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的宗旨
- 格式:pdf
- 大小:79.15 KB
- 文档页数:2
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学术资源和学习场所,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师生学习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学校整体形象的提升。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中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一、提供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作为学术场所,其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舒适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术研究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重视学习环境的舒适度,提供安静、明亮的自习室和阅览室,配备舒适的座椅和合适的氛围。
图书馆应该设置专门的休息区和茶水间,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和交流场所,让他们在学习疲惫时得到放松,并且可以交流学术思想。
二、充实丰富的馆藏资源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其存在的核心价值,为师生提供充实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
以人为本的建设和管理应该从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出发,收集和采购与教学研究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和电子资源,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图书馆还应该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图书管理员,提供个性化的馆藏咨询和借阅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
图书馆应该注重服务创新,采用新技术和新思路,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可以通过建设智能自助借还书系统、开设24小时自习室和图书馆网上预约系统等,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图书馆还可以定期组织学术讲座、文献检索培训等,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
四、关注用户需求,加强沟通交流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应该始终关注用户的需求,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可以通过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设立意见箱和举办读者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还可以建立图书馆用户反馈渠道,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问题反馈和解决途径,让他们感受到图书馆真正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做好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摘要】高职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探讨了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
在重点介绍了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人本理念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在详细阐述了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加强读者需求调研与分析、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建立个性化服务机制以及培养高素质图书馆工作者等方面的内容。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高职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职图书馆的改进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人本理念、读者为中心、需求调研、服务质量、个性化服务、高素质工作者、发展方向、人为本。
1. 引言1.1 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是支撑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高职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学术资源中心,承担着为师生提供知识信息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和服务育人的使命。
通过高质量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师生学习、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的提升,提高高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做好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不仅关乎高校的办学效果和声誉,更是为了实现高校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产出。
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贯穿将更好地满足师生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职图书馆不断进步和发展。
1.2 人本理念在高职图书馆中的应用人本理念是指以人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将人的权益和价值放在首位,通过尊重人的主体性和尊严来达到实现个人自身价值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的。
在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人本理念的应用至关重要。
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内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各类学术资料,还能够成为学校内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和文化中心。
因此,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
1. 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品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使用率。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必须不断提高。
例如,图书馆应该建立高效的借书、归还书籍和查询资料的信息系统,以方便用户更快地获取信息和书籍;同时,图书馆应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和独特的服务,例如学术讲座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2. 加强设施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设施建设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和装修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例如加强舒适度、高效性和智能化等方面。
此外,图书馆的设施应开放多元式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文献检索系统、网络信息获取技术、多媒体研究设备等,以保证用户的信息获取和阅读习惯。
3. 整合资源优化管理高校图书馆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以优化图书馆的管理和运作效率。
例如,吸引高素质的员工和管理人员,优化图书采购和管理流程,加强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合作,提高图书馆使用率和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4. 重视用户反馈和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用户反馈,并且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优化服务和管理策略。
例如,建立用户考评制度,加强用户调查和反馈,进一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应该更注重个性化服务,通过不同的阅读空间的提供,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设立静读区、合作区、交流区等不同性质的阅读环境,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5. 增强社会影响力和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社会影响力和作用,不仅要为学校内部服务,也要为社会公众服务。
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活动,如文化讲座、图书讲座、阅读活动等吸引和服务更广泛的社会用户,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学术声誉。
总之,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是保证图书馆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
“以人为本”做好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高职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做好高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才能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文化活动的需要。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高职图书馆是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场所,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职图书馆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通过各种手段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将学生放在首位,教育和服务不再是光屏幕、书籍、材料的交付和传输,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二、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一个优秀的高职图书馆不仅要有良好的图书资源,还必须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服务水平不降低。
