生了破裂,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Ⅲ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Ⅳ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2011·全国卷] 读图1, 完成1~2题。
图1文综1.D1[2011·全国卷]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地幔文综1.D1[2011·全国卷]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的组成。
据图可知,该山体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按成因该山体的岩石属于岩浆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岩浆岩,岩浆发源于地幔。
故D项正确。
文综 2.D1[2011·全国卷]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文综2.D1[2011·全国卷]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各类岩石在地球表层受到多种因素(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影响,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沉积岩。
[2011·北京卷] 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读图,回答第1题。
图1课标文综1.D1[2011·北京卷] 该景观()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课标文综1.D1[2011·北京卷] A【解析】根据景观分布位臵和图片很容易看到景观特点是几块高大坚硬的岩石矗立在海边,因此形成原因是海浪的侵蚀作用。
石灰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B项错误。
最能体现自然景观的应该是植被和土壤,海南岛热带自然景观的代表是椰林等,故C项错误。
该处旅游景观是地貌景观,其季节性不明显,又因为地处热带,因此季节变化不显著,D项错误。
[2011·北京卷] 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图6课标文综8.D1[2011·北京卷] 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课标文综8.D1[2011·北京卷] D【解析】图中信息较多,可根据题中选项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根据剖面图中地层年龄分析该地区发生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先发生沉积作用,后发生岩层的断裂错动;再根据地表岩层不连续、地层年龄不同,可以分析出地表的岩层物质受到外力侵蚀。
A中河流的河床出现在距今21~23百万年之间地层,A错误。
B中①处年轻的地层缺失,应该是先沉积后被外力侵蚀。
C中②处缺失距今~1.1百万年的地层,因此不连续。
D中河流③处河道弯曲,考查弯曲河道凹岸和凸岸侵蚀状况差异,而不是地转偏向力带来的对河流两侧河道侵蚀程度不同。
因此,根据图中河流流向是向北的,③处左岸是凹岸,侵蚀严重,而右岸堆积明显。
图13单位:%(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课标文综37.(1)N6、O2(2)D1(3)N6[2011·浙江卷] 【答案】(1)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耕地和牧草地。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2)向斜构造;沉积岩。
(3)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比重较小。
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
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
【解析】(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要从区域位臵、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方面去分析,结合图中的经纬线,可以确定该地区主要为黄土高原,位臵确定了,答案基本上就出来了。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在图例中已有反映。
沙地和旱地的治理措施,结合国土整治中的一些案例中提到的措施就可以得出答案。
(2)据地质剖面示意图,岩层的中间新,两翼老,可以看出甲为向斜构造。
由甲是气源地,可以确定该地岩石应该为沉积岩,只有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天然气。
(3)该题较易,直接读表,可以看出该地工业主要以煤炭、电力、油气为主,纺织比例较小,对比分析2005年与2009年的各个工业部门的比例变化。
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011·江苏卷]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11~12题。
图5图6 课标文综11.D1[2011·江苏卷] 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课标文综11.D1[2011·江苏卷] C【解析】根据图示岩层特点可判断,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
③处岩层发生破裂,且两侧岩层明显错位,为断层构造。
[2011·江苏卷]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11~12题。
图5图6 课标文综11.D1[2011·江苏卷] 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课标文综11.D1[2011·江苏卷] C【解析】根据图示岩层特点可判断,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
③处岩层发生破裂,且两侧岩层明显错位,为断层构造。
[2011·江苏卷]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5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11~12题。
图5图6 课标文综11.D1[2011·江苏卷] 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课标文综11.D1[2011·江苏卷] C【解析】根据图示岩层特点可判断,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②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
③处岩层发生破裂,且两侧岩层明显错位,为断层构造。
课标文综39.(3)P6(4)D3(5)E1[2011·四川卷]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3)请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图12材料四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13)图13(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课标文综39.(3)P6(4)D3(5)E1[2011·四川卷]【答案】(3)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②酸化;③呼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的危害。
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酸性气体会产生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危害人体健康。
通过分析题干中数码框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形式——潮汐。
潮汐潮位的高低与河口形状、风向及河水顶托作用有关。
亚马孙河河口口大内小,涌入河口的海水较多,河口变窄使潮位抬高;亚马孙河河口位于赤道附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加剧了潮势。
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的河水较多,与自东向西流的海水形成顶托之势,从而抬高潮势。
(5)【答案】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丰富说明风力强,主要考虑大气运动情况及地形的影响。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冬夏季风、热带气旋影响风力较大;另外,滨海地区海陆风作用明显;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对风的阻挡作用较小。
[2011·江苏卷]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图4课标文综9.A2[2011·江苏卷] 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课标文综9.E2[2011·江苏卷] D【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的分布,可以确定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