在高职图书馆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实现对学生、教师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合理、有针对性的服务。
同时,高职图书馆要针对学生的阅读需求,及时更新和补充图书资料,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高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学生和教师需求高职图书馆除了要拥有优质的馆藏、设施,还要加强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服务,实现自我实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
在服务上,需要更好的帮助学生和教师进行信息查询、学科搜索、文献检索等方面,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高职图书馆也要面向社会服务,通过交流、合作和开放,构建智慧图书馆,为学生和青年学者提供一流的资源和服务。
四、高职图书馆对建立推广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和系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高职学生作为社会新生代,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高职图书馆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和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代性教育,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综合信息服务,为学生在学术史上发挥积极作用。
憩兰叁凰探讨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孙振起解金兰贾春燕(天津农学院图书馆,天津市300384)哺要】人J|生化服务是当今图书馆界服务的方向。
本文从流通工作出发,探讨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做好^性化管理与服务工作。
从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和现今图书馆的设备和规章制度上,通过‘i软件”、‘'硬4-q-”两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服务的具体内秘毪行了探讨。
供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管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地重视人性重视人本身。
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也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管理与服务。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人”始终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和支点。
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成为一个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服务部门,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关怀.以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图书馆工作的人性化;再有是图书馆管理与图书馆的服务性融为主体。
图书馆服务的客体是对知识具有需求的读者,主体是为体现人文关怀、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而需要加强自身知识素质的图书馆员。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服务的主体和客体都需要在实现自身愿望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相互之间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沟通。
早在1929年,陶述先先生就提出“图书馆要素有三:书籍、馆员和读者。
”可见,图书馆的“以人为本”不是仅仅指对读者服务的“以人为本”,而是应该体现在对图书馆员和读者两个方面。
一、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施行人性化管理与服务的关键(-一)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才队伍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者阮岗纳赞有一句名言:“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
”可见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要依靠每—位馆员扎实高效的工作来维系。
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术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人为本是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核心是将用户放在首位,积极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本文将从图书馆空间规划、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三个方面探讨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的措施和方法。
一、图书馆空间规划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空间规划应当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着重构建舒适、开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在空间规划上要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宜人的学习氛围。
可以在图书馆周围种植花草树木,布置水池和假山等景观,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满足感。
空间规划也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多样性以及学习和研究的不同需求。
图书馆应设置不同类型的学习空间,如无声阅览室、小组讨论区、个人自习区、电子阅览室等。
还应当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以保证每一位用户都能够充分享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图书馆空间规划还应注重信息化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便捷的网络环境。
这样可以满足用户对数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图书馆资源建设图书馆资源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和购买与用户学习和研究需求相匹配的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和数字资源。
图书馆应与老师和学生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学科需求和学习兴趣。
根据需求的特点,为学生和教师定制专门的资源采购计划,积极增加有关专业学科的图书和期刊,以满足用户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图书馆还应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购买数据库、电子图书和期刊等数字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全面的电子文献支持。
还应当加强数字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检索和利用这些资源。
图书馆资源建设还应尊重用户的知识需求和阅读兴趣,多角度的丰富馆藏。
通过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阅读喜好,增加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图书馆藏,丰富用户的文化生活。
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也成为了学校重要的知识资源中心之一。
而如何以人为本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成为了高校图书馆需要深入思考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以用户需求为核心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这意味着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如师生、校外人士等,不断完善自身的藏书和服务。
例如,对于学生用户,图书馆可以不断增加教材、参考书籍等,配备相关设备设施,提供一对一咨询和导引服务。
对于研究生用户,图书馆可以更多地收集研究性、专业性书籍,增加数字化资源,提供学术期刊检索和指导等服务。
通过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将会得到更多用户的支持和认可。
二、建设高素质图书馆员队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离不开高素质图书馆员队伍。
因此,建设高素质图书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一环。
高校图书馆管理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应用,熟悉各类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以及对学问和学科发展的敏锐嗅觉。
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员也应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关注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完善学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三、提供多样化、适应性强的服务四、不断创新和开拓新的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创新和开拓新的服务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例如,利用网络科技优质资源,并且不断优化学校信息系统建设,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另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打破空间界限和时间限制,开展创新服务,如移动图书馆、驻校服务、快递借阅等。
这样的服务方式,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影响力、竞争力。
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摘要: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优质创新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谋求发展,实现全面管理的基石。
高校图书馆只有将人文情怀融入其管理之中,才能使自身更好的发挥应有价值,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目标,最后阐明了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具体措施,期待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措施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54-011 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谋求长远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高校发展状况及追求目标,明确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宗旨,深刻领会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1.1 集中有限资金,实现全面便捷的服务高校图书馆能够集中有限的图书经费,进而对图书馆的运行加以全盘考量,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为高校师生及其他群体提供更为全面便捷的知识服务,也为自身发展寻找了契机。
1.2 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高校图书馆可以将图书刊物杂志等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的编排和管理,避免书刊读物的过分分散,这样,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的相关现代化系统进行学习或借阅,保证了文献资料的流通,提高了图书馆各种资料的有效利用率。
1.3 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人们各个层面的提升高校图书馆里收藏着丰富而优质的文化知识,图书馆若能做好服务工作,并在工作中增强创新意识,将促进读者知识层面、精神层面及其他方面素质的大幅提升,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2 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目标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创新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反而应当长抓不懈,时刻将这种理念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力量源泉,并完成相应的创新目标,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优质化服务。
“以人为本”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理念[摘要]现代社会中图书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十分重视对人在图书馆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诠释。
实现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管理中注意加强人文关怀内容,实行优质的管理,必须把馆员的作用进行恰当的激发,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最应该关注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文化服务一、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图书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才能取得成功,高校的图书馆建设也是这样,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作用特别突出,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以读者服务质量和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为目标。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比较综合,离不开馆员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向上的努力。
如果在一个对馆员的管理过于刚性的环境中,往往会让读者觉得僵化、机械等不良感觉,这是因为刚性管理忽视了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从不同方向上阻碍了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不利于把以人为本贯彻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使馆员的工作心态更加积极,充分履行自己岗位的职责,进而是读者感受到图书馆诚意的服务,实现馆员和读者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使读者普遍满意图书馆的服务。
2.通过措施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对管理流程的事先设定,提出工作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使馆员把自身的努力工作和工作目标联系起来,让馆员充分认识到若要出色完成任务,必须提高自身的基本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同时要制定关于加强馆员学习的相关制度,鼓励馆员在业务时间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积极参加培训、进修、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提高学习活动,这些对对于促进馆员努力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图书馆让读者满意、以读者为本的理念。
简论大学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作者:陈艳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22期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内在服务质量的建设,新技术的引进,创新性建设等等。
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习惯肤浅地将图书馆看作是为校内师生提供教学及研究所需资料的资料库。
最终图书馆的建设就仅仅局限在储备资料的购买与借阅,严重缺乏提高服务质量及引入创新性思维的意识。
现如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往何处走,已成为衡量其发展的标准。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这对于提高大学图书馆为学生与教师的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高度集中地体现了大学图书馆服务的目标与方向性要求,即不但要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最一般的服务,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成为大学教育科研仓造性发展的平台。
这也是图书馆发展的高层次的要求及发展的“硬道理”。
不言而喻,大学图书馆的办馆思想就是要从传统的“以藏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建设转型。
以用为主、以教育为中心,这是大学图书馆体现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最为现实的发展理念。
坚持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前卫性眼光,大学图书馆要想真正担负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任务,就必须明确自身的身份:这就是大学图书馆并非单纯的“图书馆”。
实际上,在综合性大学里,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已不再是单纯的文献的仓库,图书馆应置身于整个学校的大背景下来思考自己的工作与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但要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广泛的读者的信息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使图书馆切实成为全体教育者及受教育者及学生学习与教育租发展的基地。
这就切实体现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
对图书馆而言,必须彻底打破“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把为老师和学生全方位服务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让被服务者最实际的得到知识的利用与享受,真正把图书馆办成老师和学生第一时间的服务的平台,成为高教的可靠又具坚实功能的基地。
图书馆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实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思想,以“品牌”意识服务于教育教学,才会最终推动学校的蓬勃发展,为学校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价值工程0引言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1]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当前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总方针。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及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围绕如何为读者服务这一中心工作,构建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服务,也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1以人为本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1.1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1.1.1绿色环保的图书馆建筑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上个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馆舍,大都采用框架结构,藏、借、阅分离的模式,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考虑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建设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
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新馆舍大大超过原有馆舍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现代图书馆采取的是开架借阅的管理模式,有的高校图书馆已采用了藏、借、阅一体的大开放模式。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因此,馆舍建筑宜采用模数式设计[2],即整个建筑同柱网、同荷载、同层高,大框架整体结构及轻质灵活的隔断模式,在内部空间上由封闭走向开放与灵活,在使用功能上实现可变性与互———————————————————————作者简介:闫普耀(1958-),男,陕西户县人,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
论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的宗旨People-oriented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Library闫普耀Yan Puyao(西安体育学院,西安710068)(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710068,China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一切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
Abstract: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Marxism in China,and is the fundamental guiding ideology for guid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its core is people -oriented.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academic institution to serve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and its starting point and end of all the work is for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schools.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Key words: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git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64-02表29种野菜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含量种类胡萝卜素(mg/100g )维生素C (mg/100g )荠菜苦苣菜白花败酱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蒲公英蕨菜香椿3.33.23.40.072.13628153050498944261028740⑨香椿(Toona sinensis ),香椿属落叶乔木。
芽有鳞片,羽状复叶互生。
小叶全缘,很少具疏锯齿。
春季大连郊区农贸市场有销售嫩芽。
在我国山东地区已经进行人工养殖。
2.2野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对9种野菜中的蛋白质、总糖、粗纤维、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 和水分含量进行了分析(表1)。
其中,苦苣菜水分含量含量最高(88.9%),分别比荠菜、白花败酱、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蒲公英、蕨、香椿高出3.8、10.9、21.9、8.9、22.9、48.35、1.9、2.9%,是最低的蒲公英的2.19倍。
刺嫩芽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5.7%,比荠菜、白花败酱、苦苣菜、薤白、银柴胡、蒲公英、蕨、香椿高出0.6、2.6、2.9、2.1、2.9、1.3、4.1、3.9%。
蒲公英脂肪含量最高,分别比荠菜、白花败酱、苦苣菜、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蕨菜、香椿平均分别高出4.6、4.8、3.5、4.6、4.7、4.8、4.6、4.6%,是其最低含量刺嫩芽和苦菜的25倍。
蒲公英总糖含量最高,分别比荠菜、白花败酱、苦苣菜、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蕨菜、香椿平均分别高出31、33、27、11、34、34、26.3、26.3%,是其最低含量刺嫩芽和银柴胡的12.3倍。
蕨菜粗纤维含量最高,比荠菜、白花败酱、苦苣菜、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蒲公英、香椿平均分别高出5.4、4.5、9、9、9.2、8.6、4、8.4%,是其最低含量银柴胡的10多倍。
总体来看,在所测定的几种野菜中,不同种类的野菜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且具有十分大的差异性。
不同野菜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含量也有所不同(表2)。
维生素C 含量中,白花败酱的含量最高,分别比荠菜、苦苣菜、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蒲公英、蕨菜、香椿平均分别高出49、49、45、63、79、61、82、59,是其最低含量蕨菜的12倍。
胡萝卜素含量中,刺嫩芽含量最高,其含量最低的小根蒜的514倍。
由此可见,白花败酱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的维生素C 源,而刺嫩芽是一种优质的胡萝卜素源。
3结论大连地区野菜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许多野菜营养价值很高。
荠菜、白花败酱、苦苣菜、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蒲公英、蕨、香椿为大连常见野菜。
不同种类的野菜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苦菜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的维生素C 源,而刺嫩芽是一种优质的胡萝卜素源。
参考文献:[1]高松.辽南地区药用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付笑萍.孟冼与《食疗本草》[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10):75-76.[3]姜晓莉,王淑玲.小根蒜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6):22.[4]袁荣高,张克田,胡玉涛.蒲公英在食品中的开发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l797-l799.[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表19种野菜的主要营养成分种类水(g/100g )蛋白质(g/100g )脂肪(g/100g )总糖(g/100g )粗纤维(g/100g )荠菜白花败酱苦苣菜薤白银柴胡刺嫩芽蒲公英蕨香椿85.1%78%89%67%80%66%40%87%86% 5.1%2.1%2.8%3.6%2.8%5.7%4.4%1.6%1.8%0.4%0.2%1.5%0.4%0.3%0.2%5.0%0.4%0.4%6%4%10%25%3%3%37%10.7%10.9% 4.6%5.5%1%1%0.8%1.4%6%10%1.6%264··Value Engineering换性。
节能、环保、绿化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1.2优美舒适的室内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优美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馆舍建筑、人文景观、审美格调、文化韵味、管理机制、制度规范以及工作人员的仪表、言行、服务理念和敬业精神等等。
在大厅、楼道和阅览室的墙上等地方悬挂伟人、科学家、文学家、英雄模范人物的画像、张贴格言警句;在办公室和阅览区域内摆放绿色植物和花卉,这些都有助于读者心情愉快,提高学习效率。
1.1.3馆员人性化的温馨服务一切为了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水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读者第一,利用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热情礼貌、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1.2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发者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过:“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
”从管理角度来讲,就要树立以馆员立馆的观念,建立一整套有序、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大力发掘馆员的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以图书馆的发展带动馆员的发展,又以馆员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把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引导到图书馆读者信息服务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上来,图书馆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1.3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收藏的重点,应该说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各有千秋。
以阅读的舒适性而言,纸质图书远远胜过电子图书;以检索的方便和对内容表现的丰富性而言,则是电子图书胜于纸质图书。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都是读者需要的,二者是互补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1.3.1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在购买图书的品种上,针对学校的专业方向及读者的借阅需求、本馆现有的藏书结构、学校各阶段的专业发展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尤其关注学校新办专业和招收研究生规模和方向,及时补充馆藏图书及调整采购方向。
对教学和科研提供的资料要相对完整,使各专业图书保持延续性和完整性。
合理地配置专业和综合性的工具书。
我院是体育专业院校,与专业无关的图书资料尽可能地少买,当然学生面对就业压力需要充电,也可以适量购买些专业之外的书籍。
在购买图书复本数控制上,对于学生的教学参考书,在扩大品种的前提下,控制复本量。